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无名老头,把自己活成了传奇

无名老头,把自己活成了传奇

2024-12-14 来源:哗拓教育

-1-

李老头出殡那天,小镇万人空巷。

那些衰朽的老太太老头子们,互相搀扶着,浑浊的眼睛里蓄满泪水,沟壑纵横的脸上布满忧伤。

跪在最前头的那个中年人,披麻戴孝,头微垂,脸色肃穆。他的喉头颤动着,有压抑的抽泣哽在他的喉咙。

低低的啜泣在人群里蔓延。不知是谁,一声嚎啕,随即,黑压压的人群里,哭声如浪,一波波涌来。

有风吹来,远处那片桂圆林,绿浪翻滚,宛如一片浩荡的海。

天空暗了下去。

原来在人群里窜来窜去的小孩们停止了嬉闹,呆呆地看着他们见所未见的场景。

“妈妈,骨灰盒里装的人叫什么名字啊?”有童声怯怯地问。

“他是……”年轻的妈妈一时语塞,因为从她记事起,她就只知道同辈喊他“李老头”,晚辈喊他“李伯伯”或者“李爷爷”。

没有人知道这个老头具体姓什么,也从不见他有什么亲人。

李老头一个人居住在小镇的街尾。两间小小的房子,陈设简陋,但干净整洁。最引人注目的是做客厅的那间小房子,几乎被书刊占了一半。李老头每天除了一瘸一拐地上街买菜散步外,就是带着个老花镜,翻阅着那些书刊,时而笑意粲然,时而眉头紧锁。

李老头平时慈眉善目,孩子都不怕他,常常去翻弄他那些宝贝书刊,横七竖八给他摆一地。李老头不生气,他会用浓浓的乡音一字一句教他们念上面的字,看孩子们模仿得惟妙惟肖,他笑得像一尊弥勒佛;但当他生气起来,两条眉毛往上一耸,瘸腿往地上一顿,不怒自威,那种逼人的气势会让周围的人不寒而栗。

“这李叔,当年肯定当过军官,你看那架势!”

当年,小镇民营企业家李三不止一次这样说。

-2-

李老头曾是李三的恩人。

35年前,李三是镇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利用村里丰富的竹子资源,兴建了镇上第一个造纸厂。

据说,当时政策不透明,一切踩着石头过河。李三为筹备这个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工商部门吃不准上头政策,不敢批执照!

李三投进去的全部身家眼看就要泡汤,急得差点跳河。李老头拖着瘸腿去了一趟省里,居然成功地拿到批文!

李三发家致富了,其他人也纷纷仿效。李老头,免费为他们跑手续,筹集资金。小镇,慢慢成了当地最富的镇子。吃水不忘挖井人,小镇人们对李老头感恩戴德,顺带也就对他的身世好奇起来。

街头巷尾传闻的版本很多。有人说,他曾是抗美援朝的功臣,因在战场身体受伤,不愿做官,看中了这个小镇山清水秀,来这儿休养身子。有人说,他曾是省里高官,在文革中被整,妻儿缺吃少穿,贫病交加,死了,他才无心于官场,学起了陶渊明。总之,一言概之,来头不小。

人们在感激之余,又多了敬畏。

李三执意要把厂子的利润分一些给李老头。李老头乐呵呵地收下了,转手这些钱就变成了镇几里外新修的村小学。

“哎,这傻老头……”李三无奈地摇摇头,撇撇嘴。

-3-

李老头和李三反目成仇是在15年前。李三已经不叫李三,叫李老板。造纸厂已经不办了,他开办了利润更高的制砂厂。那是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期,李三很快盆满钵满,开豪车,住豪宅,好不威风!

苦的是小镇居民。厂子整天轰轰隆隆,尘土飞扬,原本山清水秀的小镇乌烟瘴气。

李老头在李三的豪宅前堵住了他。

“李三,把你的砂厂关了!”李老头声音不大,可是透着不容置疑。

好多年没人敢叫李三为李三了,好多年没有人敢用这样的语气跟李三说话了。李三很不习惯,心里的火腾腾地冒。

“叔,今天我有事,咱改天再说。”李三压住火气,不耐烦起来。哼,说得简单!上头我都能摆平,就你,跟我叫板?

