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永澄老大的年目标调研群组后,昨天接收了第1次的任务:被安排调研两个被访者。
我以前是最害怕打电话的,确切的来说我很抵触跟陌生人打电话,所以在求职时我一直特别排斥电话销售这样的岗位,或者即使不是销售岗位,但只要工作中涉及到打电话沟通,我都很讨厌、很抗拒。
我想起09年毕业,第一次找工作那会儿,做电话销售,第一天被安排打电话给客户,我拿起电话,迟迟不肯拨号,拨了号心里也是各种忐忑,对着话术单上出现的用户可能提出的每一条问题,自己紧张极了,生怕自己回答不上来。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煎熬了,又坚持了两天之后,就彻底放弃了那份工作,去寻找下一份工作,但从此听到“电话联系用户”、“销售” 这两个词,我就立马逃开。对,我的职场生涯中,能尽量避开这两个坑就尽量避免。
昨天在准备调研第一个用户之前,我担心自己引导不好;担心在沟通过程中自己把握不住重点;担心我在记录的过程中,无法把用户表达的内容最精准的复述和提炼出来;我担心因为自己水平太low,白白浪费了永澄老师和运营团队辛辛苦苦招募过来的一个粉丝。
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突破这个心理障碍的,能够让自己主动拿起电话去做个人调研。第一个电话结束后,我才意识到,他是我这N多年以来,起码是5年以来,我通电话的第一个陌生人。
给他打电话之前,我很没底气;打过电话之后我还是没有底气。但,还好,我觉得似乎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难。
在完成1天2个电话调研的任务之后,我有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我目前自认为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其实他们也都存在!这两个用户年龄跟我一样都是29岁接近30,回想与他们沟通过程中的所有细节,我认为他们也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
① 沟通过程中,针对提出的问题,无法把握重点,给出自己答案的思路不是很清晰。------我曾在跟企业hr谈、跟公司高管谈的时候,他们也给过我这样的评论,表示我给出的答案好像没有答到关键点上,他们想要的答案跟我给出的答案不一致。基于我收到过3次这样的反馈,再结合自己平时生活、工作中跟朋友聊天沟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表达不清晰,我更加确认了这个自我判定:自己无法很快理顺思路,无法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清晰的传达出去,并且让别人听明白。也正是这样的判断,所以自己尽可能的不以电话,不以直接对话的形式去正式的谈一件事。如果要去谈,就一定会事先打好了草稿,把一些问题尽可能的澄清之后,才去跟人谈。
② 近30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有同样为生活挣扎和纠结的现实情况。------想尽可能的去尝试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往往会因为现实中的经济原因让自己无法在深爱的领域里更进一步深爱:一边追求让自己在生活里更为享受的姿态,比如学手绘学瑜伽去读书去跑步;一边提升自己生存的技能,比如学英语学财会学演讲考各种证书。我们一边努力的享受生活,一边因生存原因而焦虑;我们一边寻求更多可能性,一边想要努力突破目前的瓶颈。
③ 关于年目标的制定和达成,几乎很少有关注过,更多的可能是周目标月目标的关注,但大多也是随性而起,很少是经过严谨的系统性支撑。所以很容易导致最终因各种突发事件、增加的临时性任务,让自己的目标无法达成,即使出现达成目标这种情况,其概率之低也非常接近小概率事件。-----但我们又深知年目标制定的重要性,它能帮我们实现很多我们理想中的、期待中的那些美好:我们能够享受生活,能够用自身能力兑现金钱,能够专注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受经济或是环境的任何制约和限制。
基于以上这些感知,我得到一个新的感悟:假若我自己归因成自己水平很low,从而采用方案是放弃去行动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尝试,现在看来都是特别无知的行为。正是随意的自我判断、归因和随意的给出方案,才让自己宁可待在原地不去行动;正是因为不行动,害怕试错,所以才永远都是那个怂样!
而,这种情况多么普遍啊,不仅我一个人如此的对自己不自信,在跟我同龄阶段的年轻人,好像也都处于一个跟我差不多同样的水平阶段。所以如果你迷茫,实际上,你并不孤单,这个世界上有一大群人都是如此的迷茫。迷茫不是错,发现自己一无是处也没有错,关键是不要因为迷茫不要因为自认为自己水平低,而从来不去深度的持续的努力。
尝试从思维上跳出刚才的情境,拉高一个层次去看那群迷茫、恐慌、不自信的年轻人、随意做出决定去选择做一件事、在朝着期待的路上畏手畏脚、总在偏离方向的路上捡着简单轻松的任务去自得其乐......实在是替那样的自己感到恐怖、遗憾又可惜。
是的,我不自信又能怎样?跟我同龄的伙伴们,大家水平都基于趋同的标准线,现在的你在某些方面确实比我有优势,那代表了你以往在这方面的能力积累,但并不代表,我未来不会达到你现在的水平。或许未来我会继续着我的不自信,但并不能成为我不在这方面努力和尝试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