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70+80后5.6亿人,有几个看了这部剧?

中国70+80后5.6亿人,有几个看了这部剧?

2024-12-11 来源:哗拓教育
电视剧《平凡岁月》剧照素描,来源于网络

你知道继《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那年花开月正圆》之后的热播剧是哪一部吗?我不大清楚,《国民大生活》、《独步天下》似乎也没那么热,总之不大符合我的口味,《急诊科医生》我也才看了两集,估计会热起来。

《平凡岁月》是一部平凡得只剩下平凡的国产剧,你甚至不能在各个视频客户端首页找到它,但是,它却是我眼里的热播剧。44集的电视连续剧,被我在一个星期内一口气看完了。

这部剧能够吸引我夜以继日地追,我觉得,一是因为故事风格和我平常写的故事一样,生活化,接地气,第二个原因是,剧里的好多场景是我们很多70后、80后年少时的生活写照。它不仅引发我的情感共鸣,还会勾起很多人美好或不美好的回忆。

《平凡岁月》讲的是一家人跨越30年的家庭生活故事,以及社会历史的变迁,大小故事不断。想具体了解的朋友可以找度娘或直接看剧。

故事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2014年

故事地点:北京(主场在李家小四合院里)

人物形象:李家四代人

姑奶奶:30后,斯琴高娃饰演。李家一辈子未出嫁的女儿,大当家。思想选择性开明,年轻时是个有理想、有文化、有追求的新女性。

妈妈:30后,李家儿媳,守寡多年。孩子们的家长,无实权,性格懦弱,受姑奶奶管制,每天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大半辈子与姑奶奶天天拌嘴,却始终不离不弃。

李大宝:50后,沙溢饰演。李家大哥,棉纺厂机器维修工,中学毕业就打工养活一家人。脑子灵活,技艺精湛,幽默风趣,死皮赖脸,话痨,疼老婆。

张朵朵:50后,徐梵溪饰演。李大宝媳妇,工人歌舞团舞蹈演员,漂亮,善良,直率,从小为舞蹈梦想刻苦练功。当上歌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女主角后发现自己意外怀孕,又正巧赶上歌舞团制度改革,光环褪去。

李大雅:50后,李家大姐,强势,婚前与兄弟打,婚后与老公打,但总打不散。

李二宝:60后,黄艺馨饰演。李家老二,是“姑奶奶”雪地里抱回来的弃婴。从小品行不端,在家偷钱偷吃,在外倒买倒卖。曾南下做生意挣了点小钱,回北京开录像厅,因向观众播放三级片被查封。

李三宝:60后,80年代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政府上班,有些木讷,典型的“学霸”、“公务员”形象。

李小雅:70后,李家最小最听话的孩子。上大学前都是穷人家孩子的形象,缺肉吃,豆芽样儿,从小捡姐姐的衣服穿,来了大嫂后有所改观。

李夏:80后,李大宝和张朵朵生女,80后典型代表。故事前半部分就以她的口吻进行讲述。

因为这部剧的故事发生在北京的20世纪80、90年代,剧中一些新事物(比如电视机、大哥大、录像厅等等)的出现肯定要比我们地方,特别是地方的农村地区要先进几年甚至更久,所以普及到我家乡时,已经是我接触并能够记忆的年龄了。

电视机,让平凡岁月得以重播

李家在娶到媳妇张朵朵之前是没有电视机的,抛开家里经济拮据的因素,国家资源紧缺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这从邻居们第一次到李家看电视时说的那句话就明白了:你就是有票也不一定买得到哟!

他们说的票,不是钞票,而是粮票、布票等各种票,买电视机应该需要电视机票吧?

张朵朵父母是文化系统的干部,张家在她嫁出去没多久之后,把黑白电视机换成了彩色电视机,她就把娘家的二手电视机搬到了婆家。

电视机到家的那天,尽管连开机、调频都不会,但是大家都很兴奋。那个年代既没有机顶盒,也没有大锅盖小锅盖,需要自己在屋顶拉一个信号架,再通过转动电视机上的天线找信号,李大宝和李二宝忙得不亦乐乎。

那天晚上,老李一家加上邻居们,接近20口人围着小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霍元甲》。

根据最后一集里张朵朵的回顾,这是发生在1984年的故事。

1984年,张朵朵家已经看上了彩色电视,而我们家在1994年,才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你可还记得你家是什么时候有了第一台电视机?那天又是怎样的场面?

