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将近半个月的雨终于停了,但太阳还没有出来,天空中还蒙着一层厚厚的乌云。
张全明的妻子在外面檐台下的煤球炉子上做着饭。张全明在屋子里收拾着摆放在角角落落的盆盆罐罐。那都是前一段时间下雨时为接房顶漏雨摆下的。这间十五平方的厦房是纱厂子弟学校的教师宿舍,多年都没有维修了,四处漏雨,四处透风。要吃饭了,没有饭桌,张全明就把饭菜直接放置在一个掉了漆皮的单凳上。两个人一人一个小小的方凳。两人一人端了一碗韭菜豆腐臊子长汤面,吃几口就夹一筷子唯一的凉拌黄瓜,很是伤感。
一顿饭吃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吃完。他们二老吃吃停停。一停住就叹气,似乎有天大的难事在压着他们。
这时,门开了。一个青年女人匆匆走了进来,一脸的怨气。
“爸!大有回来了没有?”年轻女人怒气冲冲地道。
“没有。大妮,怎么了?他又找你要钱了?”张全明放下碗,着急地望着那个年轻女人道。
“嗯。我没有给,他就用凳子砸了峻峰几下。把峻峰的额颅都砸破了。”
“峻峰没事吧?去医院看了没有?”张全明的老伴忙道。
“没事。就是砸了一个小口子。已经叫我们家门口卫生室的医生包扎了。”
“喔害货现在在那里?这次我非打死他不可?”张全明怒气冲冲地站了起来。
“爸。他早都跑了。我也不知道他跑到哪里去了。”
张全明无力地坐了下去。狠狠地瞪了老伴一眼,道:“都是你!喔害货初中毕业后刚开始抽大烟时我要把他关禁闭,你哭着不让。看看,看看你把他惯成啥了?现在好了。喔害货抽大烟抽完了咱们的商场,现在又要害大妮。我看他是非把咱们全家害得全部上吊死了才会心甘的。”
“你老怪我?难道他不是你的娃?我惯他,你为啥不拦着?你不是也在惯他里么?到了这时候不自己想办法,怪我一个女人家算什么本事?!”张全明的老伴胆怯地回犟道。
“唉!都怪我!都怪我!”张全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叹气道。
正在这时,纱厂办公室的老朱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一进来就对着大妮喊道:“大妮,你爸和你妈在没在?”
大妮把目光转向张全明和母亲。
老朱顺着大妮的目光找到了张全明,犹豫不决地瞄了瞄张全明和大妮母亲的脸,欲言又止。
图片源自网络当老朱进到家门问大妮话的时候,张全明就抬起了头,木然地望着老朱。老朱的所有举止和表情,张全明都收进了眼里。他预感到张大有肯定出事了。到底出了什么事呢?是因为吸毒抢劫被公安机关拘捕了还是因为吸毒打伤了人?他在紧张地思索着,并把目光死死地定在老朱的脸上,似乎想从老朱的眼神以及表情里找到答案,看得老朱心里木木地,更加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其实,张全明的儿子是个很帅气的小伙子。他曾是张全明一家的希望和寄托。
张全明的儿子叫张大有。还没有上学前,就在大有母亲的教导下能够背诵唐诗三百首。上学后,不仅文化课成绩排在全级一二名,还弹一手好电子琴,在上三年级的时候还在全省青少年电子琴大赛中获得过三等奖。张大有不仅学习优秀,而且还很有礼貌。直到现在,纱厂的中老年人,只要能认识张大有的,无不替他感到惋惜。他们大都会说:“真没想到,那么好的一个娃,竟然让大烟给害了。”然后摇摇头,很无奈又很同情。
望着张全明焦急而期待的目光老朱的心碎了。他犹豫着究竟该不该把有关张大有的消息告诉给张全明一家。他们肯定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张大有小时候的一举一动顿时都浮现在了老朱的眼前。
