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与人体别称集解

人与人体别称集解

2024-12-12 来源:哗拓教育

小注:文摘自360个人图书馆超时之人

(一)人

人既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之一,又是文学描写的主体。古往今来,社会各界对人和人体部件起了许许多多的名称,汇集起来,可谓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洪秀全曾说:“天地之中人为贵,万物之中人为灵。”毛泽东同志也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所以做为最宝贵的人,也给自己起了许多别称,就像一个人一样,有名,有字,有别号等等。人能直立行走是与动物的一大区别,所以人还称为“从生”。从通纵,指人能直立而行。《逸周书·文传》说:“故诸横生以养从生。”孔晁注解说:“横生,万物也;从生,人也。”人既为万物之灵,所以又称“含灵”。《晋书·桓玄传论》:“夫帝王者,功高宇内,道济含灵。”这是在为帝王吹喇叭。《梁书·武帝纪上》:“专威擅虐,毒被含灵。”这是说祸国殃民。

人是能用语言思维的高级动物,所以佛教中称人为“含识。”《南史·梁帝纪上·高祖武帝》:“于是祈告天地宗庙,以去杀之理,欲被之含识。”“被”意为“遍布”,即将戒杀生的道理让世人皆知。

《孟子·公孙丑上》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这里的“生民”,也指人。生民也可指人民。如元代康进之的杂剧《李逵负荆》第一折:“杏黄旗上七个字,替天行道救生民。”

据古人分析,人的一个特征是方形的脚,圆形的头,因而称人为“方趾圆颅”、“方足圆颅”、“圆顶方趾”或简称“方趾”、“方足”与“圆首”。《南史·陈纪上·高祖》作“方趾圆颅”。《陈书·高祖纪上》中把“方趾圆颅”写作“方足圆颅”,可见二者相同。有时也单用“圆颅”或“方趾”。如《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北齐元会大飨歌》:“悠悠亘六合,圆首莫不臣。”《晋书·怀帝愍帝纪赞》:“圆顶尽仆,方趾咸僵。”鲁迅《三闲集·文学的阶级性》:“人同样的是圆项方趾:要吃饭,要睡觉。”

人还被称作“戴发含齿”、“戴发含牙”或“戴眉含齿”。贯休《续姚梁公座右铭》:“丁宁丁宁,戴发含齿。”丁宁,古意为言语恳切地嘱咐。清代洪升《长生殿·骂贼》:“雷海清啊!若不把一肩担,可不枉了戴发含牙人是俺。但得纲常无缺,须眉无愧,便九死也心甘。”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夫熟知我兄弟之戴眉含齿,抱余疚于泉台也。”

还有几个人类的代称,与人的代称十分近似,如“含齿”。其意思是口中含有齿,大概来自《列子·黄帝》,原文是:“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原文讲的较多,特别提及“手足之异”,是很有见地的。单提一个“含齿”就与“含灵”、“含识”不可同日而语了。其内涵太大,很不确切,但古时已经用了,我们知其含义即可,如《宋书·顾琛传》:“刘诞猖撅,遂构衅逆,凡在含齿,莫不骇惋。”“含齿”也称作“含齿戴发”,《魏书·韩子熙传》:“含齿戴发,莫不悲惋。”

(二)体

人的身体,别称甚多。单称叫“身”、“体”“、躯”、“躬”,也叫“中”。如受礼记·檀弓下》:“文子(人名)其中退然(衰退的样子),如不胜衣。”“躬”的本意即指身体。如韩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祛蔽于目,释负于躬。”

由以上身、体、躯、躬四个字组成许多双音词,成为身体的别称。如“身子”、“身板”、“身躯”、“身干”、“身架”、“身骨”、“身段”、“身肌”、“身胚”、“身器”、“身田”、“身奇”、“躯体”、“躯干”、“躯身”、“躯躬”、“躯壳”、“躯腔”、“躯骸”、“形躯”、“体子”、“体干”、“体躯”、”体性”、“体骸”、“肉体”、“要躬”、“躬体”、“肢体”、“形体”、“形骸”,等等。现对一些别称加以说明。

身段常指戏曲演员表演的各种舞蹈化动作,但也指身体。如宋代词人柳水《木兰花》词:“星眸顾盼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身胚也作身坯。如陆文夫所写《二遇周泰》:“见师傅还是老样子,腰板挺直,身坯高大,腮帮上满是青青的胡碴子。”身奇也指身体,汤显祖的戏曲《紫铰记·晓窗圆梦》道:“别后无书知不美,没来由折了身奇,陪了家计,博得那一声将息。”身田、身器都是佛教语,佛家以为身体能生善作恶,如田地之可产良莠,所以用田比喻身体。佛家还以为身体是接受诸法之器,所以称为身器。明代汤显祖的诗中有“忽忽十年外,尘集老身器”之句。“要躬”的要即古代腰字,要躬即身体。

躯壳、躯腔、躯骸、体骸都指身体,但多用在与精神相对而言时。如清代李渔《蜃中楼·传书》:“如今躯壳虽在径河,精灵实归柳氏。”宋人韩维《答贺中道灯夕见诒诗》:“独持高篇姿哦咏,顿党精锐还躯腔。”

鲁迅先生致萧军萧红的信中说:“我的体子并不算坏。”这个“体子”即指身体。唐代陆龟蒙《甫里先生传》中说:“或寒暑得中,体性无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说:“形体虽死,精神犹存,”这“体性”与“形体”都指身体。

另外,身体还称为“七尺”、“玉都”、“臭皮囊”、“秽囊”、“谷漏子”、“玉庐”、“尸宅”。

古代尺短,人身高约合时七尺,所以用“七尺”或“七尺躯”指人身体。南朝梁人沈约《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奉君。”

玉都、玉庐是道家的称呼。玉都原指京邑,因说身体是精神聚集的地方,就像都邑一样,故有此称。对玉庐的解释不一致,梁丘子说:“玉庐,鼻庐也。”指鼻腔。而元代李治说:“玉庐,一身也。”指人的身体。佛家说人体如装谷物之漏斗,故称谷漏子。又说人体内有许多不洁的东西,如屎、尿、痰、泪等物,所以称人体为“臭皮囊”、“臭皮袋”或“秽囊”。如《红楼梦》第八回:“女娟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

尸宅也指躯壳、肉体。如南朝梁陶弘景《周氏买通记》卷二:“我尝学道于嵩南八十余年,蒙得神芝服之而化。虽得神涉仙阶而尸宅无寄,今犹在篙南石室中。”

在谈到别人身体时,应使用敬称,如“五体”、’玉躬”、“体素”。如陶潜《答庞参军》诗云:“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再如《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写曹操死前召曹洪等议事,曹洪说:“大王善保玉体,不日定当霍然。”玉躬同玉体。如《楚辞·王逸(九思·遭厄)》:“悼屈子今遭厄,沈玉躯今湘汩。”“玉柔”是对女子身体的美称。后蜀欧阳炯《皖溪沙》词:“落絮残莺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

(三)头

头,又称“元”、“首”,还叫“头颅”、“头首”、“元首”、“头脑”、“头颡”(颡sǎng音嗓,通常指额也指头)、“脑袋”、“脑瓜”、“脑瓜子”、“脑袋瓜子”、“脑瓜仁”、“脑瓢”、“脑袋瓢”、“脑壳”、“脑颏”,还称“首级”。首级不是普通的头,是古时斩下的人头。因秦代以杀敌多少论功晋级,后就称砍下的人头为首级。

元即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人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元首的本意也是头,后指君主或国家最高领导人,是由本意引申的。

“泥丸宫”是道教的说法。道教以人体为小天地,各部分都赋以神名,而称脑神为精根,字泥九。脑神所居之处即为泥丸宫,后来就成为人头的泛称。宋代李纲诗中有“年逾七十两颊红,真气上溯泥丸宫”的句子。

