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没有关注过"敏感"这个词,甚至认为,我这么大大咧咧的人,是不可能和敏感挂上勾的。直到前段时间,一位老师给我的评价中,明晃晃的“敏感”二字好像占满了整个手机屏幕。
我敏感?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居然连“敏感”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敏感”指:
1. 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皮肤或神经上比较敏感的部分。
2.反应很快速,对一件事或某种东西非常敏锐,察觉快速,可很快判断或反应过来。
有人说敏感的人可能是自卑或者高冷的人,其实,敏感的人恰恰对分析推理很擅长,并且对事物规律的总结很强,这是一种能力,敏感的人并不是缺乏安全感,而是对一些事物是非对错很容易发现(如骚扰与关心的区别)
我这才知道,原来敏感并不是贬义,我们很多人都对这个特质存在误解,这是为什么呢?
每当我们无意中被哪个人无视,不开心的时候,朋友就会说:“你也太敏感了吧!”每当男朋友没有及时回信息,担心他是不是不爱我的时候,朋友就会说:“你也太敏感了吧!不要这么敏感。”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认为敏感是不好的,它是错的。
老师之所以说我敏感,是因为我的文章会有一些对于事情和内心活动的思考。自从学了些心理学,我就变得愈发敏感,但是此时的敏感已非彼时的敏感。
我之前不喜欢去逛街,朋友都说我投错胎了,我应该转世成男性。其实我没有告诉她们,我并不是真的不喜欢逛街,而是去服装店买衣服不好意思试穿,因为试了以后就不好意思不买,我担心不买售货员会不高兴,背地里骂我。【你们知道迫不得已买一件自己不喜欢的衣服是多么痛苦吗?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现在我才明白,我那时的敏感是因为他人的情绪,我认为如果她不高兴了就是我造成的。这实则就是种自恋现象,认为自己很重要,甚至能够影响别人的决定,能够为别人的人生负起某种责任。
现在一想真是好笑,竟想为一个不相干的人且与我无关的事负责。
一个人如果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就会很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活在他人的看法和评价中,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感情当成自己的感情。
售货员当然是期待我买她的衣服了,但这不是我的期待。能不能卖出去是她的事,买不买是我的事,我要对我的情感负责,而不是对她的情感负责。【当时就是这么傻不拉几的,自己喜不喜欢、想不想要都不管了,我那时可太伟大了,呵呵。】
焦虑、敏感、玻璃心的人要如何变强大?敏感没有褒贬之分,如果你为了别人的事敏感,而没有做好自己的事,没有对自己负责,那这种敏感就是贬义;若你为了自己的事敏感,为自己负责,那么这种敏感就是褒义。一个不能对自己负责的人,又何谈对他人负责。
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自己的情感和别人的情感。这就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课题分离理论。区分好你我的课题,做好各自负责的事。
你一定有疑问了,怎么评价这是谁的事情呢?
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
比如说室友太吵了,你理还是不理,直接看是吵到了谁。既然是你自己嫌吵,那就是你的事。这时你又想:万一她不高兴了怎么办?
这时就要用课题分离理论,你说不说是你的事,她开不开心是她的事。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清自己需要。需要的正当性,不是通过想象别人的反映来确定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真实表达确认的。
你说,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一到遇到这类事情的时候我就怂,这怎么办啊?
第一种方法,就是找与不理性的结论相反的证据。比如这么想,室友脾气还好啊,不会很容易生气。此方法就是要找一些证据让你看到,事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
第二种方法,是推理的合理性。几乎所有的不理性思维,都有过度推理的问题。
如果你制止她后,她还是那么吵,就推理出“她可能再也不跟我说话了”、“我就是这么讨人厌”“我太自私了”,这种推理合理吗?
第三种方法,就是简单地问:“我这么想有什么用。”不断想着她可能会不高兴,会因此讨厌我了,除了继续忍受宿舍的吵,还有什么用呢?
我最喜欢最后这个方法,直截了当,还有什么好纠结的,纠结有什么用吗?如果一直委曲求全,这种负能量转化不出去,那就会使身体出现毛病,以此来表示抗议。所以你就知道了,为什么有些人体育还可以,却经常生病。
除此之外,不要只停留于表面现象的敏感,那会给你带来无限的烦恼,只有对于初级敏感的深入了解,才能得到发现与解决。
比如,你看到同学一个眼神就觉得她在讨厌你,这实际上只是表象的一部分,并不代表真相,也许只是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只有真正接触了解以后,才会知道真相。
每当遇到使我不太舒服的事,我都会尝试着从自己的情绪、他人的情绪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来分析事情,以此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我一直都是个敏感的人,曾经的敏感,把我带入了封闭黑暗的自我世界;而现在的敏感,是我了解自己和他人与世界的入口,把我带入了开放光明的真实世界。我表白敏感,它是我理解这个世界的工具。
为你推荐,戳戳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