张大有不仅学习聪明而且很有礼貌。尤其是对长辈很尊敬。那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刮着大风。树上的黄叶纷纷随着冷凄凄的风飘落在了地上。老朱的左腿因为小儿麻痹后遗症不太灵便。那天,他正从传达室后面向房间里搬运煤球,一瘸一拐地很是吃力。这时,张大有背着书包哼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一蹦一跳地进了纱厂院子。他看见了老朱,就马上跑上前从老朱的手里夺过塑料筐,道:“老朱伯,叫我给你搬。”就吃力地把筐子搬进了传达室,还帮助老朱把煤球一个个摞好。
张大有不仅对老朱好,就是在以后吸毒的那段时间里,只要他有精神,他也主动地帮助老人提提东西,或者在上楼的时候主动搀扶一下和他一起上楼的老人。
“唉!”老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心里道:“多好的一个娃娃啊。硬是让毒品给害了。”
“伯,到底出了什么事了?你赶紧说啊。”大妮已经等不及了,催促道。
老朱也不等张全明他们让,就自己拉了一张小凳子坐了下来。稳了稳心神,才痛苦地道:“你们家大有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张全明紧张地道。
大妮及大妮母亲也揪心地望定老朱,等待着老朱的回答。
“他死了。”老朱低下了头,不敢再看张全明一家人的眼睛。
张全明释然了,狠狠地道:“死了好。我还以为他又祸害谁去了。只要没有祸害谁就好。”
张大有的母亲则低下头,啜泣起来。
大妮捂了脸跑了出去。
顿了顿,老朱抬起头来,平静地望着张全明,道:“他不仅没有祸害谁,而且还救了两个娃娃的命。大有是为了救人才死的。他是英雄。”
“什么?救人死的?”张全明坐直了身子,兴奋地盯着老朱的脸。
大有的母亲也忘记了哭泣,挺着挂满泪痕的脸望着老朱。
大妮很快跑了进来,靠在门框上静静地听着老朱的话。
图片源自网络早上,张大有从大妮家没有要到钱很是郁闷。眼看烟瘾要犯了,怎么办?
烟瘾犯了的时候浑身就像被蚂蚁啃啮,简直是生不如死。他相继找了几个瘾君子都没有找到。眼看烟瘾发作的时间愈来愈近,为了不让自己丢人,张大有就沿着纱厂外面的小路向蛤蟆河走去。他打定主意,如果再犯烟瘾的时候就跳河。他知道自己给家庭带来了多大的灾难。自从染上毒瘾以后,几年功夫,张大有就把他父母辛辛苦苦攒下来的三十多万元抽掉了,还欠下别人将近二十多万元。他也不想再让父母跟着自己受罪了,就准备这次趁犯烟瘾的机会彻底解脱。他一边疲惫地走着一边回想着自己的过去。
他的理想是当个科学家,研究一种药,能够让老朱伯一样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人都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健步如飞。可是,在上初中的时候,一次贪玩把自己给彻底给害了。那次贪玩不仅害了自己的一生,而且还害了爸爸妈妈,害了姐姐姐夫。他其实也不想那样啊。可是每当毒瘾上来的时候就又由不得自己了。他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一切都迟了,都无法挽回了。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路只有最后一条了,那就是死。死了,即可以解脱自己,也可以解脱全家人。他知道,爸爸妈妈他们也都希望自己赶快死掉。这倒不是说他们不爱自己,而是因为爱自己才希望自己死掉的。他明白,他们也不希望自己再受毒品的折磨了。他真为自己刚才的举动感到羞愧。姐姐一直很爱自己,姐夫也对自己很好,虽然他吸毒后经常到姐姐家要钱,姐夫也没有嫌弃过自己,只是这次他们实在是拿不出钱了,他们的钱也被自己吸毒糟蹋地差不多了。他们今后还要生活,外甥女还要上学。他们不能把钱再往无底洞里塞了。也不知道刚才把姐夫砸坏了没有?伤得到底重不重?真想回去看看姐夫姐姐他们,给他们道歉。但现在的自己即使再真诚,他们会相信自己吗?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着。
