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考研报名首次推迟,多所高校学费涨价,学子:我是什么大冤种么

考研报名首次推迟,多所高校学费涨价,学子:我是什么大冤种么

2024-09-23 来源:哗拓教育

最近考研人和研究生的天,可谓是塌了又塌。

继上周本研倒挂、多所高校研究生总量超过本科生话题引热议后,前两天晚上,研招网官宣了今年考研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竟然罕见地推迟了。

与此同时,一位研一同学晒出自己的学费账单,把付款界面截了图,发在了社交媒体上,配文:“心死了”,帖子很快火了。

图片来源:小红书@一只小蚊纸

而清华的学生更是直呼肉疼,咱就是说,这几个零是认真的么?

图片来源:小红书@Shirley青木

当然学费高低有专硕学硕、专业等之分,但高学费迎来上涨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网友:让本就不富裕的我,更是雪上加霜!

图片来源:抖音@把书读烂(努力学习版)

“读研是新时代的啃老方式吗”,这个话题还引起热议。

图片来源:小红书@考研优优学姐

再结合最近,高校“本研倒挂”现象引发关注,近20所985高校的研究生数超越本科生数,中国科学院大学以37.14的研本比(研究生人数是本科生人数的37倍多)一骑绝尘。

学子:这书,是一点也读不起了,我是什么天选大冤种么?

去年考研人数多年来迎来首降,也不知道明天的报名人数有多少,但大家开始重新思考读研值不值,投资回报率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倒是真的。

毕竟,学历通胀的时代,硕士文凭似乎已经从“高配”跌成了一个“标配”。

图片来源:网络

1

研究生被学费背刺?

近年来,多个省份都宣布要调高公办高校的学费标准。在学历日益内卷的现在,许多研究生的学费已经贵到令人难以承受了。

据澎湃新闻统计,从2019年到2022年,有38所“双一流”高校涨过专硕学费。其中涨幅最夸张的东华大学国际商务专业,从每学年1万元不到直接涨到了2022年的7.9万元。另一所学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费也上涨了525%,从每年8000元涨到每年50000元。

就在今年,东华大学发布的2024招生简章中,新传专硕的学费从2023年的3万/年调整到5.4万/学年,上涨了2.4万,将近翻了一倍。

某C9高校今年涨学费的专业集中在管理类的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据不完全统计,8个管理类专业的平均涨幅达到了近30%。

某一本高校2022年的公共管理专业(非全日制)学费和其他专业一样为3万/生,但最近两年则涨到了5.6万/生。

电子科技大学今年5月发布学费调整的公告,从25届学生开始,从6.9万/生调整到8.4万/生,涨幅1.5万;深圳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更猛,学费直接从19.8万涨到29.8万,涨幅10万元。

浙江大学的农业专硕、风景园林专硕、兽医专硕、“一带一路”临床医学项目制专硕和南开大学的资源与环境专硕,学费涨幅超过了150%。

学子:真是前途似jin啊,手头紧。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落实到学校层面,其办学规模也在扩大,近年来物价上涨,高校的办学成本更是显著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涨学费确实事出有因。

此外,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也会对学费产生影响。

经济发达地区的学费普遍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费则相对较低。

位于寸土寸金的上海的复旦大学,其新传专硕学费和上海的经济一样飞速发展,从先前的8万上升至现在的12万多;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全日制学费从8.8万/年涨到了10万/年

而位于西部的某大学,其新传专硕学费则是相对稳定在每年16000元

再具体到专业,大部分以学硕为主的研究生专业学费,8000元一年,但对于一些专硕而言,这只是个零头。

部分大学的某些专业的学费可以和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留学成本相对低廉的国家比肩了。

图片来源:网易数读官方澎湃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日制学费调整为9万/年;河海大学的水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全日制学费是8.2万/年;同济大学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硕士学费更是将近17万元

前段时间的毕业季,很多毕业的研究生学长学姐也晒出了自己读研两年或者三年的账单。

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读个研真是生死难料,这毕了业得当几年牛马才能赚回来?

