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1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2:01
二元对立:理性与感性的二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2:02
人与命运的二元对立
命运因素常常出现在古希腊悲剧中,常常指的是一种暗示性的神谕或神的出场。所以
,在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中,命运常常成功地指引着人的命运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索福克
勒斯塑造的俄底蒲斯王就是这样一个受命运控制的典型,一道神谕就这样主宰了他的命运
,所有的抗争成为徒劳。《罗密欧与朱丽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命运悲剧,一个个
幸或不幸的巧合导致一对恋人的死亡,体现出"命运弄人"的残酷性,也抒写了主人公的个
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但本剧又不同于以往的命运悲剧,在剧中命运是个不出面却处处让
人感觉到它的存在的关键性角色,人似乎总是同人在斗争,可实际上是同自己的命运抗争
。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相恋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就是命运的安排。两人在爱情途中苦苦
挣扎,死里求爱,但也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小事出了差错,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就如罗
密欧在参加蒙太古的宴会之前所说的那句话:"我仿佛觉得有一种不可知的命运,将要从我
们今天晚上的狂欢开始他的恐怖统治,我这可憎恨的生命,将要遭遇惨酷的夭折而告一结
束。"(第62页)这只是作者借罗密欧之口来生发出人与命运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斗争
。罗密欧在剧中大呼"我是受命运玩弄的人。"(第62页)也是一种对命运存在于人的生
命之中的注脚。
命运让仇敌的子女相爱,这本身是一种残酷。但爱情让恋人们开始抗争。但一系列非
人所能抵御的力量挫败了他们的斗争和决心。尽管劳伦斯神父精心安排了朱丽叶的假死,
并让约翰神父到曼多亚给罗密欧报信,但只是送信这一环失败,仍陷入了命运精心设计的
陷阱,也许命运早就狞笑着等在陷阱旁了。人与命运的二元对立便是如此--"谋事在人,成
事在天"。在这里是不是最好也是最残酷的注脚?!
《罗密欧与朱丽叶》所指头的虽然是两大家族对纯真爱情的扼杀,但其中蕴藏着更深
更广的内涵。它表达的不仅仅是一对恋人生死不渝的爱情,还超越性地表达出对人生的另
一层反思:人与命运一开始便处于对立。要维护人生命自由,必然要与其反对因素相对抗
,不管这种反对力量是如何的强大。这种反对力量便是命运的力量。从这个角度上说,本
剧算得上是一部命运悲剧了。便我们透过这纷繁的人生表象背后可以看到:人已经从蒙昧
中逐渐苏醒了,不再听任命运的摆布了。纵使人在抗争中死去了,但他们所坚持的爱情的
价值并未被命运所摧毁,反而显得更加美好了。在人与命运的对立中,命运似乎永远是最
终的胜利者。因为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我们都无法与命运抗衡,有限永远不可能
超越无限。这种无可选择的挫败便是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的最震憾人心的原因了。但是,
罗密欧与朱丽叶并未完全失败,开场诗中这样写道:"他们的悲惨凄凉的殒灭,和解了他们
交恶的双亲。"(第5页)尽管他们的结局仍然是死亡,但封建贵族之间的长期隔阂却因此
消除,他们死前未得到的爱情变得如此灿烂辉煌,爱情理想终于在合葬中得到实现。这种
实现是对不合理现实的否定,也是对命运的超越。
纵观全文,人与命运的二元对立面从一开始就融化在各种二元对立中,只要是存在冲
突的地方,命运必然要起到作用。如果失去命运的参与,这个悲剧只会是一个没有任何感
情的木偶戏,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在各种二元对立中,注入了命运因素,更能突显悲剧
主题:人文主义者的美好爱情理想得到升华,使人由蒙昧到文明又进了一步:突破了封建
教会的禁欲主义思想束缚,使个人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爱情理想得到张扬。从这个意义上
说,在这场人与自然的较量中,命运实际上是个失败者。
在这场人文主义者为了爱情理想而同封建蒙昧同命运进行的割据战中,莎士比亚巧妙利