我已经记不清,哪一年还能在我妈衣柜里翻到了旧粮票,但是我们家买电视机的时候已经不需要粮票,是我爸花了600块现金买下的。牌子也不记得是芦笛还是熊猫,总之型号比我们家邻居先买的都大。

家里买回电视机的那天是小年夜,几天后看春晚的情景我已没有了印象。不过,有了电视机之后,第一天的节目,看的是广西电视台的《我们的世纪》、《青春600秒》。

从此,我也就认识了孙勇、李新、张英杰等一批主持人,甚至给少儿节目主持人胡婉茜写信,给快乐爷爷鲍朝志和小笨笨写笑话故事。

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我,对电视节目充满了好奇心,我想搞清楚电视节目是怎么做出来的。于是,“南宁市民族大道73号”这个地址,还有“电视人”这个职业,就在我心里扎下了根,长大了我要去那里看看。

大学,我如愿报读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因为学校简介里说,学校就在广西电视台旁边,我来到南宁第一件事,就想去一睹它的芳容,却在一周后才见上庐山真面目。我又常在门口蹲守主持人们下班,但还是扑了个空。

毕业后,尽管我没有成为一名电视人,但是终究还是从事跟媒体沾边的工作,也趁工作机会进入广西电视台几次,还曾有一次与孙勇叔叔擦肩而过没胆儿过去打招呼。而与小主持人胡婉茜的联系,我们上初中后就断开了,再得知她已出国留学的消息,是我一位大学老师告诉我的,那位老师,正好是她爸爸。

这一路走来,想想电视对自己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我们家律师也说,他当年报读法学,就是受到港剧的影响。我想,应该还有很多人跟我们一样,受到了电视的启发或影响,哪怕是负面的影响,比如因看电视太多耽误了学业。但是不管怎么样,它都能给我们带来各种美好的回忆。

再回到当年的记忆中吧!

在还没有买电视机之前,我们家也是住在一个小四合院的老宅里。我晚上常去邻居家看电视,而且那时候放的是聊斋,看完就不敢回家,直接跟邻居的姐姐睡了。不过那时候还小,看的内容现在已经一律不记得,印象中就有鬼片和特务片。

上小学五六年级时,学校安排了晚自习。我们村和学校之间隔着两个村,下自习的路上,邻村有户人家正在看电视。一开始,我们一帮学生都是站在门口探着头看,后来就开始得寸进尺进了门,又或者是主人家有说过“进里面来看吧”,最后就都前排坐上了小板凳,后排在屋里站着看了。那段时间播的好像都是武打片,《白眉大侠》、《香帅传奇》什么的。

近几年有人吐槽:寒暑假到了,《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又重播了。然而,当年我们可是对这些片子百看不厌呀!现在信息发达了,可选的节目多了,你们就嫌弃人家了?

自从我们家里有了电视机,我和妹妹就变得“很有时间观念”、“讲究效率”、“更独立”,不喜欢跟妈妈在一块地里干活了。妈妈去集市卖菜或者在水田里杀虫,姐俩就带上电子表在旱地里锄草,到电视剧的点就回家,看完赶紧跑回地里加快速度把活儿干完,如此往复。有时候被妈妈逮着,而且活儿又没能干完的时候,我们就遭到妈妈的一顿臭骂。

小孩儿喜欢看电视可以理解,不过我们村有个嗜电视如命的媳妇,关键是她老公还挺支持她,这多少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夫妻俩在地里一起干活到一半,她丢下一句“我回去看电视了啊”就走了,留下她老公一人在那里忙活。在河边洗衣服,她时不时问有表的人几点了,时间一到,先回家看电视再说。

电视机是一部时光机,它能带给我们的回忆实在太多了,或许我该找个时间、找找素材,写一部《电视机自传》。

BB机实物图,老黑/摄

大哥大,大哥标配

李二宝南下经商赚了钱,带回一部大哥大,虽然与他瘦小的个头、头顶的那撮小黄毛,以及白色紧身牛仔裤不怎么搭,却也是威风耍耍。

大哥大再次在剧中出现,是李大宝下岗做了导游,在带团出游需要回电话时,一位高大个儿、挺着大肚子、老板模样的大哥借自己的大哥大给他使用。人家那装扮跟大哥大,那才真叫绝配。

大哥大不仅块头大,在“出生”时间和“身价”上,也都是BB机的大哥。在剧中,做买卖的老板们先用上了大哥大,后来是中薪阶层也买得起BB机。

你可曾用过大哥大或者BB机?现在还保留着吗?

