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新传MJC初试414分,十分走运竟然排位第一。所以有学弟学妹来向我咨询考研经验,说实话,在没出最后成绩之前,我都不敢妄言以一名准硕士的身份去现身说法。直到现在,我也只能和大家讲讲我的备考经历,希望能对正在准备报考北师新传MJC的你有所收益,如果能对其他考研人也有所启发,那这篇文字将让我倍感荣幸。
一、关于“我”能不能考研
先拿我自己说,高考失利,刚刚过一本线,所以我的本科学校比较一般,非985、211,15年毕业,毕业前在搜狐实习一年,毕业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一年,16年5月才脱产正式准备考研。好在我本科也是新传专业,所以这点算一点优势,其他对我来说都是挑战,尤其是离职脱产,再沉下心学习,这是一个经历过痛苦的过程。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复试现场,我聊过天的三五个人都是有过工作经历的,还有的是二战,我终于不用怀疑自己成为他们的老帮菜同学了,另外一点就是,进复试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各种院校的各种专业,所以大家不要质疑自己的本科院校以及专业基础,你需要考虑的是你是否有学习能力以及对这个专业的兴趣与否。因为在我看来,考研无非是个应试的过程,每个人的准备时间一般都在半年左右,大家都是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关键在于新传的理论很好懂,所以我认为大家几乎站在是同一起跑线,拼的就是你的学习能力和持之以恒的动力。
二、关于择校
说实话,关于择校,我并不是一个很了解行情的过来人。虽然我在准备考研之前有想过报中传,但当我在网上收集到一些北师的信息时,就迅速决定报考北师,并且整个复习过程中丝毫没有犹豫过。如果你问北师和其他学校比,好在哪里,由于我还没有入学,现在知道的信息有限,简单和大家说几点。首先,在学校的知名度上,它是985兼211,算是国内的名校。这一点虽然听着很虚,但我可以举两个我亲眼所见的实例,一是例如搜狐腾讯等一些知名互联网公司,一些部门只招收985或211的学生,又因为我们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大部分会选择互联网公司,所以学校很可能成为你的一个敲门砖;二是,就考研方面退一步讲,如果你初试成绩没有达到北师的复试线,一些调剂的学校会优先考虑报考211或985院校的同学。其次,从学院的发展情况上来,自从人大的喻国明教授任北师新传院院长以来,学院的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智库发布等行业内重大会议也纷纷落地北师新传院。但如果你想在清华、北大、人大、中传和北师之间比较,我的建议是你先看看真题再说,如果你觉得人大、北大的题你吃的开,那报一个更知名的学校再好不过了。这和找对象一个道理,高富帅要求不会低的,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大。所以关于择校,我的建议是在看准学校知名度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历年真题,这并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想象过程。最后说一句一些人会担心复试有没有金钱交易的问题,我个人经历,以及我认识的学姐学长一致认为,完全没有,整个考试过程都公平公正。所以,已经定下来要报北师的同学,支持你来。
三、关于教材
