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度的高温,在室外待一会,就感觉自己要融化掉了。迫不及待跑到朋友的茶叶店,蹭空调,蹭凉茶。
安静清凉的茶室,适合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同是来自李尹村的郭娇,吃着从外面拎过来已经晒得温热的西瓜,不忘抱怨“天真热啊”。
记忆拉回到高中之前。这样的周末我应该和妈妈在玉米地里间苗,科学讲就是拔掉多余的玉米苗,合理密植。最好是中午最热时,拔掉的禾苗死得快。
聊到这儿,郭娇立刻补充到:最近我妈打电话来,担忧地告诉我,点得棒子都没长出来,估计是被大雨闷死了,只能重新再种。
种玉米俗称点棒子,要在小麦收割之前,按照节气来就是芒种的时候。庄稼人讲究邻里之间一块种,太早了不好,比别人地里禾苗高太多,容易被风刮倒,太矮了无法充分接受光照。所以和周围玉米苗时间差控制在五天之内。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弟弟小,主要劳动力就是妈妈和我们姐妹俩,妈妈能干,但体力还是赶不上种地的男劳力。相约一块种玉米,披星戴月得下地,完工时总比别人家慢上三天。
点棒子之前,先用竹竿做一个等腰三角形的撑子,腰长3米,底长1.5米。顶角用废旧农药塑料瓶,剪掉顶部,插进去,两个腰向外张就固定住了,再用麻绳绑紧两个底角就算制作完毕了。
撑子放到两垄小麦之间,便会有一个三角形的空间,刨坑最累,都是妈妈来,妈妈站在三角形撑子的顶端,倒着走,边走边刨,每一个坑都不是随意的大小和深度。太深了玉米长不出来,太浅容易被雨水冲走。
姐姐负责放种子,端一个大铁盆或铝盆。麦子地很长,为了保证能种一个来回趟利于节省时间,盆里放满玉米粒。种子太重,塑料盆容易坏。左手和腰部同时用力,把盆卡在腰间,右手抓种子,三颗,稍稍弯腰,种子便跳到坑里。
我的工作最轻快,扶着撑子往前走,外加埋坑。小时候偷懒,撑子抬得高,省力,弊端就是撑得空间小,而且容易跑偏,因此也没少挨骂。
回想当时,应该也是觉得累,觉得好晒。最强烈的心情是盼着突然来一阵凉爽的风,或者赶快干完回家吹风扇。
相比以前,现在已经有了种玉米的专用农机,而妈妈也已经不用再种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