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设计师,你否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感?

设计师,你否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感?

2024-12-13 来源:哗拓教育

说到使命感这个词,我一直不觉得这个和我所从事的职业有多大关系,直到看到王澍(SHU)老师的一段采访……

王澍 王澍作品

这段采访,几处打动了我:

现代城市化速度发展迅速,城市建筑可以很快就拆掉一大片,又很快重建。而这种工作,应该是上帝才能做的。但如今建筑这个行业就扮演了这个角色,可能在一夕之间,就使很多人的生活发生改变,之后又重新给了他们新的生活。所以建筑师实际是一个对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求很强的职业。

他说三米以上的高度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他不认为人的能力有那么强可以控制整个城市的规划,因此他自己的工作室只有六个人,基本只做一些小规模的建筑设计,他不在乎自己工作室的规模是否很大,他认为那是一个生意,不管他获得什么奖,多么有名,和自己没有关系,仍然只坚持自己的信念,往一条自己的道路上走,而他还相信很多人最终也会往这方面走,他现在是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他也谈到了民主,认为民主实际是一种多样性,而现在整个社会似乎都朝着一元化的方向发展,已经把很多的多样性抹平,而他正是想去捍卫这种多样性。

从他的作品里看,他确实做到了用自己的建筑设计去捍卫着多样性。下图这就是他为村民建立的“多功能的厕所”。而且还不止如此,王老师说他近期的梦想是为周边72个村庄都建立一个这样的场所。

可供村民洗菜、洗衣、交流的综合“厕所”

这个厕所让村民们都非常喜欢也觉得非常方便。而从这个图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新建筑厕所完全融入了周围的环境中。我又看了他的一些作品,发现了几个共同点:

1.建筑融于当地环境之中,且周围大多有水。

2.大多选用当地特有材料建筑,保持各地的特有风格。

3.建筑作品没有新旧感,没有年代感,猜不出到底什么时候建造的。

后来,我又看了他的另一段采访以及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我甚至有点想落泪。这讲述他的经历以及如何破除万难建造了杭州南宋御街、宁波历史博物馆、国美象山校区等作品。最终呈现在大众视野的这些建筑,不知需要经过多少人,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奋斗、综合考虑力学、结构、环境、人文、美学等等诸多因素。而这种“不符合常规”的建筑,尤其会有更多层层的反对意见在不断阻挡,这更需要在应对各种质疑的声音之中,坚持自己。我觉得他是真正的起到了以身作则,承担起了一个建筑师的责任。

宁波博物馆

建筑与雕塑不同,雕塑是只能从外边看,而建筑是既要从外看,也得在内看。上段说完了建筑的外在,再来说说建筑的内心:也就是王老师提到的三米以下,我们人类居住的地方,可以说现代社会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离不开——室内装饰设计。

千篇一律的水泥房,外在的建筑形态,我们已经决定不了,所以我们只能把最后一点可以个性化的权利,留给了室内。

因此我们需要室内装饰,需要设计。但是与建筑设计不同的是,中国室内设计的兴起到现在也就短短数十年,虽说现在遍地装修公司,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装修、有很多设计师在给客户出方案,但是又有多少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使命感而不是只为了赚钱而做呢?

而纵观网络与现实,其实我倒觉得设计这个行业现在还没有到一个被大众足够重视的程度。

现实中:很多人装修房子不找设计师,还是觉得装修就等同于刮大白铺地板等这些基础活,自己不插手,交给工人干,差不多就行了,这就相当于给水泥房买了一件普通的外衣。而那些装修华丽丽的样板间,每个精致的摆件都被各就其位,拎包即可入住,这无异于一件挂在橱窗里的名牌大衣,高雅但没有“人文”气息,更像是一件设计师创造的工艺品。在我看来,这两者其实是一样的。

我很倒是欣赏那些为了装修房子,自己亲力亲为去折腾的人。这种人很明确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以后大部分时光要在这个空间里度过,每一件物品都有意义,每一处布局都是经过自己用心琢磨。我到觉得这种人是最需要找设计师的,因为一个对自己生活有追求的人,他可以不懂美学,不会用软件,但是他有思想,设计师把他的思想以专业知识加以优化,最终打造出来的才是属于自己理想的个性化空间(当然,也有设计师提出意见,但仍坚持己见不相信设计师的客户,这就没办法了,你高兴就好)。

我觉得最难做的设计就是,丢给设计师一句我也没什么想法,你看着弄,这种看似没有要求实际才是要求最多的,方案出来以后又总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却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改来改去,犹豫不定(这种客户不只是设计上,任何事情可能都是这样)。

还有一种比较难得的客户,就是他提出自己的想法,剩下全交由设计师去整体考虑,自己完全信任设计师的专业水平,这时候其实设计师是压力最大的,但带着这种信任往往能激发出自己的使命感,最终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空间。

网络中:先说简书,没有官方单独的室内装饰设计专题(我希望会有一个),它属于建筑圈之内,而建筑圈这个大范围关注的人数大约17万,在简书这样一个大平台略小众。专门针对室内设计的网站并不多(如果谁知道有好的请告诉我),论坛里大多被很多广告刷屏,而那些真正需要找一些装修建议的人群,除了付费设计和为数不多的精华帖以及一些散落的案例图片。而根源问题往往没处可循。我们只看到某种设计风格好看,却不知道他从何而来,那不就成了形式化了么。

而我现在的感受是,一个好的设计,一定有它的底蕴和故事,艺术、历史、设计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我希望能追寻历史的足迹,去发现我心里设计的之源,而不再是只为了把自己现有的经验和能力去熟练复制而做设计。所以我突然觉得我要去了解和学习的东西太多,没有人文气息的设计就像一个空壳,我接下来准备把我所了解的东西整理成文写出来。

正如严伯钧老师所说,大师米开朗基罗和提香到了晚年的时候,艺术风格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提香早期作品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提香↑ 《哀悼基督》,画中“黑暗的光明”是提香在晚年对自己的完美超越。

王澍老师在走的这条路其实并不轻松,我想也是很多人曾经有过的梦想,但是不管是被生活打败也好,被社会主流同化也好,也许当你走到一个点的时候,自然的就会随心所向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