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奢侈的红楼饮食

奢侈的红楼饮食

2024-12-10 来源:哗拓教育

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内涵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文化、人情、历史、民俗等诸多因素已被包括在内。“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那么就请大家跟随着我,一起走进《红楼》,去见识一下那代表封建贵族最高水平的饮食追求吧。

首先为大家上的是一道家常菜。

看过《红楼梦》的大多记得,当刘姥姥进餐时,王熙凤给刘姥姥夹的一道名叫茄鲞的菜,制作程序刁钻得令人瞠目结舌:把才摘下来的茄子削了皮,只要净肉切成碎丁,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豆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要吃时拿出来,用鸡丁样的肉拌着吃。一盘家常菜做起来竟如此繁琐,难怪刘姥姥这样一个庄稼人说什么也不敢相信口中吃的就是茄子。由此可见,贾府的食物已不再拘泥于食物的本味,而是力图在对食物本味的超越中,来获得一种心理的或者说想象的满足。因此,有意识地把茄子而不是山珍海味拿给刘姥姥品尝,就是要让她从熟悉的茄子中获得一种陌生感,并在这种陌生中回味到茄子的那一点熟悉味道,才会产生连绵不断的惊奇效果。而那种贵族之家的既立足于现实又对现实的超越力量,像滋味一样被刘姥姥、更是被我们读者真切地品尝了一回。外在的炫耀,对贾府而言已是多余了。

品完了菜,让我们来用点汤吧。

第三十五回,是写宝玉挨打后,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去探视,让宝玉想吃什么尽管说,宝玉说的是小荷叶小莲蓬汤(也称“莲叶羹”)。这汤本是一种汤面,先将面食用小巧的银模子轧出荷叶、莲蓬等各种花样,用荷叶垫底将其蒸熟,氽入鸡汤,取荷叶的清香和鸡的鲜味,这汤便制成了。然而看似简单,实则不凡:当人们把做面的模子找来时,连见多识广的薛姨妈也要忍不住赞叹贾府想得绝了:“四副银棋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有豆子大小的花形,有菊花、梅花、莲蓬、菱角……共有三十四样,打得十分精巧。”难怪薛姨妈说,如果不是事先说明,是再不会想到这东西是派什么用的。不过,王熙凤的解释是:“这原是备膳用的法子,只呈样做过一回,就收起来了。”这就暗示了我们:元妃省亲时,其饮食规格可能有的一种奢华。也正因为这种奢华并不是日常所需,所以刚开始找模子时,精明的王熙凤也没有头绪,想了半天也没想到。这在无意中制造了一种悬念,把平常的一次制作汤面需要器具的寻找过程,渲染得如此跌宕起伏,再加上薛姨妈在旁赞叹,想不注意都难。问题是,虽不常用,但居然让王熙凤近乎遗忘,对此器物的不重视也可以想见,从而与薛姨妈的高度赞扬形成强烈的反差,强化了贾府在饮食上惯有的奢华。

用餐自然少不了主食,这里我想谈一谈粥。

第五十四回,写到元宵节的深夜,贾母与王熙凤有如下对话:

贾母说道:“夜长,觉得有些饿了。”

凤姐儿忙回道:“有预备好的鸭子肉粥。”

贾母道:“我吃些清淡的。”

凤姐儿忙道:“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预备太太们吃斋的。”

贾母道:“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

凤姐儿忙道:“还有杏厂茶,只怕也甜。”

贾母道:“倒是这个还罢了。”

这段描写的主要目的当然可以说是为了表现凤姐侍候老太太的周到。但贾母几次的挑剔,凤姐均能胸有成竹地用新的品种来替代,说明了在贾府,不断变换的口味似乎总有不断变化的食物来适应,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贾府上层人士在饮食上的随心所欲。其随心所欲的背后支撑,自然是丰盈的物质基础和封建贵族生活的腐败奢华。

当然,如果意犹未尽,我们可同颦儿到栊翠庵品茗,幽幽茶香,沁人心脾;随宝钗赴藕香榭吃蟹,吟酒作诗,其乐融融;跟湘云去芦雪庵尝烤鹿肉;和刘姥姥一起高喊:“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头老母猪不抬头。”

《红楼》中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余香满口的同时,封建社会上层贵族的骄奢淫逸及其制度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我们读者已然心知肚明。

后记:《红楼梦》堪称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读时我们不应仅仅盯着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抑或金陵十二钗的别样传奇。其中的饮食、服饰、建筑、物什、诗文、人名、礼仪等均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共同展示,《红楼梦》的反封建内涵才变得真实、变得不朽。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些因素吧!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