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每天都有看书,也愿意写几句感受,可总是到了周日,才想起交作业的任务。
week17(20170424-0430):共2本
推荐:《亲爱的安德烈》| 父母的建议与自我的喜好,终会找到融合
二读这本书(加入学院的首场分享书,拖到今天才重新读完,小惭愧……)。
之前是学生时期,当时读着相当酣畅!意气风发的年纪,常常想表达,却组织语言不尽人意,或者自认为没有充分的场合发挥……终于,当看到了母亲与成年子女如此“公平”的书信对话,着实奉为追求和模仿的目标。
现在的自己,已是既没太多与父母间的冲突,也还没到研究与子女相处技巧的阶段,再次阅读,除了回忆曾经年少的“激进”,更多的,竟是一种平静。
刚步入“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时候,外界有数不清的新事物,内在有用不尽的精气神,至今都记得当年“自以为是”的气场:恨不得用一切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思想,用刚有雏形还不太成熟的三观解释身边的一切事物,而且自我感觉很是深刻,回顾那个年代的书信(额,那还是一个交笔友的年代……),现在看来词句拽拽的,动不动就上升到哲学层面,很是有趣。也很感谢自己的父母提供的成长环境,虽然有时争吵难免,但把话说开说透,一直是家中的基调。
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自是不必,但充分考虑他们的建议,在父母的建议与自己的喜好中,寻找到可以结合的点,也是应该认真努力的方向。
再个性的人,也会有同行者,也会接受身边朋友同事的建议,可如果同样的话语,换做父母就多了几分抵触(身边确实不少有这样的例子),是不是,也有些不够公平……
我们终归继承着父母的气场,脾气秉性,一定有相通之处,也因此,在多年之后回头看他们的安排,多数都具有经过时间沉淀之后的合理性;所以,如果客观一点(类似做到书中的尺度),结合点往往会自然呈现。
我会继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那条路来度过人生,但是,在选择之前参考意见的时候,父母的那一份,一定是心中最重要的。
另1:《述林:战争阴云下的年轻人》| 平淡如水的真实你我
不同行业、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亲历者,最本真的口述,最无修饰的文字,1931-1945的中国往事。
这本书看到了60%,自己历史类的书一直读得不多,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平淡”的, 个人倒是很喜欢这种风格。
和历史相关的文字,有的严肃有的生动,各有各的好看,但多少有点距离感,比如明朝那些事儿,自己看了好几遍,很精彩,可那种看是和看电影一样,在旁观一个和自己距离遥远的世界。
这本书风格很平常过日子一样,对我而言倒是补充了很多真实感和关联度,觉得和历史更贴近了,也就是如果真活在当时的年代,可能感受更多的就是这个样子的。
其实,更想说,有个学院的任务还是挺好,不然,即使有习惯,也免不了拖延……
五一小长假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