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2:5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06
【考研程序】
考研的确是一件关系到大学生前程的事情,但是同学们也没必要考虑得太早了,从大三开始考虑完全来得及,考虑太早,最后变化也快,这个时代节奏太快,计划赶不上变化,等到大三了,学业各方面都差不多稳定了,这时候再考虑,对自己未来的定位会更准确。究竟该不该考研?该考哪个学校?一些人甚至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确实对于这个大的问题,是否做,如何做,多花些时间来考虑是必要的。但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你首先要知道的是考研的整个流程,它要经过哪些阶段,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这些都要心中有数,以便及早安排,计划周详。根据我的理解,考研大致要经过以下过程。 (一)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初,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太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对不会后悔。 5、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网站。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二)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也许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别予以论述,才能说得大概清楚。 (三)报名 考研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网上报名一般在每年的10月,现场报名确认在每年11月,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报名一般在9月,具体时间可看教育部通知。 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招生单位的规定任选一种。 (3)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国家按照一区、二区、三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二区包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三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10省(区)。 报考地处二、三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 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在职人员报考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是: 在职人员中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是同等学力问题,即大专生和大专生以下的考生如何报考的问题。按照规定,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入校读研究生时必须有两年工作经历。比如一位大专学生2001年7月毕业,它可以在2003年9月入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003年1月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02年11月就可以报名。他应该在此前很长时间,甚至一毕业就开始准备复习。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对同等学力的考生还有一些另外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四级英语成绩单,或者要发表过相关领域的论文等等。考生在确定报考哪一个学校时,一定要事先看看最新的招生简章,以免白花功夫。 (四)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进行4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也有进行两天半的考试专业。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五)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六)复试 复试一般在5.1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近两年国家还在较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进行了复试时测试英语口语的试验。但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等额面试,可以说非常轻松,主要是聊一些学习兴趣,读过哪些书,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本科时老师都怎么教的等等,所问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接到复试通知,只要你不是*的,在复试时一问三不知,录取一般都没有问题。 (七)复试调剂 调剂的主要渠道有三:第一条是网上渠道。不少大学的研究生部网页都有网上调剂信息登记系统,大家可以通过登陆系统提出调剂申请,请注意,一定要准确、完整填写个人信息。首次登录时一般要靠准考证和身份证号码登录。在填写时还应注意:1、所填写的基本信息应与你原始报名信息卡一致。2、待4月份国家分数线下达后,符合该校调剂条件的考生,学院将与考生本人联系,请及时将调剂材料(原始报名材料)寄交所选择的学院。 第二条是电话渠道。调剂要尽早并且准确。一旦得出自己的分数可能达不到报考院校分数线的要求,除了上网查询并申请调剂外,还可以选定几所有可能录取自己的学校,向他们的研究生院打电话获得最新信息,并最好联系上该学院相关专业的导师,往往导师的肯定在这时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第三条是人情渠道。这条渠道要求你和报考专业的导师有比较良好的关系。 尽量不要坐着等学校来调剂你,调剂也是一个残酷竞争的过程,你晚去一步,位置就可能被人占了,一定要尽早行动,从速从早。 (八)录取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 接到录取通知书,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初,你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一般通知书上会要求考生准时按规定的几天报到,不能晚也不能早,但其实你可以早两天报到,也许能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可以捡一个好位置的床铺。 (九) 毕业生就业 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单位。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或按照培养合同就业。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其他 (一)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二)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被录取为硕士生后,培养经费及在学期间的待遇按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合同办理。 (三)各省级教育招生管理机构可根据本简章,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补充规定。 (四)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及军队系统的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生,按*总*部规定办理。