近来一些书籍中称女子的头为“螓首”。螓(qín音秦)是蝉的一种,方头广额,古时以螓首喻指女子方广的额,形容女子的美貌。《诗“卫风·硕人》:“螟首蛾眉,巧笑情兮,美目盼兮。”毛传:“螓首,颡广面方。”郑玄解释说:“此章说庄姜容貌之美。”看来用螓首称美女的头,是今人又把其含义延伸了。

(四)面

头上最显眼处在于面,人的美丑,主要表现在脸上。脸的别称很多,如“面子”、“面目”、“面门”、“面盘”、“面盘子”、“面般”、“面弹”、“面庞”、“面颜”、“面部”、“面孔”、“脸孔”、“脸蛋”、“脸膛”、“脸部”、“脸盘”、“脸脑”、“脸庞”、“脸模子”等等。这些别称,大多常见,只对少数略作说明。面弹即面孔、脸蛋,如《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描写人物形象时说:“(小姐)五短身材,黑参参面弹;两弯眉叶,黄乾乾云鬟。”面般即俗说的面盘子,是方言,侧重于脸的四周轮廓。脸脑即脸,脑是助词,无实义。如元代高文秀所作杂剧《黑旋风》第一折:“呸,脸脑儿恰似个贼。”脸模子即脸蛋。如周立波所写《张满贞》:“‘看你这个人,把话扯到哪里去了?’工作组长反问一句,秀气的脸模子一下子红了。

在相学上则称面部为“大宅”。因为面为耳目口鼻之所居,故称为宅。比如汉代枚乘《七发》:“阳气见于眉宇之间,侵淫而上,几满大宅。”道家称面为“尺宅”和“赤宅”。谓面约一尺见方。陆游《学道》诗:“精神生赤宅,虚白集中局。”赤宅与尺宅音同字异,其意相同。

(五)耳

耳通常称耳朵,也叫“耳管”。如茅盾《风景谈》:“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

方言中,有称耳朵为“耳丫子”的。如周立波的《暴风骡雨》第一部:“火狐皮帽的耳扇往两边翘起,露出半截耳丫子。”

中医喻称耳朵为窗笼。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持素脉》:“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

《黄庭内景经·至道》:“耳神空闲字幽田。”所以道家用“幽田”代称耳朵。如宋代范成大《复作耳呜》诗:“至音岂寂透希夷,珍重幽田为

发挥。”希夷,空虚寂静,不能感知。

(六)眉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眉毛是面部的重要表征。

面部为“大宅”,那么屋檐自然是眉毛。眉毛在五官中之最上部,就像屋檐一样遮盖着下面,故有“眉宇”之称。宇,即屋檐。眉宇也称芝宇。事见《新唐书·元德秀传》:“房琯(唐时大臣)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德秀字)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于是后世用芝宇美称别人眉宇。但眉宇、芝宇多用指容颜,如说与好友久末谋面,就说“久违芝宇。”

道教称眉毛为“华盖”。《黄庭内景经·天中》:“眉号华盖覆明珠。”记得鲁迅在《华盖集》里说,和尚交了“华盖运”可以成佛作祖,是好兆头。而我们凡人交上华盖运就》“华盖覆明珠”,被罩住了,不吉利。

中医称眉毛为“少阳毛”。明代郎瑛《七修类稿·须发》:“眉乃少阳之毛,少阳属肝木,木多旁枝,故侧生。”

自古以来,人都注重仪表,女人更爱化妆,她们化妆时,首先在眉毛上做文章,但那时没有今天的眉笔,而是使用“铅黛”、“黛螺”或“蛾绿”。这是一种青黑色的颜料,于是“黛”、“黛螺”、“蛾绿”这些画眉的颜料就成为女子眉毛的代称。如南朗梁元帝《代旧姬有怨诗》:“怨黛舒还敛,啼红拭复垂。”南唐李煜《长相思》词:“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同时,用黛等画成的眉毛又称“黛眉”、“眉黛”、“黛黑”、“黛蛾”、“青蛾”、“绿蛾”、“蛾翠”、“眉痕”、“翠眉”、“翠黛”等等,这些统统成为女性眉毛的代称,古人诗文中常用。如五代人和凝《柳枝》词:“瑟瑟罗裙金缕腰,黛眉偎破未重描。”(金缕,指柳条。)唐代李商隐《代赠》诗:“总把青山扫眉黛,不知共得几多愁。”金代元好问《赠莺》诗:“宫额画眉阔,黛黑抹金镂。”(宫额指妇女前额)宋代秦观《减字木兰花》词:“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江淹《丽色赋》:“信东方之佳人,既翠眉而瑶质。”宋秦观《南乡子词》:“往事乙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

“蛾眉”一作“娥眉”,原指蚕蛾弯曲细长的触须,后来就用来比作美女长而美丽的眉毛。屈原《离骚》的名句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意为楚怀王左右的近臣嫉妒我的丰姿,造出谣言说我淫荡。据此,郭沫若在历史剧《屈原》中认定罪魁是南后郑袖,是她用“淫乱宫庭”的罪名诬陷了屈原。三十年代有人造谣说鲁迅患了脑炎,将不久于人世,鲁迅作诗回敬曰:“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违众女心。”我这丑陋的“横眉”怎么能压过你们“蛾眉”的冶容即美丽呢?不料你们仍不满足,还要诬陷造谣!“双蛾”即女子的双眉,也借指美女,李白《春日行》中有“三千双蛾献歌笑”的诗句。

由于春天山岭黛青如画,所以还以“春山”喻称女子姣好的眉毛,如《西厢记》第四本:“俺小姐这些时,春山低翠,秋水凝眸。”也称妇女的眉毛为“远山”、“远山色”、“远山眉”、“远山黛”。如《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汉代伶玄《赵飞燕外传》:“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朱,号慵来妆。”

眉毛的代称,除突出其颜色之外,还突出其形状。如称弯曲的眉为“眉弯”、“眉月”。如唐褚亮《咏花烛》“靥星临夜烛,眉月隐轻纱。”清代龚自珍《太常行》词:“似他身世,似他心性,无限到眉弯。”

柳叶细长,故称女子细长而秀丽的眉毛为“柳眉”、“柳叶眉”、“眉柳”、“眉叶”。如鲁迅《故事新编·奔月》:“嫦娥将柳眉一扬,忽然站起来,风似的往外走。”唐代韩偓《席上有赠》诗:“小燕斜侵眉柳去,媚霞横接眼波来。”

更为常见的是“蛾眉”。因蚕蛾之触须细长而弯曲,因而喻称女子秀丽的眉毛。鲍照《玩月城西门康中》诗:“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未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蛾眉还称为“眉蛾”、“双蛾”、“翠蛾”。如清代姚燮《双鸠篇》:“记妄双眉蛾,为郎憔悴青不多。”

代指女子秀美眉毛的还有“娥翠”、“金黛”等别称。如宋代无名氏《漫叟诗话·回文诗》:“蛾翠敛时闻燕语,泪珠弹处见鸿归。”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妇女眉毛的代称,其中相当一部分借用为美貌女子的代称。如蛾眉、娥眉、黛蛾、黛娥、眉黛、青蛾、绿蛾、翠蛾、金黛等。因属题外之话,稍举两例。前蜀人韦庄《河传》词:“翠蛾争劝临邛酒,纤纤手,指面垂丝柳。”明代陈汝元《金莲记·外谪》:“怀金熏,想玉鬟,旧时风味尚依然。”

对浓而粗的眉称“粗眉”、“浓眉”,也称“蚕眉”、“扫帚眉”。而童颜鹤发老人长出的长眉毛则称之为“毫眉”、“眉毫”、“寿眉”、“寿毫”、“秀眉”,变为白色的眉毛称“眉雪”。如唐代陆龟蒙《和题文山南峰僧韵》:“眉毫霜细欲垂肩,自说初栖海岳年。”所以称寿眉、寿毫则是认为这样的眉是长寿的象征。如宋王禹偁《寿宁节祝圣寿》:“扶桑枯尽灵椿光,始放尧眉出寿毫。”汉代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故尧秀眉高彩,享国百年。”

人常说,眉目传情。所以人们对眉目都很重视。不仅眉毛别称很多,连眉头、眉梢也有别称。如眉头称“眉尖”、“眉门”;眉梢称“黛尖”、“眉脚”、“眉角”和“眉尾”。

(七)眼

“明眸越女罢晨妆,荇水荷风是旧乡。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江。”此乃鲁迅诗也。湖南正大旱,我在这里说明眸,不合时宜。

孟子《离娄章句·上》有著名的“眼神论”:“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关其眸子,人焉廋哉?”

