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日子,睁开眼睛就是工作,麻木的重复着,自己也不会想太多。但是从3月中旬,我辞掉了第一份工作后,大脑便会不自觉的思考。思考下一步的该怎么走?思考得失,甚至会汇聚所有的已有认知去思考整个教培行业的发展。
虽然总是想着如何发展,但是行动起来却总是缺少动力。
由于自己在家学习效率极低,于是决定先去一家小的真正处于创业型的教培机构实习。最大的原因想通过外界的力量来督促自己学习吧。来到这里,我对教辅行业又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这家小的教育机构成立不到一年,目前只有三个校区。我平时上班的校区是离家最近的那个校区,也是他们的总部。可是说真的,他们的总部实在是太小了。只有4间平均班容14人的教室,和一间小办公室。和之前我上班的地方比起来,条件真的是差远了。
第一天去上班,天气很不好,回家就很晚了。当时就想着如何跟他们老大说不去了。可是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说出口,后续还是坚持去了。办公室坐不下,我就去找间教室,自己忙自己的事。
随着在那里呆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对他们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首先在那里,很少有听见抱怨的声音,凡是遇到问题,大家都在想着怎么去解决。
对待员工,公司老大很清楚每个员工想要什么,他给每个员工的定位都很清楚。也会结合员工诉求给与发展建议。
对待学生,每个老师都很关心学生,对待学生学习也都是严格要求。每次学生课后测,没有订正或者没有搞懂,是绝不会让学生回家的,这其实会占用老师很多时间。 中午会占用吃饭午休时间,晚上会占用下班时间。这是在上一家教育机构很少看到的,也不是他们不好,只是有人做的比他们更好。基本上每个学生家长也不会因为他们的班级环境简陋而不满意,反而因为自己的小孩在这里成绩有提升,介绍了朋友家的小孩来学习。
对待同行,特别是行业巨头,他们也是保持着尊重和学习的心态。每当有家长来咨询,提起同行也都是中肯的评价。不否认自己和巨头之间的差距,但也能突出自身的亮点。不直接或间接的催促家长缴费,一般都是先让孩子试听之后再说收费的问题。
对待自己,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劣势在哪。下一步如何发展,也有很明确的目标。
像这样的创业者,看到的人当然想让他们成功。
其实在教育培训行业,其实大致就是两条发展路线。第一做行政,运营。从基层开始做起,一点点积累,从基层到中层到校区负责人再到一个部门的负责人。第二就是做老师,更离不开沉淀积累,从鲜师到名师。口碑传开的话,基本收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知乎上,其实有很多讨论教培行业老师的帖子。有的说行业巨头里,老师就是一颗螺丝钉,他们有一整套培训鲜师的体制,不怕名师离职,你离职或者出去创业都OK。
有的人说教培行业的老师吃的就是青春饭。想多挣钱就得多上课,但是课排满的话又特别累。年轻的时候还可以,如果等到了中年,身体吃不消了,却发现自己体制内也进不去了,别的啥也不会也挺尴尬。
最近,也见过个别体制内的老师放弃编制,来到教培行业。因为他们感觉在学校里当个负责任的好老师也特别累,随大流又不符合自身的价值观,于是想出来看看市场经济下的教育行业。
也知道有很多教培行业的老师,持续学习成长,从教培行业出来活出新的人生历程,如李笑来,古典。
.....
扯到这里,又想起了《围城》,有的人城里城外来回穿梭,有的人疲于挣扎就在那一处待着,有的人看透了这座城,看别人来回穿梭,自己活的淡定从容。
我又在哪个阶段,又属于哪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