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滥用的安全感
著名的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安全感不是。
当女生哭喊着埋怨男生不陪伴自己,让自己很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当我们把自己成人后的过错,都归咎于幼年时父母没有关心我们的内心感受,让没有安全感成为我们成长的障碍时… …我们都是在滥用”安全感”这个词,我们是在消费“安全感”,为自己的怯懦无能找借口。
一个笑话:躺在床上就安全了吗?
有一个笑话:
一个水手在自己父亲的葬礼结束后,出发去海上探险。
隔壁的年轻人诧异的拦住他:你的父亲刚刚过世,死于海上。
水手:是的。
隔壁的年轻人:你的祖父我记得也是死于海上?
水手:是的。
隔壁的年轻人:那你还要去海上?
水手:你还记得你祖父是在哪里过世的吗?
隔壁的年轻人:他是在家里的床上闭上眼睛的。
水手:你父亲呢?
隔壁的年轻人:也是在床上。
关于人老了以后或者临终前最后悔的事情,有很多个版本,但排在最前面的总是:后悔自己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很多的讨论由此展开: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因为害怕。
近两年有一个比较火的词,叫“走出心灵的舒适区。”
什么是舒适区?简单来说,就是你习惯待的位置,习惯扮演的角色。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灵的舒适区,这个区域很自我,熟悉而又自在。
我们本能的希望躲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这里的一切我们都熟悉,我们知道环境怎样,知道我们这样或那样做,事情会怎样发展,我们知道今天会怎样,明天会怎样……所以,我们本能的开始害怕,害怕自己的一辈子就这样了,害怕如果环境发生了改变,我们无法应对……
可是,怕着怕着,一辈子好像就要过完了。
如果不是环境强迫改变,比如我们的父辈们曾经经历的一夜丢失铁饭碗;比如家庭突遭变故,我们被迫面对,一夜长大;又比如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摆在面前,我们牙一咬,眼一横,豁出去了,“死了就死了吧”。
成功或失败,结果都好像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改变面前,扩大了自己的认知,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
现在正在上演的热门电视剧,《小别离》,讨论的是送孩子出国留学的话题。送孩子出国留学,父母比孩子更害怕,不知道孩子能否适应异国他乡的生活,不知道孩子的心灵能否独立承受这么大的变化。留学是否有利暂放一边,任何一个留学生在整个留学经历里学到的从来不仅仅是知识、语言、文化、理想、视野等等这些最普通的,而是——“把我丢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我都能活下去,并且活的非常好”的气概。
放弃追求安全感,我们才能扩大自己的安全感受范围
传记电影《风雨哈佛路》的结尾,丽兹站在纽约时报的领奖台上回答记者关于自己对于过去的看法时说:“我觉得我非常幸运,是因为当我心里所有的安全感被从身体中抽离,所以我被迫向前看,我必须向前……没有能后退的路。”
这个世界,从来不会因为我们不想改变,就不变。有一句绕口令样的真理,说“变是唯一的不变。”面对永远在变化的世界,我们从来都无法真正掌控它,我们能够做的,只是不断挑战自己,增强自己对改变的适应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放弃对安全感的追求,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扩大自己的安全感受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