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個人的出版史》「The Magazine」

《一個人的出版史》「The Magazine」

2024-12-13 来源:哗拓教育

前言:

寫於2012年10月16日######

「The Magazine」的目標讀者,是喜愛科技,尤其是喜愛Internet、行動技術、很棒的個人電腦,以及諸如攝影、出版、音樂、甚至咖啡等受到科技影響的相關領域的人們。

相較於告訴讀者們科技領域發生了哪些事,我們選擇的是提供經過編輯消化、有意義的內容,以及能夠綜觀世局的文章。

(譯註:原文的「big-picture articles」字面上意思是「配大圖的文章」,但因為我看了第一期沒看到什麼圖,所以覺得他們講的應該是「大格局的文章」。:P)

「The Magazine」隔週出刊,通常包含4篇中等長度的文章。訂費為每月US$1.99,前7天試閱免費。所有訂閱者(包含免費試閱者)都可以回頭閱讀過期內容。

「The Magazine」數位雜誌。

在我自己先前的嘗試中,邀集作者來投入這類小雜誌,最常碰到的問題在於作者很難承諾每個月交出夠份量的文章(不見得是酬勞的問題,而是大家各有事情忙,很難把這個當正事,包括我自己也一樣),另外一方面則是空有理想還不夠,潛在讀者不埋單。

回頭想想看,如果上面的這段發刊辭是來自某一份中文版數位雜誌、而且走的是每個月60元台幣的訂閱模式,能有足夠的讀者群、收到至少夠發稿酬的訂費嗎?

這一點我不是很樂觀,但這並不足以澆熄雜誌編輯的熱情。XD

這樣說吧,每一位中毒夠深的雜誌編輯,都會把「經營一份雜誌」當做一項個人成就的實現;至於能不能變成一筆大生意則不在操心範圍之內,只要不虧老本就好。

在「The Magazine」的發刊辭中,最得我心的是「meaningful editorial」這兩個字(「經過編輯消化、有意義的內容」;翻譯起來有點囉嗦,但我希望把這個意思翻清楚)。除了做雜誌之外,「editorial」這個字對於編輯的意義是很重大的;因為讓內容和資料經過整理,變成高品質、好閱讀、有影響力的文章,是幹編輯這一行最自豪的事情。而他們在數位雜誌上仍然強調了這一點,不愧是老雜誌人的風格。

四篇文章?如果不論品質只論份量,我只要每個月「暗砍」四篇文章不要發表就有了,偶爾請高手來客串駐點一下也行,應該是做得出來的;至於訂費,有人看就很偷笑了。

誰來把我拉住啊啊。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