他老人家一定不知道进化到今天,某些“台上他说台下说他”的贪官是胸中不正也眸子不眊的,坏事做得冠冕堂皇,正所谓“明眸皓齿”。

眉毛的近邻是眼睛,眼睛又称“日”、“睛”、“眸”。睛和眸指眼珠,也指眼睛。如明人陆采《明珠记·桥会》:“偷睛斜望,春光只隔流苏帐。”

中医称眼睛为“命门”。命门原是精明穴的别称,用它来代称眼睛。《灵枢经·根结》:“命门者,目也。”

古时还俗称眼睛为“渌老”。渌本指清澈,故如此称呼。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胡伶渌老不寻常,偷睛望,眼挫里抹张郎。”

道家称眼睛叫“银海”、“明珠”。取其明亮、赛似珍珠之意。古代药王孙思邈的眼科著作就称《银海精微》。苏东坡《雪后诗北台壁》中有“光摇银海眩生花”之句。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当年初读《红楼梦》,至黛玉在旧手绢上写诗,差点流下不值钱的眼泪。如果不许写眼睛,许多文学作品则必然降格。“眼是水波横”。文人们则好称眼为“秋水”、“秋波”。其意指眼睛(多指女性)清澈明净如秋天的水一样。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欧阳澈《飘然先生词·玉楼春》云:“个人风韵天然俏,入鬓秋波常似笑。”

眼睛的别称还有一些是不需说明的通俗:“眼目”、“眼孔”、“眼珠”、“眼脑”、“眼瞳”、“眼斤”、“眼筋”、“目眼”、“目睛”、“目精”、“目暇”、“脖子”、“眼眸”、“寸眸”、“瞳睛”等等。如左思《魏都赋》:“八极可囿于寸眸,万物可齐于一朝。”

“眼珠”、“目精”、“目睛”既指眼球,也指眼睛。宋玉《高唐赋》:“煌煌荧荧,夺人目精。”

眼瞳和眸子既指瞳孔,也指眼睛。艾青《驴子》诗:“你灰色的眼瞳,磕睡的眼瞳,映照着北方的广漠的土地的忧郁。”

眼脑是古称,可见于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害相思的馋眼脑,见他时须看个十分饱。”

目睭(睭zhou,音帚)是方言。江乐观《老渔翁歼敌记》:“中间有一个满面胡须,生得尖嘴缩腮老鼠耳。左手抓一把手枪,为先跳上渔船,横眉怪眼,两粒目睭同贼一样东张西望。”

(八)鼻

眼下为鼻,通常叫“鼻子”、“鼻头”、“鼻梁子”。

古时称鼻为“准”。《史记·高祖本纪》说:“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额。’:其注解说:“难,鼻也。”隆淮,即高鼻子。刘邦的鼻子高,所以称他为“隆准公。”鲁迅的故事新编《铸剑》里三颗头烂在锅里,不知道究竟哪一颗的皇帝的,其第三个妃子得意地说她有法子辨认:“咱们大王的龙准是很高的。”

书文中还常以“悬胆”比喻鼻子,悬胆就是悬挂起来的胆。如《红楼梦》第三回写贾宝玉:“鼻如悬胆,睛若秋波。”乃一风流倜傥的美少年。

裴松之在《三国志》的注解中曾说:“相书谓鼻之所在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所以人们称鼻为“天中”或“天中之山”,也称为“天中之岳”或“天台”。《黄庭内景经》:“天中之岳精谨修,云宅既清玉帝游。”梁丘子注解说:“天中之岳谓鼻也,一名天台。”

因为鼻有山象,还称之为“山庭”。如任昉《<王文宪集>序》:“况乃渊角殊祥,山庭异表。”“渊角”指右边额骨隆起,旧时星相家称其为圣贤之相。

道家称鼻子为“玉洞”。宋人俞琰《席上腐谈》说:“鼻子气阳时在左,阴时在右,亥子之交,两鼻俱通。丹家谓玉洞双开是也。”这一段话不一定科学,但可见玉洞指鼻。道家还称鼻子为“长谷”。《黄庭内景经·琼室》:“长谷玄绕郊邑。”注:“长谷,鼻也。”在道教的导引术语中,还称鼻为“神庐”。《云笈七签》卷六一:“天关中为内气,神庐中为外气。”原注:“神庐,鼻也。”

鼻子最重要的功能是呼吸,所以又称之为“气户”,即通气的门户。

(九)靥

在鼻子的侧下方,即两颊的下部,有一个不属五官的部位,即“酒窝”,学名叫“靥”。

靥(ye音液),即指酒窝,但很少单用,多与酒、笑等字组成双音词。如明人袁宏道《沮漳道中》诗云:“浆后圆涡如酒靥,舟头沸水似茶声。”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纵言及平生,相视开笑靥。”

酒窝也作“酒涡”,在生理上它没有特别的作用,但因与人的美丑有很大关系,所以也引起人们的注意。

酒窝不仅有许多别称,如“笑窝”、“笑酒窝”、“笑靥”、“星靥”、“靥辅”、“靥文”等等,还有雅号曰“梨涡”。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胡澹庵(胡铨,南宋名臣)因要求斩杀秦桧被贬于海外十年,“北归之日,饮于湘谭胡氏园,题诗云:‘君思许归此一醉,傍有梨颊生微涡。’谓侍妓黎情也。”梨与黎同音,此处即指黎情。后来就以“梨涡”或“梨窝”指酒涡。比胡铨小二十八岁的朱熹后来在其《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问题诗自警》诗之二说:“十年湖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个到此误生平。”

称“星靥”是用星星来表示酒窝的明丽。唐代杜审言《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诗:“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辅”即面颊,靥辅就是酒涡。曹植《洛神赋》中写洛神之美说:“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届辅承权。”权即双颊,承为辅佐的意思,指酒窝使面颊更为美丽。

(十)口

“巴女骑牛唱竹枝”,口也。“塞北梅花羌笛吹”,口也。人吃饭、说话必须用口,而“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口的功能可谓大矣。

口又叫嘴,也写作“咀”。还可称“吻”和“曝”。吻常指嘴唇,但有时也指嘴。如《墨子·尚同中》:“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之心,助己思虑。”

“喙”(hui音会)多指鸟兽的嘴,但也指人嘴。如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四凶》:“磻(bo音博)叟形质短小,长降疏齿。”

对于形状长而突出的嘴,古人认为它像猪的嘴,称之为“乐哮”。古时认为是贪婪的象征。

嘴还俗称“嘴巴”、“嘴筒”。当代作家克非在《春潮急》中说:“(徐锅巴胡)裂一裂毛茸茸的嘴筒,拿老话搪塞。”

嘴也称为“唇吻”。丁玲的小说《水》中说:“(男人们)惨厉地叫起来了……是在死的唇吻中发出的求援的呼号。”

