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和所有人一样,爱因斯坦也犯过错误。和大多数物理学家一样,他有时也会把这些错误写入论文发表出来。通过这些错误,我们可以看到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以及他关于宇宙的科学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时,爱因斯坦的错误也给前沿科学发现带来了挑战。在推进人类知识的极限之时,我们很难知道他写在纸上的理论与真实现象是否相符,也很难知道他那激进的新想法究竟是给后人带来对科学更为深刻的认识,还是阻碍后人对科学的深入探讨。
爱因斯坦最著名的错误是他为了确保宇宙不膨胀观点的正确性而修改了自己的广义相对论。这个错误广为人知,是因为他自己都称其为一个“大错”。1915年当他完成广义相对论时,学术界普遍认为,我们的银河系被一个静态、永恒且无穷大的虚空环绕。爱因斯坦意识到,在广义相对论中,物质产生的引力无处不在地互相吸引,会导致物质向内塌缩,因而宇宙的静态解是不可能成立的。
在1917年的一篇文章《使用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思考》中,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方程中引入了一个额外的常数项,以保证宇宙是静态的说法是成立的。他设想这个宇宙学常数项可以在整个空间中提供抵抗引力的排斥作用,避免物质向内塌缩,而这一想法没有任何物理依据。
引入宇宙学常数后的十年间,出现了很多宇宙并非静态的证据。起先,爱因斯坦是抗拒这些结果的。1927年比利时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建立了一种类似大爆炸的膨胀宇宙模型,两年后,埃德温·哈勃又发表了关于星系退行的里程碑式的文章。后来,爱因斯坦拜访了哈勃并且观摩了哈勃在威尔逊山天文台的望远镜,最终转过弯来,接受了宇宙非静态的学说。1933年,爱因斯坦赞扬勒梅特的宇宙学理论:“这是我听过的最优美和令人满意的对自然的解释。”
在一个膨胀宇宙中,不再需要宇宙学常数来保持静态,这对爱因斯坦来说不算损失,他甚至在1919年就指出这个常数“严重损害了这个理论的形式美”。在《我的世界线》一书中,乔治·伽莫夫提到了以下轶事:“很久以后,当我和爱因斯坦讨论宇宙学问题时,他说引入宇宙学常数项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
现在再回头看,爱因斯坦认为宇宙学常数没有价值,这也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他当时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他可能会认识到广义相对论和静态宇宙的不一致实际上是一个预言。在那个没人能想到宇宙会大尺度运动的时代,爱因斯坦就有可能预言宇宙膨胀,而不需要在后来勉强接受这一点了。
之所以出现这个错误,是因为爱因斯坦在计算中使用了错误的坐标系。从物理的角度来看,他的思考也是错的。无论有没有宇宙学常数,宇宙都必然是动态的。
事实证明,宇宙学常数本身的生命力比催生这个常数的那些有限的天文知识更为强韧。虽然这个常数是爱因斯坦人为加入方程的,但是物理学家现在认识到,从量子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常数对应着可能存在于真空中的能量。实际上,量子物理要求存在这样一个宇宙学常数。此外,真空能不仅是一个理论概念。在近几十年最为惊人的一项研究中,两个团队观测到,在某种类似宇宙学常数的东西的驱动下,宇宙膨胀是在加速的。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可以说爱因斯坦实际上犯了两次错误:一次是因为错误的理由引入了宇宙学常数,另一次则是丢弃它而没有探索它的潜在意义。
可是,爱因斯坦的错误还是有营养的,因为它们都根植于爱因斯坦关于物理学如何运作的宏大而富有挑战性的思想中。即使是公认的错误——他拒绝接受量子力学是自然的基本理论,也是如此。尽管爱因斯坦用光电效应理论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但他从未摆脱经典物理学的思维定式。粒子的位置要用概率来描述,以及一个粒子可以瞬时远距离影响另一个粒子的想法,这对于他来说是荒谬的,尽管他对量子理论的见解比人们认为的更加深刻。他在晚年花了大量时间试图在经典框架下统一引力方程和电磁学方程,建立所谓的统一场论。在努力研究统一场时,爱因斯坦被德国数学家托德·克鲁扎在1921年提出、随后经瑞典物理学家奥斯卡·克莱因改进的一个假设所吸引。他们指出,如果宇宙有五个维度——四个我们熟悉的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维度,以及一个不可见的第五维度——则有可能构建一个对电磁力和引力进行统一描述的理论框架。克莱因证明,在这个模型中,电荷的表观量子化可能是电磁作用对闭合的、圆形的第五维几何结构的反映。对于爱因斯坦而言,统一场理论迷人的一面是,它是纯经典的。
