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前世今生:纪念司徒雷登

前世今生:纪念司徒雷登

2024-12-12 来源:哗拓教育

1962年9月19日,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司徒雷登病逝,今天是他逝世55周年纪念日。

很多人会疑惑,一位外国人去世,跟中国人有什么关系,下面就聊一下,司徒雷登与中国的渊源。

一、他的生平

1876年,司徒雷登出生在中国杭州,父母是美南长老会传教士,到中国传教时,他出生了,出生地就在中国,算是半个中国人。

11年后,司徒雷登回美国弗吉尼亚州读书。23岁时,他进入神学院,加入了“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组织。

1902年,26岁的司徒雷登正式成为一名牧师。两年后,他携妻子回杭州,学习汉语,成为了第二代美南长老会传教士。

1910年,他任南京教会事业委员会主席,辛亥革命时兼任美国新闻界联合通讯社驻南京特约记者。

1919年,他出任燕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这个是他对中国最主要的功绩之一)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因拒绝与日军合作,被日军关在集中营,直到日本投降后获释。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司徒雷登获释再次继任燕大校长。

1949年8月2日,国共内战基本结束,国民党大势已去,他离开中国返回美国,随即退休。

回到美国后,美国此时政治混乱,他被麦卡锡主义者骚扰,患了脑血栓,最终导致半身不遂和失语症。

2008年,在美国驻华大使雷德、燕京大学老校友们和杭州市民的注视下,阔别中国60年的司徒雷登之魂,再度回到了中国杭州。11月17日,前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骨灰葬于杭州半山安贤园。墓碑上写着:“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二、他对中国的贡献

1、筹资扩建了燕京大学,是燕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为中国的现代化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918年,司徒雷登接手的燕京大学,校址在北京东城的盔甲厂,规模很小,学生只有94人,大多数靠奖学金维持,几乎难以度日。

1922年以后,他往返美国,募捐筹款,获得大量经费,买了清华园西边600亩的地,换了新校址,扩大了学校规模,聘请了名师(陈演恪、郑振铎、谢冰心、钱玄同、费孝通、顾颉刚、张友渔、斯诺等大师都曾在燕京大学任教。教授月薪360大洋(银元),校长月薪500大洋。司徒雷登只拿教授月薪。当时的国立大学常有欠薪情况,燕京大学从不拖欠)、培育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人才,把燕京大学打造成为了世界第一流大学。

1952年,燕京大学停办,被中央政府接管,文科、理科多并入北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并入中国政法大学。校舍由大学接收,现在其建筑仍为燕京大学古迹。

本人感悟:作为清华和北大的前身,燕京大学无疑推动了中国现代化教育,为民国教育能跻身世界一流之列贡献了力量,同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使民国各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大师级人才,也为后世教育奠定了基础。

2、他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为了反对日本侵华,被日本人关在集中营里长达4年之久。

1920年4月,全国学联因政府与日本就山东问题的谈判宣布罢课,以示抗议。燕京大学的师生员工响应学联的决议,停课六星期,耽误的学业在暑假补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亲自带领数百名燕京大学师生走上街头游行,在队伍最前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934年司徒雷登赴美,突然接到燕京大学要他返校的急电,原来北京学生为反对政府对日不抵抗政策,组织请愿团赴南京,燕京大学学生宣布罢课。

1939年,司徒雷登在一次对全校师生的讲话中说:“燕京大学不是‘世外桃源’,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要关心国家大事”,“现在的燕京大学处在沦陷区,不要被日寇的反面宣传所迷惑”。日本人曾提出让日本学生进燕大读书的要求,司徒雷登表面同意,但坚持应和中国学生一样经考试合格方能录取,结果虽有日本学生报考,却因未达到标准,无一人进入燕大。

1942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爆发的当天早晨,早已对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学心怀不满的日本宪兵队闯进学校,对学校实行包围和封锁,逮捕了包括司徒雷登在内的燕大师生18人。之后,他被关在日本集中营4年之久,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释放。

本人感悟:他唤醒了中国人的爱国意识,让中国人从过去一千年多来被压迫的封建社会中醒悟起来,为争取“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奋斗。

三、他担任驻华大使,努力实现中国和平进程,避免国共两党发生内战,造成生灵涂炭。

1947年7月,司徒雷登在南京履职。司徒雷登以促成中国的和平为己任,试图组建中国的联合政府,他曾这样写道:“我之参与若存一线希望,促使国民党人与共产党人组成联合政府及统一的军队以结束此场耗竭民力、自相残杀之内战,我即不惜代价,全力以赴。”

但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不听他的,美国政府也偏袒国民政府,他作为大使,又不得不服从美国政府的决策——他的一切努力都失败了,内战全面爆发。司徒雷登痛责自己失职,写道:“我辜负了中国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未能说服任何一方为达成协议而作出让步。”

到1948年,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苏联驻华大使随国民政府迁到广州,但司徒雷登仍留在南京,他想和中共保持接触。他表示中国问题不只是一个对华政策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世界和平的问题,希望解决好中美关系,这对世界和平是一大贡献。

本人感悟:司徒雷登是个基督教信徒,倡导爱和自由,反对暴力,为中国的和平道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人物评价

历史学家林孟熹说: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司徒雷登博士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

冰心说:这几十年中,曾有过几次小小的事情,同他有过几次短短的谈话,每次的谈话里,都使我觉得他是兼有严父的沉静和慈母的温存。他款款地笑在你的对面或身边,两手叉握着放在膝上,用温和恳挚的目光看着你。你不先开口,他是不多说话的。他总是尽量地给你机会,让你倾吐你的来意,然后他用低柔的声音、诚挚的话语,来给你指导与慰安......

文尾:司徒雷登作为一个出生在中国的美国人,写了《在华五十年》这本书,记录了他在中国的经历,他把人生最宝贵的几十年时间投入到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民族解放事业上,为中国的现代化教育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抗日图存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他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纪念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