用种种冲突,有意识在引导观众把同情给予处于受压迫地位的青年一代,并取得了极好的
效果。莎士比亚对戏剧情节结构、重大事件、人物冲突的处理都是如此合情合理,无怪乎
恩格斯认为未来戏剧的发展,应该是"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
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⑤大体上说,本剧仍沿袭了传统的
的悲剧精神,但有所突破,而且冲破了"三一律"的束缚,在时间空间上有了更广阔的发挥
天地。从细节上的二元对立、人与人之间的二元对立、重大事件上的二元对立、情节结构
上的二元对立的序列上看,该剧的整体结构是严谨完美的,体现出一种诗化的建筑美。这
种整一的结构再配以经典的语言,使得《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处处是青春与春天"的爱
情悲剧具有了不朽的魅力。
同时,经过一系列二元对立的分析比较,也能看出:同其它文学批评相比较,结构主义
文学批评更注重对作品本文内在结构的分析,即找出作品的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
互依赖关系。也就是说在研究方法上,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虽然立足于内在的形式研究,但
并不是那种热衷于对作品本身逐字逐句剖析的琐细的形式批评。它把目光集中在作品构成
规律的整体把握上。正如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奈特所说:"人们把文学看作是无规则的信息
的时间够长了,现在有必要把它当作是无信息的规则来看了。"⑥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力图超
越具体作家作品的时代,以探求支配和制约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和普遍规律。从这些角度
来观察作品,十分有利于抓住作品的本质及意义的。以上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二元
对立的初步分析,大体上能证实这一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2:02
三、人与命运的二元对立
命运因素常常出现在古希腊悲剧中,常常指的是一种暗示性的神谕或神的出场。所以
,在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中,命运常常成功地指引着人的命运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索福克
勒斯塑造的俄底蒲斯王就是这样一个受命运控制的典型,一道神谕就这样主宰了他的命运
,所有的抗争成为徒劳。《罗密欧与朱丽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命运悲剧,一个个
幸或不幸的巧合导致一对恋人的死亡,体现出"命运弄人"的残酷性,也抒写了主人公的个
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但本剧又不同于以往的命运悲剧,在剧中命运是个不出面却处处让
人感觉到它的存在的关键性角色,人似乎总是同人在斗争,可实际上是同自己的命运抗争
。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相恋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就是命运的安排。两人在爱情途中苦苦
挣扎,死里求爱,但也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小事出了差错,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就如罗
密欧在参加蒙太古的宴会之前所说的那句话:"我仿佛觉得有一种不可知的命运,将要从我
们今天晚上的狂欢开始他的恐怖统治,我这可憎恨的生命,将要遭遇惨酷的夭折而告一结
束。"(第62页)这只是作者借罗密欧之口来生发出人与命运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斗争
。罗密欧在剧中大呼"我是受命运玩弄的人。"(第62页)也是一种对命运存在于人的生
命之中的注脚。
命运让仇敌的子女相爱,这本身是一种残酷。但爱情让恋人们开始抗争。但一系列非
人所能抵御的力量挫败了他们的斗争和决心。尽管劳伦斯神父精心安排了朱丽叶的假死,
并让约翰神父到曼多亚给罗密欧报信,但只是送信这一环失败,仍陷入了命运精心设计的
陷阱,也许命运早就狞笑着等在陷阱旁了。人与命运的二元对立便是如此--"谋事在人,成
事在天"。在这里是不是最好也是最残酷的注脚?!
