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文都桐城,不能不看六尺巷。六尺巷很小,名气却很大。
关于六尺巷,在桐城地区流传这样一段佳话。
说是康熙年间,在京做了“宰相”(文华殿大学士)的张英,老家人打算扩大府第,与邻居吴府就地界问题发生纠纷。张家遂修书一封送到京城,想让张英出面干预。张英见信后,立即复信表明自己的立场,信是用诗写成:“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后,深受教育,主动退后三尺筑墙。吴家得知此情,很是感动,也让出三尺。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
这个故事,留给后人的最大教益是:凡事均需谦让、退让,与人相处要和睦、和谐……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因此千百年来倍受尊崇,影响深远。
如今,当地政府已在六尺巷旧址前,修筑了一座高大的石坊,上书“礼让” 二字。至今,在桐城地区还流传着“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的民谣,发人深省。中国古代,类似的故事不少,如尧皇禅让、泰伯让贤、鲍叔牙举荐管子、孔融让梨等。
礼让的前提,在于宽容。六尺巷的绝对宽度实在狭小,人的胸怀却可以无穷。
此时,我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套用鲁迅先生这名话,化用为:“世上本没有路,礼让的人多了,总会辟出更宽的路。”
很多时候,路不是“走”出来的,而是“让”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