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总结活动【篇1】
、区域材料的投放、:
1、 注重创造区域,让区域成为儿童自主活动的世界
、布置成多个区域
《纲要》中提出: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延伸让幼儿在区域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得到发展和提高
展幼儿的个性激发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户外活动环境还能更好地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让各区域都“活”起来使之真正成为幼儿自主活动的天地
2、 重视地域性材料,激发儿童的活动兴趣
“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
“区域活动中材料应该如何投放的**与交流”活动总结出:材料的投放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有层次地投放通过实践:、安全性和开发性
3、 教师正确引导促进儿童发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我园利用例会时间组织教师们学习了《学前儿童游戏》——“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通过学习教师
们知道:
在区域活动中我园要求主班教师在每次的活动中要有重点指导的区域配班教师、保育老师要协助主班教师组织其他区域的活动以及各活动区域的安全教师要做到:随时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情况
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不断发现区域活动的价值,促进儿童在区域游戏中得进一步发展
4、 良好的日常活动是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幼儿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通过与同伴的学习与交流提高了语言表达、交往、表现等各种能力满足了个性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良好的游戏常规能保证游戏的正常、:在活动中要学会和小朋友协商谦让轮流玩不和小朋友争抢玩具;活动时要爱护操作材料不随意摆放不损坏材料;活动中要注意做到:
说话轻、走路轻、取
放东西轻;活动结束收拾时动作要轻要快等等通过这些具体、明确的活动规则幼儿在活动中就知道自己该做
五、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虽然教师充分利用班级现有条件,为孩子提供最大的自主活动空间,但幼儿园的活动空间仍然不足;
作业区、阅览区、美术工作区、娃娃之家,其中重点指导区为作业区和美术工作区
本次活动从设计、准备到开展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在材料准备上我们充分考虑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准备了适合小班游戏的、、橡皮泥让他们练习捏、团、穿的技能;、使用勺子、、
活动结束后,老师也给了我们宝贵的建议:在导论部分,我们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来增加孩子们对活动的形趣;
区域总结活动【篇2】
《情绪调控台》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规范心理技术在心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断的提高心理课堂的教学效率,结合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情况,以《关注身心健康,拥有阳光心态》为主题,在蔬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备课研讨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1、 建立主题并选择内容。
本次区域教研活动是在各校从事心理健康学科教学的一教师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前提下进行的,因为新理健康学科是新开设的学科,因为由区教育局与市心理健康教研室陈主任进行多次沟通,确立了“关注身心健康,拥有阳光心态”这一主题。蔬园小学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同时将学校的心理活动经验进行认真的梳理,与各校进行交流,从学校层面进行心理教育工作如何开展的一个分享,蔬园小学从在此基础上由心理教师孙玲进行《情绪调控台》一课的课堂教学展示。
2、 同龄人之间的有效交流拓展了教学思路
这项活动为区域合作机构内部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合作体内的成员针对孙玲老师所执教《情绪调控台》一课,进行深入研讨,参与研讨的老师们从动画片导入、情境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内容的设计等多个方面给予本次活动设计以肯定,特别是对于折纸飞机活动,让学生抛掉手中写有自己烦恼的纸飞机,引导学生渲泄自己的当良情绪,成为本成课的一大亮点。教师们认为本
教学、研究和讨论活动,让大家对心理活动课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它将在具有心理活动课程特点的教学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
3、 教学科研人员专业指导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教师研讨结束后,教研员陈凤英对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的上法进行了专业的引领,她强调心理活动课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学生的体验活动为主,要求教师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交流实现自身成长,要求在心理课的教学活动中,把辅导理念放在第一位,辅导技术放在第二位。这对所有参与活动的教师来说都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为今后教师指导课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东山心理健康教育协作组
二020xx年x月x日
区域总结活动【篇3】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能满足不一样发展中幼儿的需要,所以,区域活动的开展成了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正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限定的目标,在设置区域角活动时出现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有的区域材料新颖好看,但却不中用;而有些只是一时好玩,却没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更有甚者,孩子们“自由放松”,教师“袖手旁观”。那么,怎样才能使区域活动更有效呢?我们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秋瑾幼儿园的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调整,深刻地感悟到开展区域活动应以贴合幼儿认知、满足幼儿兴趣、立足幼儿发展为指引,同时把握好资料、环境、过程这三个方面:
一、选取资料是关键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整体性的发展?关键在于资料的选取。我园主要围绕主题活动、地方特色、幼儿兴趣的相互渗透来选取区域活动的资料。
相融性,这两种教学活动都是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的,两者的开展形式都比较灵活多样。从教学与发展的整体效益上看,两者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宽松自主的区域活动往往能很好地配合、补充主题活动。所以,我们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立足传统,兼容并蓄,将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根据需要把主题活动的资料提前投放到区域活动中或把主题活动中没有完成的任务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让两种活动资料互相融合。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兵器”中,我们在建构区请幼儿搭建兵器,在计算区给兵器分类,在语言区展出“各式各样兵器的图片”,在美工区开展“学做兵器”、“设计未来的兵器”的活动,在科学区进行“潜水艇为什么能潜入海底”、“军舰为什么会浮在水上”的探索。这些活动不仅仅促进了主题活动的开展,并且使区域活动的整体性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茴香豆、绍兴酒、社戏……无不散发着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绍兴水养育了绍兴人,绍兴水滋润了绍兴情,孩子们看在眼里,爱在心里,急待尝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引导幼儿从实际出发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此,我们将绍兴的地方特色教育融于区域活动之中,以鲁迅笔下的人物、地名为主线,分为“鲁镇社戏、孔乙己酒店、水乡手工坊、绍兴特产店、吴妈印染”五个区域,培养幼儿知我绍兴、爱我绍兴的情感,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潜力。如社戏是祭祀而演的戏,现已演变成绍兴城乡间一种举足轻重的特有的民俗文化。个性是在农村,每逢过年过节或某些特定节日,社戏屡见不鲜。为此,我们在大厅设计了一个水中大戏台——鲁镇社戏区域。让幼儿表演学过的、自已创编的歌舞和家乡戏。每当简单欢乐的乐曲响起,孩子们都会跃跃欲试,一显身手。表演是那么投入,那么富有活力。“台下戴着乌毡帽的”也不闲着,坐在船上、桥上、长条凳上,咂着老酒,吃着茴香豆,好不悠闲自在。小小戏台为幼儿搭建了充分展示艺术才能的舞台。再如,印染业是绍兴的传统产业,中国的轻纺城就座落在绍兴水乡——柯桥。我
们幼儿园在印染厂、纺织厂工作的家长比较多,幼儿对于纺织、染色、销售已耳孺目染,积累了必须的生活经验,期望能亲自尝试一下。所以,我们投放了废旧的喷瓶、积木、颜料、毛笔、水果、蔬菜、细铁丝和家长带来次品布、小染缸等作为“印染”区域活动的操作材料。活动时,孩子们在吴妈印染坊中印的印、染的染、喷的喷、画的画,一派繁忙的景象,激起了幼儿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每次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总是意犹未尽地拉着教师的手说:“教师,我们还想玩一会。”“教师,什么时候再让我们玩?”“这天我交了三个新朋友!”……这些活动不仅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潜力,增长了见识,并且对孩子的社会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废旧书封面、广告图片等作为材料制作拼图,教给他们制作拼图的基本方法:先画后剪再塑封。玩自我做的拼图是何等的急切,但在兴趣盎然中,却突然发现有的很难拼,是因为构图太乱、剪的块数太多……这些问题都是小朋友在自主操作时发现的,所以他们会自觉地、有兴趣地探索、思考,这时教师要不时地关注他们,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方法。
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除了预定资料外,许多时候根据幼儿的需求,运用生成的方法,从幼儿兴趣中产生、确定区域活动资料,这些资料往往是由幼儿的兴趣热点拓展而来,这样,幼儿的学习动机直接来源于自身的需要,学习时会表现出很强的探索愿望和自立精神。
二、创设环境是前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透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用心的相互作用。所以,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要根据教育主题的具体要求、幼儿的发展水平、活动室的地理位置等实际状况出发,开辟出一个个可供孩子们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又互不干扰的小天地,让他们在模拟环境中成为活动的主人。
趣味性。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带给适宜的环境。”所以,因地制宜地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打破了班级及年段的界限,根据本园的建筑特点——长走廊,想方设法“变废为宝”,创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鲁镇风情”全园性区域。如用稻草做成古朴的农家屋顶;废蛋糕盒叠放起来,包上家长们拿来的次品布做成漆黑透亮的台门柱子;泡沫板涂上颜色、割成古色古香的窗格子;废旧席子添上几笔做成一道道幽雅的窗帘和屏风……那里的环境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他们看看、问问、摸摸,在充满古镇风味的小街里充分感知、尽情模仿、大胆交往,这些都成了他们自身探索的需求,常常流连忘返。各班则充分利用阳台、衣帽室、午睡室以及教室的四角,科学合理地设置“鲁镇街景”“手工作坊”、“义卖”等区域,小朋友们可在教师的视线内活动,指导方便、互不干扰。
操作性。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透过材料来实现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带给不一样难度的又便于操作的材料,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探索的用心性,让每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得到发展。如小班的材料趋于生活方面,中班趋于尝试探索方面,大班趋于合作探索方面。在同一年龄段也要注意个别差异,如带给镊子、筷子、调羹、磁铁,让幼儿探索用哪种工具能较快地取出大头针。第一层次:是让幼儿取出混杂在赤豆里的大头针;第二层次,是让幼儿取出在大小、深浅不一的小口瓶子里的大头针。再如按数字夹弹:潜力弱的用调羹,潜力强的用筷子,并进行计时训练。