北师的新传专硕在前几年开始就没有指定的复习书目了。印象中是15年还有,16年虽然取消复习教材,但题源没变,还是那几本书。但到了17年题目就灵活的多了,而且很开放,好处是及时有的题你没有见过教材里有相应的知识点,但你还能有化说;坏处就是如果你对一些行业内的新近热点的了解只是浮皮潦草,那这道题你也不会得高分,例如今年初试考察的大数据、VR等概念。我相信每个考上的同学看过的书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且考试时你应用的知识也未必一定出自哪本教材。这就是我们文科试题的特点。还是从专业课开始,简单推荐几本书:
1、《传播学概论》郭庆光 著
这本书可谓是国内传播学教学的经典之作,考其他学校的新传也离不开这本书,重要到不可或缺。回顾历年真题,名词解释或简答题几乎是出自这本书,甚至占了一半以上的分数。但这里我要说一下17年初试的题,上午的专业综合能力没有从这本书出题,这是出乎大家意料的,但这并不是说明这本书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这本书上的基础理论都可以在答题时灵活运用的。另外,对于跨考的学生,这也是一个很好懂的入门级的教材,关于这本教材怎么用,以及相关笔记,由于我本科时候有学这门课程,加上自己整个复习过程中的反复琢磨,我做了一份word笔记,一百多页,纯手动码字,之所以用了两周时间来一字一句整理,因为我想做点有价值的内容,于是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我都有关于出题方向的提示,以及记忆和答题技巧的建议。我相信这会对一些人有所帮助。顺便提一下,这本书我反复背了不止七八遍。
2、《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著
这本书看似没有上面那本重要,但千万不能忽视。毕竟我们考的是新闻与传播MJC,关于新闻学的基本知识,这本书上涵盖了很多方面,既是基础又是重点。说点实在的,16年初试出了一道关于“电视对大众文化影响”的分析题,17年初试出了一道关于“传统媒体经营状况”的论述题。所以看17年真题你可能想:握草,我还要去学一本媒介经营的书啊。在我个人认为《新闻学概论》这本书好在为大家提供了更广泛的学科知识,没有更多的经历去熟读背诵一门未必会考的教材,这本书起码让你有了基础的知识,对于应试很有帮助。
3、《新闻与传播学热点专题80讲》孙祥飞 著
这本书真的很强大,就是大家可能听说过的传播学小王子的书,每年会更新再版,大概十月中旬以后出。那么问题来了,到了十月以后,政治也提上日程,专业课进入到巩固记忆阶段,很多同学反映没有更多精力攻下来这么厚一本书,这里我告诉大家我是怎么用的这本书:首先,我在六七月分就得到了这本书前一年的电子版,因为即使不是最新版,里面很多专题都不过过时,例如媒介转型、大数据……都可以提前整理出来;其次,并不是这本书所有的内容北师都有可能考察,要结合学院的研究方向、出题风格,有选择性的看,例如根据16年真题发现,北师很爱考媒介技术方面的知识,所以媒介研究和技术研究也是你看这本书的重点。这样一来,等到最新版出来,你再补充上一些新近的热点专题就轻松多了。但我要很坦白的和大家讲,虽然有选择性的看,但由于我专业课开始的早,这本书上的内容我几乎都仔细整理记忆过,受益匪浅。
4、其他参考书目
首先说一下《新闻写作教程》,这本书上16年考察了“用事实说话”以及“新闻特写”的概念,17年出初试没有直接考察概念性知识点,但有一个60分的新闻评论写作,个人认为写作在看文字功底,要多了解传播学热点话题,看看别人怎么写,只看写作书的要领并不能让你写出像样的东西。这里推荐大家订阅澎湃新闻的社论专栏,今年关于“快手直播假公益”事件,澎湃都有评论过。关于这本书上的重点理论知识,我个人也整理了笔记,也都专门的记忆过。
再来说一下《传媒伦理与法规》这本书,16年考了一道书上课后题,所以17年大家都按照课后题认真准备了,结果没考,如果延续17年出题的风格和趋势,18年考察的可能性不太大,如果你背东西的能力比较强,也可以按照笔记把它搞定。
最后说一下《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由于16年突然增加了对新闻史的考察,一道突如其来的题,学姐学长们表示当时也很方,所以到了我们也把中新史列入准备的范围内了,虽然轮到我们就没考中新史,但我本科很喜欢上这么课,教材和笔记也留到现在,就津津有味的背了N遍。有精力的同学,我真心希望大家了解更多的中新史,那个文人论政,以笔作枪的年代让人赞叹。
