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2: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1:11
中国文化对中国人消费心理的影响 转摘 福音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庞大芜杂,且现在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实难概括出一般的特征,再加上中国社会的各种繁杂关系造就的复杂多变的心态,中国消费者则更难把握了。他们可能恪守传统,但又为面子而竞逐时髦;他们可能注重实惠,但又为攀比而挥霍无度;他们可能只管现世,但又为死人一掷千金。当然,表面的矛盾,放到实际的背景中或许也能得到解释,正是本着这个理由,这里将勉为其难的列举一些与消费有关的文化特征。
首先,中国文化一向强调天人合一,人是万物之灵,与天地并为三才。在我国现今的广告中仍可以看到这种观念对语言表达和接受的影响。比如“天有不测风云,我有人身保险”,是对“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仿改,巧妙地利用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的特殊感受,把不宜之言的意思通过暗示和联想而烘托出来了;再如一家公司在宣扬自己的精神时说:“做人要顶天立地”,借此显示了一种恢宏气魄,让人敬佩,并吸引了不少能人专家前去效力。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消费习惯上也有体现。比如中国人喜以自然界的“珍品”来滋补身体,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还是山里长的,都有可采之物,以至到了药物食物不分的地步。由此延伸,中国消费者一般喜欢新鲜的原汁原味的食物,对于冷冻的可能兴趣不大,除非迫不得已。
其次,中国文化一向强调血缘关系,也就是以家庭为本位。现在虽然家庭核心化,三世或四世同堂的现象有所减少,但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仍然保持着,亲子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很是明显。个人的消费行为往往与整个家庭密切联系在一起,一个人不仅要考虑到整个家庭的需要,在目前的广告中,不少便是温馨的家庭氛围为背景,“家有身么,如何如何?”“保您全家怎样”之类的口号不绝于耳。其中更丰富有中国特色的是运用亲慈子孝的心理,子女孝敬父母,而父母为子女的前途不惜倾囊投资,这类广告场面在电视中时有所见。由于现在一般只生一个孩子,所以对于后代的重视似乎又要超过对于上辈的,在让孩子“全面发展”的竞争中,许多父母惟恐落后(因为中国一向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延伸,对孩子的成功甚至比对自己的成功还要感到自豪),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强。但怎么个强法?不少父母变是通过孩子所消费的东西来体现的年。
第三,中国文化一向看中人情关系。这种人情关系可从几个层次来了解。一是人情往来,即凡有婚丧家娶之类的事情,都要赠送礼品或现金,亲戚,朋友,同事或是领导与下属之间,这种人情交换一般是不可免的。在一些包装精致的商品上,印有“馈赠佳品”,即是这种倾向的反映。据说对于高档的烟酒,一般是享用不购买,购买者不享用,亦即它们主要是用来送礼的。这种说法可能有夸张之嫌,但就中国人的平均收入来看,又不无道理,当然,其中不少可能是用*支付的。有趣的是,这种说法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明知是假货但还是要买的现象。二是人之常情,亦即一种求同心理。既然重视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就要与人保持一致,不可鹤立鸡群,使自己突出于众人之上,也不可使自己落后于众人之下。向别人看齐,便有了相符行为,你有我也要有,你买我也要买,所以在中国人的消费中,从众现象甚多,某一产品畅销起来,那真是红火,而一旦滞销,则就无人问津。这种情况真可让厂商们怀疑,中国消费者的“不约而同”,是不是事先串通好的。三是人前面子。如果说中国人甘于“平庸”,那还不完全,只要有机会,中国人还是极想“露脸”的。“破落户穷极不离鞋袜,新发家初起好炫金饰”前一句讲的是撑面子,后一句讲的是挣面子。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怎可一味地抹去“个性”呢?总得有个“傲视群雄”的时候吧?于是,在高消费的相互攀比中,一个盖过一个,一个胜过一个,在求同中立异,也该是中国人的消费观中的一个成分。
第四,中国文化一向比较怀旧恋古。对故乡的眷念,对往事的回忆,对先人旧友的缅想,往往超过对未来的憧憬。而在消费上,这种“思古之幽情”又加上了现代科技的包装(有时可能是反过来,现代科技加上“思古之幽情”的包装),像“集传统秘方之精髓采高科技研究创新之大成”,像“皇家贡品”,或者干脆“重新发现了久已失传的……”似乎都让人觉得可信。更有甚者,一些广告中还翻出一本典籍,引用其中的一两句话为自己的产品“作证”,但中国人对此一点也不觉得别扭,反而觉得“古人说的岂能有错?”古人为何比今人高明。则就没有人去想了。当然,话说回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确有许多珍贵的东西值得发掘光大,且光冲中国人的这种心态,也该满足一下。
第五,中国文化一向比较崇尚谦逊含蓄。自我谦逊和尊重他人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一贯道德准则,像谦称“敝”、“拙”、“在下”等,现在还频繁地出现。做广告不免要夸耀自己,但也应在一种讨好、奉承和效劳的前提下进行,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在华的广告上最能迎合中国人的民族自大心理了,所以中国人听得特舒服掏钱也特爽快。要谦逊就的含蓄一些,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的特点又是模糊性和意会性,这样,广告中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就能引起中国消费者的丰富想象。当然,最好是引起美好的想象,于是,各种吉利的声眼或其谐音,纷纷蹦出。注意,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最美好的东西极少有超出“发财”,“发达”之外的。不过,更要注意的是,自我谦逊的普遍存在,恰恰是因为妄自尊大的需要普遍存在。无以自大,只有挟外自重或挟洋自重了,于是洋货,洋语,洋名便满地都是了,“国际口味”,“欧美风格”,“日本风味”,让人应接不暇。而港台文化借着各种优势和便利条件,也渗透进来,以至在广告的措辞,字体,发音等等方面都染上某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当然,这样未必尽是坏事,至少便于同国际“接轨”。
以上几种文化特征,并不一定会在每个中国消费者的身上体现出来,也不一定会在每种消费行为上表现出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社会中一些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也开始在我们的社会中生根发芽。如成就与成功,效率与实用,进步,自由,物质舒适,个体主义,年轻,健美等等也逐步在中国盛行,其结果则直接影响到国人的消费观念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