【研究生种类】
1.按攻读学位等级划分
按攻读学位等级的不同,分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称“硕士生”)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称“博士生”)两级。
2.按学习方式划分
按学习方式的不同,分为脱产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 (1)脱产研究生 脱产研究生是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 (2)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是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专业课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计划,并参加考试取得相应的学分。还必须通过国家专门设计的英语、*及专业全国统考,合格后可以申请学位。学习、考试、答辩均需交纳一定费用,一般全部下来在数万元左右。目前只有经过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少数重点大学招收学位生,机会不多,而且必须征得工作单位的同意。随着学位管理的加强,通过这条途径来获取学位的难度越来越大了。一般最终能够通过答辩、取得学位的比例并不高。 目前,多数研究生招生单位只面向本单位职工招收在职研究生,有的单位面向本地区、本系统的职工招收在职研究生。
3.按在学期间提供经费的渠道划分
按在学期间提供经费的渠道不同,分为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托生”)和自费研究生。 (1)国家计划招收研究生 国家计划招收研究生又分为非定向研究生和定向研究生(简称“定向生”)。 ①非定向研究生 国家计划招收的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其中非定向研究生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实行由本人选报志愿、招生单位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由国家和学校提供全部学费,住宿费需要自己承担,转户口和档案关系。 ②定向研究生 a.定向培养研究生,是指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 b.凡属研究生国家招生计划服务范围的用人单位,即高等学校,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国家重点企业(由国家教委会商有关部门确定),由财政拨款的文化、医药卫生等公益事业单位,党和国家机关以及人民*对研究生的需求,均可要求定向培养研究生。除上述范围外的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不得定向培养,只能由用人单位提供培养费用,进行委托培养。培养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均不得自行扩大定向培养用人单位的范围。 c.定向生在录取前,必须签订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 d.定向生的形式:第一,由用人单位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的在职人员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从参加全国统考的在职人员中选定;第三,从推荐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为硕士生的人员中选定。采取上述三种形式的定向生,招生工作由招生单位负责,按国家教委规定的标准进行初选,并提出录取名单,经与用人单位协商(第二、第三种形式的定向生还须征得考生本人同意),签订合同后,由招生单位发出录取通知书。采取第一种形式的在职人员被录取为研究生后,其学习期间不转工作关系,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采用第二、第三种形式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待遇与脱产研究生相同,即在学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生活补助费。定向生的用人单位还可向定向生提供部分生活补助。 e.定向培养研究生合同管理的内容 定向培养研究生一律采取合同制办法。招生的高等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与研究生之间必须在录取前,按照规定要求,分别签订定向培养合同,并办理公证。合同未签订前,培养单位不得向定向培养研究生发出录取通知书。 单位之间合同的内容应包括:招生专业、招生人数、考生姓名、培养要求、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待遇及管理、合同有效期限、违约责任,以及其他双方认为必要的内容。 用人单位与研究生之间合同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生学习的专业、毕业后的工作安排和最低服务年限、用人单位提供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待遇、合同有效期限、违约责任,以及其他双方认为必要的内容。 2)委托培养研究生 ①委托培养研究生的概念及其与国家计划招收的研究生的区别 a.高等学校招收委托培养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它对鼓励高等学校挖掘潜力,培养更多的研究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 需要,起了积极作用。 b.高等学校招收委托培养研究生一律实行合同制。委托单位与培养单位之间、委托单位与委托生之间应分别签订委托培养合同。委托生的培养费用由委托单位提供,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委托生在学期间和毕业后享受与国家计划内硕士生相同的待遇。 c.委托培养研究生和国家计划招收的研究生之间的主要区别:培养费用的来源和毕业分配的办法不同。 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提供,毕业之后回委托单位工作;国家计划招收的研究生,其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其中非定向生毕业时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招生单位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就业制度,而定向生按合同规定毕业后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 ②委托培养研究生合同管理的基本内容 a.