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平凡的世界》——我想活成孙少平

《平凡的世界》——我想活成孙少平

2024-12-10 来源:哗拓教育

在路遥这部百万字的巨著《平凡的世界》里,再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及思想的变化进程,这其中的跨度以及整部作品所呈现的恢弘气势已经有太多人予以肯定与称颂。对于一个尚未受尽岁月的漫长洗礼、不曾经历生活的沧海桑田的小青年来说,我的关注点更多地只是简单地却也感同身受般地在小说中的人物身上。

在这长长的篇幅中,人物众多,形象典型,最具进步思想和现代意识的两个人物莫过于孙少平和田晓霞。这两人即使放在当今下,也绝不会过时。

如今有太多的人在信奉“知识改变命运”、“生活不应该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人生有无限种可能”、“与其平平淡淡安稳一生,不如去到北上广闯一闯”等。所以,在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人在往上爬,太多的人在向前尝试,也有太多的人半途而废,当然,也始终还有那么一群人在锲而不舍,拼命追求。有人放弃了,或狼狈而归或不再遗憾;有人坚持了,或如愿以偿或不遂人意。有多少种思想和行动,大概就会生出多少种结果顺应而生。

经历所有的磨难,享受恩赐一步步到来。在孙少平的身上,这句话真实地成了他的写照。

“他现在已经从山圪里来到一个大世界。对于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啊”,这是高中时代孙少平心里的真切而激动的想法。作为农民的儿子,作为贫穷的农民的儿子,孙少平向往更好的生活,比任何人都向往。因为他想,所以他在行动。

在中国有太多和孙少平相似的例子,他们渴望走出山里,摆脱贫穷,愿穷极一生去为此不遗憾。曾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对于生长在乡村的我而言,读书似乎成了我们唯一接触外界,了解世界的机会。小学的时候我们在本乡的学校上学,到了初中便可以去镇上就读了,等到高中就能够去到县城去看看了,如果还能那么幸运走进大学,就可以去到你想去的城市了。这无疑是一件让人无比期待和兴奋的事情。

对于身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人而言,这何尝不是一件本闪耀着光芒的事情啊。小说中的孙少平也是如此,从村到镇再到县城,他在一步步离开自己生长的双水村,慢慢靠近外面的世界。只是孙少平也不一帆风顺,高中毕业他没有获得上大学的机会。最大的原因莫过于是贫穷。所以高中之后,他回到了村里,成了一名乡村教师,是好景却不长。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怀揣了一颗跟着先进思想走的心,孙少平还是免不了一切回到解放前,成为了一名淳朴老实的农民。

可有追求有信念的人不会因为现状而放弃了对理想的安置。他不甘心从此的人生就这样献给这片土地,他的内心还有太多的敢想敢做。所以,他决定改变。即使路遥先生未曾告诉我们孙少平最后的归宿,但是我想许多年以后的孙少平一定会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而骄傲无憾。

离开家乡的时候,这时的农村正在进行改革,集体公社渐渐在废除,土地责任制已经开始要卷起一阵田地承包到户的春风。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知识分子孙少平是很有前景而言,但是他选择了与之相悖的方向背道而驰——从农村到城市。黄原城成了他的目标之处。

如同现在所有的青年一样,孙少平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高学历,所以他只能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记忆尤深的一句话是:少平马上知道,这就是他的世界。他将像这些人一样,要在这里等待人来买他的力气。等待人来买他的力气。我总是觉得这句话有着一种尖锐的语气,或者是一种不得已的态度,更甚的话就是一种豁出去的听天命感。这个时候的孙少平刚进城,身上揣着少得可怜的生活费,吃了上顿没下顿,连最差的旅馆都住不起。所以,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工作,毕竟老板包吃管住。至于是最累的工作,吃住不像人也是无所谓的。孙少平,只想找到一份工作,只想挣到钱。

看啊,一心挣脱小地方,追求大城市生活的我们,是不是有着和孙少平类似的处境,相似的心情,雷同的想法呢?谁说不是呢。孙少平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上工地,卖得全是苦力,辛苦劳累自是不言而喻。但他丝毫不后悔,不抱怨,至少他在城市暂时站了脚跟。他领会到了城市的繁华,看到了世界原来可以这么不一样。