关于专业课的参考书,我没有广泛涉猎,但我看过的我都保证记住,还有一大部分精力用在对知识点补充和论文收集整理上了。这里提醒大家,由于我们不考数学,专业课满分300,得专业课者得天下。专业课我一科124,一科134,自己感觉还是挺满意的,付出再多也值了。
下面说一下政治吧,我全程都紧跟着肖秀荣的材料,一本书没落。以及他的网课,在腾讯课堂上录播,一共才299,我九月份开始听已经更新一些了,我建议大家从他开始更新网课就来听,每天一节课不到一小时,就当缓解一下背书的压力了。我本身是学文科的,而且高中政治和历史有基础,我到了考前做8套卷和4套卷选择题一般才丢六七分,所以我政治是抱着80+的目标去的。考完我对了下网上的答案选择题大概错了9分,这个也情有可原,毕竟最后那张考卷会出一些你从来没见过的题,而且今年选择题不算简单,但庆幸的是,后面的主观题肖秀荣全部压中,我整个答题过程就是把不停地把背下来的东西写出来。最后政治74分,北京考生主观题压分了,虽然并不理想,但我看了下我们进复试的成绩单,我的政治是最高分,而且也帮我向上拉分了。这里说这么多,是提醒大家,不要忽视政治,不能让任何一科成为你的弱项。
最后说英语,虽然我过了六级,但我后来学了韩语又考了级,所以整个英语的语言思维已经淡化了,一个词让我想,我条件反射式的想的是韩语里怎么说,这就尴尬了。于是我四月份就开始背单词,那会儿用的知米(APP),也背过红宝书,后来买了张剑的真题系列。因为我们考的是英语二,相对简单些,不过我是按照英语一的要求来学习的,包括真题也是从英语一开始做,然后背真题中的单词,尤其是近5年的真题,反复的做,每次做都从不同角度出发,比如你只为了过单词走一遍,为了找出题点走一遍,也可以为了整理文章结构走一遍。出了真题,我还做了张剑英语2的阅读80篇,这里的题相对真题难度会有提升,在你集中复习专业课的时候,一天一篇英语阅读可以辅助你保持水平,不至于倒退,因为考研真是个持久战。17年英语异常的简单,所以进复试的同学普遍80+,我考了82,不高不低,还算正常。
四、关于学习方法
恐怕这是看帖子的你最关心的问题了,但很遗憾,我始终认为学习方法这种东西因人而异,没有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真理。所以也只能和大家讲讲我的经历,仅作为参考。首先,大致梳理下我这八个多月的复习步骤。我应该算从五月份正式开始复习,正如上文提及,英语是我考研前最没有底气的一科,所以我开始背单词,To be honest,效率不高,尤其是脱离了真题背单词,同时我也建议大家不要把太多的希望寄托于背单词的app,辅助性的东西一般不会让你有质的飞跃,量的积累也未必在短时间内奏效,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早看真题,对一般思维没有障碍的人来说,单词搞定,其他技巧的东西就水到渠成了。到了七月份左右我就开始专业课的复习了,当时我有考虑过是不是有点早,但事实证明一点不早,即使我不是跨考生。传播学概论,我上来就是背的,因为这里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内容大学就背过,直到初试前一天,这本教材都没有放下过,一遍一遍,开坦克式碾压。关于教材,我个人认为没有捷径,熟能生巧,不烂熟于心是无法灵活运用的,起码我是那种教材没背完就上考场会心神不安的人。再回到专业课上,七月到考前,一本书一本书的推进,新闻学概论、传媒法规伦理、中新史,而且我还准备了一些外新史的内容,背书并不痛苦,而且我是很快能背下来的那种,不过让我痛苦的是,一本书搞定,上一本就忘得差不多了,为此我崩溃了一次,然后我采取了最笨拙的方法,第二本背完,再回头背第一本,第三本背完回头背第二本。直到最后,任何一本教材的知识点拿出来能从脑子里快速的复述下来。这个方法并不适用所有人,尤其是对背东西很吃力的同学,不过如果你本身有这个能力,那最好要背下来,这就是你的优势。但大家不要误解我这个过程是死记硬背,我想没有理解透彻我是做不到的。这里推荐大家会自己整理知识框架,X-mind拿来整理每一个章节知识很顺手。