高等学校招收培养研究生一律实行合同制。委托单位与培养单位之间、委托单位与委托培养的研究生之间应分别签订委托培养合同。 b.委托单位与培养单位之间的合同,应包括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培养要求、委托培养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的待遇及管理、毕业分配办法、培养费用数量及拨付办法、合同有效期限以及委托合同者应承担的责任等主要内容。 c.委托单位与委托培养的研究生之间的合同,应包括委托培养志愿、学习专业、在学习期间的待遇、毕业分配办法、在委托单位最低工作年限、合同有效期限及违反合同者应承担的责任等主要内容。 d.为了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应办理公证手续。 ③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形式 a.从招生单位招收的研究生中选定; b.由委托单位推荐本单位在职人员参加招生单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 c.试行由委托单位招生录取(招生的学科、专业必须有学位授予权),由招生单位培养的办法。 采取第一、第二种形式的委托生,整个招生工作由招生单位负责,按规定标准录取,并提出初选名单,经与委托单位研究同意(第一种形式的委托生还须征得考生本人同意),并签订合同后,由招生单位发出录取通知书。 采取第三种形式的委托生,由委托单位按其录取标准提出初选名单,经招生单位指导教师、教研室、系(所)审查同意,并经研究生院院长审核批准,在征得本人同意后,由招生单位与委托单位联合发出录取通知书,或由委托单位录取后,转入招生单位。 (3)自费研究生 自费研究生,即自筹经费研究生。经费自筹,计划外研究生收费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而定。入学时要转户口和档案关系。计划外研究生同样需要参加国家的考试,考试内容与计划内研究生相同。考试成绩超过国家规定的最低分数线但不能计划内录取的考生,可以及时向所报考的院(系、所、中心)教务办公室申请计划外录取。教学安排与计划内研究生相同 ,修满学分、论文通过可以得到与计划内研究生同样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4.按照专业划分
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分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类研究生。 (1)普通研究生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大类,12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特殊类研究生 特殊类研究生,即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学位已达15类。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①特殊类研究生相关知识 a.专业学位和通常所说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异同 我国于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当初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就研究生的学位而言,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硕士、博 士学位”。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应用型专门人才,设置了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的职业指向性非常明确。*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专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但大多只设置硕士一级。各级专业学位与对应的我国现行各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专业学位的名称表示为“XX(职业领域)硕士(学士、博士)专业学位”。 b.专业学位教育的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体可以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 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习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 c.专业学位的招生条件 专业学位招生条件的最大特点是,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一般要求本科毕业,有的专业要求报考者具有学士学位。绝大多数专业学位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但也有例外,比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中的软件工程领域也面向应届大学毕业生招生。 d.专业学位的招生考试 专业学位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都有规定的考试科目,各专业学位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对此,教育部和*学位办每年都会在发布报名信息时公布相关方案。联考以外的科目,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其中有的考试是与联考科目同时进行。 e.专业学位的招生名额 不管是10月“联考”这一批,还是年初“统考”的这一批,招生单位的招生名额都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相对来说,10月“联考”的招生名额更加宽裕些,有的甚至是由招生单位自定。但由于要保证教育质量,因此拥有自定招生名额权利的招生单位并不会来者不拒,而是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和生源情况来确定招生名额。 另外,有的专业学位招生对于来自某些领域的学生有一定的招生额度*,比如公共管理硕士,《关于200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非*部门人员的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录取限额的20%。 “统考”的招生名额则是被纳入高校每年的研究生招生总计划中。 f.专业学位的录取分数线的划定 10月“联考”的录取工作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录取分数线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划定,统一公布。各招生单位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面试),择优录取。 1月“统考”的录取工作,则是先由国家教育部划定统一的复试分数线(按地区和专业),参加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的人员绝大多数是过线者。 g.专业学位教育证书 由于攻读方式不同,大多数专业学位教育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以下简称“单证”),但也有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建筑学学士和硕士等,存在既有学位证书,又有学历证书的“双证”情况。大体来说,“统考”生是“双证”,“联考”生是“单证”。