古时还称口为“空”。如《韩非子·饬令》:“利出一空者,其国无敌;利出二空者,其兵半用;利出十空者,民不守。”夸夸其谈的多说实在不如少说而多做。

古时还称口为“三五之门”。《国语·晋语一》:“且夫口,三五之门也。”韦昭注:“口所以纪三辰,宣五行,故谓之门。”三辰指日、月、星;五行指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佛教称口为“面门”。《楞严经》:“从面门放种种光。”疏:“从口放光也。”

道教称嘴为“华池”、“玉池”。《养生经》说:“口为华池”。《西游记》第19回么说:“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黄庭外景经·上部经》说:“玉池清水灌灵根。”务成子注解说:“口为玉池太和宫。”陆游的《亲旧见过多贺强健戏作此篇》诗云:“偶向人间脱骇机,玉池中夜自生肥。”(肥指积聚的唾液。)

在诗文中还常见用“樱桃”或“樱唇”喻称女子红而小的嘴。如唐李商隐《赠歌妓》诗云:“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元代张宪《太真明皇并笛图》:“风生龙爪玉星香,露湿樱唇金缕长。”

(十一)须

男人口下有须。须又叫“胡”、胡子”、“胡须”、“须子”,还称“髯”、“髭”(zi音资)、“鬣”(lie音劣)、“胡髭”、“髭须”、“须髭”、“须髯”、“髯须”、“髭髯”、“须鬣”、“髯鬣”、“髯鬣”、“阳明毛”等等。“髯”指面颊上的毛,也泛指胡子。“髭”指嘴唇上边的胡子。古时称唇上的胡子叫髭,唇下的胡子叫须。鬣指长而硬舶胡须。所以用胡、须、髭、髯、鬣等字组成了胡须的异名。“于思”也作“于腮”,它的本意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是多须貌,有的认为是白头貌,但借指胡须则是事实。如宋代梅尧臣《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诗云:“精神宛如生,于思复穿鼻。”明人郎瑛在其《七修类稿·须发》中对阳明毛有个解释。他说:“须乃阳明之毛,阳明属肾水,水流下,故下生。”(阳明指中医经脉名称。)胡子分很多种类,这里不一一细说,只谈两类。一种是长胡子,古人认为很好看,关云长胡子长,称“美髯公”。长胡子又称“长髯”,“长髭”。唐代诗人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长髯张郎三十八,天遣裁诗花作骨。”因为虾有长须,羊也有长须,所以戏称虾为“长须公”,羊为“长须主簿”或“髯须主簿”、“黄须参军”。

再一种是连鬓胡子,也叫“络腮胡子”,“虬须”,“虬髯”,“虬髭”。虬为卷曲的意思,虬须等指两颊卷曲的连鬓胡须。据传唐太宗就是这种胡子。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曰:“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

(十二)发

“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与胡须相类的是头发。头发简称“发”,又叫“首发”、“毛发”、“顶发”、“颠毛”、“头梢”。汉代王充《论衡·书虚》说:“伯奇放流,首发早白。”

毛发本指人的毛和发,但也特指头发,清代顾炎武写给潘次耕的信中说:“昔有陈亮工者,与我同居荒村,坚守毛发,历四、五年,莫不怜其志节。”

古时还称头发为“血余”和“脑华”。《本草纲目·人部·乱发》:“《素问》:‘肾之华在发。’,……滑寿注云:水出高原,故肾华在发。发者血之余,血者水之类也。今方家呼发为血余,盖本此义也。”所谓肾华在发,就是说肾的光华在头发。中医以五行说解释五脏,认为肾属水,血与水是一类,水出高原,所以头发是肾之华,血之余。

道教称头发为“脑华”、“玉华”、“云仪”。南朝梁人陶弘景《真诰·运象篇二》说:“面者神庭,发者脑之华。心悲则面焦,脑减则发素。”意为脑力衰退,头发就变白了。此说法有多少合理性另作别论,但此别称却为人所认同。如唐代陆龟蒙的诗中有“仙客何时下鹤翎?方瞳如水脑华清”之句。梁丘子在《黄庭内景经》的注解中说:“云仪,玉华,鬓发之号。”

人的头发是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初生婴儿末剃过的头发称“胎发”或“胎毛”。古代用胎发可制成毛笔。五代人齐己《送胎发笔寄仁公》诗说:“内惟胎发外秋毫,绿玉新栽管束牢。”

青壮年时期的满头黑发又称“黑丝”、“青丝”、“乌发”、“乌丝”。古时女子的乌黑美发又常称为“绿云”、“乌云”、“绿鬓”、“翠鬓”,也称“香云”、“香丝”、“云鬓”、“云髻”、“云鬟”、“云鸦”、“云影”等。鬓指鬓发,髻指妇女在头上盘成的各种发髻。如元代武汉臣杂剧《玉壶春》第四折:“想李素兰剪断香云为什的?也只是愿双双并偕比翼。”南朝粱人丘迟《答徐侍中为人赠妇诗》:“罗裙有长短,翠鬃无低斜。”

李白诗句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到老年,头发变白,称为“素发”、“华首”、“华颠”、“霜花”、“霜毛”、“霜茎”、“霜根”、“霜缕”、“霜鬓”、“玉鬓”。如唐代耿湋《上巳日》诗:“共来修禊(xi音系)事,内顾一悲翁。玉鬓风尘下,花林丝管中。”鲁迅《哀范君三章》之一:“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萎,枯萎;寥落,稀疏。王安石《次韵答陈正叔》:“青衫憔悴北归来,发有霜根面有埃。”

对于花白头发,古时称之为“星鬓”、“华鬓”、“华发”、“苍华”。如陆游《西村》诗:“老去郊居多乐事,脱巾未用叹苍华。”清代周亮工《次施尚白韵与陈伯玑》诗:“谁谓故人来,相顾无华发。”

有些人正值壮年,却早生白发,星星点点,古人谓之“算发”、“宣发”或“蒜发”。明代陶宗仪《辍耕录·宣发》:“人之年壮而发斑白者,俗曰算发,以为多思虑所致。”头发黑白相间叫做“宣”。宋人魏了翁《临江仙》词中有“秋风吹发半成宣”之句。宋人张淏《云谷杂记·蒜发》说:“今人言壮而发白者,目之曰蒜发,犹言宣发也。”

(十三)颈、肩、臂颈

颈,俗称脖子,还单称“脖”、“项”、“领”、“脰”(dou音豆)。其中“领”、“脰”两字用得较少。《诗经·卫风·硕人》在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时说她“领如蝤蛴,齿如瓠犀。”领即颈,蝤蛴(qiu

qi音求齐),是天牛的幼虫,身子又圆又长又白。脰(dou音豆)也指脖子。《左传·襄公十八年》:“射殖绰(人名),中肩,两矢夹脰。”

除了这几个单音词外,还有“脖儿”、“脖颈”、“脖梗”、“脖项”、“颈子”、“颈脖”、“颈领”、“头颈”、“颈脰”、“项下”、“项领”、“项颈”、“头颈”、“头膊子”等称呼。而称呼女性洁白细腻的颈项为“粉颈”。

颈下臂上为肩。肩又称“肩子”、“肩头”、“肩膀”、“肩膊”、“肩巴”、“肩胛”。“肩子”,由肩膀引申为责任。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说:“老兄,你不该怂恿他们乱来一阵子,闹出事来,谁担这肩子呢?”张天翼小说《贝胡子》中有几句话说:“好好读书,莫管别的,将来做官做府,天下事自然落到你肩巴上来。”肩巴也写作肩靶。

道家称肩为“玉楼”。苏拭《雷后书北台壁》诗之二说:“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王安石在论及此诗时说:“道家以肋肩为玉楼,以目为银海。”

