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高考模式下的选科,物理和历史为何不能同选,有哪些忌讳你知道吗?

新高考模式下的选科,物理和历史为何不能同选,有哪些忌讳你知道吗?

2024-10-27 来源:哗拓教育

新高考模式下物理和历史不能同选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 **考试模式和规则限制**:

- 在“3+1+2”模式中,“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1”是要求考生从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2”则是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这种模式下从规则设计上就将物理和历史分开,考生只能二选一,不存在同时选择的可能。而在“3+3”模式中,理论上考生可以自由选择物理和历史等科目进行组合,但实际上由于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配备以及课程安排等因素,同时选择物理和历史的情况也较为少见。

2. **学习难度和压力方面**:

- **学科特点不同**:物理属于理科,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要求较高,学习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公式推导、实验分析和逻辑推理。例如,学习力学、电磁学等知识板块时,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历史则是文科,侧重于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记忆、理解和分析,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文字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习过程中要背诵大量的历史知识,并且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 **同时学习负担重**:同时学习物理和历史两门差异较大的学科,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物理的作业和练习通常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去思考和解答,实验和探究活动也需要占用一定的课余时间;另一方面,历史的知识点繁多,需要不断地复习和巩固,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资料。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容易导致学生顾此失彼,学习压力过大。

3. **思维方式差异较大**:

- 物理学科注重逻辑推理和定量计算,强调通过严谨的科学方法和数学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假设、推理、验证等过程,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例如,在解决物理问题时,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运用物理公式和定理进行推导和计算。而历史学科则侧重定性分析和文字表述,强调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例如,在回答历史论述题时,学生需要运用历史知识和观点,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答案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应对这两种差异较大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转换能力要求较高,一般学生较难适应。

4. **赋分制度的影响**:

- 在新高考的等级赋分制度下,考生的最终成绩是根据其在该科目考试中的原始成绩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进行赋分的。选择物理的学生通常整体理科成绩较好,竞争激烈;而选择历史的学生整体文科思维较强,竞争也不容小觑。如果同时选择物理和历史,在赋分上可能会处于劣势。例如,一个学生物理成绩在理科生中处于中等水平,历史成绩在文科生中也处于中等水平,那么在赋分后,这两门科目的成绩可能都不会太高,从而影响总体的高考成绩。

5. **专业选择的矛盾**:

- 物理和历史对应的专业方向差异较大。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选择物理科目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可以选择理工科、医学、农学等众多专业方向,就业前景较为广阔。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选择历史科目后,主要报考的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如历史学、考古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同时选择物理和历史,在专业选择时可能会出现矛盾和困惑,难以确定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

当然,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特别强、对物理和历史都有浓厚兴趣且能够很好地兼顾两门学科学习的学生来说,同时选择物理和历史也并非完全不可行,但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