爱因斯坦建立统一场论的努力最终一无所获,但是他的想法常常带来重要的科学突破。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构建宇宙是由空间(三维)和时间(一维)合起来组成的“四维时空”理论。1926年,德国数学物理学家西奥多·卡鲁扎在四维时空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空间维,即引入了第五维,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方程加以改写。改写后的方程式可以把当时已知的两种基本力即“电磁力”和“引力”很自然地统一在同一个方程中。后来,凡是这样添加的维都叫做“额外维”,即空间是4+N维的。这些N个额外维被局限在极小的空间尺度内。在关注克鲁扎和克莱因的额外维的过程中,爱因斯坦的想法还可能为现代弦论(当前流行的一种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融合起来的理论)中的高维数学提供了灵感。
(摘编自劳伦斯·克劳斯《环球科学》)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常数项,是爱因斯坦为证实宇宙是静态的说法而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入的一个额外常数,设想其可在宇宙中为抵抗引力提供排斥作用。
B.真空能,是科学家在爱因斯坦宇宙学常数驱动下发现的存在于真空中的能量,它不仅是理论概念,而且已经在科学研究中得到证实。
C.统一场论,是爱因斯坦晚年花了大量时间研究的、试图将引力方程和电磁学方程统一的理论学说。他认为这个理论是纯经典的。
D.额外维,是指在爱因斯坦提出的宇宙“四维时空”框架外,由后来的科学家添加的被局限在极小的空间尺度内的新增维的统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爱因斯坦的一些错误,不仅让人们能看到他科学思想的发展变化过程,也对后来前沿科学成果的发现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B.“引入宇宙学常数项”是爱因斯坦在计算中使用错误坐标系导致的错误,但即使这个常数真的存在,宇宙也不可能是静止的。
C.受经典物理学思维的影响,爱因斯坦不能接受一个粒子可以瞬时远距离影响另一个粒子的想法,说明他对量子力学缺乏理解。
D.爱因斯坦建立统一场论的努力虽然失败,但他的想法推动了“额外维”的研究,还可能为现代弦论中的高维数学提供了灵感。
3.根据材料,下列不属于“爱因斯坦的错误给前沿科学发现带来了挑战”的一项是( )(3分)
A.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方程中引入宇宙学常数。
B.爱因斯坦在计算中使用了错误的坐标系。
C.爱因斯坦拒绝接受量子力学是自然的基本理论。
D.爱因斯坦构建宇宙的“四维时空”理论。
4.爱因斯坦认为“引入宇宙学常数项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请结合文本概括其原因。(4分)
5.你认为爱因斯坦的“错误”对科学研究有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人世间(节选)
梁晓声
周秉义从北京调回了本市,终日足不出户,只是看书,偶尔也与妻子冬梅晚饭后看看电视剧。
冬梅的耳中刮进了一些关于丈夫任职的议论。她忍不住问:“确实是平调回来了?”
他肯定地说:“是啊。”
她又问:“到底为什么?”
他奇怪地反问:“我信中不是写了吗?”
“你想干的实事,到底是什么实事呢?”
“现在说了也没用,得看这次怎么任命。先不聊这个话题,好不好?”
“跟我还有什么不便说的吗?是不是在北京没干好啊?”
“看你,我说不聊了,你偏要聊这个话题!我在哪个岗位上没干好过?我离开北京前,领导还给我开了欢送会呢!干得不好能有那种待遇吗?”
冬梅心中疑惑,也只好不再问下去了。
春节过后,吉春组织部门下达了正式任命,周秉义担任副市长,他的分工只有一项,主抓招商引资,尽快改造城市面貌,消除土坯房,促进本市房地产业发展。
一天下午,周秉义来到弟弟家,让秉昆陪他在光字片走一走。那天降了一场大雪。
秉昆说:“哥,这么大的雪,改天吧。”
秉义说:“我正是因为下这么大的雪才来的啊。没人出门,也就没人注意咱们嘛,想看哪儿看哪儿。”
老哥儿俩逛起光字片来。光字片的面积比以前大了,人口也比以前稠密多了。大雪覆盖之下低矮的土坯房一片连一片,东倒西歪,横七竖八。稍一细看,都会从积雪之下发现外露的种种肮脏——垃圾堆,各种令人作呕的脏水结成了冰。老哥儿俩在光字片转啊转,不知不觉天黑了。
……
周秉义回到当年的军工厂家属区,他内心五味杂陈。周秉昆心里越发有点儿瞧不起哥哥,觉得哥哥一点儿也没有副市长的风范,在小事上那么情感外露。
四月,天刚转暖,光字片受了一场虚惊。某日来了几组测量小队,临街住户人心惶惶,以为要修路。修路当然是好事,可那得拆除多少房屋啊!一旦被拆除了,都住哪儿呢?有人与测量队的人攀谈,才知道不是要修路,而是要对光字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半信半疑的人们又问,“大刀阔斧”怎么理解呢?
