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月亮山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月亮山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024-12-14 来源:哗拓教育

年28那天,十二爸带领我们去看望白城敬老院孤寡老人,我无法确定其他族兄弟是否跟我一样的感受,我的感受是刺人心肺的悲凉......

白城敬老院隶属西吉县新营乡,涵盖了上至月亮山下至袁河四五个乡的孤寡老人,三十多位老人移居在前白城乡政府大院里,两人一个房间。入住条件紧张到进敬老院条件近乎苛刻,痴傻、残疾通过申请还进的去,健康的老人或许还得通过社会关系。

我们一行十几个人进养老院的时候,一半的老人走出房门看着我们进来,我们返程的时候一半的老人走出房门看着我们离去,这种无声的礼遇,现在想起来,还是震撼人心...

在许多城市、许多地方有一种义工组织,在某些特定的时期会看望老弱病残,我记得读过一篇文章是呼吁不要别打搅。在某个节日上老人会被洗脚好多次,而在这个生我养我的家乡敬老院,别打搅根本上无从谈起。

我们准备的礼品大部分未做分配放在了院长室里面,在一一探访的时候,就按照爷爷人手一盒烟,奶奶人手两盒奶的标准进行了简单交接、发放。在探访过程中,但凡是会说话听得见的老人,说的最多的是,坐下喝个茶,多坐一会儿。这种语言的背后,折射出被人深刻的冷落和遗忘,有几幕情景让我此生难忘:

有一个孩子13岁左右,是个孤儿,生活在敬老院,其人现在上学,他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但在这个懵懂的年龄,无法理解却又见证着老人的进进出出......

有一位奶奶,我们在进门的时候非常开心,来不及开门就摔倒在地,同行的人搀扶着坐在椅子上,她的身体很不好,连走路都成问题,这次的摔倒,让我们感动,心疼。

有一位老人,是我大姑父的老哥,当年带领我十二爸第一次外出打工,在内蒙干水泥活,他精气神很好,还能想起来打工的一些片段,我们聊了许久。跟他一个房间的另一位年龄不是特别大,我们发了个烟给他,一口气就开始吸,那烟抽的,快赶上炮捻子的燃烧速度了,大姑父的老哥告诉我们,这个人给啥吃啥,不知饥饱,不懂尿急,我时刻得看着不能让他多吃东西,督促着让他定时上厕所。

有一个中年人,流落到敬老院,他的记忆像是被格式化过,不知道姓啥名谁,同院里的人,没人能说清楚他是谁,来自何方。我问他你最有影响的是什么,他挠着他的脑袋,喃喃自语,最有影响的是,最有影响的是,然后哦的一声,继续最有影响的是.....

有个老人,是个聋哑人,我们给他的一盒烟,他快速的收了起来,然后跟我们比划了半天,我也是没有出声在比比划划,但我不知道他在表达什么,我比划的,对方也未必能懂。

有一位老人自小得了白化病,从我记事起,眉毛就没有黑过。这事还得从头说起,我姨奶奶是个盲人,到现在我也没弄懂是个什么样的亲戚,她前任丈夫去世以后,跟孩子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家庭不和,矛盾颇深,后来就开始独自生活,再后来遇到了这个白化病男人,然后结婚度日。姨爷负责在西吉县城收破烂,姨奶奶摸索着做家务、做饭、管钱,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以后,收养了个丫头。

我上初中的时候,小丫头刚上小学,鼻涕长长的,衣服脏兮兮的,看着很寒酸。我去过他们的小租房,姨奶奶给过我两次20元钱,那时候我家也算是赤贫,我们哥三的零花钱就是往返车票钱,20元钱对当时的我来说是笔巨款。后来,估计是五六年前吧,丫头长大嫁人了,听说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了,丫头嫁人以后,二位老人日益苍老,无法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活,于是托人双双进了养老院。进养老院不久,我这个姨奶奶就去世了。

在敬老院看到姨爷后,我特别惊讶“你怎么会在这里?”看着白发苍苍,面容像被被开垦的荒地一样沟壑的皱纹,脑血栓造成的后遗症战战巍巍无法走路的样子,我瞬间泪奔,翻遍了所有的口袋,发现没有一分钱在兜里,我明明记得是装了钱的,然后让我弟弟拿钱,偷偷地塞了50元钱,还怕别人看见。当时不止看望老人的不止我一个人,我们无法坐下来久聊家常,现在想起来依旧遗憾。

出敬老院以后,我把这次看望老人的事,发到了朋友圈里,我以前的同事非常热心,捐了500元钱,按照她的要求,大年初三,我又去了敬老院,把300元钱塞到了姨爷的口袋里,我知道他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可我无法满足,我也无法确定我会不会再见到这个有恩与我的姨爷,他们两口子这辈子的生活和酒干倘卖无有些相似,却又悲惨了许多......

我们去敬老院真实的目的,不是向社会上彰显我们的爱心,而是想让我们家族的后人目睹一个人老了以后无依无靠是什么样的感觉,一个人失去亲人的关爱将会是何等的凄凉,但当真正走过之后,给我们的震撼,远远大于我们预先的设想。

如果你没有去过那贫困偏远的敬老院,你无法想象那里的生存环境有多困难,这方土地,是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而这方土地的敬老院,更是承载着多少生命中不想承受的苦与难。

我难过的是,那种无法理解的冷漠。生存条件的艰苦算不得什么,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祖祖辈辈也是这么生存的,但在这个十几万人共享的敬老院里,周边的村民、社团组织鲜有组织去探望的。我以前以为这里的敬老院谈不上幸福,但至少跟其他地方的区别不大,时常会有人惦记,但走过之后,我知道我以为的真的不是我以为的那样。养我的那片土地,现在许多家庭已经是青砖红瓦,小车代步,可我看不到那与财富相匹配的道德。

我难过的是,老人们略显荒芜的精神世界。这里有一半的老人属于弱病残,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虽说这里面也配备了电视,老人们可以打牌下棋,唠嗑晒太阳,但如果有些东西分配不均,那么这事情就得用拳头去研究研究了。去年以前,当时每个屋子配备一个炉子而煤炭公用,结果为抢煤炭差点整出人命,在敬老院,能感受的到那种熬日子的辛苦,对他们来说,多活一天与少活一天,区别不是非常明显。这种看不到希望,也感受不到的温暖的日子,一点点消磨掉了人们的耐心。

说不清楚我是怀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情离开的敬老院,在看到那种生活境遇之后,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是否也跟他们一样,迷茫的度过生命里最后的那段时光?

有家,才有幸福,当我们厌倦家人的唠叨时,当我们因为一些小事而争执不休的时候,有谁会想过,孤苦无依是个什么感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能我们种下的善因,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有善果。


编后记:

这篇文章写于2016年2月17日,在公众号存了两年多没有发,短文里面牵扯到很多真人真事,当时想着发出来可能会给当事人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时过境迁,现在我觉得发出来应该影响不大了。


首发平台:

微信公众号:月亮山下的鞋子

简书:月亮山下的鞋子

豆瓣:月亮山下的鞋子

头条号:月亮山下的鞋子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