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使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指数级增长。我们可以轻易的查阅到以往不容易了解到的信息,轻易的结交到愿意和我们讨论一些边缘性敏感话题比如性,同性,代孕,性交机器人等的朋友;我们在一些小组织里可以不必忌讳太多的讨论自己关于这些话题最真实的看法。
人们对于同性恋接受度好像也越来越高,同志们不必再像此前那样一直把自己关在这个柜子里面,越来越多的有勇气走出柜来,他们面对的也不再是洪水猛兽。
昨天写作小组定义本期主题文的写作要求为“同性恋相关”,在这个包容性相对较高的小圈子里,很显然,这个选题还是让一些小伙伴大吃一惊,“非常有尺度”,“极具挑战性”,这是我们关于此话题的内部讨论。
由此,我开始怀疑,我们当前所谓的接纳是否意味着我们真的可以大方讨论同志议题了呢?是否又意味着,我们不再视他们为怪物,真正意义上认同了呢?
印象中,曾和一个朋友讨论过,他的一句话表明态度“可以理解,但不可接受身边的人”,乍听,很认同,好像大多数,都会持有这样的看法,至少那些标榜自己取向正常的异性恋,同时宣称自己支持同性恋的,大多数是这样想的。
勇敢出柜的人越多,柜子就越不存在
奇葩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档节目,大胆,有料,积极,真实,三季节目几乎全程一期不落下,辩题之大胆,在国内的节目中可算是No 1,不忌讳的在节目中辩论敏感话题如开放式婚姻;辩论伦理学问题——要不要鼓励罹患绝症的病人撑下去;辩论让你可能会怀疑人生的“没钱要不要生孩子”的问题,“买房和不买房哪个更幸福”等犀利的直指人心,又很突破的话题。嘉宾,辩手的说服力及说真话的勇气让我极佩服。
为了完成写文,我在白天的工作之余回顾此前了解过的关于同性恋的知识,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奇葩说2015年7月10号的辩题《该不该向父母出柜》,节目中,蔡康永含泪说到“我们不是妖怪”,“站在孤单的立场”等,回看时再听到他这样的一番话,心里又泛起心疼与激愤,不明白,为什么这一种爱情,真挚却生来就要带着镣铐,注定生存在阴影中,为什么要承受别人异样的眼光。
奇葩说节目中的的辩论,在我看来对大众对同性恋的认知,是有积极导向意义的。节目促使我们不隐瞒什么的去公开的讨论这个话题,甚至关于此的辩论在努力引导大家慢慢的一起努力,让更多人走出柜来,最终瓦解这个所谓的柜,让同志们不需要等到有了非常骄傲的成绩,才能勇敢不再向世人隐瞒。
奇葩说选手陈咏开的微博我们对于同性恋的研究与讨论不就是为了拆掉这堵竖在人们心中的高墙吗?
让我不解的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与安排,《该不该向父母出柜》的这期正向节目已经被下架了,我再看不到那期完整的精彩辩论,勉强能找到的只是零零散散的片段,及人们看完节目后依据回忆所引发的一些思考。我也只能通过这些片段去回忆,那样曾带给我感动,思索的一期优质节目。
高晓松老师也在这期节目里提到,他以前在某个卫视节目讲述柴可夫斯基,该卫视不允许在他们的节目中提到柴可夫斯基同性恋的事实,而是要求晓松老师隐晦的说柴个人生活有问题;好在高老师是非常有原则,不妥协,坚持认为并说,柴可夫斯基个人生活不存在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沙俄政府,是柴所处的时代。后来晓松老师在其自主的节目《晓说》里再次为柴可夫斯基正名,并严肃公正的讲述了柴可夫斯基的一生的感情经历与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每一种真挚的感情都值得祝福
同性恋的爱,平等的爱美剧摩登家庭中同志Mitch和Cam之间的感情深厚让人动容,他们生活的温馨而欢乐,如异性恋一样,他们会“讨厌”对方,也会经常因可笑的小事吵架;他们也总能全力支持彼此,总是特别浪漫。
米奇和小卡剧中,他们最终随着美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而结婚了,这段剧情真的非常让人感动,但个中辛酸苦楚,是非同性恋,圈外者难以感受到的。他们的感情,也最终打动硬汉杰,那个混高尔夫,直升机圈的老直男父亲,并在婚礼上得到杰的认可与祝福。剧中,杰拉着儿子Mitch的手,走过了长长的红毯,并亲手交给了站在红毯尽头的little cam,皆大欢喜,让观众们为之动容。
随着西方要求保障同性恋权利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似乎有些不甘落后,现在支持同性恋行为好像已经成为主流观点。诚然,我愿意相信大部分支持者是从内心愿意接受,并愿意为他们努力营造出更平等的世界,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于同性恋的支持似乎在标榜自己,彰显自己的“宽容”“思想新潮”,撑的不是同志本身,而是“撑同志”的那种所谓道德高尚感。
2015年,中山大学毕业典礼上,女同(万青)请求校长和她“一起做加油的手势,为性少数群体打气,公开出柜。”在她自己认为一方面是自己真实感情的流露,另一方面是给自己大学生活的一个仪式性结束的一个举动,迅速把她推向了舆论中心,有人鼓励她的勇敢,有人将之视为炒作,还有人将其联想到对校长的道德绑架,认为校长在那个情况下不得已选择支持。
而更让她失望的是,学校的媒体,包括官方网站、微博等,积极报道了毕业典礼,但对于她的这个举动只字未提。且该校某媒体前任负责人确认,事情刚发生不久,学校团委老师就嘱咐他们不要提及,也不要报道此事。某微信公号发的一张她和校长的合影也很快被领导要求删除。
不知为什么,如此包容的我们,高喊着撑同志,反歧视的口号,却对此讳莫如深。
早在2006年,中山大学就曾因同性恋轰动全国,中山大学批准成立“彩虹社”,彩虹社被称为国内第一个成功注册的关注同性恋的学生社团,但一年后,“彩虹社”的注册被取消;我甚至听说这样的案例,有人因为公开出柜,被开除出某个组织之外;因为“出柜”会受到歧视、排斥、谩骂,甚至被送到诊所的事件仍有发生;在印度,同性恋甚至被认为是违法的,可能被处以10年监禁,“正常”的人们甚至采取一些恶劣手段强迫他们“变直”。
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我们公开宣布,我们接受同性恋的大环境下的正在发生的事情……
张国立曾经公开表明支持同性恋,但是关于”如果自己的儿子是个同性恋“这样的问题,又称不能接受,并叮嘱独子张默“不要给我找个男的回来”。他的态度并不是一个个例,很多所谓的支持同性恋者都是这样一种心态,在与我无关时,我可以接受你的存在,在与我有关时,我开始变得极度排斥。
当然我不会因此去怪罪他,我也曾设想过这个问题,如果谈及自己未来的孩子是个同性恋时,我也怀疑是否能做到像我今天接受其他与我并无太大关系的同性恋一样接受自己的孩子。至少可以保证我会做到一点:正视这个问题,绝不强行改变些什么,绝不让TA去承受来自亲人的不理解与反对,因为我始终认为:每一份感情都应该得到祝福,而爱情于他们也是不应该被剥夺的权利。
同性之爱,异性之爱,皆是爱。我喜欢你,并不因为你是男或女,不在乎是同性异性,就像我不会在乎你的身高,肤色,国籍一样,只是与你产生了爱情的火花。
唯愿并坚信,爱情——这个世界上无比美好,最奇妙的感情,不会因为同性或异性而加以区分被贴上标签,而不久,我们是真的可以大方的讨论这个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