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这样结束了,接下来很多人也该因此改变自己的命运了。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刚出考场总有这样那样的感叹,题目太难?题目太简单?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高考是选拔制度,最终决定命运的是别人考几分。
从语文是工具开始
很多年前,王蒙曾公开表示,高考语文卷子他都没及格,以此诟病语文教育。以他的地位名望,确实给很多人带来困惑,是啊,人家是作家,玩语言的行家,语文尚且不及格,可见语文教育的问题有多大。但是仔细一样又不对,语文有拼音,有科技阅读理解,有作文等很丰富的内容,如果不是科技从业者,对科技阅读理解能力有限是可以理解的。不是古文学专家,古文阅读理解能力有限也是可以理解的,王蒙作为知名作家,作文满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他的内容完全掌握私以为对他并不公平。而大部分的高考生,也并不以作家为此行的目标。
语文是工具,帮助我们在知识海洋乘风破浪,帮助我们开疆辟土,征战沙场,是综合能力。语文所考察的能力也不仅仅为作家而设。
科举的选拔性质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高考的语文太难,太偏了,不适合,也许认为数学太难了,不合适。高考最基础的功能应该是选拔机制。大部分的领域,顶级优势资源总是稀缺的。如何分配这些资源就非常复杂。常有人诟病科举,而对它的先进性熟视无睹,以谴责八股为乐,却不知古时候科举考察的内容。余秋雨曾对古时科举考场有很多描述。
在科举之前,曾采用世袭制任用官员。什么意思呢,朝代建立之始,功臣子嗣世袭罔替,不管能力如何,位置就是他的,其他人在这个体制里面难有出头之日。也无法实现阶层流动。
这项制度废弃以后,采取过察举制,举荐人才,可以想象这种制度很容易在地方滋生各种利益集团。为了改良,又出现了九品中正制,举荐权上交到中央,所有官员分九个等级。当然,其实推荐还是地方在做。
整体而言,这些制度基本上还是无法“寒门出贵子”。出身贫寒,几乎很难会成规模的往上层流动。后来才有了科举。科举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化演进,已经非常成熟,虽然身边很多朋友还是认为所谓科举就是八股文,根据四书五经写一篇作文,而且格式等都受限,所以影响所有人的发挥。然而作为一项先进的制度已经远播海外。
科举层层选拔,科举发展后期保留了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类似完形填空,需要很广博的知识,所谓帖经和墨义。而进士科需要对发挥创意,可能也会有对实事的看法等。明经死记硬背基本可以,进士科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可以应对的。
说了这么多,会发现,古时科举的目的是为了给皇帝找干活的人,而古时候除了科举产生官员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群体叫“吏”,还有师爷,谋士等等,而古时候的流官制度,可以理解成集团给某个子公司空降一个总经理,而“吏”就可以简单理解成各个部门的管理层,通常这些人不流动。他们不需要通过科举产生。整个国家需要庞大的官僚体系支撑才得以运转。
科举的选拔本质,就在于皇帝需要那么多干活的人。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学了那么多,是用来换皇帝给的资源。对于个人而言,是要去争取那个资源,对于皇帝来说,是要用他来办事。僧多粥少,简单直接。
高考的科举本源
就像企业因为业务需要,要招聘10个人,找来1000份简历,然后筛选下10个人,并不是这990个人不行,而是和企业目前的诉求不符合。
科举的局限在于,选拔的目的是为皇帝办事。所以就少了其他方面的引导,也造成大家不会往其他方面发展,西方的工业革命,科技的发展就会缺失。
高考的本质也是大家在争夺资源。什么资源?继续教育的权力,进而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只有10个饼,有1000个人都要,如果一个人一个,如何从这1000个人里面筛选,这才是高考的本质。如果高考题目很难,150分的卷子,大家都只考60分,那就没有达到选拔的目的,它需要有10个人超过其他人,超过多少不重要。所以,你考61分,其他人都考50分,那就赢了,这个时候,其实考149分是浪费,你说呢。
回到本质,如果不通过高考,也可以改变命运,就没必要高考。高考带来的隐含的价值,人脉的积累,视野的开阔,认知的升级,如果都是为了改变命运,而不通过高考能达到,也可以。
外国的月亮更圆吗?
曾经听很多人说,美国的小孩上学很轻松,初中的难度和小学难度差不多。也听说亚洲国家学习基本都比较难,比较苦。也有说美国不用高考,或者高考很简单的。
美国类似高考的考试有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Program)和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其中SAT一年考7次,ACT一年5次,很多学校需要学生有申请函+入学申请+高中成绩单+SAT或ACT成绩+特长证明+推荐信。
可以看到,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项,这个时候就会发现,除了成绩,其他的部分都需要很多人工干预,是非常巨大的人力成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是很大的操作空间。私以为,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大学是宽进严出,最后可能无法毕业。
看起来这非常公平,不过,一般而言,高中成绩和“高考成绩”非常重要,占很大比重。那么问题来了,曾经有个段子,SAT的考试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辅导,非常难以取的优秀成绩。而这个辅导非常“昂贵”。
优质资源紧缺
优质资源总是稀缺的。要上哈佛牛津都不那么容易的。《社交网络》曾有个桥段,高富帅投诉扎克伯格剽窃,希望学校有所行动,校长说哈佛的学生是创造工作而不是找工作,印象深刻。哈佛学校就这么大,所有人都去上不现实,对于哈佛来说,如果希望校友有所成就,生源很重要。如果经历长久的培养,发现他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这种资源投入的浪费是非常巨大的。
曾经大家诟病火车票购票难,有了12306,开始诟病购票网站体验不佳,买不到票。12306买不到票问题不在车票,而在火车运力上。只有那么多车,却有那么多人要走,一定有人走不了。做到绝对公平是很难的,即使一节车厢运3车厢的人,也无济于事,凭什么你能回去我不行?
能不能加车?当然可以,但是,过了春运,那么多车放着生锈,谁来买单?
竞争对手也许并不在身边
回到主题,高考是一场博弈,我也不知道题目难不难,也不知道它会出什么题来考我,所以干脆什么都做,什么都学,什么都弄明白,至少我有很大的概率题目都能答对。这是一种非常笨拙费力的选择。我不知道对手出现在哪里,也不知道其他那么多考生会是什么样,所以尽量保持自己在很高的优势水平上,应该会万无一失。但是,这非常难,所以我要做其他的选择,比如看看往年的题和往年的分数线,我大概能上什么样的学校,然后针对我最能提升的部分加大力度。
考满分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不现实,但是我们会冲着满分去学,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都有偏差,每个学科中的不同部分,也有不同的熟悉程序,和掌握的难易不同。选择自己最能提升的部分,也许是一种办法。
高考题目多难,考多少分并没有那么重要,在分数是唯一选择的前提下,重要的是将来要和你做同样选择的人,他考多少分。
清朝初期,满汉同考,结果满人完败,改革,南北分开来录取,类似美国平权法案,照顾弱势群体。如果身处教育资源丰富地区,和身处教育资源匮乏地区,那么就会出现,同一个工地上,一个考了600分的人在搬砖,一个考了400分的人在空调房做设计,现实是这样,公平是相对的。
我们只是做好充足的准备,做最大的努力,迎接最不确定的未来,整体而言,人生每天都在做选择,因为某一个选择产生巨大影响而完全无法挽回的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后记
部分内容来自wiki百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社交网络》,《潜规则》,《近距离看美国》,或有出入,不影响整体观点。对于底层的丛林法则,高考是一条值得一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