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海记得

海记得

2024-12-14 来源:哗拓教育

        我出生在扬州,一座以瘦西湖闻名的古城。在高中之前,我一直觉得我以后的生活必定会和扬州分不开,大学,工作,成家,柴米油盐,一辈子安安稳稳,那些别人口中的故事若不是用扬州话讲述出来,我可能都会感到不安。

        那个时候的我,总觉得在自己的城市悠然自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周围的朋友不用分开,熟悉的街口不用靠着乡愁一般的吟唱去回想。

        但,步入高中之后,我的圈子开始变大,大家的思想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我开始“厌恶”高中之前的自己,我第一次把“懦弱”安置在自己身上。

        这种愈演愈烈的“逃离感”从高一一直跟随我至高三,我从一开始的害怕,到后来的认真审视,我开始真正思考自己以后生活的样子,而不是上一辈潜移默化我的安逸保守。

        一直到高考之前,我在担心的都不是今年的试卷会不会很难诸如此类的正常考生思想,我害怕的是我走不出自己心里的“城市”怎么办。

        填写高考志愿时,如你现在所见,我喜欢写作,喜欢记录生活,因此我想读传媒类专业,可是,固有的保守生活观念再一次冲击着我,文科生嘛,而且是男孩子,读经济金融类的专业出来多好呀,好一点可以去证券所上班,差一点的去做做会计或者考个银行,以后也是安安稳稳,吃喝不愁的呀。

        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是,19岁的我还不懂得如何同父母亲戚表达自己想要的他们眼里浮夸不切实际的梦想,所以我选择了接受。

        多年以后,当我怀揣着自己大学四年所写的作品四处求职时,几乎每个HR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读的经济与金融专业,为什么想要应聘我们公司文案新媒体这类职位呢?”每次回答这样的问题,我都会说是自己当初的成绩够不着传媒类的院校,所以修了现在的专业。没错,我承认,这样说只能更加体现出我的怯懦,但我不想否认我父母亲戚安守本分的生活观念,他们没有错,错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给他们注入了太多与世无争的安逸,所以我宁肯让别人觉得是我自己当初的能力没有考上心怡的专业,也不想别人觉得我的家庭思想过于保守,这不是一种掩饰,而是一种保护。

        我大学四年读于淮安,同扬州一样是个安逸的城市,我没有丝毫的水土不服,让我惊奇的是这里的方言竟也和扬州神似,所以来到淮安的第一天就让我有了一种归属感,我安逸了几个月后便发现了不妥,用我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地铁,那必定适合养老。虽然我爱上淮安的,正是这份安逸,但我心里清楚,这和我以后的生活没有关联,所以大学毕业之后,我选择了离开。

        我来到上海,只有两个原因:第一便是离家近,第二即沪为大都市。

        来到上海,我才觉得一个城市的面貌是和人的穿着息息相关的,这不是说你一定要穿的多好看,而是你的穿着可以透露出你的气质,这和扬州淮安是不一样的。

从一开始的崇拜和向往,到现在走过上海最繁华和最不繁华的地方后,我也渐渐明白,生活,不会是你一直臆想的美好,只有你走近,才会发现,这些美好,都是不堪堆砌而来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