报名步骤
第一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击进入网上报名,填写考生信息。
第二步:修改确认报名信息,考生可进入登录页面,输入已获得的报名号、密码和验证码,登录系统,进行报名信息修改。
第三步:在选定的报名点现场确认。考生须携带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报名号和本人身份证,到自己选择的报考点去缴费、照相、校验报名信息并签名确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06
985高校学姐给考研党的5条忠告,值得收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06
考研需要考生具备的条件:
一,什么人可以考研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国家选拔硕士研究生的主要途径,在教育类大规模,社会化全国统一考试项目中(不含博士生录用考试),就考试水准和层次来说,目前是我国最高水平的。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国家承认学历(注: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没有学士学位就不能考研。这是极端错误的!)的应届或非应届本科毕业生.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的可以以同等学历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一般要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注:含电大,夜大,函大、职大,自学考试,俗称五大生)后经过二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的学习后.达到本科毕业生的水平才能报考。国家承认学历的*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只能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对同等学历考生有些高校还要求提交在公共刊物上发表的与所报专业相关论文.不允许跨学科报考:且复试时至少要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研究生。但一般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全国硕士生招生试行网上报名10月8日左右开始。
二,关于同等学历的相关问题
由于专升本考试在难度上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差无几.越来越多的专科学历的考生开始瞄准考试科目相对比较少且更高层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有几点还是要值得广大专科学历的考生注意:
1,有的学校(可以说是大部分)根本不会招收专科学历层次的考生.虽然每所学校的招生简章上都有同等学历的报考条件.但非常多的学校并不愿意招收同等学历的考生(面子问题.甚至招不满的情况下也不考虑).而且由于导师的抵制,基本上只有极少数学校愿意招收同等学历的考生。部分考生还必须要自带科研项目才能被录取,
如果专科学历的考生想报考某所高校的研究生,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打听一下有无同等条件的考生在以往被录取过,当然。某些特殊的考生除外。
2、比较准确的同等学历的定义共有三点: 1,专科毕业两年以上;2,自考本科段若干门专业相关核心课程已经通过; 3,两篇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这三个条件里面唯一可能比较含糊的是第三点,部分学校可能不会要求、其余两点在一般情况下是必须的。
3,只要有本科学历证书.即可不考虑以上任何因素。放心报考、但部分学校只承认正规全日制本科学历和自学考试的学历.对部分持非正规本科文凭的考生可能会在复试中提高
三,关于报考流程的相关问题
·报名步骤
第一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击进入网上报名,填写考生信息。
第二步:修改确认报名信息,考生可进入登录页面,输入已获得的报名号、密码和验证码,登录系统,进行报名信息修改。
第三步:在选定的报名点现场确认。考生须携带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报名号和本人身份证,到自己选择的报考点去缴费、照相、校验报名信息并签名确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07
研究生录取的四种类别
一、非定向培养:是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培养,考生的培养费用由*或地方财政拨款,因此,考生入学时不需交学费,国家按月发给考生一定的生活费,一般在260元左右。入学时,考生还需将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转到学校,毕业时就业实行“双向选择”。
二、定向培养:国家计划内定向培养,培养费用由*或地方财政拨款,录取前,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考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三、委托培养:是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培养费用由考生单位提供。录取前,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委托培养协议,不转档案、工资关系、户口,毕业后回原委托单位工作。
四、自筹经费:是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培养。录取前,考生与录取学校签署自筹经费协议,培养费用由考生自己承担。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可转入学校,毕业后按自筹经费培养合同就业。
录取时,学校参照考生本人选择的报考类别和考生的初试、复试成绩确定录取类别。一般说来,名次靠前的考生录为非定向,由国家出资培养。排名往后的考生划为自筹经费,个人出资学习深造。
软:非技术性问题
对考研专业选择的“非技术性”方面问题,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成功必不可或缺的因素。很难想象一个人在不感兴趣的学业或者事业上还能做出多大的成绩。所谓兴趣所致,灵感所至,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才可能在研究上有所建树。选专业最忌讳盲目跟风,因为别人所选择的不一定适合你;也不要迷信所谓的热门专业,热门专业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你投入的时间、精力等未必能换回你期待的利益效应。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孩提时代就有的梦想,但是成长和时间,让梦想偏离了之前的轨道。而考研恰恰给了我们一次圆梦的机会,可以重新拾回自己的梦想,何乐而不为?
