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作文】材料作文“习惯的双面性”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习惯的双面性”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2025-01-12 来源:哗拓教育

组稿:柳栖士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惯会使我们的双手伶俐而头脑笨拙。——尼采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的是尼采的名言,尼采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习惯对人类行为与能力的影响,尤其强调了习惯在塑造我们身体技能(双手伶俐)与思维能力(头脑笨拙)方面的双重作用。首先,“习惯使我们的双手伶俐”,从正面陈述了习惯的积极作用,强调了习惯对于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后半句“而头脑笨拙”则在前半句基础上指出习惯对于大脑的消极影响。两个作用,一正一反,材料暗含转折关系,暗示表述重心在后半句,考生可以着力对后半句进行探索。

首先理解关键词,“习惯”一词的含义有多种,结合材料,主要是指从环境中逐渐养成的——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事相同的事情,不断重复、不断思考同样的事情,从而形成的一定的行为方式,而且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就很难改变了。这种习惯包括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

“双手伶俐”,指通过反复练习,我们的手部动作可以变得非常熟练和敏捷,无论是写字、打字还是进行手工艺等驾轻就熟、游刃有余,都能做到得心应手。另一方面也暗含动作固化、思维固化的意思。这里的“双手”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既指用双手的活动,也指不用双手的活动,如思维等。

“头脑笨拙”,指习惯让人陷入思维惰性,不再主动思考、探索新方法、创新求变,按部就班地遵循既有模式,大脑活跃度降低。它揭示了习惯的两面性,既给予行动便捷,又暗中束缚思维拓展,引导我们审视日常习惯对成长、发展的复杂作用。

此外,材料还隐藏着一个关键词:平衡。即关于如何平衡习惯与创新、自动化与深度思考的警示。它提醒我们,虽然习惯能够提高效率,但我们也应时刻保持警觉,避免让习惯成为束缚我们思维发展的枷锁。

引导语中的“你”提醒考生,要有自己的身份意识,需要结合青年成长这一特殊命题,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悟与思考”,要有成长启示。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尼采这句话鼓励我们在享受习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挑战自我和跳出舒适区,我们可以避免头脑因过度依赖习惯而变得“笨拙”。这句话不仅是对习惯作用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个人如何在习惯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的智慧提醒。它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利用习惯提高效率,也要勇于突破习惯的限制,持续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淬创新之火,弥习惯之弊。接着,结合材料,阐述“习惯”的内涵,然后指出沉溺于习惯会带来的种种弊端。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敢于创新,勇于拼搏奋斗,打破常规和习惯,才能实现发展。最后,辩证看待两者,指出鼓励创新意识,并不是说对习惯要全盘否定,而是想时时提醒,习惯有它的好处,但也体现了一种固步自封的意识,唯有二者结合,方能百战不怠。结尾,总结观点,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突破习惯之弊,勇于创新,刻苦钻研,弥补不足,提升自我。以创新为舟,扬习惯之帆,到中流击水,与百舸争流。

参考立意:

1.打破惯性思维。

2.打破习惯,激活思维。

3.习惯的双刃剑效应。

4.利用习惯提高效率,突破限制持续成长。

5.自我反思与习惯重塑。

6.破旧有习惯,迎活力人生。

7.别让习惯误了我们。

【考场例文】

飞出鸟笼之后

易卜生的经典戏剧《玩偶之家》中,曾经习惯于丈夫海尔茂甜言蜜语、任其摆布的娜拉,为自叹为完美的家庭忙内忙外而逐渐陷于假象之中,直至发现丈夫的自私与虚伪,“习惯”制造的温馨假象坍塌,她才有了意识上的觉醒,飞出乌笼之外。

她曾经习惯的“体面生活”,被揭开虚伪的面纱后,竟是一地鸡毛。

尼采曾说:“习惯会使我们的双手伶俐而头脑笨拙。”此言得之。在功利主义盛行、泥沙俱下的社会,我们习惯于外界营造的太多假象而沉溺自我。所以唯有走出习惯制造的乌笼,才会飞往更为辽阔无极的旷野。

习惯,是个体经过时间流逝、岁月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的依赖,是我们最为熟悉并最无条件信任与接受的本能情感。我们往往无需通过大脑的思考而依习惯做出的选择却最容易将我们置于深渊。在此过程中我们固然能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却也丧失了自主思考、取舍的快乐,而难以发现外界更完美的事物,那是因为头脑“笨抽”了。

打破习惯的定式,向另一个方向驱动思想的齿轮,方成个体不凡成就。远有牛顿打破习惯思维,探寻万有引力之论;近有袁隆平院士跳出习惯认知束缚的怪圈,培养研发出杂交水稻,解众人饥苦之困。他们都不囿于习惯的“即成便捷”,而选择开辟了一条前人未知的路。当然,其挑战自我、跳出习惯束缚的过程必是艰苦的,然摘取成功果实的那一刻定是久久回甘的。于是,跳出习惯之塑人拔节,可知矣。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将小我放于社会之大我中,不难洞见,若每个个体都畏缩于习惯的快感而沉醉,整个社会便会不可避免地“思想同质化”。一群人思想丢失,精神便将在地上无助地爬行。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等到何时才会出现一位精神领袖?先辈未竟的伟业如何推进并发扬?唯有每一个人都飞出习惯限制的牢笼,“大胆去走你的夜路”,整个社会延伸开去,历史的长河方能源源不断地奔涌向前,人类的文明方能在宇宙中璀璨闪耀。

便有人言:习惯就是怠惰,我要一直不停地探索未知。

然须知:习惯与怠惰从来就不是二元对立。一个人良好的品性往往是由习惯养成的,若只注重突破而不注重内在的深耕细作,只追求向上的拔节而忽略良好习惯的,必定也将是无所收获的。我们应在前进发展的道路上理智地对习惯“扬弃”,取精华、去糟粕,可得内修的自我。

或许,当飞出鸟笼之后,会有更大的世界在等待……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