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和普通话差别很大,它是一门语言还是汉语方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5:27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4:22

2007年,中文互联网上流传着一条“粤语被联合国定义为语言”的消息。当2010年,广州电视台的广播有了“普粤之争”时,这条消息开始越传越广。支持用粤语的人称,粤语是一门的语言,不算方言,所以当然不能让位给普通话。

但很多人也表示不服。既然和普通话一样使用汉字,粤语当然只能算方言。像英语、法语、汉语才叫语言,而河南话、东北话、四川话自然只是方言、地方话。

换句话说,凭什么学过英语的广东人就可以声称自己会三种语言——“英语、汉语、粤语”,而其他地方的人只能说会英语、汉语两种语言?

这个争论已经吵了十来年了,但是粤语到底能算一门的语言吗?还是仅仅是方言?

粤语跟普通话,差别确实很大

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方言,在语言学界并没有严格定义。

通常,语言学判断是否为语言,只有一个“相互理解度”概念,也就是“在没有学习过对方语言的情况下,对对方语言的理解程度”[1]。

让一个没学过日语的中国人听日语,可能除了“哈依”和“八格牙路”,什么都听不懂。由此可以判定汉语和日语是不同的两种语言。

那粤语和普通话的相互理解度如何呢?在广东生活过的北方人对此肯定深有体会。如果身边的广东朋友突然由普通话切换为广东话模式,那他们很可能在说你坏话。不特意学习的话,有人在广东生活好几年,广东话水平还停留在“雷好”的水平。

《花样年华》剧照,电影风靡一时,为了防止有人听不懂,电影一般有粤语和普通话两种选择模式 / 网络

这也是许多人支持粤语是一门语言而不是方言的原因。粤语和普通话差距之大,甚至比一些欧洲语言间的差距还大。

首先从词汇的角度上来说,根据1988年的一项调查,在1001个常用词汇中,粤语和北京话完全相同的只有140多个,只占总数的10.4%[2]。

要知道,完全被视作两门不同语言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其同源词汇是高达%的[3]。西班牙语中“你、我、他/她”分别是“yo、tú、él/ella”,葡语中就是“eu、tu、ele/ela”,光看起来就长得差不多。


2017年5月26日,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莱蒂齐亚及葡萄牙总统马塞洛参观马德里书展。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相似度很高,元首甚至可以不用翻译也能大概理解对方意思 / 视觉中国

而北京话中的“吃”、“喝”、“看”,粤语则是“食”、“饮”、“睇”。想问别人“知不知道”,在广东话要说“识唔识得啊”。光是这些就让人绝望。

在发音系统上,广东话和普通话的差异之大,也常常让人感觉在听外语。据统计,粤语和普通话的音系互通度只有不到50%[4]。粤语白话有“九声六调”,而北京话只有四个声调[5]。想想看,你在电梯问别人“你几楼(gei2 lau2)”,对方却突然脸色大变,很可能你说成了一调“你基佬(gei1 lou2)”。

不仅是声调不同,二者也都有许多对方没有的音。北京话有平翘舌z、c、s和zh、ch、sh对立,粤语中就一律读作z、c、s[5]。所以听广东人用“大渣好,我系渣渣辉,我系古田螺”这种奇怪的口音做自我介绍,也就不那么费解了。

2014年4月14日,,第33届金像奖现场。梁家辉的:我系渣渣辉,成为爆笑一时的梗,但是这真不能怪他,这是粤语中读音造成的 / 视觉中国

而粤语中,像辅音韵尾-p、-t、-k和-m这种,北方人不容易区分的音也不少。你想夸别人“真是好人”,别人听来却是“真系好淫”,那画风可就大不相同了。

而粤语特有的语法现象,比如“我睇紧书”中,“紧”相当于“正在”,表示“我正在看书”。“我食翻我嘅饭”中“翻”表示“继续”[5],意思是“我继续吃我的饭”,北方同学听了往往一脸迷茫。

是语言还是方言,要看比较标准

既然粤语和普通话的差距已经大到完全无法交流。是否能认为,粤语就是另一门的语言了呢?


