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教育之我见

大学教育之我见

2024-12-14 来源:哗拓教育

之前和文惠小朋友说到这些观点,说得含糊不完整,所以整理一下写成文章给其补充完整。

先有问题而后有答案,答案就是将疑问中的事物给一 个合理的解释,我们先从疑问展开思考。

“为什么读大学”这个问题贯穿我们人生的一段很长的时期,可以从未来,人生经历,生活愿景等多个角度回答,这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有相对很多作答,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就可以思考到很好的解答,我们先不探讨,我们从比较小的,更实际的问题出发,“大学教育对于我们而言核心是什么?”

我所认为,第一个就是素质教育,也就是把我们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社会人”,谈起理想社会不禁让人想起乌托邦那个梦中国度。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人向往变得更美好,而由一个个人组成的社会也会呈现出整体向上,社会环境想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乌托邦的梦中国度虽然不会实现,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多糟呀,一个人人设防互不信任的时代,所以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人可以更友善一些,对别人的关爱多一点,冷漠少一点,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这些更有教化的人,一个更优良社会的子民。他们对别人平等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多了一些温暖而少一些自私自利,他们学会了克制自我,压制人性的阴暗面,发扬人性善良与正义的一面,互助共建未来。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素质教育,算是主述吧。而外在的客观环境中,我们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中也是极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实现。毕竟,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目的,“克己复礼为仁”的理想社会需要更多人去践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训需要人去传承发扬。

第二个就是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就拿我们说起的例子,小学时候居然能为了喜欢的歌曲就抄了整整一本歌词。但现在看来,那时候听的歌现在我们已称为老歌,记不得了也不听了或者很少听了。时代在不断滚滚向前,新的事物新的知识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学术领域的半衰期只有短短几年,也就是过了半衰期的知识就已经融入现有知识的体系里,已经不算创新领域了。越具有专业性的旧知识在新的知识的冲击下就越有可能被否决或摒弃。当红的主流思想,主流技术也许几年后就被新的更加强大的所取代。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时代,只有做到不断学习,不断适应新产生的事物才不会固步自封。

时代不但在呼啸裹挟向前,而且还在不断地加速中,更是产生海量知识与信息。走出懵懂的我们不只有惊叹,更要结合我们的身份思考,如何才能快速接纳这些新事物,怎样子才能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并迅速熟悉,如何才能够快速的学习一门新的知识,也就是自学能力,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谁都希望自身掌握更加强劲的学习能力。不但要会自学,还要学得够快。效力低下,不管是在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机制还是市场经济的末尾淘汰机制中都是死翘翘。我们大学的课程一般是一门课在一个学期学完,这样的课程的设计之一目的就是引导我们去开发自学能力,而有限不多的课时为了是引导我们自己积极主导自学和提升效率上下功夫。

高效率的自学也算是一项能力吧,从生活工作的实用性的角度出发的话,当你和别人同样作为白丁面对同样新的知识或工作,决胜之道在于谁能又快又好地学会,掌握并实际应用新的知识。人生就是一路长跑,领先了不一定有用,跑得更快也许才是最后的赢家。大家每天都是24小时,我们想要在同样的单位时间里比别人进步更大,这就要在效率上下功夫努力探索了。

自主学习的第三步,那就是深入学习。也引入一点关于我们自身专科生的思考,“在资源和学生学习能力都差不多的基础上,为什么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教学成果有相当大的差别呢?”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个人看法之一就是学得深度的问题。我知道,我了解,我懂得,我会用,这是不同境界的深度,我知道是百科知识,我了解释是稀里糊涂学过了,我懂得是学透了,我会用则是融会贯通的境界。就如大多数计算机专业人所学的计算机java语言,初学者要为其交学费倒贴,java工程师则完全依靠其吃饭,这就是深度不同的差别。我们专科生的课程从一开始就设计得更为简单,所以学了也像没学一样。因此,我们要引导自我去深入学习课程,而不是停留在“我知道”的层面,让自己以后回想起徒增懊恼。一位朋友说,人能够了解自己,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在专业上和能力上选出最适合自己优势的选择,何其困难。我忽略到这一点,我认为,发现最优解是一个漫长得过程,这个过程都是一种迷茫困惑的状态,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迷茫就停步不前,不妨行动起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升上来,或许在行动的过程中就能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果迷茫时就气馁不进,那么当你认为的机会来临时,学习能力却没跟上来,就只能看着机会从指间溜走了。所以,当下不知道路在何方时,先行动再等待,而不是坐叹命运云云。

从典故中“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到胡适“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无不强调个人的独立性,人正是因为差别不同而体现人生得到意义!如果千人一面都是一个模子打出来的,那样无法展现出不可替代性还有什么意思!说到圈子的问题,就如我的例子,我并不认同舍友们所做的事情,所以我经常不在宿舍和他们待一块,志趣不同玩不到一起,当他们说我不合群时,我不以为意。思想的独立性,说得文艺一点“三观不同,何必强融”,讲粗暴一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不会因为他们这个圈子的舆论压力就改变自我去适应他们变得与他们合群。如果人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下,那么这就是为别人而活吗?自我在哪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发展自我的独特,才能以后在和你的朋友的团队合作中发挥所长,相互弥补,成为团队的不可替代性分子。

独立的思想就在于敢于提出疑问和批判。面对新的讯息,我们应抱有怀疑的态度,这是真的吗?还有其他可能性吗?事实是禁得起严刑拷打、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只有假象才经不起推敲。  有人说,素质教育应该是贯穿全部阶段的教育才对,我并不否认这一点,我觉得人的一生就是走向善的一个历程,素质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大学的素质教育是基于理性思辨的素质教育,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因为尊重他人才能换取社会学上所理解平等地位,一个有着尊卑贵贱思想的人可能以为自己高贵地踩在奴隶上,却不知道自己被更高级别的人视如炮灰。理性的成长是一个引导自我走向深度的历程,素质教育结合独立性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催生出社会的灵魂,而非被洗脑后执行命令的工具。

行为至此,本人作为一个怀疑论者,如果废话一大堆,这个论述那个引用拼凑堆砌起一个观点来骗得你信信的,倒不如让你怀疑起来,怀疑才会驱使人去探求答案与真相,甚至要怀疑我此刻的言论,如果是真理就敢于拿来审问自身的,让你质疑我的观点才是我的想法,而不是给你灌输我的价值观点。要知道,每个人的见解都带有自身的局限性,可能是带有偏见,我所说的并不一定适合你,经验之谈不一定可信。我的个人体会,个人经验只适合我个人的的生活,可能到你那里就不合适了,所以我不表达观点,避免把人带沟里去,不如让你的独立性去“始于怀疑,终于信仰”。

怀着路有猛虎的恐惧之心,特别怕观点表达不清楚不到位给别人听,来共同探讨嘛。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