而且不仅内地高校,香港、国外等高校学费都在涨价。

据悉,从今年开始,为了应对不断上涨的教育成本,香港的本地生大学学费即将在27年来迎来首次上调。

从 2025-26 学年开始,八所公立大学(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教育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的学费将连续3年每年平均上涨 5.5%。

目前,本地学生的全日制本科生、授课型以及研究型硕士课程的学生每年需缴纳42,100港币学费。新政策实施后,学费将在2027-28年上涨至49,500港币。

政府表示,现在做出这一决定是必要的,因为随着学位课程的价格上涨,成本回收率(即学生承担的费用份额)已从 18% 降至 12.5% 的低点。到 2028 年,学费调整将使成本回收率上涨至 13.4%。

近日,英国大学也陆续公布了2025/26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了,果然,学费又双叒上涨了。

学费上涨,和时代、地方、市场、高校发展相关。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袁连生曾分享:

研究生学费更多是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再根据各地区、各高校互相参照来确定的。

国家也一直很重视教育问题,给高校提供了各类财政支持。

只是,对学生个体来说,在期望实现高投入高回报的教育投资过程中,研究生们却往往遭到“未富先贫”的窘况。

2

多少人在自费上学?

高昂的学费让读研的成本不断提高,而研究生阶段的支出,不仅是学费,还有生活费等多项支出。

NO.1

突然取消的新生奖学金

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扩招、学校资金紧张等等因素,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取消或者下调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或者只面向推免生

沈阳理工大学发布公告:决定从2024年招生周期开始取消硕士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

图片来源: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西北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只对推免考生有奖学金奖励。

图片来源: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今年刚考上西北大学的胡同学早在备考阶段就听学长学姐们说过这件事,说学校可能会取消研究生的一些奖学金,没想到第一棒就是打在了自己这样的考研上岸者身上。

NO.2

很难全覆盖的学业奖学金

除了可能会突然消失的新生奖学金大礼包,读了研以后,可能还会发现,自己的学校并没有实现学业奖学金全覆盖,一夜回到解放前——自费上学。

研一刚入学,小黄就向师姐打听了学校的学业奖学金政策,才发现,只有评上一等学业奖学金自己才不用发愁学费和生活费。

但是一等学业奖学金专业覆盖率只有15%,自己至少要发一篇甚至两篇核心期刊论文,成为本专业第一才能拿到。

根据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三等奖学金学费只能免除一半,每个月生活补贴只有100元,二等奖学金学费全免,但是每个月生活补贴只有200元(100元为导师承担部分,但是文科生一般默认没有。)

图片来源: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对于剩下没有被奖学金覆盖到的学生来说,唯一确定能够拿到的是国家助学金6000元一年,平均下来500元一个月。

NO.3

上演穷鬼生活

除了不稳定的奖助学金,如果是专硕在外住宿的话,很难保证顿顿在食堂解决,本想糊弄自己在楼下随便吃一顿快餐,结果:我错了,我糊涂,我没经验,我奢侈了!

食堂的饭也不是好咽下去的,听说过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没想到大学食堂也一起高贵起来了!

也就是带给学生那么一点小小的价格震撼吧!

还有那些没办法推脱的聚餐开销。

读个研,读着读着,开始研究吃土去了,求一些让土变好吃的办法。

图片来源:小红书@步步青云

研究生大多数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多岁,也不想再依赖家庭:

或者是家庭没办法再承担生活开支:

所以许多研究生选择在科研之外的零碎时间兼职。如果遇上个导师还不准校外实习或兼职赚窝囊费的,研究生表示:每日心情都是大雨。

3

发论文也要花钱,谁懂啊

“不发表就出局”不仅仅可以用来形容高校教师,也越来越和在读研究生们挂钩。

比如在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的官网上,查询到其公管管理专业毕业要求是硕士生在读期间需发表论文。

高校科研圈也常流行一句话:没有文章的研究生,就宛如后宫没有子嗣的嫔妃。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玩笑,但恰恰说明了发表论文对于研究生的重要性,不仅仅关系到评奖评优,更是和毕业直接挂钩。

有学者曾参与一项基于全国层面的学术型硕士生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约38%的调查对象表示其在读期间首要的焦虑来源为“达到学术论文发表规定的要求”,其发生率仅次于“完成学位论文”和“就业问题”,位列第三。

学硕也好,专硕也罢,都陷入困境:写不出学术论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即便写出来一篇还不错的学术论文,也不一定能发表在期刊上。

为啥?一没渠道,二没钱呗!