测量队的人说,他们也不清楚,那是一位副市长的原话。
人们猜想,那肯定就是周秉义啦!光字片的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测量队接连测量了数日,整个光字片也接连亢奋了数日。
此后,每天晚上总会有几个男人相约来到秉昆家聊天。他们回忆起了秉昆父亲周志刚,周志刚虽然没享着大儿子的福,全光字片的人可托上周秉义的福了。谁承想光字片会出一位副市长呢?他是光字片的大救星啊!男人们聚到周家,想知道对光字片“大刀阔斧”的改造究竟何时开始?将改造到什么程度?光字片的人家也能过上享受燃气灶和自来水的生活吗?
对于他们的探问,周秉昆一句也回答不了。他已经好久没见到哥哥了。
“五一”过后,大队的建筑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光字片进发,建筑大军的载人卡车彩旗招展。光字片的青年闻讯后,骑着自行车迎接,但建筑大军的目的地分明不是光字片。建筑大军一直往前开,开到了马路尽头——虎皮冈,在那里安营扎寨。
光字片的人们疑惑极了,一拨接一拨到周秉昆家问个究竟:难道你哥要在那地方为咱们光字片的人建楼?那可是连兔子都不刨窝的地方啊!咱们光字片就是再烂,毕竟属于城区啊!秉昆,你一定要替我们问问你哥……
与测量队刚离开那几天相比,光字片人们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满怀憧憬到感觉被耍了,男人女人们询问起周秉昆时都义愤填膺。
虎皮冈那边,昼夜机声隆隆,工程突飞猛进。十月份,两排十幢二十层高楼在虎皮冈拔地而起。市政府发布了正式公告,宣称那里将成为本市的“希望新区”。
那天晚上,周秉义终于现身弟弟家……
第二天,秉昆媳妇郑娟去派出所把全家的户口迁出。她又到新区,在市公安局接待点把户口落上。
那事成了一条新闻,却没引来多少人效仿。光字片的人们仍在观望。
有人说:“周家哥俩演起双簧来了!”他们都有等着看笑话的意味。
新区为周家的到来开了欢迎会,周家的门面房和两居室住房都经过了简单装修。
后来,光字片开来了卡车队,不断替一些人家免费搬家,连那些观望的人也搬往新区。
周秉义终于在光字片露面,他站在一辆小卡车上,那天他精神抖擞,向人们讲话:
我从小到下乡前生活在这里,我们老周家三个儿女,没有什么瞒得了光字片的人。咱们光字片人家的许多长辈,一九四九年前就居住于此,当时这里叫穷人窝。后来,他们中许多人成了东北解放后最早的产业工人,这个地方也不再叫穷人窝了。但是,这里却一直住着本市很穷的人家。
我不是在北京当官当不下去了,我是自己要求调回来的。为什么呢?我老了,快到退休年龄了。
近年来,光字片的存在越来越成为我一块儿心病。一想到咱们光字片,我就心疼生活在这里的父老乡亲。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光字片却变得比当年更糟糕,处处不堪入目。人掉进厕所的事发生几次了,还淹死过孩子。我知道,从大人到孩子,谁都不愿再生活在光字片了。
我想在退休之前,将光字片彻底改造。这很不容易……现在我要做的事完成一半了。大家已经看到,光字片与过去不一样了……
下面的人听了周秉义的讲话后纷纷点头,有的甚至竖起大拇指……
(选自梁晓声《人世间》,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秉义主动要求从北京调回来工作,是因他对光字片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在退休前改变家乡的面貌,让父老乡亲过上幸福的生活。
B.周秉义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特意在一个大雪天要求弟弟周秉昆陪他走一走,了解光字片的实际情况,体现了他低调务实的作风。
C.光字片人世代生活在这里,自然有难以割舍的感情,所以,当测量队到来时全都人心惶惶,不希望自己的房屋被拆了迁到虎皮冈住。
D.经过周秉义做思想工作,周秉昆媳妇郑娟首先将全家的户口迁到“希望小区”,这起到示范作用,最终带动了光字片人陆续搬往新区。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写周秉义从北京调回来后在家中的不寻常举动以及与冬梅的冲突,设置了悬念,有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东倒西歪,横七竖八”等词描写了光字片破败落后的景象,这让周秉义心中五味杂陈,更坚定了他改造旧城的决心。
C.“心里越发有点儿瞧不起哥哥”这句心理描写表明周秉昆因看到哥哥缺少领导风范,自幼就瞧不起哥哥的心理进一步加重。
D.小说结尾周秉义的讲话,真切地表达了他的心声,感人肺腑,同时照应开头,交代了他从北京调回来的原因,解开疑团。
8.小说写出了光字片人面对拆迁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梳理概括。(4分)
9.2019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词说“《人世间》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孔子北游,东上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从焉。孔子喟然叹曰:“登高望下,使人心悲。二三子者,各言尔志,丘将听之。”
子路曰:“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闻乎天,旌旗翩翻下蟠于地,由且举兵而击之,必也攘地千里,独由能耳。”
孔子曰:“勇哉,士乎!”
