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说伊斯兰教的先祖穆罕默德带着他的门徒到山谷里讲道。穆罕默德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关键。人只要有信心,便没有不能成功的计划。”一位门徒不服气,对穆罕默德发难说:“你有信心,你能让那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在山顶吗?”穆罕默德满怀信心地把头一点,随即对着山大喊一声:“山,你过来!”他的喊声在空旷的山谷里久久回荡。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座山,期待着尊师的喊声灵验。但如你所知,山不为所动,穆罕默德只好谦卑地说:“山不过来,我们就过去吧!”于是,他们开始爬山,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站到了山顶。
这个故事有着各种不同的解读,但大多数人都站在穆罕默德一边。其实,我倒觉得那个憨头憨脑的门徒更值得佩服。穆罕默德说“人只要有信心,便没有不能成功的计划”,确实是很可疑的,就像当下那些鸡汤熬制的励志成功学,说得如此之绝对,很有几分霸道而不讲逻辑了。按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作如下的推论:只要有计划,只要有信心,就一定可以成功。这显然不符合人世间的逻辑和事实。信心固然重要,是成功的关键,是先决条件,但肯定不是唯一的充分必要条件。想想历史上很多的志士豪杰,无论从客观的条件,还是他自身的意志和信心,都没有什么欠缺,结果并没有一定走向成功,令后来的学者皓首穷经苦苦研究,也还总结不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二三来嘛。面对可疑,即使是尊师,门徒也该大胆质疑。——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也许,后来的人们被穆罕默德的机智蒙住了眼睛,才看不到他言语上的闪失了。
在山的面前,华夏民族也有一个关于山的故事。那就是出自《列子·汤问篇》的愚公移山,不妨抄录如下温习温习。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当然,愚公移山也跟信心有关,跟执着如一的坚持有关。同样也受到了一个叫智叟的老头的质疑。最终还是“帝感其诚”,走了神仙之路才解决了凡间的问题。如果我们傻乎乎地设想一下,真的按照愚公的想法做下去,从理论上讲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直到把山挖平为止。但是,“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推论,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一代代持续不断地把挖山的意志贯穿下去才行啊。这个工作可比挖山难一千倍一万倍啦!大家都知道,人愈来愈多,要统一思想就愈来愈难,可以说难度与人数成正比。而且,怎么可以把自己的个人意志无限地往后传达,而无视后代子孙的自我意识呢?无疑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专制思想。想想秦始皇在寻求不死药以求万寿无疆的想法失败之后,幻想着把手中的权力一世、二世、三世……千秋万代地传下去,结果还没有传到三世呢,就土崩瓦解喽。刚性权力的传达都这样困难,何况是柔性的意志呢。
所以,笔者认为,与其像愚公那样傻乎乎地挖山,寄希望于虚无飘渺的神仙,不如趁早搬家,就像现在的整体移民一样,既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为我们这个越来越糟糕的环境留下一方自然,也可以节省生存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穆罕默德狡猾的机智值得赞赏。你想,要是愚公处在他一呼百诺的地位上,说不定他会叫门徒们用绳子去套了山岗,往他这边嗨哟嗨哟地拖拽哟。而且,愚公可能会这样告诫、批评行使质疑权的智叟们:一个拖不动,就一家人,一家人拖不动,就一村人,一村人拖不动,就一国人……子又生子,孙有生孙……还怕拖不动么?呵呵,那一定很好玩,很搞笑。这个像不像那个为了实现什么主义什么理想所作的宣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