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永远不要说“我觉得”。

永远不要说“我觉得”。

2024-12-12 来源:哗拓教育

今天分享两个事情。一个是项目的选择,一个是这句口头禅。

想创业,但是不知道做什么项目。我给的建议是,朋友,千万不要强行憋想法,一定要慎重。

到底这个时代,这个时期,什么项目好?互联网项目?O2O?B2B?跟一位投资人闲聊的时候聊到O2O,她做的比喻很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下。“O2O就是瞎扯淡,你看两个O就是两个蛋,两个蛋扯来扯去扯个没完,是不是瞎扯蛋?”

我也顺便发表下拙见:很多项目看起来光鲜亮丽,聊起来风生水起,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为啥捏?说个最简单的解释,中国有多少人,有多少聪明人?你觉得你很聪明?有多聪明?所有好玩的,有意思的,能赚钱的,只要能想到的事情,我相信在某个角落肯定有一帮人在夜以继日地孵化。

作为踩过地雷还活着的人,我的总结大概是这样:找项目也好,为了创业而创业也好,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行业,上游和下游至少要有一条关系链是过硬的。然后,朋友,你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想想,你到底擅长什么?你的特长是什么?营销?公关?管理?你的身上一定有一种只有你才具备的特殊的能力,一定有,你能找的到,就算爱骂人,放屁臭,都属于特殊能力,想办法把它挖掘出来,放大它,结合到你的想法里去,放大它,这非常重要!

讲道理的话,在搞某个行业的创业的时候应该先接触这个行业一两年甚至更长,具备一定经验和心理准备,再下海,这样游起来才比较舒适,蛙泳仰泳自由泳有的选择。(当然这是在讲道理的基础上,现在很多人是不讲道理的~比如我,所以我花了太多太多时间在补课上了。555)

最后补充一个比较世俗的观点,创业,最好做一个接地气的、一听就明白的事儿。为啥这么说,我觉得自己是个例子,我在做的属于电子竞技行业的东西,然而电竞这个东西并没有那么多人知道,特别是长辈,在你介绍项目的时候你必须要先把行业背景,电竞游戏是什么东西巴拉巴拉一遍,在他们朦朦胧胧了解的情况下再巴拉巴拉一下你的项目到底是在做什么,我总结了从长辈方得到的回应大概是这样:这个东西听你讲起来好像很叼的样子,但是我不了解。

回来这句口头禅,“我觉得”

这是一句非常有魔性的口头禅,用了一次就会一直用下去,然而它给人的印象是很没有安全感,而且会给使用者产生一种误导,当你说“我觉得XXX是怎样怎样的”,你就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一句肯定句,变成一句正确答案。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真的,当你在心里把疑问句变成肯定句的时候,就不会再愿意去寻找疑问句的答案了,会为你今后走弯路埋下一个很深的伏笔。

在我和合伙人Y刚组建公司的时候经常一起讨论“公司大事”,互联网的东西,每个方向,每一步带来的后果,都没有正确答案,只有大概。我们投入很多精力在大方向的把控和讨论上,有好有坏,好是多交流,坏是产生内耗。有一次和一位前辈闲聊,我说我和Y经常一起讨论事情,然后我们意见交换什么的都挺顺利的。前辈跟我说了一番话我回去琢磨了很久才消化完,跟大家分享一下:“多交流是应该,但是要注意频次,交流的前提要先确保双方对某个事情的认知达到同频,然后进行的交流才是有效交流,很多时候双方的交流只是停止在说服对方的层面,那么就产生了内耗。”

我回去琢磨了很久,到底内耗是什么,后来我明白了。我和合伙人Y初期碰头很多时候想法和看法会有所不同,某些方向的理解会有所偏差,我们总是希望经过讨论最后能得到一个正确答案,比如我说服了Y,或者Y说服了我。说白了就是讲道理。但是慢慢我发现,我们过于在意某件事情谁有道理,谁说的对,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质,其实我们交流的重心应该是找出事情的解决办法,而不是说服对方。

有一次我们遇到个事儿在想解决方案,大家想法不同,然后开始讲道理(PS:因为互联网没正确答案),讨论结束之后达成了共识,我们都确定,嗯,按道理来说这个事情应该是这么回事,然后第二天我们去解决这件事的时候发现其实我们并没有找出解决方案。

当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开始找原因,才发现原来就是“我觉得”这句魔性的词在诱导大家讲道理。

也许我上面讲的比较抽象,我打个比方帮助大家理解一下,就好像两个前锋在踢足球,我们把球带到对方的禁区里,然后停下来讨论,要以什么姿势来射门才比较帅,摆了很多POSS耍酷却忘记抬脚射门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