子贡曰:“赐也,愿齐楚合战于莽洋之野,两垒相当,旌旗相望,尘埃相接,接战构兵。赐愿著缟衣白冠陈说白刃之间解两国之患独赐能耳。”
孔子曰:“辩哉,士乎!”
颜渊独不言,孔子曰:“回,来!若独何不愿乎?”
颜渊曰:“文武之事,二子已言之,回何敢与焉!”
孔子曰:“若鄙,心不与焉,第言之。”
颜渊曰:“回闻鲍鱼兰芷不同箧而藏,尧舜桀纣不同国而治,二子之言与回言异。回愿得明王圣主而相之,使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锻剑戟以为农器,使天下千岁无战斗之患。如此,则由何愤愤而击,赐又何仙仙而使乎?”
孔子曰:“美哉,德乎!”
子路举手问曰:“愿闻夫子之意。”
孔子曰:“吾所愿者,颜氏之计。吾愿负衣冠而从颜氏子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指武》)
材料二: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赐愿A著缟衣B白冠C陈说D白刃之间E解两国之F患G独H赐能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接战构兵”与《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中“构”词义不同。
B.“回愿得明王圣主而相之”与《惠子相梁》“惠子相梁”中“相”词义相同。
C.“长子死焉”与《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焉”用法相同。
D.“彼夺其民时”与李密《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中“夺”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在子路、子贡、颜渊陪同下一起北游,登上农山,远望山下,顿生感叹,让弟子们各自说出自己的志向。
B.面对眼前的河山,子路想做个勇士攻城略地,子贡想做个辩士化解兵戈,他们的想法得到了孔子的充分肯定。
C.梁惠王有着一定的治国抱负,但是面对曾经强大的晋国,他对自己执政以来遭遇的各种耻辱感到难以雪耻。
D.孟子历数秦、楚两国不能关心百姓生活,导致百姓陷入深渊、人心背离的现象,以此强调不施仁政的后果。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鄙,心不与焉,第言之。(4分)
(2)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4分)
14.孔子、孟子对理想社会都有着美好的愿景,但他们对实现愿景的主张有所不同,请根据材料分别概括。(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和振上人①秋夜怀士会②
王昌龄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
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
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注】①振上人:对僧人的敬称。②士会:裴霸,字士会,官至吏部员外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题目点明了这首五言律诗的题材和创作由来,并交代了写作时间和所怀之人。
B.首联写秋天到了,草木凋零;山风疾吹,夜晚凄寒,渲染出浓重的伤感氛围。
C.“遥”从空间角度突出离家之远,“高兴”从情感角度突出思念的感情之烈。
D.“秋声急”“月色残”,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城外秋景,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悲苦。
16.关于尾联的弹琴者,有人认为是王昌龄,有人认为是裴霸。你赞同哪种观点?请阐明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某单位领导特意选取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制成匾额挂在办公室里,既表达对贤才的渴望和思虑,又显示对《诗经》的推崇。
(2)小王做事总是缺少周密的考虑,事后又感到后悔,周老师引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的两句,教导他改变这种习惯。
(3)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常想象鱼雁传书,并将其写入诗词中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在一个秋季的午后,凄凉的北风被潮湿的空气裹挟着在川西平原上喧嚣着,似乎在报告骤雨将至的讯息。在浣花溪边的诗人想起院子里还有一些东西需要收拾,就 A 地往家赶。刚到家门,(甲),房顶上的茅草被层层卷起,随着无情的秋风飞向院外,飘过溪水,落在对岸。一部分纷纷扬扬,被树枝紧紧拽住,失魂落魄地挂在那里,任风吹打;【______】。无助而饥饿无力的诗人尽管拼命追赶,却终究无济于事。愁肠百结时,一群调皮的娃娃却 B 地抱起一捆捆茅草倏地跑进竹林里去了,诗人只得拄着那支粗糙的拐棍,慢慢回到家里。
风住了,云浓了,大雨滂滂沱沱,粗粗暴暴,如银河倒泻。诗人赶紧回到屋内,暗黑的房间里没有一丝光亮。诗人点上满是油腻的灯盏,望着满屋如丝的雨水淋淋漓漓地下漏,看着卧在床角上冻得 C 的孩子心如刀绞,长叹一声:雨什么时候停啊!天什么时候亮啊!