肩下为臂。臂还称“膀”、“膊”、“肤”(gong音公),其余别称罗列于下:“膀子”、“膀臂”、“膀扇子”(方言)、“胳膊”、“胳臂”、“膊子”、“臂膀”、“臂膊”、“前臂”等。对于又白又嫩的手臂(多指女子)称“玉臂”、“玉藕”或“粉臂”。对运转自如的长臂称为“猿臂”,它与玉臂、粉臂往往成为对别人臂膀的美称。仅对玉藕举一例。元人张可久《普天乐·别怀》曲:“金莲小步移,玉藕香腮枕。”

(十四)手

臂的下端是手。手既有俗称,又有雅称。俗称手为“爪老”,元时口语中常将身体各器官的称谓之末加上“老”字。如身作“躯老”,头作“顶老”等,故手称“爪老”。如元杂剧《玉壶春》第二折:“舒着一双黑爪老,拄着一条黄桑棒。”

手还被辱称为“爪子”或“手爪子”。北方话称兽的四足为爪子,所以把手称为爪子或手爪子是带贬意或污辱性的。如《红楼梦》第五十二回晴雯骂人说:“要这爪子做什么?拈不动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

当然,手还有许多美称。《诗经·卫风·硕人》第二段赞美庄姜的美丽,第一句话就是“手如柔荑”。荑(ti音题)是初生的茅芽,去皮后洁白细软,因此用“荑黄”来形容女子之手,准确细腻,因此后来也代称女子的手。如唐人李咸用《搪上行》诗云:“红绡撇水荡舟人,画桡掺掺柔荑白。”画桡(rao,音饶),有绘画装饰的船桨;掺掺(xian音先,女子手纤美貌)。柔美的手还称“柔握”、“纤手”、“纤玉”、“玉纤”。如陶渊明《闲情赋》说:“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晋代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他的词《风流子》又说:“更乘兴,素纨留戏墨,纤玉抚孤桐。”清代洪升《长生殿·私祭》:“玉纤抄秘谱,檀口改新腔。”南唐李烃《子夜歌》词云:“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绦色”本指淡青色,常用以形容酒的颜色,进而代指酒。这里即指后者。醅浮指酒面上的浮沫。

“纤圭”或“纤珪”也指女子细白如玉的手。圭同珪,是上尖的玉器,用来喻称女子之手。如《花间集·牛娇<女冠子>之三》:“明翠摇蝉翼,纤珪理宿妆。”“翠”指女子翡翠类的头饰;“蝉翼”指女子两鬓薄如蝉翼的发式;“宿妆”即晚妆。

女子之手也称为“冰笋”。用冰比喻手的洁白无瑕。笋的上部尖,喻指手指之状,而且笋是人们喜欢的东西,令人爱怜,可见古人造词之苦心。如元代人乔吉《水仙子‘楚仪赠香囊赋以报之》曲:“玉丝寒皱雪纱囊,金剪裁成冰笋凉,梅魂不许春摇荡。”

较少见的是有人把妇女的手喻称为“白玉莲花杯”。宋代人魏泰所著《东轩笔录》卷七载:“永年(王永年)常置酒延卞(窦卞)绘(杨绘)于私室,出其妻间坐,妻以左右手掬酒以饮,卞绘谓之曰白玉莲花杯。”宋代张邦基所著《墨庄漫录》亦载有此事,但写作“白玉莲花盏。”

称洁白的手还叫“素手”或“玉手”。《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家手。”(纤纤,小巧细美貌)。曹植《妾薄命行》诗:“携玉手,喜同车。”玉手还是对友人之手的敬称。如王安石《得子固书因寄》诗:“骊驹日就道,玉手行可执。”

手掌旧称为“玉掌”、“玉碗”或“虎膺”。这些都是美称。如《晋书·孙惠传》说:“含奇谟于朱盾,提神策于玉掌。”“奇谟”与“神策”同意,即神奇的策略。玉腕可指洁白的手腕,亦借指手。王勃《采莲曲》:“桂掉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清代厉荃《事物异名录·形貌·手》:“类书:虎膺,手掌也”。《全唐诗》八七九卷载《招手令》说:“亚其虎膺,曲其松根。”其注解说:“虎膺,谓手掌;松根,谓指节。”

手指简称为“指”或“爪”,又称“指头”、“手指头”或“手爪”。爪可指指甲,亦可指手指。明人高明《琵琶记》:“我只凭十爪,如何能够坟土高?”“手爪”亦可指指甲和手指。如《南史·后妃传下·陈武宣章皇后》:“后少聪慧,美容仪,手爪长五寸,色并红白。”文中手爪指指甲闻一多先生《孤雁篇·亿菊》:“柔艳的尖镕攒蕊的菊,如同美人底蜷着的手爪。”这指的是手指。

对于女人的手指有许多美称。因其色洁白常用“玉”字,因其形纤细常用“纤”字,色状结合常用葱、笋喻之。如“春葱”、“玉葱”、“削葱”、“春笋”、“玉笋”、“春纤”、“纤指”、“玉指”、“玉尖”等等。如清人王玉枢《养蚕》诗:“小姑畏人房闼(音ta踏)潜,采桑那怕春葱纤。”元代杜仁杰《集贤宾·七夕》套曲:“玉葱纤细,粉腮娇腻。”元稹《春六十韵》诗:“启齿呈编贝,弹丝动剥葱。”南唐李煜《捣练子令》词:“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唐代韩偓《咏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关汉卿《新水令》:“绽黄花遍撒金钱,露春纤把花笑捻。”明代王廷陈《闻筝》诗:“思繁纤指乱,愁剧翠蛾颦。”《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之四十一》:“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元代杨维桢《学书》诗中有“玉尖朗管蘸香云”的句子。

古人还喻称婴儿的手指为“玉芽”。如白居易的《阿雀》诗:“玉芽开手爪,苏颗点肌肤。”

“手指勾一勾,两人心在此。”手有五指,亦各有别称。

大拇指俗称“拇指”、“大指”、“大拇哥”,亦可单称“拇”。拇本指手或足的大指。孔颖达《易·解》注解:“拇,足大指也。”《国语·楚语上》:“且夫制城邑若体焉,有首领股肱,至于手拇毛脉,大能掉小,故变而不勤。”韦昭注:“拇,大指也。”

大拇指还称为“钩戟”、“蹲鸱”、“擘”、“擘指”、“巨拇”、“巨指”和“巨擘”。钩戟本为兵器名,亦指大指。蹲鸱即蹲伏的鸱,也作为大拇指的代称,古时喝酒猜拳时常用。《全唐诗》中的《招手令》亦有载:“以蹲鸱间虎膺之下,以钩朝差玉柱之旁。”对前一句话《类说》说:“蹲鸱,大指也。”对“钩戟”原注说:“钩戟,头指;玉柱,中指也。”

“孽”,即大拇指。如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卷一:“然则古之嫔孽纤而胸束,古之马喙尖而腹细。”《尔雅·释鱼》:“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清人厉荃《事物异名录·形貌·手》说:“擘指,大指也,即孟子所谓‘巨擘’是也。”“巨擘”、“巨拇”,虽指大拇指,但多用作喻称,巨擘多指杰出人物。如《孟子·滕文公下》:“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巨拇则喻称第一。如清人赵翼《游雪崖洞甲秀楼诸胜》诗:“蛮荒本无秀可甲,不得不推此巨拇。”至于巨指,即大拇指,郑玄对《仪礼》的注解说:“右巨指右手大擘。”

二拇指称“食指”和“啑盐指”。如清代葛筠亭的诗句:“食指而今笑不灵,黄堂佳酿剩空瓶。”诗中说食指不灵,含一历史故事。《左传·宣公四年》中说:楚国人献给郑灵公一支大甲鱼。公子宋和子家将要进见。“子公(即公子宋)之食指动”,就把它给子家看还说:“往往我发生过这种情况,一定要尝到新奇的美味。”等到进去之后,厨子正准备把甲鱼切块,两个人互相看着笑起来。郑灵公问他们为什么笑,子家就把刚才的情况告诉他。等到把甲鱼赐给大夫吃的时候,也把公子宋召来,但偏不给他吃。公子宋发怒,把手指蘸在鼎里,尝了尝味道退出去。后来就把“食指动”作为有口福的预兆。诗中说食指不灵,即指预兆不准,酒瓶已空了。