下面说一下专业课的专题和热点如何准备,这个很真的很重要。首先关于一批公众号,我关注的不多,因为你会发现内容的同质化。推荐大家关注:
(1)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真相(XCKY01)
(2)考新闻(KaoPress)
(3)传播学考研必读(chuanboxuekaoyan)
(4)网络传播杂志(newmedia_2014)
(5)新传考研社(Media0-0)
(6)喻国明(这是北师新传院长的个人号)
关于公众号文章怎么利用,首先你了解到热点,但这里的解析并不都是使用与答题,这就需要你整理分析再补充论述了。推荐使用印象笔记,每一个知识点一条笔记,一个热点事件一条笔记,主要方便与快速检索。我不太推荐大家手写记笔记,因为后期你会发现要补充修改的地方原来越多,还是电子版的好,现在我的印象笔记已经有五百多条了,需要可以和我联系。
最后简单说下英语和政治,关于英语水平我个人认为是有瓶颈的,首先你要清楚自己是在应试,而语言功底并不是一两个月能赶得上的,所以过了十月份你发现自己提升的加速度变小时,这很正常,不要焦虑更不能放弃,继续保持你的计划,不求突破但求稳。
政治,今年肖老师超神了,五道大题五杀,下了考场我就在他公号膜拜了。18年到底能不能继续五杀,我个人认为概率不大,毕竟政治出题组反押题的,今年对于出题组应该是个失误。不过即使明年反押题了,也要跟住肖大大的节奏,关注公号【肖秀荣教授】,及时跟听网课买教材,不要为了省两三百块四处淘资源,他的网课性价比很高,亲测有效。这里我也欢迎大家在复习政治时候有不理解的题可以和我交流,关于学习上的问题,知无不言。还有一份我根据历年真题和肖大大教材整理的“一张图记全所有哲学理论”,觉得自己棒棒哒。
五、关于心态
亲爱的同学们,每每讲到考研心态的调整,我向来不喝鸡汤,也不给别人熬鸡汤,可能因为我之前工作接触了一批写矫情文字和拧巴故事的自媒体人,所以闻到“鸡汤”就觉得反胃。(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可以认为我接下来说的就是鸡汤。)首先考研是需要定力的,心里要有一个定海神针,朋友生日、同事聚会,这些尽量都推掉,别怕得罪人,因为你要备考正常朋友都可以理解,不理解的人完全可以不和她做朋友。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少学几个小时会损失什么,而是它会打乱你的计划,让你感到焦虑(我就是那种计划乱了会惶恐的人)。其次,我想说,到了这个年纪,我们都是成年人,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舒缓自己的压力。我遇到的研友,在备考期都有崩溃的时候,但那只是一时的情绪爆发而已,那会儿你觉得喝酒爽你就微醺,你觉得跑步爽就跑个大汗淋漓。但千万不要把情绪发泄到周围人身上,包括家人、室友等,这样很可能让你的坏情绪恶性循环。最后,还是劝大家要学的起看得开,尤其是应届生,你们考研在学习状态上有优势,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考研,都不要把考上与否看成一件决定命运的事儿。这不是你的唯一出路,如果你说这是捷径,那也未必,我在工作期间,也遇到过一些研究生毕业了给本科生当实习生,所以一定要权衡的看待考研这件事儿,当我考完初试以后我的打算是考上就读考不上跟朋友去创业,反正都是从零开始,这里无所谓得失,用仓央嘉措那句很浪的诗规劝大家“这世上出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所以你看得开了心态自然就平和了。
为了不影响大家的阅读体验,最后留下我的联系方式WeChat:18810124342,关于专业课的资料购买以及复习意见,欢迎联系。还有,开黑别叫我,我根本不会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