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收到朋友送的这本《进阶:如何成为一个很出色的人》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因为副标题包含了几个我十分抗拒的关键字——时间、知识、自我精进。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时间管理、知识管理、自我精进类的励志类书籍,当然这本书上架建议也是标的“畅销/励志”。这让我很容易、当初也确实把它归为了鸡汤励志类的书籍了。可是当我不知不觉地读完这本书时,我很享受阅读萧秋水老师这本书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让我很舒心、让我很平静。慢慢阅读它的时候也可以让我静静地思考一些问题,犹如在虚空中与萧秋水老师隔空对话。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细碎的书,我会用秋水老师在书中所写的那句:
写作是用文字整理你的生命。
坦白说之前并不知道萧秋水老师,略微了解之后才知道萧老师从1998年就开始触网,涉略广泛,既是微博微信、知识管理、管理方面的专家,更是一名对电影、摄影、读书有着独特见解的自由职业者。但是真正令我折服的还是萧老师对于文字、对于生活的态度。
我并不想试图去通过书评或者拆书来整理萧老师的这本书,那样会让我觉得没有意义,因为萧老师自己就说过这本书的内容是选择了公众号的一批文字,重新整理成辑出版,纸书的作用是考虑过喜欢纸质阅读的读者,或者是那些新读者。这样的一本书如果你是抱着对于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的提升目的去看的话,我觉得你会看不下去,也许你会觉得这就是一本鸡汤书。也确实,这本书也没有序和跋之类的,目录也就简单的五个主题,五大主题下的各篇文章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是当你细细品读萧老师的文字的时候,你才能真正从中感受到萧老师对于自我提升、自我精进的观点和态度。
所以我只想结合自己的阅读聊聊两点感触最大的体会,或者这只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一个,希望对你也有所触动。
我自己也在学习写作,我曾经模仿过热评榜上的文章,学习他们的主意、结构、行文,也写出过一些爆款的文章荣登榜单之上。但是当我写到第三篇、第四篇的时候,我却写不下去了。我的文章中只剩下了框架和设计,没有文采和思考。我觉得我整个人在其中要做的只是在大框架下里填充文字。就像一个肥大的鸭子,鸭架子都定好了,我只是一个在往鸭身里塞肉的操作工。
我发现写不下去了,我失去了写作的欲望,我停滞了。
当时的我只是想着怎么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我的文章,怎么涨更多的粉,这样的写作习惯,仅仅是处于外部激励,而不是内驱力。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写作的驱动力。而萧老师的习惯是不管有没有人看,坚持写用心写,坚持写作是用文字整理自己的生命。写作是一个自我思考和自我创造的过程,如果你的写作是收到了外力驱使而写,那么你迟早会丧失写作的乐趣。写作本身就一个自我整理的过程,整理你的思绪,帮助你思考。更是对于你生命的整理。
萧秋水老师说了个身边的例子,有些朋友订阅了十点读书、行动派、在行、在线课程,买书。他们都觉得自己很努力,感觉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都很充实,但是他们常常对于自己很苦恼,因为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
萧老师说了个爱好与热爱的区别,因为爱好是过程导向的,而热爱是结果导向的。我们很多只是关注学习的形式与过程,并没有用成果和结果去展现学习的效果。
以书评来说:读书很容易,难在动笔写书评;动笔很容易,难在构思整体框架;构思框架很容易,难在真正写,真正写很容易,难在修改修改再修改。还要配图和修改格式。
一篇文章并不是那么容易,你关注过这些步骤吗?你有毅力都做完吗?
努力不是靠秀出来的,也不是靠说出来的,只有通过你自己的实践、成果来呈现。或许并不一定每次成果,但是每次都要有收获与进步。我们或许每天看起来进行了很多学习的行动,听了音频,看了付费文章,但是知识付费服务并不能代理我们思考、代替我们去学习。目前的你仅仅是支付了金钱和时间,但是知识还并不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