“啑盐指”(睫sha音霎)是食指的俗名。孔颖达在注解上述《左传·宣公四年》中“子公之食指动”说:“(食指)俗所谓啑盐指也。”

前边已说中指别称玉柱,也称“将指”。将指不仅指手的中指,也指足的大指。孔颖达在《左传·宣公四年》的注疏中说:“谓大指为将指者,将者,言其将领诸指也。足之用力,大指为多;手之取物,中指最长。故足以大指为将指。手以中指为将指。”

手的第四指称“无名指”。《孟子·告子上》:“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信,伸直)。赵歧注解说:“无名之指,手之第四指也。盖其余指皆有名。”无名指也简称为“名指”。如《笔元要指·执管法》:“又以名指拒前三指所执之管,更以小指拒前名指。”

小指称“小拇指”、“小拇哥”,亦称“季指”、“禁指”。季,指最小的。《仪礼·特性馈食礼》中有“挂于季指”之句。贸公彦解释说:“挂以小指。”《镜花缘》第七十五回:“即如你以右手五指,合于我之右手五指之上,你若问我大指之上是汝何指,我必说是禁指。”

(十五)心

古人认为人的思维器官不是大脑,而是“心”。正如孟子的一句名言:“心之官则思。”意即心是人思考的器官。由此产生一些心的别称,其实名不符实。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习惯这么说,如说“心想事成”、“心灵手巧”等等。

然而,心脏是人体器官的主宰,这应该是无异议的。《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把心置于很高的地位,说它像一位君主一样统领全身,故而心有“天君”、“心君”之称。如陆游《夏日杂咏》诗:“省事心君静,忘情眼界平。”心也称“中君”、“中虚”。如宋代苏舜钦《夜中》诗:“中君湛以宁,不为外官使。”中虚本指胸腔,因胸腔是胸中空虚之地,于是也指心。《子华子·北官子仕》:“夫人之中虚也,不得其所欲则疑,得其所不欲则惑,疑惑载于中虚,则荆棘生矣。”佛教把心称为“心田”、“心地”,以为心如大地,滋生万物,有五谷,有杂草,善善恶恶随缘而生,故以田、地相比喻。白居易《狂吟七言十四韵》诗写道:“性海澄淳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说的就是心净如水的境界。心,位于胸中方寸之地,故称“方寸”、“寸心”、“寸田”、“径寸心”、“径寸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说:“庶(徐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徐庶老母为曹操劫持,当然心乱如麻。杜甫《偶题》诗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乃诗圣经验之总结。南朝梁沈约《钱谢文学离夜》诗:“以我径寸心,从君千里外。”《管子·版法解》中说:“故曰凡将立事,正被天植。天植者,心也。天植正,则不私近亲,不孽疏远。”由此可知“天植”也是心的代称,其实是指心意、思想。此外,心既为人身之主宰,“神明出焉”,故心又有“灵府”、“灵台”等称呼。“灵府”语出《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成玄英注解说:“灵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谓心也。”《庄子·庚桑楚》又说:“不可内于灵台。”郭象注解说:“灵台者,心也。”其意思是说心有灵智,可容纳各种智慧。1903年,鲁迅先生所写《自题小像》诗说:“灵台无汁逃神矢,风雨如磐黯故园。”(神矢指罗马神话小爱神丘比特的箭。)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称心为“灵明”。在他的《传习录》中说:“曰:‘人又什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他认为心为万物之主,心即理。可见他把心仍看作思维器官。道家称心为“上玄”或“火宫”。《黄庭内景经·肾部》:“中有童子冥上玄。”梁丘子注:“心为上玄,上玄幽远,气与神连,故言冥上玄。”道家用五行说解释五脏,认为心脏于五行为火,所以称火宫。《黄庭内景经·心部》:“心部之官莲含华。”梁丘子注:“火宫也,心脏之质像莲华之未开也。”

(十六)生 殖 器

许久以来,大家对于“性”的问题一直讳莫如深。然而,在实际生活里或在私下,又对其津津乐道,十分关心。2004年,笔者购得《言言斋性学札记》一书,读罢得益匪浅。作者周越然为著名藏书家、翻译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就为《晶报》等报刊有关性的知识的小品,如“月事长短”、“生育与性乐”、“性与色盲”、“叫喊”、“裸睡”、“咬”、“事前事后”、“乏力”……等。由于藏书丰富,材料齐全,周氏往往涉笔成趣,闻见极广,文字雅俗共赏。广西师大首印8000册,至今供不应求。我想,社会发展到如今,左有李银河等专家倡导,中有广大革命群众的亲身实践,右有无法遏制的“性工作者”身体力行,“性”与人体相关器官不应该再是探讨的禁区了。

当然,人对生殖器官往往不愿直述其俗称,故用许多别称以替代。男女的生殖器官,古称“阴”或“私”。如《史记·吕不韦传》说:“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这个嫪毐(lao

ai,音涝矮)即吕不韦献与秦始皇之母并与其淫乱的假宦者,后被秦始皇所杀。又如汉代伶玄所著《赵飞燕外传》:“早有私病,不近妇人。”男女的生殖器还称为“阴部”、“阴器”、“下阴”、“前阴”、“下部’,和“私处”。古代医学著作《素问·热论》说:“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阴脉指经脉中的阴经)。“下部”既指人体的下半部分,也指人的阴部。如茅盾先生的作品《小巫》说:“老爷怪声笑着说,随手把枪移下去,在菱姐的下部戳了一下。”

在中医学上,称人的外生 殖 器官及尿道为“下 阴”或“前

阴”。如《素问·气府论》说:“下阴别一”。清代和邦额《夜谭随录·白萍》:“一夜伎忽来就,相与共寝。鼾睡间私处痛如刀剖,大呼晕绝。同人惊起来探,已失势之所在。”这个故事中的“私处”即指阴部,而“势”则指男性生殖器。男性生殖器除单称为“势”外,还单称为“阳”。如清代东轩主人所著《述异记·巨体人》说:“堂邑县一乡农,甫生时,阳长三寸,及稍长,阳长一尺,今三十余岁,无人与婚。”

男性生殖器还称“阳 道”、“阳 物”、“阳

具”。如《池北偶谈·谈异六·女化男》说:“山东济宁有妇人,年四十余,忽生阳道,日与其子妇狎。”清代薛福成所著《庸庵笔记·软闻》说:“有一人便旋(注:即小便)于路,偶为妇人所见,其人对之而笑,且以手白指其阳物,妇人归而自缢。”偶然看见了男人小便或被调戏就去自杀,这类在今天看来不会发生的事儿,在“节烈”为时尚的 封建社会则是极为可能的。(十三)颈、肩、臂颈

颈,俗称脖子,还单称“脖”、“项”、“领”、“脰”(dou音豆)。其中“领”、“脰”两字用得较少。《诗经·卫风·硕人》在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时说她“领如蝤蛴,齿如瓠犀。”领即颈,蝤蛴(qiu

qi音求齐),是天牛的幼虫,身子又圆又长又白。脰(dou音豆)也指脖子。《左传·襄公十八年》:“射殖绰(人名),中肩,两矢夹脰。”

除了这几个单音词外,还有“脖儿”、“脖颈”、“脖梗”、“脖项”、“颈子”、“颈脖”、“颈领”、“头颈”、“颈脰”、“项下”、“项领”、“项颈”、“头颈”、“头膊子”等称呼。而称呼女性洁白细腻的颈项为“粉颈”。

