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毕业高材生变成了竞争市场上的爆款,或多或少,一些所谓“高材生”的质量却不能达标。
为什么同样是高材生,有的人入手皆名车,有的人却年薪不及别人的月薪?每年的毕业求职高峰,总会看到某些报道称高材生找工作难:一个月3000块钱、大企业不要人、小公司看不上。这就变得蜜汁尴尬了,只能一边啃老,一边继续找事做。
有些一毕业就能年薪过百万的学生,话说回来真不是吹的。
他们是天生能力强还是人际圈“扛把子”?除了都是学霸,他们平时参加社团活动是有多积极?做Project只是为了培养专业能力?他们在找工作前披荆斩棘彻夜无眠做了多少准备?
所以,他们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
采访过即将毕业的大M说,我习惯花很少的时间来达到最大的功效。
“考试前我临时抱佛脚、找工作前把简历赶一赶、比赛前最后一刻花格三天三夜的集训。然后,事情结束了,结果还算是不错。于是我用这种心态继续混日子,总觉得什么东西靠自己几个星期、一个月的时间来努力,一定能够见效。”
但是我们都错了,一个周末、一个星期、一个月,根本不够。
之前有学妹跟我苦诉:“我已经花了一个周末来修改我的简历了,为什么还不够好?”“我已经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申请实习了,为什么一点用都没有?”
实际上,这种付出的程度真的是相差甚远。在美国的朋友说,这里的学生在看待自己时间上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在求职方面尤其明显。
他们的准备不是几天,几个星期,而是“几个年头”!
之前听Y说:“在我们学校,我曾看到当时很多大二的学生就已经在开学前就把简历写好了,并规划了自己大二这一学年需要做什么研究、培养自己什么方面的职场技巧。”
“到了大二的假期就已经开始进行紧锣密鼓的实践实训,并且很多学生会针对大四毕业以后想去的公司开始找各种资源,接触之前的学长学姐总结经验。”
听说过“一万小时法则”吗?如果你擅长某事,你必须要付出至少一万个小时的时间。这也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成功也是有捷径的,学会把最实用的知识来武装自己。
毕业时,得知有一个朋友进了一家知名的金融企业工作,可观的收入,令人羡慕的工作环境,作为同是毕业生的我们来说,确确实实让人羡慕。
我当时把这个消息分享给其它朋友的时候,朋友们的反应让我诧异,更多的是质疑,“哇,他什么时候去那里工作的,就他怎么进去的?家里有关系?”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去问我这个“成功的”朋友得知,他在毕业前并不是仓促的找工作,而是针对于自己的喜好进行深造。去了一家叫中启创优的机构学习,在这期间,打通了任督二脉,成绩非常的优秀,然后顺理成章的被推荐到了这家金融企业工作。
的确很不理解,难道单凭简简单单的再学习就能去一家大企业工作了?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优秀的同学与自己理想的企业失之交臂呢?他跟我说,他去的这个地方有专业的实业老师授课,贴近真实社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不同,对人才进行专业性打造,然后把人才输送到企业就业。我这次恍然大悟。
其实,机会和自己的努力,就隔绝了“几厘米”而已。
他这种万人看来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且开挂般的人生,就是那么轻而易举。
当我们看到他成功的背后,却是毕业后的继续努力。
这时候你会觉得世事的不公,机会一直会有,不论结果如何,至少努力过后的你会变得更有底气!
有句话说的好:“大家都渴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没有压倒性的能力和胜算,你只能用压倒性的努力去争取。”成功往往都偏爱努力且有准备的人。用学习来换一个百万年薪的offer,想想一点儿都不亏。
毕业以后,我们是怎么拉开收入差距的? 毕业以后,我们是怎么拉开收入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