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话
人物:(老师:野兽派的角) (学生:上官清晨)
野兽:龚琳娜的音乐的价值至今没人理解,那是因为从大众文化的视角没法理解原生态的音乐。龚琳娜至今网上流传的《忐忑》、《法海》和《金箍棒》,或为长吟,或为咏叹,表现出音乐的本真。在西方,教会音乐的产生扼杀了原生态音乐的本真,在中国宫廷和学院派音乐的出现同样扼杀了原生态音乐的本真。在这种情况下,龚琳娜的出现不啻洪钟大吕。
清晨:音乐的本真应该是有声无词的,一种情绪的旋律表达。
野兽:没白学。知道诗歌和音乐的区别。
野兽:你们学的文学史首要的一个判断是: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别忘了三位一体的前提是三位独立。
清晨:是的,肯定是先有个体,然后再结合成整体。好像文学史只强调了诗乐舞一体,没有强调它们独立。文学史的目的就是强调先秦的诗是配合歌舞流传的。摆脱舞蹈与音乐,文学(徒诗)就因此而产生了。
清晨: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这样一个观点:文学源于音乐(声音)的文字化。感觉好像是这样的。
野兽:白学了。这一点。
清晨:不,他的意思好像是这样的:语言文字本身来源于声音。声音又是对外界的某种反映。我感觉文学来源于情绪的表达,情绪又是因为外界的刺激。
清晨:音乐也是情绪的表达。
野兽:已经接近了。
清晨:文学就是自我对外界的一种反应。文学跟音乐应该是平等的两个个体,都是一种形式。我感觉往最原始推,它们就是一样的。人们对外界先有咿咿呀呀的声音(音乐),然后再创造出文字来表现「咿咿呀呀」的声音本身,等文字成了大众都知道的标志符号时,文字就可以用来表现文学与音乐等其他一切表情达意的形式。
野兽:先有了艺术,还是先有审美?
野兽:有点意思了。
清晨:我认为先有审美,艺术是后期加工的。
野兽:严格说,是人类个体先有了审美的冲动之后,才将这种冲动,投射到某种客体上,这样就产生了作品。
二、后记
与老师谈话完毕,突然有了对文学进行阐释的冲动。
百度百科对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我们再看看下面一些关于「文学」的观点: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虞书·尧典》)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厎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三、结论
通过这次简短的交流,自己对于「人文学科分科」一事是越来越不认可。
文学就是人或集体借用某种载体对外界认知、感受、思考的记录。
修改定稿于18年01月13日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