颈下臂上为肩。肩又称“肩子”、“肩头”、“肩膀”、“肩膊”、“肩巴”、“肩胛”。“肩子”,由肩膀引申为责任。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说:“老兄,你不该怂恿他们乱来一阵子,闹出事来,谁担这肩子呢?”张天翼小说《贝胡子》中有几句话说:“好好读书,莫管别的,将来做官做府,天下事自然落到你肩巴上来。”肩巴也写作肩靶。

道家称肩为“玉楼”。苏拭《雷后书北台壁》诗之二说:“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王安石在论及此诗时说:“道家以肋肩为玉楼,以目为银海。”

肩下为臂。臂还称“膀”、“膊”、“肤”(gong音公),其余别称罗列于下:“膀子”、“膀臂”、“膀扇子”(方言)、“胳膊”、“胳臂”、“膊子”、“臂膀”、“臂膊”、“前臂”等。对于又白又嫩的手臂(多指女子)称“玉臂”、“玉藕”或“粉臂”。对运转自如的长臂称为“猿臂”,它与玉臂、粉臂往往成为对别人臂膀的美称。仅对玉藕举一例。元人张可久《普天乐·别怀》曲:“金莲小步移,玉藕香腮枕。”

(十四)手

臂的下端是手。手既有俗称,又有雅称。俗称手为“爪老”,元时口语中常将身体各器官的称谓之末加上“老”字。如身作“躯老”,头作“顶老”等,故手称“爪老”。如元杂剧《玉壶春》第二折:“舒着一双黑爪老,拄着一条黄桑棒。”

手还被辱称为“爪子”或“手爪子”。北方话称兽的四足为爪子,所以把手称为爪子或手爪子是带贬意或污辱性的。如《红楼梦》第五十二回晴雯骂人说:“要这爪子做什么?拈不动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

当然,手还有许多美称。《诗经·卫风·硕人》第二段赞美庄姜的美丽,第一句话就是“手如柔荑”。荑(ti音题)是初生的茅芽,去皮后洁白细软,因此用“荑黄”来形容女子之手,准确细腻,因此后来也代称女子的手。如唐人李咸用《搪上行》诗云:“红绡撇水荡舟人,画桡掺掺柔荑白。”画桡(rao,音饶),有绘画装饰的船桨;掺掺(xian音先,女子手纤美貌)。柔美的手还称“柔握”、“纤手”、“纤玉”、“玉纤”。如陶渊明《闲情赋》说:“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晋代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他的词《风流子》又说:“更乘兴,素纨留戏墨,纤玉抚孤桐。”清代洪升《长生殿·私祭》:“玉纤抄秘谱,檀口改新腔。”南唐李烃《子夜歌》词云:“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绦色”本指淡青色,常用以形容酒的颜色,进而代指酒。这里即指后者。醅浮指酒面上的浮沫。

“纤圭”或“纤珪”也指女子细白如玉的手。圭同珪,是上尖的玉器,用来喻称女子之手。如《花间集·牛娇<女冠子>之三》:“明翠摇蝉翼,纤珪理宿妆。”“翠”指女子翡翠类的头饰;“蝉翼”指女子两鬓薄如蝉翼的发式;“宿妆”即晚妆。

女子之手也称为“冰笋”。用冰比喻手的洁白无瑕。笋的上部尖,喻指手指之状,而且笋是人们喜欢的东西,令人爱怜,可见古人造词之苦心。如元代人乔吉《水仙子‘楚仪赠香囊赋以报之》曲:“玉丝寒皱雪纱囊,金剪裁成冰笋凉,梅魂不许春摇荡。”

较少见的是有人把妇女的手喻称为“白玉莲花杯”。宋代人魏泰所著《东轩笔录》卷七载:“永年(王永年)常置酒延卞(窦卞)绘(杨绘)于私室,出其妻间坐,妻以左右手掬酒以饮,卞绘谓之曰白玉莲花杯。”宋代张邦基所著《墨庄漫录》亦载有此事,但写作“白玉莲花盏。”

称洁白的手还叫“素手”或“玉手”。《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家手。”(纤纤,小巧细美貌)。曹植《妾薄命行》诗:“携玉手,喜同车。”玉手还是对友人之手的敬称。如王安石《得子固书因寄》诗:“骊驹日就道,玉手行可执。”

手掌旧称为“玉掌”、“玉碗”或“虎膺”。这些都是美称。如《晋书·孙惠传》说:“含奇谟于朱盾,提神策于玉掌。”“奇谟”与“神策”同意,即神奇的策略。玉腕可指洁白的手腕,亦借指手。王勃《采莲曲》:“桂掉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清代厉荃《事物异名录·形貌·手》:“类书:虎膺,手掌也”。《全唐诗》八七九卷载《招手令》说:“亚其虎膺,曲其松根。”其注解说:“虎膺,谓手掌;松根,谓指节。”

手指简称为“指”或“爪”,又称“指头”、“手指头”或“手爪”。爪可指指甲,亦可指手指。明人高明《琵琶记》:“我只凭十爪,如何能够坟土高?”“手爪”亦可指指甲和手指。如《南史·后妃传下·陈武宣章皇后》:“后少聪慧,美容仪,手爪长五寸,色并红白。”文中手爪指指甲闻一多先生《孤雁篇·亿菊》:“柔艳的尖镕攒蕊的菊,如同美人底蜷着的手爪。”这指的是手指。

对于女人的手指有许多美称。因其色洁白常用“玉”字,因其形纤细常用“纤”字,色状结合常用葱、笋喻之。如“春葱”、“玉葱”、“削葱”、“春笋”、“玉笋”、“春纤”、“纤指”、“玉指”、“玉尖”等等。如清人王玉枢《养蚕》诗:“小姑畏人房闼(音ta踏)潜,采桑那怕春葱纤。”元代杜仁杰《集贤宾·七夕》套曲:“玉葱纤细,粉腮娇腻。”元稹《春六十韵》诗:“启齿呈编贝,弹丝动剥葱。”南唐李煜《捣练子令》词:“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唐代韩偓《咏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关汉卿《新水令》:“绽黄花遍撒金钱,露春纤把花笑捻。”明代王廷陈《闻筝》诗:“思繁纤指乱,愁剧翠蛾颦。”《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之四十一》:“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元代杨维桢《学书》诗中有“玉尖朗管蘸香云”的句子。

古人还喻称婴儿的手指为“玉芽”。如白居易的《阿雀》诗:“玉芽开手爪,苏颗点肌肤。”

“手指勾一勾,两人心在此。”手有五指,亦各有别称。

大拇指俗称“拇指”、“大指”、“大拇哥”,亦可单称“拇”。拇本指手或足的大指。孔颖达《易·解》注解:“拇,足大指也。”《国语·楚语上》:“且夫制城邑若体焉,有首领股肱,至于手拇毛脉,大能掉小,故变而不勤。”韦昭注:“拇,大指也。”

大拇指还称为“钩戟”、“蹲鸱”、“擘”、“擘指”、“巨拇”、“巨指”和“巨擘”。钩戟本为兵器名,亦指大指。蹲鸱即蹲伏的鸱,也作为大拇指的代称,古时喝酒猜拳时常用。《全唐诗》中的《招手令》亦有载:“以蹲鸱间虎膺之下,以钩朝差玉柱之旁。”对前一句话《类说》说:“蹲鸱,大指也。”对“钩戟”原注说:“钩戟,头指;玉柱,中指也。”

“孽”,即大拇指。如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卷一:“然则古之嫔孽纤而胸束,古之马喙尖而腹细。”《尔雅·释鱼》:“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清人厉荃《事物异名录·形貌·手》说:“擘指,大指也,即孟子所谓‘巨擘’是也。”“巨擘”、“巨拇”,虽指大拇指,但多用作喻称,巨擘多指杰出人物。如《孟子·滕文公下》:“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巨拇则喻称第一。如清人赵翼《游雪崖洞甲秀楼诸胜》诗:“蛮荒本无秀可甲,不得不推此巨拇。”至于巨指,即大拇指,郑玄对《仪礼》的注解说:“右巨指右手大擘。”

