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2024-08-30 来源:哗拓教育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阶段:水平二

教学对象:四年级

一、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自主体验,愉快合作的学习气氛;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

三、学情分析:

水平二四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男女生出现生理差异,女生上肢力量较差,会出现传球不到位的情况。

篮球教学在中年级已经在游戏中出现,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原地运球,有个别学生篮球技术较好,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进行正确的双手传接球。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技能目标:使90%以上学生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

1.启发教学法

2.讲解法

3.示范法

4.游戏法

学法

1.练习法

2.展示法

3.游戏法

4.评价法

七、教学过程

单元教学计划

课次目标学习内容重难点一通过多种方式的传球,让学生知道传球的目的性,初步感知双手胸前传球的握球、伸臂的基本动作1、直线运球

2、各种方式的传球掌握传球时的手型和伸臂动作二学生能够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基本完成传球时翻腕、拨指动作,做到动作连贯、手脚协调。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游戏:七龙戏珠1、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

2、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三传球的准确性,能够把球传到同伴胸口的位置。1、不同方向的传球

2、传球接力1、传球的准确性

2、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四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初步掌握击地传球的动作要领。1、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球

2、击地传球1、传球的准确性

2、击地传球的落点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任课年级:四年级任课教师:孙姗姗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技能目标:使90%以上学生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场地器材篮球场一块、篮球12个

教学内容

1、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2、游戏:七龙戏珠课次第二课

重点

难点

重点: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顺

间达成目标学习内容

组织与方法开始部分教师通过NBA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1、课堂常规

2、明确学习目标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人数报告,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3、队列练习

队形:

要求:快、静、齐准备部分1、通过音乐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既能充分热身,也能活跃课堂气氛。1、围绕篮球场慢跑,跟着音乐节奏慢跑。

2、慢跑后原地做准备活动(各关节活动)。1、教师领跑

2、在音乐的伴奏下,老师领做准备活动。

1、在教师的带领下绕篮球场跟着音乐节奏慢跑。

跟着老师做准备活动。

基本部分1、在教学过程中先整体感知,再分步学习,教学中注意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其尝试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同伴互助,师生互动来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2、要求学生能自我摸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4:要求学生能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双手胸前接球1、教师示范讲解持球的手型;要求大拇指八字形。

2、教师找名学生配合进行传接球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导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双手胸前传接球。

3、教师与一个学生演示,重点进行传球动作的示范讲解

双手胸前传球: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身体成基本站立姿势,眼睛目视前方,传球时后脚蹬地发力,

身体重心前移,两臂前伸两手腕随之内旋,拇指下压,食指中指用力将球拨出,拨出后两手略向外翻。

4、教师与一个学生演示,重点进行接球动作的示范讲解

接球时:两臂分开半弧形,面对来球向前迎,主动伸臂体前倾,顺势接球引胸前。

5、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注意个别指导掌握较慢的同学,如出现传球中的抛、扔或单手传等,接球中的抱球等,及时纠正。

重点:传球,蹬、送、拨。接球,迎球缓冲于胸前。

1、学生模仿持球手型和徒手手型,并相互纠错;解决手型的问题

2、学生尝试练习;初步体会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方法。

3、学生练习

组织:二人一组原地进行练习,体操队形

4、学生练习1、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巩固刚才上课的内容

2、培养学生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性。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七龙戏珠游戏规则:

1、分组站好位置,进行传球,1人负责断球。

2、抢断成功或传球失误角色对换

要求:

积极参与,开动脑筋,勇于探索教师设问:什么时候传直线球?什么时候传弧线球?并且提示学生在练习时观察体会。

2、2、布置游戏规则和要求。

3、观察、辅导、鼓励学生动脑进行多种方式传接球的尝试练习。

1、了解游戏的规则

2、在体育骨干的带领下分组在指定的地方进行游戏。

3、3、游戏中运用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等多种传球方法

1、带着疑问进行游戏,试图在游戏中找到答案。

要求:练习时注意安全。结束部分1、在愉悦的气氛中,使学生生理和心理得到放松。1、集合,放松。

2、讲评与小结。

3、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1、教师领做放松操。

2、教师小结。

3、布置归还器材,向同学们说再见。

1、学生跟随教师放松。

2、学生谈本课的所感所悟。

3、归还器材。

4、向教师说再见。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51015202530354045

预计平均心率为:110120次/分

练习密度:30%~35%;

运动负荷:中等

教师课后小结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课题:锻炼意志、激励进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明确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在体育运动中采取适当的手段锻炼自己成 为一个坚强的人。

