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端午向江湖投掷粽子,这源于苏州
不过,起先并不是纪念屈原
而是吴国大夫伍子胥
胥江胥水话子胥姑苏城外,婉蜓着一条河——胥江
江水浩浩荡荡穿城而过
穿过二千五百多年的悠悠岁月
流淌到了今天的苏州城
1
春秋分两阶段
早期春秋: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的五霸春秋。
春秋末期:吴越春秋,此时吴国越国先后崛起为强国。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人,
贵族子弟,后为吴国大夫,军事家。
史书称他"少好于文,长习于武",
有"文治邦国,武定天下"之才。
伍奢,伍子胥之父,楚国大夫,
楚平王即位期间,太子建太傅。
公元前546年,
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弭兵会议",订了盟约,
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
晋楚两国平分霸权。
到楚庄王之孙楚平王即位,楚国渐渐衰落。
2
公元前522年,
楚平王听信佞臣费无忌谗言,
诬伍奢与太子建谋反,
欲以齐、晋为外援发动叛乱,
太子建遭追杀,伍奢被捕。
楚平王欲斩草除根,
诈言令伍奢召回两儿子,
长子伍尚生性厚道,回郢都救父,
次子子胥足智多谋,识破绝户计,
逃奔,结果,父兄被残杀。
楚平王下令画影图形,
赏五万石粮,封大夫爵位捉拿,
子胥一路逃亡,至宋,奔郑,
过陈国,到昭关,
前有大江,后有追兵,形势险要,
子胥一夜急白头。
名医扁鹊弟子东皋公巧妙安排,
皇甫讷和子胥相貌相似,
愿替子胥出关引起混乱,
子胥头发花白,无人辨识,混过昭关。
出昭关,大江拦
老渔人划船助子胥渡江
千辛万苦,终到吴
3
子胥入吴,助吴国公子光为王,
吴王阖闾即位,封子胥大夫,
为吴国重要谋臣。
子胥具雄才大略,
为使吴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
建议"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
吴王阖闾予建都城重任
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
建成阖闾大城(今苏州城,子胥被称为苏州城之父)。
又疏浚城濠,裁弯取直,成人工河道,
后人称胥江。
胥江保障古城的水源,
是古城与太湖前线连接的要冲,
是吴国的生命线,
是最早的古老运河。
吴国日益强盛,与敌国常有战事
劳师远征,将疲兵乏
公元前506年初
子胥大兴水利,督役开凿攻楚水路
起自胥门、入太湖(即我们称的胥江)
经宜兴、溧阳、高淳,由芜湖驻入长江
全长225公里,就后人所称的胥溪
胥溪运河,一名伍堰河,又名中河
是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
孙武,齐国人,
由齐至吴,经子胥举荐,
向吴王阖闾呈著兵法十三篇,受重用为将,
孙武的《孙子兵法》,成为我国最早的杰出的军事著作,
孙武被后人尊称兵圣。
阖闾九年,亲率伍子胥、孙武西进,
五战五捷,攻下楚国郢都,
子胥报杀父之仇,洗雪恨。
子胥克制忍耐,善用兵,
助太子夫差夺楚藩地,
最终,楚国惧吴大兵压境,迁都至鄀城,
这是中国历史第一个迁都的国家。
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吴国力达鼎盛之势。
4
吴王阖闾去世,
子胥忠心辅佐少君夫差,败越国,
劝阻夫差与越议和,阻止勾践回国,
谏劝夫差弃攻齐而伐越,遭拒。
伯嚭,楚人,贵族出身,
逃难仕于吴国,
巧言令色,屡升直至宰辅,
其生性贪婪、内残忠臣,外通敌国,
夫差听信伯嚭谗言,
称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
公元前484年秋,赐剑子胥自刎,
子胥冤死,头挂城门,尸投江,
嚭伯以一己私利弃国家安危。
勾践、越女西施,
卧薪尝胆,秣马厉兵,
十年,东山再起兴兵灭吴。
吴地百姓哀子胥不幸,敬子胥忠骨,
江边立祠祭祀。
每年端午,粽米掷江,
代代相承,流传至今。
胥江江堤姑苏城池虽经两千多年风剥雨蚀,仍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