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许-6569 小能熊365日写作计划第9篇文章。)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
上课啦! 上课了!三、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诗词教学效果
那么,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进而提高诗词教学的效果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精心雕琢,设计生动有趣的导入
2.指导朗读,丰富第一印象
3.深挖掘,探究诗歌内蕴
要想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深层内蕴,就必须从诗歌的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所属流派,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如在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就要给学生介绍这样的知识: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久之,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不了解这些知识,学生就很难深层次地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解读诗歌的意象特征。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一些典型意象,这些意象被赋予了特定含义。王国维《人家词话》语:“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如《天净沙
秋思》,出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意象,透过这些意象,天涯游子的羁旅哀愁,思家念亲的情感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3)赏析诗歌的语言。诗歌是通过具体感人的形象来表情达意的,只有把握了诗的形象,我们才能更深一层地理解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而诗的形象则必须通过咀嚼诗的语言来把握。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形象化的语言。王国维《人家词话》语:“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仔细品味这些看似平常的语言,我们就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准确地理解诗歌。学生学习起来也不那么盲目了。
(4)探究诗歌的表现方法。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很强,运用的表现手法也很丰富。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象征暗示,还有比兴、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不了解这些,就不可能对诗歌进行深层次地分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巧用夸张与比喻,写出了胡地不同于中原的奇特景观。从这些艺术手法入手,学生理解起诗歌就变得简单了,他们学习诗歌的额兴趣也能被冲高分调动起来。
4.采用多种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高级的事物可以由低级去代表,不在眼前的可以由眼前的去代表,看不见的可以由看得见去代表。”由此可见多种教育手段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画面,让学生理解三国的战乱,理解苏轼写此词的思想。
总之,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抓住古诗这一教学内容,通过诗歌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诗歌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使教和学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也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