小赵是国内某985高校传媒专业的专硕。今年暑假,小赵四处联系中介,综合比较与衡量,发现最便宜的传媒期刊也是1000元/千字的版面收费标准,学院的毕业细则里对小论文的字数要求最低是8000字,这意味着自己至少得花8000元。

一些高校甚至以行政化规定,限制学生发表论文的期刊级别与发表时间,随随便便的一篇水刊根本过不了学术委员会的资格认定。

小许本打算赌一把,去发一些省级刊物,一篇小论文的版面费就几百块,但是教务老师的话又让小许犹豫,如果知网不可查,学术委员会认定又不通过,小许就没办法参加毕业答辩,直接延毕。

而小张的经历说不上幸运,也说不上倒霉。因为是本校考研,小张直接被导师安排成为其实验室助理——免费“牛马”,满打满算,过了一年的007生活。

有一天,导师说自己有篇期刊约的稿子可以和他一起写。论文发出来了,小张的“牛马”生活也暂时告一段落。后来听自己的同门说,自己发论文的那家期刊,如果不是期刊编辑和导师约稿,自投稿哪怕投中,也付不起版面费,因为一篇论文至少是一万元

近年来,一些院校也逐渐开始取消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布《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认定标准及管理规定》,破除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论文的硬性指标要求。但是还有很多院校依然沿用这一毕业规定。

除了高昂的发文版面费,还有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方面的开销。比如某大学某学院要求2023级及以后的所有硕士研究生(不区分学硕与专硕)在读期间必须参加一次学术会议——并非是作为观众旁听参会,而是要自投文章,以汇报人的身份参与会议。

首先就是会务费。许多会议的主办方会向参会者收取一定金额的会务费,尽管学生可以优惠一半的价格,但仍然是大几百元。

然后就是交通费、住宿费等。

部分学生就读大学的城市要么很少举办学术会议,要么就是和专业不匹配,只能全国范围内海投,投中外地的学术会议,那往返交通费、住宿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别说,有的导师师门内部还要求学生必须去海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专业实习同样也成为一些学生的负担。大多数院校对专硕都有至少半年的实习要求,有些专业甚至是统一前往某单位实习,这种情况往往是没有实习报酬,来回的通勤费、伙食费都得自费,就是说,这实习,上得越多,亏得越多。

其他的毕业花费更是不用说,什么开题答辩费、论文打印费等,林林总总加一起,可以新马泰三日游了。

4

读研要算经济账,但不能只算经济账

高价硕士时代,读研是否划算成为许多人面临的难题。

随着硕士教育成本的增加和就业市场的变化,选择读研的背后,需要更加理性的思考和规划。

对于一些人而言,读研可能不是因为有很高的学术理想,可能就是当初随大流或者想再在学校待一段时间;

甚至有很多已经读研的同学表示因此备受“折磨”:钱没有赚一点,窝囊气受了一大堆。

对于一些人来说,读研是提升学历、积累人脉和获取更好职业机会的途径。

如果付出了这么多的时间、金钱成本却仍然没办法找到一份好工作,似乎就是一场失败的人生投资。

于是一些人说服自己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因为学历的确贬值了,研究生不再是绝对的竞争力;

一些人劝自己再忍忍吧,继续深造,科研这条道路总是要多了些光明和希望。

而在类似于读研这样的人生重大选择上,需要算经济账,但不能只算经济账。

任何选择都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段经历,从准备读研开始到拿到毕业证书结束,我们所读的每一本书、遇到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一种无形的投资。

在西班牙语里你不说“醒来”而说recordarse,意思是,记录你自己,想起你自己。

所以比起算账,我们需要时不时想起自己,想想自己想走怎样的路、过怎样的人生。

而当我们离自己越近,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越能平静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即使最终无法实现,也勇敢走了一遭,都是收获都是成长。

所以管它啥岸不岸的,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可以不断生长的人,在那些我们生命中无数的“不可知”里,藏着拥有一切可能性的多重宇宙。

参考资料:

[1]中国科学报:不发表就出局!硕士生论文规定利大还是弊大?

[2]看天下实验室:高价硕士时代

[3]白羊艺术:高价硕士时代:读研花了60万

[4]学术志:读研的意义:给时间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间!

[5]浪潮工作室:学历在贬值,但大学学费又又又涨价了

[6]软科:研究生,读不起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