别急,没这么简单。要是只用相互理解度判断,世界上恐怕要多出几千种语言。

举例来说,阿拉伯语虽然是22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然而日常生活中,标准语只用于书面记录,几乎没有人会用标准语交流。

就像汉语的文言文一样,即使是在古代,大部分民众使用的口语中也更多的为白话,只有在官方记录中才使用文言文记载 / 视觉中国

像埃及、沙特、叙利亚和黎巴嫩,虽然都名义上都是讲阿拉伯语,但他们实际使用的马格里布方言、埃及方言以及黎凡特方言之间基本无法沟通,真见了面不如靠肢体语言沟通[6]。但尽管如此,阿拉伯语仍被视为一种语言。

日语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日本青森地区的津轻方言就与标准语差异极大。日语标准语中寿司是sushi,在津轻方言就是susu[7]。因此,电视节目中出现津轻方言时都要配上标准语字幕,但也没人因此就说,津轻话是于日语的另一种语言。

外国人在举办津轻方言大赛。尽管津轻方言与日语标准语有很大不同,但是普遍认为津轻方言属于日语方言的一种 / 网络

恰恰相反,很多语言本来很相似,只因为使用国家不同,就成了不同语言。

比如,很多人经常号称会“八国语言”,可能其中就有瑞典语、丹麦语和挪威语。这三种语言非常相似,学了一种就能会三种。根据1976年的一项调查,95%的挪威人表示不难听懂瑞典语,瑞典人则有97%能理解挪威语[8]。

1905年挪威国王弗雷德里克八世的儿子。他的儿子Olav V.成功在斯德哥尔摩瑞典国王古斯塔夫80岁生日庆典期间,与瑞典路易斯女王见面。可以看到从属语两种语言的他们也可以亲密沟通 / 视觉中国


更极端的例子要数印尼语和马来语。原本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使用马来语。可1945年印尼后,印尼单方面宣布本国使用的是印尼语,而不是马来语[9]。原来的一种语言,也被硬生生地分成了两种语言。

实际上,语言划分本身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语言学问题。在历史、文化乃至*和民族这些无关因素加持下,每种方言都能成为的语言。难怪语言学家魏因赖希讽刺说,语言就是一种有陆军和海军的方言。

粤语并不是古汉语的正统继承者

不过很多粤语支持者还有别的理由。他们会用古汉语类比粤语,以证明粤语是的语言。

陈小春就曾在微博上发声:粤语才是中国古代真正的普通话,许多唐诗宋词用粤语念才押韵,而普通话不行。因为粤语保存了完整的古代音韵,而普通话是近500年才产生“满蒙杂交语”。

很多人就认为,粤语历史这么悠久,完全有资格于普通话。

可惜这种说法也完全没有根据。

古代岭南地区的原住民使用的不是古汉语,而是一种类似于现在壮侗语、苗瑶语的少数民族语言。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极少,直到汉代,广东的主要语言都是这种少数民族语言[10]。

2014年12月10日,广东佛冈县上岳古村,岭南锅耳楼。岭南多山,地形不便,与外界沟通少,他们使用的语言也不能被称为古汉语 / 视觉中国

根据《后汉书》记载:“凡交趾所统,虽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可见当时**到了广东,还是要带翻译的,更不用提什么正统汉语了。广东出生的六祖慧能,第一次见到弘忍和尚就被叫作“獦獠”,显然当时的广东话也不是什么正音[10]。

直到唐中期,连接粤北韶州与江西大庾的梅关新道被打通,广东和内地的交通便利了许多。

七世纪中叶,韶州人口只有4万,八世纪就猛增到17万人[10],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是北方移民,自然他们也带来了自己的语言。可以想象,粤语雏形是一种混杂了中古汉语和土著语特点的克里奥尔语。


2008年,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地质公园。由于韶州位置偏远,与外界交流甚少,在唐朝的梅关新道开通后才与外界沟通加强 / 视觉中国