3、情感目标: 树立自觉运用体育运动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育运动对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 教学手段:课堂讲解 教学步骤:

一、意志与意志品质

1、什么是意志:是指人们自觉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目的性——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

(2)调节性——能够按照预期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实现目的;

(3)排难性——始终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品质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或特征。意志品质反映了一个人意志的优劣、强弱和发展水平。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勇敢性等; 不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依赖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懦弱性等。具有优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坚强的人; 具有不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薄弱的人。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增强的,是通过持久地自觉克服困难而表现出来的。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

(2)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果断性——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及时作出有根据的决定,并付诸行动。自制性一—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妁心理活动和行为。

二、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运动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体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整个体育运动的过程,它的状况如何,影响着体育运动的效果,体育运动的过程反过来也影响着意志品质培养的效果。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如耐久跑、跨栏及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体育运动,更能锻炼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另外,体育竞赛具有激烈对抗和胜负不确定性的特点,既要能充分挖掘人体潜力、斗智斗勇、协同作战、敢于拼搏、敢于胜利,又要能正确接受失败的磨 炼,树立锲而不舍的顽强进取精神。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能否勇敢地同困难作斗争,能否有效地排除内外障碍,是衡量你意志品质坚强与否的重要标准。

第二课时 课题: 1.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教学步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

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 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篇3

一、前言: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充分体现一个中心、四个特点。以让学生自动学习,积极实践,努力创新为中心,结合体育学科突出四个特点。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唱游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介绍:

㈠ 学习内容:

(1)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

(2)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㈡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男生比较多,活泼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班队集体荣誉感较强,对技巧和游戏比较感兴趣,但学生的能力差异也较大,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采用有趣味性的组织教学和游戏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㈢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歌舞中做出基本跳跃的动作。

2、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

㈣ 教学设计:

让每个学生通过唱中游、游中练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简单的动作方法,同时在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㈤ 片段介绍:

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⑴ 课堂常规(略),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⑵ 小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随音乐跟教师一起跳舞。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⑴ 跳跃: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⑵ 唱儿歌→进入情景→探究学习→自主学练→知识技能评价。

⑶ 学生唱一编一跳一练一评,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技能。

3、激活思维,拓展能力。

⑴ 小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创编各种跳的方法。

⑵ 唱儿歌→分组游戏→能力拓展→创新能力评价

⑶ 学生唱、唱→创、创→评、评,展示创编内容。

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篇4

学习内容

1、健康常识:饮食卫生

2、室内活动:开火车

学习目标

认知:1、能了解饮食方面的卫生知识。

2、记住游戏名称及游戏方法。

技能:1、能记住饮食方面的营养要求。

2、能熟练地完成“开火车”的游戏,并能有所创新。

情感:1、能针对本人的饮食习惯,提出改进意见。

2、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并乐于自我表现。

教学重点

1、 知道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2、 记住游戏名称。

教学难点

1、能联系自己实际注意饮食卫生。

2、有创编意识。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宣布课的内容 :

课前板书:

1、jiàn kāng cháng shí : yǐng shí wèi shēng

2、shì nèi huó dòng: kāi huǒ chē

(设计意图:拼音板书符合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三、集中注意力练习

(一)听、看数击掌、对掌、拍肩

教法:

1、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2、 明目练习:教师用手或图片让学生快速判断数字。

3、 听力练习: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给出的各种声音,判断数字。

小组、男女生分角色)反应快

(二)、室内操:复习劳动模仿操(音乐伴奏)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

四、健康常识:饮食卫生

坏的饮食习惯。

2、组织学生讨论,谈自己的感受。

3、组织学生了解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⑴ 食物是人们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特别是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各种营养,以满足身体健康成长。但是,如果不讲究饮食卫生,就可能因此生病,使健康受到威胁。因此,把好“病从口从入”关,饮食卫生是关键。

⑵ 小学生应养成的饮食卫生习惯。

第一,饭前要洗手,把好“病从口从入”关。

第二,吃饭要定时定量,切不可暴饮暴食。

第三,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第四,吃饭要专心,不要看书、说笑。

第五,要广食,不要偏食、挑食。

第六,不吃污染不洁或腐烂变质的食物。

五、室内活动:开火车

示范游戏方法,并请学生试做,加深印象。

2、先指导学生就地名练习“开火车”,等游戏方法掌握后,开始比赛。

3、结合司机开火车,启发学生创编意识,提高游戏效果。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六、课堂小结