这时的孙少平,和我们初入心往的城市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终于,我来到了曾心心念念的大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寻得了一处住所,认识了一些人,看到了城市生活的美好,设想到了往后的美好。但是,工作很忙,加班会很累,薪水很少,房租很贵,生活费处处省,人心有时竟也单薄,时常倒头就能睡着,时常又孤独得行只影单,可是这一切自己知道。拨通父母电话的时候,要高兴地告诉他们我一切都好,即使失业了,也不敢和他们说实话。但以前眼中的大都市生活,光鲜亮丽、光芒万丈尚且离我都还是远不可及。我也时常感到迷茫,也时常倍感疲倦,但是当初的一腔孤勇、决意而行,让我知道做自己想做的是美好的,即使不如意事常有,但也许坚持坚持就过去了。

这些,都是当时我们生活里隐匿起来的真相。

刚毕业那几年,刚和社会过招的那些时光,是一段和风逆行的岁月。总是艰难,依旧倔强。

孙少平深深领会了在这座城市生存的不易,但是他一直在尝试着满足和不满足。成为一名揽工汉,以此获得报酬是一种满足,而不因此放弃学习的机会是一种对生活的不满足。生命所长,在每个人的一生之中,也总会出现那么一个几个人,因为他们,你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在那段对自己的现状不愿启齿的城市生活里,更快更坚定地成全孙少平的无不是田晓霞。他们是校友,又来自同一个地方,但在他们之间,又有着难以跨越的距离。田晓霞的父亲田福军原是县领导,后又高升为黄原城的地委书记。一个官二代,一个农二代,这样的差距自然一目了然。但是,在他们思想世界里,孙少平和田晓霞是在同一地平线的。虽是官二代,但田晓霞靠着自己的努力孜孜不倦学习,用自己的实力考上大学,成为了一名思想解放、与时俱进的女子。在她的身上,更甚的是还有一种勇敢追心中所爱的精神。工作上,她如愿成为了一名新闻记者;爱情里,她不羞涩对喜欢的人吐露心迹,成全一份你情我愿的自由恋爱。因为田晓霞,孙少平才能轻易地如愿不断得到书籍,汲取知识,获得思想;也正是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互相搀扶鼓励,让彼此在这条未知的路上走出一种康庄大道之感。

对于他们俩而言,实实在在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不屈于生活,也赢得了爱情。虽然故事最后作者只交代田晓霞即将开始新闻记者的新工作,孙少平也因曹书记成为了铜城煤矿的煤矿工人,获得了一份公家的工作。但他们的一切都在往着理想的方向发展,这本身就已经足够值得期待与心动了。

看罢全文,如此不起眼的孙少平虽然没有成为显赫一时的大人物,但是在那个知识贫瘠、思想落后的小山村,他靠着有限的环境、有限的能力,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到了更大的世界,成就了渐渐趋于理想的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一种成功?

在孙少平心中也藏着宏图,当自己经历着被包工头挑三拣四的筛选时,他在心中告诉自己:他要和雇佣的共将建立起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尤其是对于那些上过学而出来谋生的青年给予特别的照顾。孙少平懂得平等,懂得尊重,懂得善良。他不甘一生平淡,一生落后,所以他敢于畅想未来,善于用行动言语。这些在多少人身上又是遥不可及的!

在这一路的追逐中,珍贵的是他不忘初心,家人是他永远的牵挂,也是他不竭的动力。孙少平有理解支持他的家人是幸福的,孙玉厚的一家子有这样的孙少平也是值得骄傲的。在老孙家,孙少安扎根农村,跟着改革的步伐一路向前,最终成为了旁人羡慕的“冒尖户”;孙兰香的勤劳淳朴,踏实努力也终究成为了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小青年,考入大学,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对于农家子弟来说,在上个世界八十年代无异于是一次“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只是可悲在孙兰花,同情之时又禁不住她的保守愚昧,为一段破败的爱情去守护一个艰难的家庭,这样的生活无疑过于糟糕。只不过那个时代的孙兰花,太多了……

或悲或喜,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症结所在,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时机。活在当下,当下虽不易,当下也有所幸。即使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孙少平,但至少不要活成孙兰花。时值蓬勃生长的年纪,时常心有不安、心有不甘,但如果你想做,其实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孙少平不是最卑微最无力的代表,我们其实也不是。他用活生生的例子活出了我们当下所想象过的种种状态,为何我们只滞于想法,止于行动?

所谓脱贫致富,所谓勇追所爱;所谓道阻且长,所谓前路未知。愿我们每一个人在《平凡的世界》里看见自己的真实模样,在他们身上获得改变的力量。我们只是平凡世界里的一员,我们也不只是平凡世界里的一员。那么,以梦为马,理想又何无畏于年。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