什么是克里奥尔语?想想抗日神剧,日本人说的“你的什么的干活”、“良民大大的”,这种混合了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特点的中间语,就是克里奥尔语。

直到五代十国时期,两广地区被南汉统治了超过70年。与外部隔绝又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催生了早期粤语。随后北方又进入了战乱。远离战乱的广东再次吸引了大量北方移民。两者相互影响,现代粤语才有了点样子[10]。

可再怎么说,粤语也不是古汉语的完美继承人。

粤语虽然也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入声系统-p-、t-、-k等,但在前后鼻音和平翘舌上,北方方言保留得更好。有些诗词确实用粤语读更押韵,但也有的诗用普通话读押韵。不存在粤语才是古汉语正统继承者的说法。

要是非说古汉语的继承人,越南语有162个韵母,几乎完整保留了中古汉语的音系[11],还没有哪一种汉语方言比得上越南语。

实际上,如果粤语是语言的话,那其它方言也是。

2011年11月28日晚,来自琼闽粤台四地的11种闽南语系戏剧在海南省歌舞剧院展演。如果是粤语是一种语言,那么闽南语也是一种语言,这样来看这些歌剧演员最起码就已经掌握了两种语言了 / 视觉中国

这还真不是空口说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语言有特定的编码体系,在一种标准(ISO 639-2)中,北京话、粤语、吴语、闽语,不管跟普通话的差别有多大,都只能是汉语的方言[12]。

而在另一个编码标准(ISO 639-3)中,汉语不被当做一种语言,而是一个语族。这时候不仅粤语是门语言,吴语、闽南语甚至莆仙话也都是语言。事实上按该标准,汉语一下子会变成14种语言[13]。

要看粤语是不是语言,就得看其它方言能不能算上语言了。不过,不管是不是语言,都不妨碍广东人民照样天天用粤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4:23

粤语,到底是语言还是方言。

语言这个词,一般来说特指人类独有的通过口腔和喉咙发声来交流的沟通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讲,任何人类所使用的口语,不论有没有文字,影响力大小,历史长短,都属于语言的范畴。北京话、上海话、广州话,都是语言;成都郊区话、天津大港话、宇宙地镇很黑村话,也都是语言。不存在哪种口语没有资格被称作「语言」。只存在不同的命名涵盖的范围和定义,以及不同语境下方言和语言的关系所指。例如,当我们说汉语这种语言的时候,粤语是汉语的一种方言。当我们说粤语是一种语言的时候,它与闽语、吴语、赣语等并列为汉语族内部的不同语言。

我们之所以会对语言的资格有所困惑,是因为一般来讲,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人所使用的相近语言,往往被统一命名为一个大的语言,比如汉语、日语、英语这样一些和国家、民族关系非常密切的名字。这样的状况导致「一种语言」往往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代表一个相对长久的政权,因为在漫长的历史上,民族和国家总是伴随着*上的一致对外,和文化上的对内认同。于是有一个著名的关于语言的 Quote:

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 and navy —— Max Weinreich

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拥有军队的方言。

这句话陈述的便是针对上述事实的总结,然而后来往往被人们引用以批判政权对语言多样性的*,认为某些方言之所以无法获得语言的资格,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这多多少少有一些反推误用。不过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大多数影响力不够大的方言,一般不会被称作「一种语言」,比如,我们说汉语是一种语言,但如果有人说贵州话是一种语言,尽管正确,但会让人觉得奇怪。

另一个给我们造成困惑的原因是「通用语」和「标准语」概念的混淆 / 融合。一个国家或民族,为了交流方便,会制定通用语来解决鸡同鸭讲的情况。通用语的形成历史上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地融合,两种语言在贸易或杂居过程中不断地互相吸收词汇乃至语音,逐渐形成通用语;另一种则是官方制定,将某地的口语指定为全国通用语,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国。从雅言到官话,大多都是用政权所在地或文化中心的口语作为通用语。由于通用语的第一大用户是*,方便上行下效,故而有「官话」之称。这样一来,「通用语」的概念渐渐和「标准语」相混淆。尤其建国后普通话的推行,更是将这个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通用语,推行成为了标准语。