七、课外作业:

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想一想,自己是否有偏食、挑食的坏习惯。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健康为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一切为了学生,认真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求实创新,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

三、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4、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实心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

免子跳等;

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8、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教学重点:

1、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

教学难点:

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2、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28人,学生们对体育课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对于刚刚接触体育课的一些新同学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培养他们的的兴趣,发掘其潜力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初期,他们生性好动活泼开朗,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常规还不大了了解。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将因材施教,提高兴趣,发现体育人才,重点抓课堂纪律,强化课堂常规训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五、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授课时数根据学校要求,本学期共讲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另外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多上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每次授课一个到二个主教材(如:跑步或;立定跳远)其余(如篮球、队列队形、身体素质)训练将作每次课的准备部分内容。每节课都争取有一个或两个小游戏。

六、教学要求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七、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具体措施

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视让学生充分地参与体育课上的活动。利用体育运动游戏项目,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分组形式开展教学,以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路队和两操;

2、针对学生在平时体育锻炼的弱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使每位同学的每个技术动作都能到位;

3、利用奖励措施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4、重点训练学生的队列队形;

5、重点强化课堂常规。

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7、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篇6

一、课前准备

(一)体育教师要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教案,并按计划上课。

(二)体育教师课前要做好场地器木材、学生着装和课堂教学的安全检查工作,排除安全隐患。

(三)体育教师上课必须穿着得体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四)学生有特殊疾病或身体不适不能上体育课,做好见习生的安排。

二、课堂教学

(一)整队集合

1、教师应提前到达上课地点组织学生,体育委员须在教师指定的位置迅速集合整理队伍,检查出勤人数和着装,并向体育教师报告。

2、师生互道“问好”。

3、体育教师要向全体学生宣布上课内容和学习目标及安全要求。

(二)热身运动

1、安排适量的队形队列练习。

2、做好适合本课教学的热身运动,运动量应遵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内容包括各种徒手操或器械操,慢跑等。

3、针对上课内容的专门XX活动。

(三)技术学习

1、体育教师要有技术动作的示范和动作要领的讲解,术语准确,语言精炼,示范位置要恰当。

2、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学习难度和要求的练习,因材施教,力求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进。

3、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练习手段和方法。学习的组织,要体现认知、掌握、巩固、提高、发展的过程。

4、组织学生学习要有个人自主体验和小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每节课必须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原则上不低于45%,使学生的体能素质得到提高。

6、提供学生示范展示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体验成功。

7、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运动保健、科学锻炼和安全防护等知识。

8、体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及情绪状况,对因身体不适难以完成练习的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妥善处理;教学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要及时与校医联系妥善处理,并向学校行政^领`导报告。

(四)教学结束

1、做好放松整理运动。

2、集合整理队伍,检查人数,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3、组织学生做好器木材的清点回收工作。

4、师生互道“再见”。

三、课后反思

应撰写教学反思。(从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的情况、体能的促进、参与积极性、心理意志品质的提升、集体合作及交往能力的提高等;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情况、有效教学、有效组织等方面写。)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篇7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第1课时

课题:努力锻炼促发育——青春期与体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青春期是生命必经阶段,知道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的身心特点。

2、能力目标:能依据青春期的特点,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能正确运用扬长避短的具体方法与要求。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一、青春期的概念及其分段

青春期是指人体生长发育成熟前一个迅速发育的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青春发育前期:女生从11~12岁开始,男生从13—14岁开始,一般持续2~3年。

2、青春发育中期:女生从12~15岁开始,男生从14~16岁开始,主要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为主,女生出现月经,男生出现遗精,一般持续2—4年。

3、青春发育后期:女生从16~17岁开始,男生从17~18岁开始,主要表现为身体各系统继续缓慢发育,逐渐成熟。

青春期发育的开始年龄、持续时间、发育状况既有种族、环境、社会条件的差异,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青春期是人体各系统、各组织器官迅速变化,趋于完善定型的关键时期,对我们的心理、情绪、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平稳度过青春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春期体育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锻炼可以使青少年在青春期发育得更好。但是青春期身体的发育、身体素质和机能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性别和不同个体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体育锻炼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别,因人而宜。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前两个阶段,这一时期骨骼的发育、身高的增长都较快,骨组织中软骨成分较多,富于弹性,不易骨折,但是抗压、抗扭曲能力差。所以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负荷重量不能太大,尤其要注意保护脊柱。