李三发动豪车,就要开溜。一抬眼,李老头已经立在车前,支棱着那只瘸腿。

“兔崽子,你挣的是断子绝孙的钱,你看看这些年,咱们小镇都快成沙漠了!咱们小镇有多少人得肺病!有多少人受不了搬走?你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你就不心痛?”李老头痛心疾首。

“叔,你让开,我今天真有事。”李三说得轻描淡写。

“有本事,你从我身上碾过去!”李老头怒目圆睁,眉毛倒立,像两把匕首,花白头发抖动着,根根似针。

“你以为你是哪个!多管闲事!”李三财大气粗,李老头已经不在他眼里。

李三努努嘴,李老头被人拖到一边,小车绝尘而去。

李老头狠狠地哼了一声。人们看见,他随后提着个简单的小包出了门,一如他当年为李三去省上请批文,只是,身影比当年佝偻了许多。

一个月后,李三的厂被封了。小镇人们拍手称快。

李三在镇上跺着脚,骂得地动山摇。

“妈的,他当他是哪个?不就一个瘸子吗?断人财路,怪不得断子绝孙,死了都没孝子埋!”

李老头躺在自家摇摇椅上,边翻阅着报纸,边摇头晃脑哼着京剧,好像压根没听见!

-4-

几个月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李三开办制砂厂的那片满目疮痍的荒山上,李老头,顶着那颗花白的头,瘸着腿,把一群人指挥得团团转。那群人,大都是村里的贫困户,他们或者身体有残疾,或者头脑不够活络,或者知识文化欠缺,所以在时代的洪流中落伍了。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李三居然也在其中之列,而且,跑前跑后,十分卖力。

“那个老头,真是神人,坏嘎嘎都能让他改邪归正!”

一车车的桂圆苗被拉到了荒山野岭。

李老头吃住都搬到了山上。

“这李老头,不是有退休工资的吗?土都埋脖子了,图个啥呀!”

每当看见李老头顶着颗雪白的脑袋,拄着拐杖吃力地上上下下,人们都叹息不已。

春去春回又几载,一片青葱映入人们的眼帘。那块曾经如小镇癣疾的荒山,如一片绿海,海上,浪花朵朵,那是从远处迁徙来的白鹤的翩翩身影。桂圆林里,除了清甜可口的桂圆,还有生态放养的土鸡,有清凌凌的鱼塘,有独具特色的农家乐。李老头苦心植造的桂圆林,成了小镇新一波的经济增长点。李三,也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除了民营企业家,还有另一个高端大气的称号——环境保护先进个人

“哇,叔,你太厉害了,眼光真准!”李三不止一次地心悦诚服。

“不是我厉害,是国家政策厉害。改革开放就是好哇。要是早点这样,我那可怜的婆娘和儿子就不会……”李老头泪光闪闪。他抹抹眼睛,旋即又咧嘴笑了。

“看着国家蒸蒸日上,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我受的苦也值了!死了也无憾了!”

“叔,咱还不知你的名字呢,要你真走了,墓碑上刻什么名字?”李老头不说话。李三一看,他已经闭着眼睡着了,脸上的皱纹全部舒展开来,安然祥和,如一尊圣洁的佛。再一摸,鼻息渐无。这些年,他累坏了,他要好好歇歇了。

李三的泪,无声流了下来。

-5-

李老头的骨灰盒埋进了土里。

人们绕着墓穴,每人扬上一把土。墓穴填满了,人们仍不肯停下来。墓穴高高耸起来了。

各种颜色的花环在墓穴上堆得花团锦簇。

李三招招手,几个村民抬来一块墓碑。

碑石立起来了。

青灰色的石碑上,几个大字隶书大字,庄严,古朴。

“李老头之墓,孝子李三立”

人群骚动起来。

“李三不是和李老头势不两立吗?怎么变成李老头的孝子了?”

李三静穆地扫过全场。

人群里安静下来。

“除了我,还有谁愿意给李老头当孝子孝孙?”

黑压压的人群跪倒了一大片。

李三百感交集。朦胧的泪光中,他的眼睛越过人群,看向远方。

远处的桂圆林,沐浴在一片红灿灿的霞光中。明天又是一个红红火火的艳阳天!

“人人有担当,国家必永昌!”李老头生前的话掷地有声地回荡在李三耳畔。李三双手伏地,虔诚地叩下头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