二拇指称“食指”和“啑盐指”。如清代葛筠亭的诗句:“食指而今笑不灵,黄堂佳酿剩空瓶。”诗中说食指不灵,含一历史故事。《左传·宣公四年》中说:楚国人献给郑灵公一支大甲鱼。公子宋和子家将要进见。“子公(即公子宋)之食指动”,就把它给子家看还说:“往往我发生过这种情况,一定要尝到新奇的美味。”等到进去之后,厨子正准备把甲鱼切块,两个人互相看着笑起来。郑灵公问他们为什么笑,子家就把刚才的情况告诉他。等到把甲鱼赐给大夫吃的时候,也把公子宋召来,但偏不给他吃。公子宋发怒,把手指蘸在鼎里,尝了尝味道退出去。后来就把“食指动”作为有口福的预兆。诗中说食指不灵,即指预兆不准,酒瓶已空了。

“啑盐指”(睫sha音霎)是食指的俗名。孔颖达在注解上述《左传·宣公四年》中“子公之食指动”说:“(食指)俗所谓啑盐指也。”

前边已说中指别称玉柱,也称“将指”。将指不仅指手的中指,也指足的大指。孔颖达在《左传·宣公四年》的注疏中说:“谓大指为将指者,将者,言其将领诸指也。足之用力,大指为多;手之取物,中指最长。故足以大指为将指。手以中指为将指。”

手的第四指称“无名指”。《孟子·告子上》:“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信,伸直)。赵歧注解说:“无名之指,手之第四指也。盖其余指皆有名。”无名指也简称为“名指”。如《笔元要指·执管法》:“又以名指拒前三指所执之管,更以小指拒前名指。”

小指称“小拇指”、“小拇哥”,亦称“季指”、“禁指”。季,指最小的。《仪礼·特性馈食礼》中有“挂于季指”之句。贸公彦解释说:“挂以小指。”《镜花缘》第七十五回:“即如你以右手五指,合于我之右手五指之上,你若问我大指之上是汝何指,我必说是禁指。”

(十五)心

古人认为人的思维器官不是大脑,而是“心”。正如孟子的一句名言:“心之官则思。”意即心是人思考的器官。由此产生一些心的别称,其实名不符实。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习惯这么说,如说“心想事成”、“心灵手巧”等等。

然而,心脏是人体器官的主宰,这应该是无异议的。《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把心置于很高的地位,说它像一位君主一样统领全身,故而心有“天君”、“心君”之称。如陆游《夏日杂咏》诗:“省事心君静,忘情眼界平。”心也称“中君”、“中虚”。如宋代苏舜钦《夜中》诗:“中君湛以宁,不为外官使。”中虚本指胸腔,因胸腔是胸中空虚之地,于是也指心。《子华子·北官子仕》:“夫人之中虚也,不得其所欲则疑,得其所不欲则惑,疑惑载于中虚,则荆棘生矣。”佛教把心称为“心田”、“心地”,以为心如大地,滋生万物,有五谷,有杂草,善善恶恶随缘而生,故以田、地相比喻。白居易《狂吟七言十四韵》诗写道:“性海澄淳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说的就是心净如水的境界。心,位于胸中方寸之地,故称“方寸”、“寸心”、“寸田”、“径寸心”、“径寸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说:“庶(徐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徐庶老母为曹操劫持,当然心乱如麻。杜甫《偶题》诗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乃诗圣经验之总结。南朝梁沈约《钱谢文学离夜》诗:“以我径寸心,从君千里外。”《管子·版法解》中说:“故曰凡将立事,正被天植。天植者,心也。天植正,则不私近亲,不孽疏远。”由此可知“天植”也是心的代称,其实是指心意、思想。此外,心既为人身之主宰,“神明出焉”,故心又有“灵府”、“灵台”等称呼。“灵府”语出《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成玄英注解说:“灵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谓心也。”《庄子·庚桑楚》又说:“不可内于灵台。”郭象注解说:“灵台者,心也。”其意思是说心有灵智,可容纳各种智慧。1903年,鲁迅先生所写《自题小像》诗说:“灵台无汁逃神矢,风雨如磐黯故园。”(神矢指罗马神话小爱神丘比特的箭。)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称心为“灵明”。在他的《传习录》中说:“曰:‘人又什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他认为心为万物之主,心即理。可见他把心仍看作思维器官。道家称心为“上玄”或“火宫”。《黄庭内景经·肾部》:“中有童子冥上玄。”梁丘子注:“心为上玄,上玄幽远,气与神连,故言冥上玄。”道家用五行说解释五脏,认为心脏于五行为火,所以称火宫。《黄庭内景经·心部》:“心部之官莲含华。”梁丘子注:“火宫也,心脏之质像莲华之未开也。”

(十六)生 殖 器

许久以来,大家对于“性”的问题一直讳莫如深。然而,在实际生活里或在私下,又对其津津乐道,十分关心。2004年,笔者购得《言言斋性学札记》一书,读罢得益匪浅。作者周越然为著名藏书家、翻译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就为《晶报》等报刊有关性的知识的小品,如“月事长短”、“生育与性乐”、“性与色盲”、“叫喊”、“裸睡”、“咬”、“事前事后”、“乏力”……等。由于藏书丰富,材料齐全,周氏往往涉笔成趣,闻见极广,文字雅俗共赏。广西师大首印8000册,至今供不应求。我想,社会发展到如今,左有李银河等专家倡导,中有广大革命群众的亲身实践,右有无法遏制的“性工作者”身体力行,“性”与人体相关器官不应该再是探讨的禁区了。

当然,人对生殖器官往往不愿直述其俗称,故用许多别称以替代。男女的生殖器官,古称“阴”或“私”。如《史记·吕不韦传》说:“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这个嫪毐(lao

ai,音涝矮)即吕不韦献与秦始皇之母并与其淫乱的假宦者,后被秦始皇所杀。又如汉代伶玄所著《赵飞燕外传》:“早有私病,不近妇人。”男女的生殖器还称为“阴部”、“阴器”、“下阴”、“前阴”、“下部’,和“私处”。古代医学著作《素问·热论》说:“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阴脉指经脉中的阴经)。“下部”既指人体的下半部分,也指人的阴部。如茅盾先生的作品《小巫》说:“老爷怪声笑着说,随手把枪移下去,在菱姐的下部戳了一下。”

在中医学上,称人的外生 殖 器官及尿道为“下 阴”或“前

阴”。如《素问·气府论》说:“下阴别一”。清代和邦额《夜谭随录·白萍》:“一夜伎忽来就,相与共寝。鼾睡间私处痛如刀剖,大呼晕绝。同人惊起来探,已失势之所在。”这个故事中的“私处”即指阴部,而“势”则指男性生殖器。男性生殖器除单称为“势”外,还单称为“阳”。如清代东轩主人所著《述异记·巨体人》说:“堂邑县一乡农,甫生时,阳长三寸,及稍长,阳长一尺,今三十余岁,无人与婚。”

男性生殖器还称“阳 道”、“阳 物”、“阳

具”。如《池北偶谈·谈异六·女化男》说:“山东济宁有妇人,年四十余,忽生阳道,日与其子妇狎。”清代薛福成所著《庸庵笔记·软闻》说:“有一人便旋(注:即小便)于路,偶为妇人所见,其人对之而笑,且以手白指其阳物,妇人归而自缢。”偶然看见了男人小便或被调戏就去自杀,这类在今天看来不会发生的事儿,在“节烈”为时尚的 封建社会则是极为可能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