《罗密欧与朱丽叶》所指头的虽然是两大家族对纯真爱情的扼杀,但其中蕴藏着更深
更广的内涵。它表达的不仅仅是一对恋人生死不渝的爱情,还超越性地表达出对人生的另
一层反思:人与命运一开始便处于对立。要维护人生命自由,必然要与其反对因素相对抗
,不管这种反对力量是如何的强大。这种反对力量便是命运的力量。从这个角度上说,本
剧算得上是一部命运悲剧了。便我们透过这纷繁的人生表象背后可以看到:人已经从蒙昧
中逐渐苏醒了,不再听任命运的摆布了。纵使人在抗争中死去了,但他们所坚持的爱情的
价值并未被命运所摧毁,反而显得更加美好了。在人与命运的对立中,命运似乎永远是最
终的胜利者。因为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我们都无法与命运抗衡,有限永远不可能
超越无限。这种无可选择的挫败便是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的最震憾人心的原因了。但是,
罗密欧与朱丽叶并未完全失败,开场诗中这样写道:"他们的悲惨凄凉的殒灭,和解了他们
交恶的双亲。"(第5页)尽管他们的结局仍然是死亡,但封建贵族之间的长期隔阂却因此
消除,他们死前未得到的爱情变得如此灿烂辉煌,爱情理想终于在合葬中得到实现。这种
实现是对不合理现实的否定,也是对命运的超越。
纵观全文,人与命运的二元对立面从一开始就融化在各种二元对立中,只要是存在冲
突的地方,命运必然要起到作用。如果失去命运的参与,这个悲剧只会是一个没有任何感
情的木偶戏,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在各种二元对立中,注入了命运因素,更能突显悲剧
主题:人文主义者的美好爱情理想得到升华,使人由蒙昧到文明又进了一步:突破了封建
教会的禁欲主义思想束缚,使个人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爱情理想得到张扬。从这个意义上
说,在这场人与自然的较量中,命运实际上是个失败者。
在这场人文主义者为了爱情理想而同封建蒙昧同命运进行的割据战中,莎士比亚巧妙利
用种种冲突,有意识在引导观众把同情给予处于受压迫地位的青年一代,并取得了极好的
效果。莎士比亚对戏剧情节结构、重大事件、人物冲突的处理都是如此合情合理,无怪乎
恩格斯认为未来戏剧的发展,应该是"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
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⑤大体上说,本剧仍沿袭了传统的
的悲剧精神,但有所突破,而且冲破了"三一律"的束缚,在时间空间上有了更广阔的发挥
天地。从细节上的二元对立、人与人之间的二元对立、重大事件上的二元对立、情节结构
上的二元对立的序列上看,该剧的整体结构是严谨完美的,体现出一种诗化的建筑美。这
种整一的结构再配以经典的语言,使得《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处处是青春与春天"的爱
情悲剧具有了不朽的魅力。
同时,经过一系列二元对立的分析比较,也能看出:同其它文学批评相比较,结构主义
文学批评更注重对作品本文内在结构的分析,即找出作品的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
互依赖关系。也就是说在研究方法上,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虽然立足于内在的形式研究,但
并不是那种热衷于对作品本身逐字逐句剖析的琐细的形式批评。它把目光集中在作品构成
规律的整体把握上。正如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奈特所说:"人们把文学看作是无规则的信息
的时间够长了,现在有必要把它当作是无信息的规则来看了。"⑥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力图超
越具体作家作品的时代,以探求支配和制约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和普遍规律。从这些角度
来观察作品,十分有利于抓住作品的本质及意义的。以上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二元
对立的初步分析,大体上能证实这一点。
①约翰孙(Samuel Johnson):全名撒缪尔。约翰孙,英国十八世纪重要批评家。本句出自
他为《莎士比亚全集》所作的序。
②见《莎士比亚全集》第八卷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第83页。以下出自此书的引文只在文中注明页码。
③引文译自《夏多布里昂全集》,徐继曾译,译文发表于《古典文艺论译丛》第9期,人民
文学出版社19年版。
④海涅(Heinrich Heine):全名亨利希.海涅,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民主诗人、文艺批
评家和政论家。引文选自他的《莎士比亚的少女和妇人》,刘半九译。
⑤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第340页。
⑥转引自王先霈主编的《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第160页。
--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参考资料:http://bbs.whnet.e.cn/cgi-bin/bbscon?board=Reading&file=M.1059230767.A&num=1398&start=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