第二,实事求是。兴趣归兴趣,有些专业是需要天分的,盲目的喜欢也是非常愚昧的,所以考生所选择的专业一定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
一方面,考生在选择某个专业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实力。譬如说,你要考逻辑学专业,你的辩证思维能力如何?理工类的学生要考文史类的专业,你的语言文字能力又怎样?也许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够靠突击恶补专业基础知识,但是这些专业所要求的更高层次的能力不是短期就可以突击提高的。
另一方面,大学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专业实力,如果要报考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学校的热门专业,一定得先掂量自己的学习成绩。在此,要特别提醒那些跨专业的考生,不要盲目跨考,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所学专业与所跨考专业的联系,以及自己在跨考方面具备的优势。
第三,专业前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前期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个人发展服务。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因此毋庸置疑,比较迎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就业前景要好些。不要选择那些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太多的专业,尽量选择那些比较有实用价值、或者能够最大程度地学以至用的专业,这样的话,就业相对更加容易一些。
第四,经济问题。虽然各个高校都有公费自费制度以及奖助学金制度,但是研究生三年的花销还是不小,而且公费名额和全额奖学金比例都很有限,对于经济上有困难的同学而言,经济因素是要特别注意的。在报考专业前,我们应搞清楚自己所报专业的收费情况、公自费指标、奖助学金制度,还要衡量自己的实力排名,再决定是否报考。
硬:技术性问题
谈了以上的“非技术性问题”,那 “技术性问题”又是什么呢?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门专业巧报
何谓热门专业?就是在历年的考研中,报考人数比较多的一些专业。报考热门专业的人数众多,竞争激烈。我们如何在这竞争激烈的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是需要智慧的,如何报考热门专业也有技巧,那就是寻找“空窗期”:
1.热门专业择校的“空窗期”。普通院校的热门专业,不像名校知名度那样高,但普通院校的某些热门专业的师资却也是比较强的。譬如,上表中的设计艺术学专业,很多“211”学校的这一专业竞争可想而知。而山东工艺美院也有此专业,并且还是重点学科,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也不是特别的激烈。因此对热门专业,可在择校上做文章。一些专业类学校和中西部地区的“211”学校往往是考生择校的盲点,同学们可适当考虑一下。
2.历年报考人数的“空窗期”。有些学校报考情况分大年、小年。有时候上一年报考人数比较多,下一年人数会有所下降。而且有的专业还会出现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据我们了解,2008年山东大学法学院的行*报考人数就不足。所以同学们在报考专业时,一定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尽量多找到一些内部“情报”。
3.热门专业内部的“空窗期”。不是热门专业下的所有学科分支都是热门。*学下的专业,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等是热门专业,但法制史和法理学却是热门中的冷门。所以同学们可就自己所报专业的学科分支作详细的调查,反复比较。发现热门中的空挡,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冷门专业热报
其实“冷门”、“热门”只是相对而言,冷门专业学精学通了,学冷门专业的你就成了“热门人才”。如何做好“冷门热报”呢?
1.选择虽是冷门、但却有发展空间的专业。有些专业虽然不是热门,但有一定发展前景,即使就业面窄,也有一定针对性。报考这类专业一定要有前瞻性。譬如说,有位同学学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专业,入学时还是冷门,但是这几年*对可持续发展抓得比较多些,到毕业时已经成为热门专业。再加上她写的论文与循环经济有关,被评为优秀硕士论文,就业也不错。
2.选择冷门专业内在的热门。很多基础学科像数学理论、理论物理、历史、哲学等基本上都被视为冷门,但在现代社会它的基础作用却越来越大,这些冷门会越来越热。
3.凭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管是否冷门。曾经有一位考生本科阶段学的是财经类专业,但他非常喜欢哲学,所以考研时选择报考社科院的西方哲学专业。虽然这个专业看起来枯燥无味,但他却乐在其中。毕业后他在经贸委任职,丛事职业还是与财经类专业有关。他说表面上看来,学的西方哲学专业知识,工作中几乎用不上;但是哲学对他的影响,却改变了他惯有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正是这种改变,为他得到了现在的职位。如果你有信心用自己的专业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那还担心什么呢?
根据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综合搜索信息,可以看出,以下人才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就业领域的热门,分别是:网络人才、公关人才、未来体育明星的经纪人、企业家和外方代理、国际商务策划、投资顾问、房地产/小轿车/保险业务推销员、环保和能源专家、名校教师、时尚观测员、物业管理人员、心理医生。因此我们在选择专业时,眼光要放长些远,冷门专业不是绝对的,它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三)特殊专业准报
1.美术专业、音乐专业。这类专业的考试形式、考试地点与考试时间与一般专业是不一样的。许多学校对该类专业的考生有特别的规定。如果是该类专业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所报考学校的2009年详细的招生简章,以免给自己的考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统考和联考类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西医综合是全国统考类专业,专业参考用书要根据国家统考大纲。而法律硕士专业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是全国联考类专业,考试科目和普通专业不同。报考该类专业的考生一定要仔细参照所报学校的招生简章,一般来说对这两个专业,报考学校都有专门的招生简章。
(四)新兴专业慎报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的,一些新兴的专业,由于没经受实践检验,所以报这些专业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新兴的专业在师资和别的方面也不是很完善,建议考生要慎重。例如,地理信息系统、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资产评估、文化产业管理、煤及煤层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等都是新兴的专业。不要被专业名称所吸引而忽视了对专业的深入了解,新兴专业有其出现的必然性,但也有其初生的不足,所以要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