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解读】
《鱼我所与也》中表现了孟子的价值取向:舍生取义,见原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和“取”是一对反义词,舍是个多音字,读第四声“shè”一般做名词用,意思是房屋、住宅、营房,或者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还有公子、少爷的意思;读第三声“shě”一般做动词用,意思是丢开、放弃、停止、施舍、通“赦”免罪,发射等意思。在文中,根据文意,舍的意思是舍弃。
取的意义主要分为以下三类:①通假字,通“娶”娶妻;通“聚”聚集;通“趋”快步走;②副词,“才”;助词“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动词,斩获敌人首级、拿、选取、招致、得到、博取、攻取、积蓄、趋向、寄情。在文中,根据文意,取的意思是选取。
“生”的意思是生存、生命、生活、生计。
“义”是中华文化中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它的主要内涵包括: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例如正义、道义、见义勇为等等。
在《鱼我所欲中》,孟子设计了一个两难选择,即“生”和“义”发生矛盾时的选择:在生和死之间,如果选择义就得死,如果选择不义,就可以活。孟子认为人应该选择义,因为义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果选择不义,那种活毫无意义,是属于“苟活”。
“生”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物质财富的生存,例如,“一箪食”“一豆羹”这是食物层面的生存;“万钟”是经济层面的生存;“宫室之美”是住宅层面的生存;“妻妾之奉”是享乐层面的生存。
除此之外,生还表现为精神层面的生活,例如“所识穷乏者得我”,即所认识的贫苦人感激我。这也是一种生活,属于精神虚荣,我帮助了比我差的比我穷的人,别人感激我,敬仰我,我内心感到愉悦、满足、舒适。
以上的无论是物质财富的生存还是精神层面的生活在孟子看来都不能违背“道义”。当道义与以上各种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道义。具体的意思是不能为了吃的、穿的、用的、住的、玩的而做出违背道义廉耻的事情;不能为了内心的虚荣而做出尊严羞恶的事情。这与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第四》)是一脉相承的。
在文中,孟子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嗟来之食”:一个饥饿难耐的人,面前有一碗饭、一碗汤,吃了这些他就可以存活。但是如果给予的食物方式是“呼而”就是轻蔑粗暴的呼喝,“蹴尔”就是践踏着给予,那么有骨气的人宁愿饿死也不会吃,这就是气节,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说,在物质生存和精神追求面前,要选择精神的高尚,选择灵魂的纯净。
【思考及写作训练题】
由《鱼我所欲也》的内涵理解,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任选一题完成,每题不少于150字的工整书写。)
①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帮助处于困难中的人而又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举一个例子。
②对“不食嗟来之食”的“乞人”,你想说些什么?
③请列举不少于三个“见利忘义”的例子。
④请列举不少于三个“舍生取义”的例子。
⑤在现实生活中,你有遇到这样的两难选择么?你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