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写教育日记》有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3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0 10:40

我校开展“新教育实验”工作十分重视教师的阅读与写作,要求师生共写教育日记,记录自己对工作、学习、生活等的感悟,留下自己发展、成长的轨迹。如何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记什么?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怎样写教育日记》,颇受启发。
苏霍姆林斯基在文中所举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想法(都是在星期的末尾所记的)涉及了多方面的内容,有如何教育孩子的,有对延长学习日这种做法的思考,有对学生的观察记录,有对教师不履行诺言的反思,等等。可以写入教育日记的内容是很多的,“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在我看来,课堂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与某位后进生的一次谈话、对试卷中某道习题的个人看法、办公室听到的某位教师的言论、读了某篇文章或某部著作后的感想、某次教育科研活动给自己的启示、对某堂教学观摩课的评议、对当时某种社会现象的剖析、一次家访经历……这一切都可以写进我们的教育日记中。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有些教育事实、素材往往是稍纵即逝的,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这些事实或现象才能“引起你的注意”,把它们记述下来,你会发现内容还是丰富多彩的。
“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顿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的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积累的事实多了,我们再进行分析、综合,便能“顿然醒悟”——揭示出带有普遍规律的东西,这“突然在你面前打开”的,就是自己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或观点。我不仅想起了被誉为“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著名特级老师李镇西,他每天的“五个一工程”(即“上好一节语文课、与一位同学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随笔”)中,前面的“四个一”做好了,最后的“写一篇教育随笔”又何愁没什么可写呢?其实,上课、与学生谈话,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日复一日经历着的生活,我们也同样面临许多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所不同的是,李镇西思考了、记录了,于是便有了《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风中芦苇在思索》等。
回想从教十多年来,我也曾零零落落地写了一些教育日记,但却未能坚持,每每寻找各种“借口”、“理由”来为自己的“怠惰”开脱。自从参加“新教育实验”以来,教育日记的书写才有了一些“起色”,虽然自己缺乏教育理论的支撑,文字功底也很肤浅,没有什么“大作”可引以为自豪的,但这一年来,坚持每天写教育日记,有好的日记传到自己的教育博客上,看着自己的博客渐渐“丰满”起来,闲时读着自己的文字,有时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喜悦与感动。
其实,“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师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苏霍姆林斯基早在上世纪中期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今天我们重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箴言,仍然深深感到他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