至此,普通话在很多场合下被默认为汉语的标准语,而其他汉语族内的语言,都被视为「方言」。比如一个外国人要学习汉语,必然学习的是普通话,而不会学其他任何的汉语方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汉语」,也指的是普通话。尽管如此,普通话依然不能够和汉语等价,在汉语作为一种语言的语境下,普通话和粤语一样,都是汉语的「方言」。

这个时候再看粤语。粤语由于其在省港澳,东南亚以及北美等地的较高影响力,同时较早为西方人所接触,有 Cantonese 一词特指,其地位和其他汉语方言有显著的不同。其实在粤语内部,同样存在通用语和标准语概念的融合。粤语,在广东广西通常被称为「白话」。尽管粤语内部也有诸多差别不小的方言,如茂名白话,湛江白话,恩平白话等,但广州白话毫无疑问拥有压倒性的强势地位,成为粤语内部的通用语的同时,也随着的影响,成为粤语的「标准语」。现今人们提到「白话」,便一般默认是指通行于珠三角,以广州话为标准的粤语。但当我们将粤语视为一种语言的时候,「标准粤语」依然是粤语的一种方言。

那么,有关粤语是方言还是语言的争论就十分明朗了,这完全取决于讨论问题时候所处的语境。这里我们不妨引用南都粤语是方言还是语言,这是个坏问题一文中的一组判断,以作总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4:23

粤语尽管和普通话差别很大,有这种现象的还包括闽南语、客家话、湘语、赣语等,但它们都是汉语的方言,而不能算是一门的语言。如果从语言学角度出发为了研究的方便,将粤语等汉语方言设为一门学科,并不影响这种属性。

世界每种语言都含有多种方言,区别在于差异性的大小。我国幅员辽阔,使得各地方言有较大差异。但不论差异有多大,都属于汉语方言,这要归功于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在秦朝时就完成了文字的统一。正是在使用同一种文字这一个大前提下,各地的方言才没有进一步分化演变成的语言(不同文字),这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具体表现之一。

普通话在语言学上的定义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词语为词汇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语法为规范的现代汉语。一方面,普通话是汉语的精华部分,另一方面,普通话是汉语中最通俗易懂的部分,这才有利于使用和推广。因此,普通话是各地方言(主要以北方话为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而方言则是普通话的延伸和补充,普通话在遇到词不达意的时候,往往会借助方言来表达。这种现象也非汉语所特有,各种语言中都存在。这也是语言不断发展的现象,即对方言和外语的吸收。

在现代汉语中,方言词汇中有大量相对于普通话而言的生僻字,而这种生僻字在方言使用范围内并不生僻,如“兮”“冇”“乜”等等,同时也有着不同于普通话的语法——这就是方言作为语言活化石的作用。它在语法、语义、语境、词汇等各方面相当程度地保留古汉语的原貌。

有传说当时粤语以一票之差落选“国语”。不管这是段子还是真的历史事件,都表明粤语是语法、词汇、语境乃至声乐等方面有着相当的优越性。然而作为非粤语使用者来说,学习粤语可能有一定难度——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作为工具,就要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这也是当时选择以北京话为基础设立普通话的原因。

对于究竟哪种方言更能代表或体现汉语的魅力和精髓,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而是任何一种单一方言都不能代表汉语,只能从整体上看待,不能进行分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4:24

时常看到关于粤语或广东话是否方言的争论。

支持用粤语的人称,粤语是一门的语言,不算方言,所以当然不能让位给普通话。但很多人也表示不服。既然和普通话一样使用汉字,粤语当然只能算方言。像英语、法语、汉语才叫语言,而河南话、东北话、四川话自然只是方言、地方话。