青春期肌肉生长速度落后于骨骼,肌纤维细而长,肌肉力量较差。所以要选用适当的刺激肌肉发展的力量练习,促进身体各部位均衡发展,避免长成“豆芽菜”的体形。

青春期的体育锻炼尤其要重视对加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有良好作用的有氧耐力训练,如经常进行较慢的或中等速度的跑步等。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灵活性都比较好,所以要抓紧这个有利的时机,多学一些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生活中必需的活动技能,为以后学习各种体育、生产劳动技能和军事技能打好基础。

初中女生要努力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和生理上的困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月经期间可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引起腹内压升高的运动(如仰卧起坐等),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在青春期阶段要经常进行有氧耐力跑步,可以消除体内多余脂肪。经常进行韵律体操、舞蹈练习和加强腹部肌肉、骨盆底肌、腰背肌肉的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加健美,动作更为协调,姿态更加优美,还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另外,要安全、平稳地度过青春期,除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注意营养卫生外,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要热爱生活,与他人友好相处,养成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的性格;要培养多种爱好,努力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双健”,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荚全面发展的人材。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篇8

教学内容:1.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教学步骤:

3、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

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 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 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体育体育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4、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

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5、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体育体育体

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6、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7、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8、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

1、体育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篇9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任课教师:丁元江

任教班级:七(2、3、4)班 课 次:第十八周第三次课

教学内容: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机体的影响 学习领域:身体健康

教学目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青少年运动器官系统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其他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本节课介绍体育活动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和作用。教学过程:

一、神经系统

人类的神经系统是在长期进行过程中逐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复杂的调节和控制功能。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和周围神经系两部分。人类各种复杂而又协调的身体运动过程就是在神经系统控制和支部下完成的。

1、中枢神经系:

包括:脑和脊髓两大部分。脑又包括脑干、小脑、间脑和大脑。

2、周围神经系:

是信息传递桥梁,根据其功能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两部分。

3、神经细胞:

也称神经元,使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细胞组织的连接点。

二、少年期神经系统特点

1、人出生后的第1年,神经系统发育最快。

2、少年期学生的脑细胞发育尚不完全,容易产生疲劳,但代谢旺盛,疲劳后的恢复也较快。

3、少年期学生神经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均匀,兴奋容易扩散,多于动作多,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等。

4、少年期学生神经过程灵活性高,兴奋与抑制转换速度快,是发展灵敏素质和反应速度的最佳敏感期。

三、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发展的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有效促进大脑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和发展。

1、体育锻炼能提高大脑神经活动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完成精确、灵巧、细致、复杂的身体运动。

2、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大脑各种思维活动的效率。

3、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发展也有良好影响,能促进人的记忆、想象、注意、情绪等心理变化,对个性的良好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四、呼吸系统

人类的生命离不开呼吸。机体细胞在代谢时,要不断摄取氧,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而这种活动必须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呼吸系统包括3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呼吸、气体运输和组织呼吸。

1、肺呼吸

肺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肺组织质软而富有弹性,在呼吸肌和膈肌的共同牵引下,一张一缩,从而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①肺活量:

一个人最大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量,是经常采用的测定肺呼吸功能的指标,它与年龄、性别、呼吸肌强弱有关。②肺通气量:

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气体的总量。肺通气量有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深而慢的呼吸,一种是浅而快的呼吸。运动中美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能增加肺中新鲜空气的比重,在气体交换上更有效。

2、气体运输

血液运送氧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气体运动效率与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携带能力,以及新张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等因素有关。

3、组织呼吸:

血液中的血细胞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人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需要足够的氧气来保证能量代谢过程,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就会产生酸性物质(乳酸),导致肌肉无法继续工作,运动能力下降。

五、少年期呼吸系统的特点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呼吸系统结构和机能有以下特点:

1、呼吸道比较狭窄,激烈运动时,容易造成呼吸道毛细血管充血,影响空气的出入。

2、呼吸肌较弱,胸廓窄而肺活量小。运动时,呼吸浅而频率快。

3、心脏收缩力较弱,每搏输出量少,氧运输能力差,激烈运动时,容易产生疲劳。

六、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胸围扩大,呼吸肌发达,肺活量增加。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心脏每搏血量增加,提高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速度,满足运动代谢的需要。

3、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和运动中呼吸的调控知识,提高呼吸系统的效率,增进健康。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篇10


体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体育锻炼,孩子们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信心。本文将针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进行具体的教案设计,帮助教师和家长们更好地指导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


一、教案内容:


1. 活动目标: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小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提高自信心。


2. 活动内容:


a. 有氧运动:例如慢跑、跳绳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肺耐力。


b. 身体力量训练:例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c. 灵敏训练:例如抓拍球、跳远等,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和敏捷度。


d. 游戏活动:例如接力赛、足球比赛等,可以锻炼团队合作精神。


3. 活动形式:


a. 课堂活动:在体育课上进行有组织的体育锻炼。


b.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运动会、体育俱乐部等活动。


c. 家庭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亲子关系。


二、教学过程:


1.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好必要的体育器材和场地,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2. 活动导入: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入体育锻炼状态。


3. 活动展开:根据教案内容,安排相应的体育锻炼训练活动。


4. 活动结束:进行整理和放松活动,帮助学生恢复体力和放松身心。


5. 活动对本次体育锻炼活动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坚持锻炼。


三、教学评价:


1. 定期进行体质测试,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2. 观察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3. 鼓励学生制定健康锻炼计划,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与健康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设计的体育与健康小学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和家长们更好地引导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愿孩子们在健康体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展现出更亮丽的未来。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篇11

小学体育健康课课件

教学内容: 游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明白体育课的含义以及意义;养成正确站、立、行的身体姿势,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塑造美好的形体;了解部分人体结构名称。

教学重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记忆力水平。

教学难点:纠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塑造美好形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步入课堂。

1、导入语:小朋友们,有没看过电视里运动会,那些叔叔阿姨在颁奖台上领金银铜牌,他们厉不厉害的,你们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获奖吗?他们都体育的拔尖者,体育都很棒的,他们上体育课上也很棒的,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体育课吗,平时有没有看过其他小朋友上体育课?体育课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2、学生作答,教师点评,纠正不足之处。

3、作出总结,可让学生来总结。

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活动,体育课就是满足大家这种活动的心愿的。上体育课可以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完善内部组织,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二:基本部分(

导语:小朋友对坐、立、行并不陌生,但不一定都正确,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的要求,今天老师就让小朋友来讨论讨论什么样才是正确的。

教与学的方法:

1、导语;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3、教师观察学生讨论。

4、学生总结,教师评价。

5、让个别学生模仿示范,师生进行评价,引以为戒。

(双肩略向后舒展并保持等高,挺胸,直腰,双脚放在正下方,两臂自然下垂,将手放在大腿上。

(2)立。俗话说“立如松”。人体站立时,要抬头,挺胸,直腰,两肩等高,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自然开立。

(3)行。俗话说“行如风”。要做到抬头,挺胸,身体平稳,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三:结束部分(

1、导语:小朋友,抬起你的膝盖,你们知道膝盖在哪里吗?那扭髋扭一下,髋部在哪里?所以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知道身体的各个基本部位,不然可会闹出大笑话的。

让一个小朋友上来做示范,老师讲解并指着该小朋友正确的身体部位让学生先猜,然后说出正确的名称以及举例各部位在运动中的用法。比如:踝关节踢足球时控制球的能力。

注:讲解的内容包括头,颈,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上下肢

2、游戏:指鼻子

游戏方法:以同桌为单位,两个小朋友右手对握,当教师发出“头”或其他部位时,嘴里喊和老师一样的身体部位,各自迅速抽出右手指到自己的该部位,比一比在一轮中谁的失误率多,多的输,少的胜。

游戏规则:指错后,另一者提示对方改正,游戏继续直到第二轮开始。 教与学的方法:

(1)教师简单讲解游戏方法,并做示范。

(2)师生共同进行练习。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 篇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与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从小培养孩子的体育意识和健康习惯非常重要,因此建立一套适合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2. 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受伤风险;


5.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


1. 体育课程: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训练、团队协作、竞技活动等内容;


2. 健康教育:包括饮食健康、心理健康、安全保护等方面;


3. 体育器材:篮球、足球、跳绳、轮滑、自行车等,让学生接触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


三、教学方法


1. 通过游戏化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2. 采用示范教学,老师示范动作,让学生模仿学习,提高运动技能;


3. 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定期组织体育比赛和运动会,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5. 结合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健康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四、教学手段


1.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体育项目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利用健康教育课程书籍、视频等教具进行教学;


3. 使用体育器材和场地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4. 建立体育与健康小组,定期开展主题研讨和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


1. 定期组织体育技能考核,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2. 举办体育比赛和运动会,评选出优秀的运动员和团队;


3.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了解学生的健康改善情况。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每个小学生都能拥有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