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振宇的得到App上,被订阅最多的和菜头订阅人数已经超过11000了。
这个数字不算大,超过10000关注的公众号早已如过江之卿,它们覆盖了各方各面,既有鸡汤养生这些中流砥柱,也不乏细分行业的KOL们——但是考虑到在得到上订阅的费用是每年199块,11000这个数字已经很让人兴奋了。
毕竟,人们已经习惯于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取信息很久了,还顺带渐渐把纸媒们逼上了绝路。
在我天真无邪的高中时代,因为自己喜欢写点东西,所以对于知识产权、盗版这些东西一直是比较敏感的。那时我的想法是,阻碍人们使用正版、为内容付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获取正版的成本太高,特别像我们那种小城市,很多正版书在书店都见不到(那时网购也未风行),而电影院也是在我上大学以后才开了几家,这就意味着要看正版书你就要去省城买,要看正版电影你就要坐车去外地看;
二是经济水平太低,这么多年正版书、正版软件的价格变化并不大,但当时的人均收入显然是比现在要低很多的,让一个人省吃俭用买正版容易,但要让想读书、玩游戏的人都每顿饭少吃几块肉就显得不近人情了。
但是后来再去看,其实原因远不止这两个,版权的保护和付费习惯的培养就是另外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长期享受免费资源并能够通过诸多站点轻易获取免费资源的人们,想要拗过来还是挺难的。要求人们在无需付出就可以得到的情况下付出,是违逆人性的。
近年来随着版权保护的加强,人们一边骂娘一边也渐渐接收了不能免费得到一切的现实,同时也算是潜移默化地加强了版权意识;而人们收入的逐渐提高、城市小中产人群的逐渐增多,也给付费行为降低了门槛。
最近随着值乎、分答的火爆上市,“为知识付费”也变成了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我想他们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对为信息、知识付费的习惯的培养。
值乎、分答们提供的信息比之前的那些平台提供的更有价值吗?至少我不这么觉得,对于一些真正有深度的问题来说,知乎上面图文并茂的长篇大论显然是更加有价值的,但问题在于这种形式已经免费很久了。
可是现在,一种新的形式搭配着新的理念出现了,形式是什么也许不是最重要的,“新的形式”才是最重要的。人们需要一个理由去接受新的理念,所以“新的形式”产生了。
而这背后,知乎和果壳所拥有的优质用户群也功不可没,也许只有在这片试验田里,这种尝试才行得通。毕竟知乎是孕育过童瑶事件的平台,说直接点,这里的用户更容易为自己心理认同的事情掏腰包,比如对知识的尊重。
很多人对值乎、分答抢大V、泛娱乐化的做法表示不爽,觉得是对“知识”的玷污,但我倒是觉得这是一条已经被验证过的可行之路。靠着专业知识能把平台的规模做到多大呢?知乎在扩张用户群的道路上也选择了增加娱乐化内容的手法,毕竟虽然不是要做到微信那样全民通用的状态,社区人口基数够大也是许多事情得以推动的前提。
而以大众人物起步赚吆喝也是走的微博的路子,这条路的后续发展方向也被证明是健康的。2009年微博上线,引爆点是姚晨、李开复一批人的站台,而几经挫折沉浮在近两年逐渐走上正轨,靠的是平台对中长尾内容的挖掘和小V、网红的涌现。
这条路再适合值乎们不过了,因为所谓的专业型知识提供者从来都是他们的优势,后续的道路是明确而光明的,那么通过第一步大众名人站台把尽量多的用户拉进来就是必经之路了。
上面说了这么多对他们做法的赞同,我对这种模式的疑虑也还是有的,那就是这种付费习惯有多少人愿意去养成呢?又要多少人最后真的会留下来变成受众呢?
这种商业模式是最美好也最“傻瓜”的了,你花钱,我卖给你东西,所谓“知识电商”,而这么多年这么多人为了通过内容和社区盈利不知道尝试了多少商业模式,其中挫败者十之八九。如今值乎们的这种最简单的“买卖”方法,买账的人真的足够多吗?
但至少,我是希望买账的人越多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