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风 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雨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嘉佑元年(1056年),有少年苏子瞻,穿越蜀道入京参加科举考试。第二年,便考中进士,少年才气,脱颖而出,一时之间,与弟弟苏辙二人可谓是名满天下。怀着对朝廷对天下苍生的一片热忱,他上书言事,反映民间疾苦,为百姓请命。却也与此同时,被党人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排挤,一次次被贬,一次次远离政事。
这首《定风波》即作于苏轼黄州被贬之后的第三年。经过了乌台诗案,本是“魂飞汤火命如鸡”,几乎被处死的苏轼心中应该是忧患与悲慨重重,可是苏轼却将这忧患与悲慨点点晕开,融合在黄州景色之中,换来淡定自然与洒脱天真。
黄昏,风雨突然袭来,不期而至。没有挡风的蓑,没有遮雨的笠,更没有避雨的茅店,满耳只有风吹山林、雨打竹叶的声音。面对风雨,同行人叫苦不迭,唯有诗人依然且行且歌,一双草鞋一竿竹杖在泥泞中跋涉,何等从容,何等洒脱。
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从“莫听”二字便可以看出诗人的真性情。雨声淅沥,穿林打叶,皆是眼前所物,客观存在。那么该怎样呢?“何妨吟啸且徐行”便给出了答案。雨中满目徐行,既呼应了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了下文的“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让人感觉出诗人的一份洒脱,甚至还多一份豪迈爽朗;而“何妨”更是添加了一份调皮,似乎诗人有意挑战这风雨,不经意间,就有了趣味。
“竹杖芒鞋轻胜马。”三句,由“吟啸且徐行”发展而来,表面写词人动作,实际上写的却是一种心态,一种生活。竹杖芒鞋,是农民的行走工具。诗人曾有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云》),读到这里,我们便知晓,诗人“我是世间闲客此歌行”(《南歌子》)的意味。而马,则是官员的坐骑,既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京戏《桑园会》)。那么,“竹杖芒鞋”比“马”胜在哪里呢?雨中行路,向来轻巧方便的竹杖芒鞋此刻却显得拖泥带水,怎么比得上骑马的快捷呢?读到这里我们大概可以猜到,马儿象征的是功名富贵宦海沉浮,摆脱了这些束缚,诗人自然是感到了轻松惬意。我想,这大概就时我们常说的“无官一身轻”吧。
而这自然而然便引出了下文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诗人似乎有一种笑傲江湖的豪情,被贬官职一次又一次,那又怎样呢?被奸人所排挤,那又怎样呢?“何妨”二字,将诗人内心的不屑与豁达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片写到“山头相照却相迎”三句,虽是写实却也透露出诗人淡淡的喜悦,更是再次点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若微冷的秋风比喻人间的不快,山头相照的温暖的阳光则象征了人间乐事。《赤壁赋》中苏轼讲:“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从这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的那份淡然。苏轼常常写“古今如梦”“夜来幽梦”“人生如梦”,从梦中突然惊醒的一种感觉。而在这里,料峭春风,乍暖还寒时,突然酒醒,恍若梦一场,迷离间和煦温暖的阳光,很是亲切。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风雨声,苏轼有名句“夜雨何时听萧瑟”(《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回过头看一看我所走过的地方,穿林打叶,雨打风吹,那不是很萧瑟凄清吗?想一想我这半生所经受的那些个打击与苦难,荣辱浮沉,饱经风霜,那不是很寂寞荒凉吗?可是如今我悠然自得的走在自己的路上,过着自己的生活,没有了风雨,也没有了阴晴。苏轼的心里是这样明净,喜与悲伤,醉与超然,镇定与自若,坦荡与不羁,便在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全部包含。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这是一种超越荣辱、得失的旷达心态,而诗人本身的那种对人生的积极超脱的心态,为整首诗更添了几分恬淡清高的意境。
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苏东坡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一切的苦难都不在我的心中,就像一场风雨过去了。云散月明,月光依然皎洁;天容海色,清白无需点缀。
从此,我们便知晓了,苏轼及其词之所以伟大,不仅是因为他“明月几时有”的潇洒,也不仅是因为他“大江东去”的豪迈,更是因为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
参考资料
1.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新一版:699-701.
2.蘅塘退士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214-215.
3.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215-220.
4.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4-66.
5.蒋勋.蒋勋说宋词.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