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1:3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0:09
1、正面特点:闵诚向佛、慈悲善良、不辞劳苦、不畏艰险、意志坚强、严格执着。
2、反面特点:昏庸顽固、是非不分。
3、真实史实:唐僧取经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不顾禁令,前去天竺国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回真经,影响深远,为我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扩展资料:
缺点
唐僧藏在书中虽然是以取经为责任的*,但是实际上他却是个性懦弱,伪善怕死,缺乏超越的理解的人。他虽然为人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并且总是在落入陷阱之后,才大喊:“悟空,救我!”
唐僧身上集中了封建儒生的迂腐和佛教信徒的虔诚,他成天念叨着对一切“妖魔虫豸”讲仁慈,“行恕道,”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正邪不清,人妖颠倒,自己对恶势力一味的屈服,软弱,却对忠心耿耿保护他安全,肃清西行路上障碍而“除妖灭怪”的孙悟空不能容忍。
其实唐僧的形象可以说与传说中的白面书生不谋而合,虽然满怀理想主义,却手无缚鸡之力,当困难发生的时候,总是束手无策,坐待外援。而他的迂腐和不明是非*,似乎在显现作者对当政者昏庸*的暗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0:10
其正面意义是谦恭儒雅,温柔敦厚,忠贞笃诚,有君子之风;其负面影响是愚善固执,没有风险和危机意识,缺少应变能力。
他是一个虔诚执著的佛教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坚定,从不懈怠动摇,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屈服,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终成正果。
另一方面,又性情和善,连凶残的敌人也可原谅,偏听偏信。唐僧:中国礼教文化中温良恭俭让的典型代表。
扩展资料:
有人认为《西游记》主题是“将功赎罪”,表现了人们的一种“被动入世”的精神;有人认为“《西游记》是一部情理小说”,其主题就是表现“情理之争”;有人认为《西游记》“归根结底是奉告那些曾经犯过各种错误的人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并掌握生存的本领”。
总起来看,每种观点都有合理的地方,都从不同角度看到了作品某个方面的实质。即使是现在看起来有点“荒唐”的“*说”,也因为它指出了《西游记》现实性的一面,因而也有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