恍惚中,诗人忽然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乙),那雄起的楼群、温暖的灯火,迎接着千万家受苦受难的“寒士”,其乐融融。他笑了,笑得那么真诚,那么自然,那么温馨。“好了,只要他们住得好,吃得饱,穿得暖,享受自由祥和的生活,就够了。够了,够了。即便我还在这破旧的茅草房里空度一生,甚至冻死,饿死,也够了,够了……”他自言自语道。
不久,他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写成了一首诗,一首令长于他且慨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诗仙”、少于他且哀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王”都汗颜的诗,这首诗的名字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丙),我们更加了解了杜甫,读懂了杜甫,景仰着杜甫,热爱着杜甫,也使得整个草堂、整个成都、整个四川处处洋溢着诗的气息,弥漫着诗的芬芳。
18.请在文中A、B、C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处是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高者挂罥长林梢”的散文化描绘。请发挥想象,在方括号处将下句“下者飘转沉塘坳”描绘出来。要求:与前句句式基本一致,修辞基本相同,前后连贯,语句通顺。(3分)
20.文中画波浪线句多次写“够了”,请分析其作用。(4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22.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赏析其表达效果。(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看似相互“拆台”,实则并不矛盾,从不同角度彰显了共同的价值取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在爱因斯坦宇宙学常数驱动下发现的”于文无据。)
2.(3分)C(爱因斯坦只是拒绝接受“量子力学是自然的基本理论”,原文说“他对量子理论的见解比人们认为的更深刻”,所以“说明他对量子力学缺乏理解”错误。)
3.(3分)D(材料围绕爱因斯坦的“错误”探讨其带来的挑战。D项,“四维时空理论”不属于错误。)
4.(4分)①引入宇宙学常数后的十年内,出现很多宇宙并非静态的证据;
②拜访哈勃后,亲身证实宇宙并非静态;
③引入该常数严重损害了广义相对论的形式美。
评分建议: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5.(6分)①科学错误并非一无是处,要善于发现利用其积极价值;
②科学错误难以避免,贵在承认和修正中推动科学进步;
③对待科学研究,要大胆设想,也要在实践中小心求证;
④科学研究中不能迷信权威,要敢于质疑、批判和创新。
评分建议: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如有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赋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C(只是“临街住户人心惶惶”,且此时住户不知要开发虎皮岗。)
7.(3分)C(“自幼”错,于文无据。)
8.(4分)①测量队到来,居民们以为是要修路,心中充满忧虑;
②得知要对整个光字片进行改造,心中充满兴奋,满怀憧憬;
③看到建筑大军开发虎皮冈,建设“希望新区”,心中感到疑惑和不满;
④听了周秉义讲话后,对周秉义的良苦用心表示理解。
评分建议: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四点得4分,顺序不能颠倒,意思对即可。
9.(6分)①光字片拆迁改造以及居民搬迁新居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奋斗进程;
②周秉义以及光字片人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而成长起来一代人;
③周秉义帮助乡亲改造家园以及家人和乡邻的最终理解都体现了相濡以沫的温情。评分建议:答出一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10.(3分)CEG(原文为“赐愿著缟衣白冠,陈说白刃之间,解两国之患,独赐能耳”。)
11.(3分)C(C项,前者为兼词,“于此”;后者为叹词,“啊”。A项,前者为“交接”,后者为“建造”。B项,都意为“辅佐”。D项,前者为“耽误”,后者为“强行改变”。)
12.(3分)B(从后文孔子说他的心愿就是颜回的计策,可以看出孔子并没有充分肯定子贡、子路的想法。)
13.(1)(4分)你轻视(他们的想法),心中不愿参与他们,只管说出你的想法。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鄙”“第”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2)(4分)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谁能来和您对抗呢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溺”“敌”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14.(4分)①孔子主张圣君贤相的出现,使天下没有战争;②孟子主张施行仁政,省罚轻赋,注重生产和教化。
评分建议:概括出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向北游览到农山,子路、子贡、颜渊在身边陪着。孔子感叹地说:“登上高处往下看,让人感到心悲。你们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我准备听你们说。”
子路说:“我希望拿着像月亮一样白色的指挥旗,像太阳一样红色的战旗,钟鼓的声音响彻云霄,众多的旌旗在地面盘旋舞动,我带领军队进攻敌人,必会夺取敌人千里的土地,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做到。”
孔子说:“真是勇士啊!”