大哥大我好像没真正见过,BB机是我上高中时在老师们的裤腰带上见过,没摸过。那时候,老师们的裤头,除了挂一串钥匙,还有一个BB机。

古时说腰缠万贯,老师们是文化人,不好在腰间挂铜板,也就适合挂这两样了。当然,也有老师挂铜板的,在那串钥匙里可能有一个,辟邪用的。

大哥大、BB机和电视机不一样,电视机是老寿星,它们却已是老古董,目前也已经不能在市面上买到。

回力白球鞋,穷孩子的LV

李家吃饭的嘴巴多,干活的手少,尽管生活在北京城里,却也是常为生活发愁。

李小雅长得一双大长腿,捡大长腿姐姐的衣服穿,依然是老鼠进猪笼——不合身。

李小雅一直想要一双合脚的运动鞋,大哥久久不能腾出钱给买。她还因为鞋子坏了,走在路边,鞋子离脚甩到了马路上,上去捡时,出了车祸。

李小雅被老师挑选当了升旗手,跟妈妈说老师让买一身蓝色运动服,妈妈没有钱,倒是想到了一个“妙招”——把小雅唯一一件白衬衫跟蓝色衣服混洗,染成了蓝色,然后再配上二哥进货拿回的蓝色运动裤。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妈妈。

看到这样的场景,会不会勾起你的一些心酸往事?我想,穷人家的孩子,多少有点类似的经历。

我上学的时候,除了学校强制订的校服,基本没买过运动服。记得高一那年,体育老师要求同学们买正式的运动服,刚好班里得到一批捐赠衣物,我就从里面挑了一身春秋款运动衣和一条卫裤。那时,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雪中送炭。

我妹和李小雅一样,每天巴望着有一双自己的运动鞋。我妈为了省钱,运动鞋是买了,可是没穿多久就烂了。妹妹怪妈妈不是买吕荣光,就是买山寨的回力。所以,拥有一双正品回力白球鞋,是她最大的奢望。

下岗潮,拖很多人下了海

90年代初期,国企改革,很多工人被迫下岗。乐观、有头脑的人做起小生意,觉得下岗就是天塌了的人,吵架、离婚,李大宝就有这样的同事和邻居。

李大宝、张朵朵也都相继下了岗。李大宝觉得自谋职业更适合自己,他想换个活法,所以替人下了岗。下岗后,他先做导游,后来开了旅游公司。张朵朵虽然被调到了歌舞团后勤部,但是相对于她的舞蹈家梦想,这与下岗并无两样。

当年的下岗潮有没有波及你们家呢?你可还有印象?

我那时候还小,并不知道什么下岗的大趋势。但我有印象的是,我上小学没多久,我爸就没工作了。也就是说,我们家从此断了皇粮,今后只能自己买米吃了。

我爸下岗前是县建筑单位的后勤人员,工人身份。下岗后,他自学技能,跟着包工头到一线做砌筑工,还是个工人。只是,从工人阶级转入了农民阶级。

文革后遗症,让他们更珍惜爱与生命

《平凡岁月》里,姑奶奶一生未嫁,就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正当他们谈婚论嫁时,爱人被张朵朵年轻的爸爸检举,遭受批斗。姑奶奶一直以为,爱人当年已经自杀,她的心也就死了。

看到倒数第三集,剧情有了反转,姑奶奶的爱人并没有死。当年,他逃到了新加坡,由于形势所逼,在那边成家立业,几年前老伴儿去世。现在,他带着孙女回国寻爱来了。

看着两位阔别三十多年的老人相拥而泣,让人不禁感慨:时代弄人啊!

文化大革命结束已经四十年,但是那场浩劫带给一部分人的伤害是致命的。

两年前,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找到我们家律师,申请文革时期冤假错案的国家赔偿。

事情是这样的:老爷爷的冤案在文革后已经了结,但是他一直在外地,没有接到通知书,也没有去申请补偿,他一直以为国家把他给漏了。多年后,和人聊起这事,人家告诉他,他早就平反了,让他去村委那里找通知书什么的。后来,通知书是找到了,可是时过境迁,老爷爷的申请期早就过了。

我国有《国家赔偿法》,但那是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不溯及既往。且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

尽管有关部门和律师已经跟他说明情况,但是执拗的老爷爷说,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他就不会放弃上诉,他要理顺自己的这口气。

有时候想想,他的健在,或许就凭着这口气。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