这几天,蛤蟆河涨水了,出现了险情。蛤蟆河坝上满是解放军战士和各乡镇、各单位的干部组成的抢险队在巡查抢险。
他穿过人群,来到了一处堤坝边,看着快要漫过堤坝的水在随着微微的浪冲刷着堤坝,一块块细小的土块不时地掉了下去,非常危险。
前面,一队解放军和干部群众正在奔跑着把扛在肩上的土袋子堆在河水里,堵塞管涌。有七八位解放军战士手拉手站在水里挡着汹涌而来的河水,以便土袋子能够准确稳固地挡住管涌的口子。
张大有望着英勇而无畏的战士,一股热血顿时奔涌在了胸间。他在一股英雄血气的推进下奔向了解放军的队伍,结果被放了土袋子准备回去扛袋子的两位解放军战士拉到了一边。他只好站在旁边望着解放军战士的英姿,任由满腔的热血奔流着,在一旁摩拳擦掌着,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
一会儿,两位小姑娘越过他跑向了河边。
一位穿着花裙子的小姑娘向着另一位扎着蝴蝶结的小姑娘喊道:“小花,快来。你看水大的都望不到沿沿了。”
扎蝴蝶结的小姑娘边跑边喊:“你看那个麦积,上面还有人,在河里漂啊。”
穿花裙子的小姑娘惊喜地道:“你看,他还向咱们招手呢。”
张大有顺着小姑娘的手指向河中心望去。那个麦积上的中年男人撑着一个细长的竹竿,在河里顺流漂着。他向着河岸挥着手,不让人靠近。
这时,也许是河水的流动让他感到了晕眩,也许是大烟瘾发作,他开始颤抖起来。他捂着肚子蹲了下去,流着鼻涕望着河边的两个小孩。
有几位干部看见了,忙走了过来。一位试图搀扶起他,可就是搀不起来。
“你是不是病了?要不要叫医生?”这位干部道。
张大有痛苦地摇了摇头,又蹲了下去。
“这里危险。我们扶你到安全的地方去。”两位干部都开始努力地搀扶他起来。
这时,一位小姑娘惊恐地喊道:“啊!要塌了。”
另一位小姑娘大哭起来。
这时,一股巨大的力量在张大有的胸间升腾起来。他甩开两位干部的臂膀,向前紧跑了几步,一手一个小姑娘把她们拉了过来。谁知这时堤坝已经开始坍塌,他的身子正随着坍塌的堤坝向下滑去。
他两手使劲向后一甩,两位小姑娘被甩到了安全地带,可是他却随着坍塌的堤坝落进了水中,很快就沉进了水中不见了踪影。岸边的的干部群众马上紧张地搜救起来。
在张大有落水的那一刻,解放军战士挡堵的管涌也堵住了。他们很快也马上加入到了搜救张大有的行列。
一个小时后,大家终于在河堤下游三公里外的一个水洼里找到了他。他已经死去多时了。人们看到的他的尸体,还是两手使劲后甩的动作。他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他的事迹也被新闻记者拍成照片,写成专稿发在了各大媒体上。他终于以英雄的结局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图片源自网络“多好的孩子啊。都是毒品把娃害了。”老朱垂下了眼睛,小声地望着地面道。
张全明抱住头,抽泣起来。
张大有的母亲怔怔地望着老朱,似乎还没有完全明白孩子的情况。
大妮低垂着头,低声啜泣着。
“大有!我苦命的孩子!”大有妈妈终于哭出了声。撕心裂肺。
几天后,人们在电视上看到了张大有的父母。他们坐在抗洪抢险英模表彰大会的现场。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着搀扶着走上台,骄傲地从县委副书记的手里代张大有接过了获奖证书、奖牌还有六十万元的奖金和抚恤金。
与会人员都由衷地热烈地鼓起掌来。
2012年12月25日于草庐书屋
(原创/李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