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5:4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8:12
年菩萨是什么?请年菩萨有什么风俗,传说等?目前已临近我国民间的传统大节日——春节,在我国民间正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忙年”*,在外面的很多打工的农民朋友都在火急火燎地往家赶,就是回不了家的,都会每天通过手机视频来联系家人,关注家中的年忙得怎么样了,老人和孩子们还缺少什么,可谓是"身在江湖心归故土”。

而在农村,很多人都在置年货,打粑粑,打扫卫生。有的甚至都已把大红对联贴上了。人们都沉浸在节日忙碌的兴奋之中。但是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过年究竟在我国民间有哪些习俗?什么是“年菩萨”?在我国历史上,古人过年其实主要是避灾,传说古时有一种动物叫“年兽”,生性凶残,每年会在过年时出来害人。
但这种动物害怕红色和鞭炮声,所以古人就有了过年贴红对联和放鞭炮的习俗,用以驱赶那种凶兽,而且在吃年夜饭时,一家人都会坐在家中,将门窗关好,以防年兽跑进家中。当然,这都是古人的一些习俗,现代人在放鞭炮和贴对联时,已经没有古代人那样的禁忌了,主要只是图个热闹和吉祥。

另外在我国民间过年除了张贴红对联和放鞭炮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活动——“敬年菩萨”。什么是“年菩萨”呢?年菩萨是我国民间供在家中的八大菩萨,又称八大金刚菩萨。他们分别是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这八大菩萨成为了我国民间的福神香火。
所以,农村里安的“家神”都离不开这八大菩萨,在敬年菩萨时,一般用一个煮熟了的猪头,还有茶酒饭菜,香纸蜡烛,蜡烛要一对红色的大红蜡。分插在农村堂屋的神龛两边。有的地方还要一只红色的大公鸡。敬年菩萨时,大致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在堂屋神龛前的供座上将上面讲的那些物品依次摆上。

然后焚香烧纸,燃点红蜡烛,点蜡时从东头先点。农村很多老人此时特别关注香纸蜡烛燃点情况,据说都能够预言来年的凶吉祸福呢!堂屋搞好后,就进行第二步:敬土地神。将堂屋的猪头鸡公饭菜端到土地堂前,带上香纸蜡烛,净茶净酒,这里的蜡烛可用一对小红蜡,顺便还带一大卷鞭炮。然后将所有东西放在土地堂边。
接着也像堂屋一样燃烧香纸蜡烛,并在这里将大公鸡宰了,将鸡血淋在土地堂前,有民间传说称:土地公公最喜欢吃鸡血,所以人们都愿意用鸡血来祭祀他。在我国民间,土地是守宅之神,他能防止外面的邪灵精怪进入家中,就好比我们阳间的国防军队一样。搞完了这些,动身前将鞭炮燃放,然后就进入第三步:敬水井神(也称取水)。

敬水井神时,要带上五谷,水壶,水瓢,香纸猪头,净茶净酒,到自家常年饮水的水井边上,将香纸燃烧后,将五谷洒入水井之中,以求井水泉阴注龙王保佑自家水井一年四季泉水旺盛、干净。喝了以后无病无灾。然后用水瓢盛些水放入壶中带回家里倒在自家水缸里,再将祭品端回到堂屋里的供桌上。
然后在堂屋外面燃放鞭炮。鞭炮放后将堂屋门关好,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这就是我们农村过年敬“年菩萨”的大致风俗习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8:13
在桐乡农村,一般自农历腊月廿三开始就准备过年了。腊月廿三俗称“送灶日”、“祭灶日”。每年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烧赤豆糯米饭,备上糕点果品,焚香点烛,贡灶山上的灶神。送灶日过后,过年气氛渐浓。民间曾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廿三送灶,廿四掸尘,廿五吃渣,廿六打糕,廿七备年菜,廿八请‘阿太’,廿九贴春联,三十过大年……” 从腊月廿三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也是过年时最热闹的。腊月廿三也有送“灶神”这一习俗,到除夕深夜12时许,又要以同样的方式迎接“灶神”回家…… 正月初三是“小年朝”,嘉兴人在此日礼佛祭祖。旧时,女婿都选定此日到岳母家拜年。而王店一带称年初三为接灶神日,迎接灶君自天上回归。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8:13
年菩萨就是菩萨,请年菩萨要上贡的,一般在菩萨面前摆上点吃的,但必须是素的。习俗上说请了年菩萨会一生平安、幸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8:14
一种超自然的力量 当人们无法解释一些现象的时候 活着心里的问题无法解脱 就依靠一种信仰 就归于神仙
神仙可以不是人
但是 在人们的心里自动生成一个类似自己面貌的东西
就是神仙
就像是上帝是西方人的面孔
玉皇大帝是中国人的面孔一样
还有孙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