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何处是归途?

何处是归途?

2024-12-13 来源:哗拓教育

  大梦三千,梦醒,不知何处是归途。

  身处当下,一切都好似一场大梦,令人目不暇接的信息如洪水滚滚而来,多少人身溺其中,又有多少人被其裹挟而走,到底何处是归途?

  过去我们常嘲笑无知的井底之蛙,但与撑爆脑袋,血肉模糊的我们相比,他们的境况岂不是好上许多?也许是,正如无知有无知的痛苦,但同样,无知亦有无知的快乐。

  那难道让我们全员无知化,共同躲进井底之中?当然不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更需要增强我们的辨别能力和思考能力,要对信息进行多次过滤与筛选,选取恰当、合适的信息供予自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样适用于此。对于信息,要知其有用或无用,摒弃所谓的垃圾信息。达到精简的目的,让脑海中的繁杂化繁为简,化多为一,化杂为精。何处是归途?如此是归途。

  为何要寻求归途呢?难道知道的太多不好吗?难道这不是博学吗?当然不是。博学是指精化后的知识容量大,而非如此庞杂。《中庸》中就提到“尽精微,致广大”,唯有精简到极致,才会有更广博的境界。长时间接受过多的庞杂,会眼花缭乱,陷入渐疯的状态,迷失其中而无法脱离。知道的太多只是表象,其內理是内心的贫瘠与卑微。

  知其然,所以不为。究其根本。于其法,于其弊,其本质仍是找寻一个关注点,深究其理,在纷繁的世俗里,保有一颗淡泊之心,古人今人莫不如是。古者如苏轼,这世俗的杂乱我不取,我有我心之所向,“人间有味是清欢”,独采野菜食,是我之乐也,与我无关之事与我何干?如此,又怎会有多如牛毛的信息呢?今者如列夫托尔斯泰,他曾说“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苦与乐。”如他所言,他一生为俄国底层人民操心,最后因此而逝,他怎会去选择知道其他无关之事呢?他走着自己的路,不回头。如上两者,莫不是专注了心中惟一,找寻并坚定地走着自己的归途。

  南柯一梦般的当代,梦醒,归途在前方。

              ——系2018.12.18月考作文 59分

(望提出宝贵意见)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