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苔花》01再遇名画,无尽思量

《苔花》01再遇名画,无尽思量

2024-12-14 来源:哗拓教育

又一次见到《且看云裳》,是多年后一个慵懒而平淡的下午!

那天,在博物馆一楼大厅,我突然觉得有幅画作甚是眼熟。略一驻足,仅从用笔的细腻,构思的精巧来看,我就立马断定这是一幅名门大家之作。

看着看着,我内心里不祥的感觉越来越重,继而是止不住的心惊胆颤,伫立良久之后,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妻子见我在那里站着不动,喊道:“鱼哥,怎么了?赶紧走啊,这幅画有什么好看的!”

我缓缓抬起手来,那手臂似乎有千斤之重,喃喃地说道:“紫伊,你过来……这,这就是我当年从省城带回来的那幅画。”

“省城的那幅画?”

我指着那幅画,说道:“你看,这就是王灿大师的作品。右下方还有介绍,‘王灿,原籍东州东城区人士,现居齐北,人物画名家,现为中美协理事长、秦南省女美术家协会主席、秦南省艺术学院首席教授……获得国内外广泛赞誉,《风》、《荷》、《美人图》等作品曾被收藏于瑞典、荷兰等国家博物馆。’紫伊,这幅画是我亲手带回来的。”

“这幅画很值钱么?”

“少说也得有十几万了!”

“这么多钱!”妻子惊诧地张大了嘴巴,又笑着逗我,“那你怎么不把它留下来,你个傻子!”

我在心里默默说道:“留下?我这一生差点就毁在这幅画上。”

遇到这幅画,我再也没有心情去别的地方参观了,对妻子摆摆手道:“紫伊,你带着孩子去别的地方转转,我想静一下。”

“你没事吧,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我很好,只是想静一下,我想起了一些往事,想一个人单独待会儿。”

听我说完这些,妻子看了我一眼,牵着孩子,默默走开了。

我呆呆地看着这幅画,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我都记得清清楚楚。画上四个绝色女子裙袂飘飘、神采飞扬,正优雅闲适地抬头看云,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间都被刻画得极为传神,似乎朝她们只一招手,就能从里面走出来。

这肯定是王灿特意为东州市博物馆开馆所画的那幅《且看云裳》。当年就是我牵线搭桥,把它带回来的,那时我还在省厅挂职,拜在知名书法家郑风门下。

看到这幅画,记忆的闸门缓缓开启了……

我叫韩小鱼,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小时候耳朵特别大,而其还往前照,从后面看就像一只大号的手表。按照老家的说法“耳朵往前照,不是当官就是坐轿”,所以我的父母一直觉得我会当官,会当大官。

起初,我是不信的。然而,这种说法接二连三地就会出现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不由得开始半信半疑、摇摆不定。

大二的时候,我去了滨海市打工,住在一座居民楼里。居民楼里的男主人是开出租的,长得五大三粗、孔武有力,或许是开出租接触人比较多的缘故,居然会些相术。

有一次,我刚上完厕所,提溜着裤子出来。他只看我一眼,就颇为惊讶地说道:“小伙子,好面相啊!方面大耳、身材魁梧,一看就是有福之人啊!”

我被说得一懵一懵。第一次见面,根本不熟,我一度认为他不是江湖骗子,就是精神病院的贵客。我木在那里,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如何作答。

他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小伙子,你的胡子理过么?”

“没有啊!”出于礼貌,我简单地回复了下。

“那真是不得了,你这嘴巴两侧的胡须上翘得厉害,一看就是有官帽子戴啊! ”

“过奖了,师傅。”我嘴上谦虚,心里早已乐开了花儿,可又瞬间冷静下来,我学的是工科,却想做和文化有关的事业,进入仕途的难度可想而知。

事情过去了好多年,我真的进入了官场。从最初的不屑,到现在的深信,我觉得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可是如果没有努力,我又怎么能从一个野孩子变成了行政白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我能够走到现在,更多的是靠逆天改命、辛勤付出的努力。

太史公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借助陈涉之口,大声疾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也希望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这太难了!

我在大学之前的命运是被注定的,西北放羊娃的命运是放羊、娶妻、生娃、放羊,而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整个宗族都没有出过有出息的人。

我爹经常刺激我:“小鱼,咱们五大院不出人才啊!”

我没有说什么,因为我偏科厉害,成绩不好。我喜欢语文,讨厌数学,所以我想学文,然而我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那时的我年少无知,十五岁之前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子的中心,爹娘更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只知道让孩子好好读书,逃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我还没有是非判别的能力,父母根据我姐她们的上学出路,粗略判断一下,就给我做了主,“小鱼,你姐她们都学的文科,不好找工作,你就学理科吧,咱不能一条道儿走到黑。”

就这样我学了理科,一直学了将近十年,学了十年我不喜欢的理科。这十年之中,我一边想改变,一边又被推着走,这种感觉就像我当年在河边溺水,任凭你怎么翻腾,但身子还是往下沉的,似乎有人卡住你的脖子,似乎又有人拉住你的脚,不断地往下沉。

我不喜欢这个学科,我想从事自己喜欢的文字,写写画画、吟诗作赋地当个秀才,这就是我二十多年来最大的理想。实现这个理想,唯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考取公务员,而且是文化系统的公务员,这是我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而这个机会对于我来说,非常地艰难,唯有报考“三不限”的岗位(不限户籍、不限专业、不限学历),这对于每一名参加公考的人来说,就是传说中的噩梦。因为报考人数特别多,竞争异常惨烈,我们把这种岗位形象地称之为“万人坑”。

为了改变命运,实现梦想,我必须比别人付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努力。个中痛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