子贡说:“我愿出使到齐国和楚国交战的广阔原野上,两军营垒对峙,旌旗遥遥相望,扬起的尘埃连成一片,士兵们拿着兵器交战。我穿戴白色衣帽,在两国交战时劝说,解除国家的灾难.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做得到。”
孔子说:“真是辩士啊!”
颜回独不说话,孔子说:“颜回,过来,为何只有你没有志向呢?”
颜回说:“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怎么敢参与说话呢?”
孔子说:“你轻视(他们的想法),心中不愿参与他们,只管说出你的想法。”
颜回说:“我听说薰草和莸草不能藏在同一个竹箱里,尧舜和桀纣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子路、子贡说的话与我说的话不一样。我希望得到圣明的君王来辅助他们,使百姓不修筑城墙,不逾越护城河,将剑戟等武器锻铸为农具,使天下千年没有战争的忧患。这样,子路何必要生气出击,子贡何必要轻举出使呢?”
孔子说:“这种德行是多么美好啊!”
子路举起手来问道:“希望听到老师的想法。”
孔子说:“我的心愿就是颜回的计策。我愿意带着衣冠跟随颜回。”
材料二:
惠王说:“晋国,曾在天下没有谁比它强大啊,这是老先生您知道。可是到了我执政时,在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大儿子死在那里;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称王。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去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空闲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因为秦国、楚国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谁能来和您对抗呢 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D(没有运用拟人手法。)
16.(6分)
示例一:是王昌龄。①该句是说我弹琴,寄托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更为自己客居他乡而伤怀。②寄寓的情感更为丰富,主题也更多元。
示例二:是裴霸。①该句是说我想象裴霸弹琴寄托对远方的我的思念,琴声中饱含着客居他乡的悲苦;②诗人不直写自己思念友人,而想象友人思念自己,使诗意表达更含蓄蕴藉。
评分建议:表明观点1分,解释大意2分,赏析诗句3分。相关要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3)示例:①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②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尖少;③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评分建议:写对一句得1分。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句均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8.(3分)A:急急忙忙B:肆无忌惮C:瑟瑟发抖
评分建议:写对一个得1分,只要是成语,意思对,衔接自然即可。
19.(3分)示例:一部分飘飘洒洒,被风雨威逼着沉降,毫无抵抗地落在塘中,随波逐流。评分建议:句式,1分;修辞,2分。意思对即可。
20.(4分)①将“够了”多次反复,符合诗人自言自语的情境,真实贴切;
②表现了诗人不计个人福祸,希望天下寒士能够幸福生活的伟大情怀;
③增强了表意的节奏感和情绪感,让诗人形象更鲜活感人,更易引起读者共鸣;
④前后两组“够了”在强调的意思上略有深化,写出了诗人的复杂心理。
评分建议: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
21.(3分)甲:忽然狂风大作乙: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丙:正是因为这首诗评分建议:写对一处得1分,写对三处得3分,意思对即可。
22.(6分)①将杜甫的诗与李白、白居易的诗对比,突出杜甫忧民的伟大情怀;②通过引用李白、白居易的诗句,使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加厚重;③“了解”“读懂”“敬仰”等句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突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重大意义。
评分建议: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
四、写作(60分)
23.(60分)参考2024年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