粤语由于其在省港澳,东南亚以及北美等地的较高影响力,同时较早为西方人所接触,有 Cantonese 一词特指,其地位和其他汉语方言有显著的不同。其实在粤语内部,同样存在通用语和标准语概念的融合。粤语,在广东广西通常被称为「白话」。尽管粤语内部也有诸多差别不小的方言,如茂名白话,湛江白话,恩平白话等,但广州白话毫无疑问拥有压倒性的强势地位,成为粤语内部的通用语的同时,也随着的影响,成为粤语的「标准语」。现今人们提到「白话」,便一般默认是指通行于珠三角,以广州话为标准的粤语。但当我们将粤语视为一种语言的时候,「标准粤语」依然是粤语的一种方言。

个人认为粤语或广东话是不是语言还是方言这个是根据经济实力,地位和影响力来决定的,不是哪个语言学家来定论和决定的,就好像普通话一样过去只能在国内通行现在就被联合国定为国际通用语言一样,英语在没有成为国际通用语言之前。他同样只是在英国通行。也是因为近代史英国经济实力和地位的突出还有影响。英语才被联合国定为国际通用语言。粤语过去是方言现在被联合国定义为语言。这个是无可厚非的。没有粤语的崛起和影响力,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崛起。同样可以预测未来几十年后广东经济实力或许哪一天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广东话同样会被联合国再次提升为国际通用语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4:24

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粤语就是汉语方言,这事儿就算是闹到了开封府衙门(貌似衙门早就没了)也这么说,看谁敢出来反驳?而且也不接受反驳。

在2017年11月22日中国*网就发布了一篇由教育部写的关于《中国语言文字概况》的文章,内容中将汉语方言分为十类,其中就包含粤语(粤方言)。不过中西方一直都有分歧,所以关于粤语到底是语言或者方言还是存在争议。

一、广东属于中国,中国人又说汉语,粤语自然属于方言。

我知道说粤语只是汉语中的方言有很多人不服,就比如陈小春曾公开说粤语才是最正宗的普通话,很多的古代诗词用粤语来念就特别的顺还押韵,但是用普通话就不行。既然如此咱们就顺着这个思路来说一说。

粤语目前主要是分布在我国的广东省、广西、海南还有、澳门等地,而粤语在国内说的最为正宗的应该是广东省,所以粤语一般都会被称为广东话,从地图上来说中国的首都在北京,北京话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中国最普遍也是最正宗的中国话,广东等地作为中国的省份自然也就成为了地方话,俗称方言。

二、中国方言为啥国外还有地区在使用?

这事儿历史中并没有进行过记载,不过我国的网友对这事儿进行了分析,秦始皇时期大家学历史的时候应该都读过,秦始皇为了能够得到长生药派了很多人出去找,而且下的命令找不到就别回去,徐福就带着一干人等去不复返。

如今传言在日本发现了徐福的墓葬,这事儿可信不可信咱们先不论,就说这事儿,当年秦始皇时期可没有什么美国、日本还有欧洲、东南亚,要是日本发现了徐福墓,那是不是说明日本或许就是徐福来到之后才出现的,而其他的随从或许也是这个时候分别去了不同的地方。

在秦国时期,秦始皇是统一了六国成为了霸主,在他统一之前各国的说的话不同,计量单位不同,用的钱财和食物都不同,如此以来是不是就能够说得清为啥其他的国家不属于中国却说着中国的方言,或许这个语言就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而这些国家的祖先正是当年秦始皇派出去找长生药的人?天呐,我好像挖出了各个国家的历史。

三、不管是方言也好语言也罢,只要用的是汉字,就是中国人。

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说的是啥,只要身份证上写的是中国的地址你也是个中国人,说什么又有什么区别?就算哪天东西又变了,又说粤语是一门语言了又如何,只要在中国境内说这种语言并且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人又有什么问题?中国56各民族129种方言,出来一个和普通话并肩的语言又能怎么样?

写出来的都是中国的汉字,出去自称的也都是“我是中国人”,非得争个谁高谁低有有啥用?争出来了联合国是给颁奖还是说有一笔巨额奖金等着领?语言的差距从来都不是拉远我们中国人的点,只要是中国人就心连心手牵手,与说的话不同没啥大关系。

最后:

多年前我为了能够看原版的港剧特意去学了学粤语,这玩意真的是比英语还难学的存在。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