在区域材料的操作上,除了材料的方便可取、持久耐用以外,还应思考材料的检验性能,即孩子能够一边操作,一边检验自我的操作是否有误,以便及时调整,方便孩子自主学习。如小班孩子的“砖块图形铺路”游戏,在大小、形状不一样的砖块中,让孩子找出适宜的,把坑坑洼洼的路修好,就是一个很好的材料。最终能把自我的成果展示出来,孩子们不胜喜悦。
展示性。区域活动更多的是为幼儿创设、带给自主探索的活动空间,所以,活动中教师不妨变得“被动些”、“迟钝些”,有些活动幼儿能独立操作完成的,教师应尽量减少显性指导,只是带给一些范例、图示即可。为此,我们在区角的墙上,设置了图文并茂的指示牌,将规则、流程很明白地告诉幼儿,提醒他们这是什么地方?在这能够做些什么?怎样做?注意什么……美工区:我们把作品的制作流程图贴在墙上,让幼儿自我按步骤尝试、探究,如碰到困难,能够把范例拆开,一步一步地跟着学;在表演区,贴上节奏图谱,让幼儿边看图谱边听音乐演奏,更好地帮忙幼儿进行演奏活动;在建筑区,透过把幼儿自我拼搭过的东西画出来,第一次、第二次进行纵向比较,展示在墙上。这样,从墙面上就能看到自我的提高,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把握过程是重点
1、把好进区关。区域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在选取区域活动时,我们常会碰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区域幼儿个性感兴趣,踊跃参加,而有些区域却无人问津,为解决这一矛盾,许多教师往往采用“活动区分配指定法”,即教师强行指定幼儿的活动区域,这样做违背我们设置区域活动的目的本意,也影响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事实上幼儿对区域活动的选取和活动区资料的“新陈代谢”有关。例如在科学区,未带给玩水材料时,参加的幼儿往往达不到规定人数,但增加了玩水材料以后,材料的沉浮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使活动的情景大变,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拥向科学区,大大超过了规定人数。所以,我们应注意科学地投放材料,使每一个活动区都能成为吸引幼儿的强有力的磁场。
幼儿对区域活动的选取还与教师的有意引导有关。教师事先的引导有利于幼儿选取意向的建立,事后的引导则有利于选取意向的巩固,在幼儿参加有关的区域活动之前,教师要对有关活动的规则、材料、情节以及有关的'注意事项进行介绍。这种介绍实际上是一种主观上的引导。
幼儿持卡入区是教师把好进区关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即教师在每个活动区根据空间的大小为幼儿设置数量不一样的插卡处。活动一开始,幼儿每人拿着自我的小钥匙(小树叶或小鱼)入区卡,任意选取区,然后将小钥匙插在相应区域的插卡处,当插卡处插满时,则表示该区已满员,幼儿须另选其它区域进行活动,有空档时,幼儿可随时持卡换区。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意愿,实现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又能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解决问题,让幼儿在自我尝试、探索和同伴交流、讨论中学习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自主学习。
幼儿活动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能用心主动地探索?是否能坚持完成某一活动?是否能大胆地表达自我的想法?是否能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尝试新的玩法?怎样在玩?遇到了哪些困难?解决了没有等等,透过观察、了解、分析幼儿,从而发现问题,掌握动态,因势利导。
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我们领悟到:要学会观察,真诚地向幼儿学习,真正读懂幼儿的心。观察务必细致、深入,活动开始、结束时采用整体观察为宜,活动中要有目的地重点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选取时机,适时介入,适时参与,适时引导,与幼儿一齐协商,提出推荐或进行启发性提问;与幼儿共同探索,激发幼儿想象、思考,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幼儿共享“欢乐”。
3、深入讲评。区域活动后的讲评是对区域活动的进一步完善,其目的是为了将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在群众中进行讨论和推广,它有助于平衡个别指导和群众教学,充分地激发同伴之间的学习,以到达“以点带面”的效果。讲评时应兼顾到过程和结果:
(愿意共享的需要。
(2)注重结果的评价。处处有教育,人人有发展,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肯定鼓励为主,如幼儿作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能克服困难,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等进行适当的正面讲评,让孩子感到教师对他们是很关注和很重视的。仅有在这种成就感的不断刺激下,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兴趣才能长盛不衰。
总之,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把握好环境、资料、过程这三个方面,更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使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区域总结活动【篇4】
在本次“抚州市保育院区域开展”活动中,我观摩学习的班级是大班教学楼,本次抚州市保育院区域开展都是其精心准备后推荐出来的,充分代表了其区域布置的最高水平。区域开展涵盖幼儿教学的各大领域,设计理念充分体验了以幼儿为主题,形式多样、不断创新的思想,使我这名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受易匪浅。
本次区域开展的突出特点
一、老师们区域材料准备非常充分,对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进行了大量的信息搜集和资料查阅,充分显示了教师丰富的知识储备。所用材料简单、实用,体现出区域活动既有创意,又丰富多彩,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艺术天地》中,选择材料多种多样,让幼儿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操作能力。《抚州文化》所选材料比较全面、又有代表性,更加可贵的是教师还别出心裁将过去的抚州和现在的抚州作比较,大大丰富了抚州的内涵,使小朋友和观摩的老师不仅了解了抚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更看到了抚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
二、区域活动多有新颖之处。在《走迷宫》中,教师给孩子们准备的就是用饮料瓶盖子黏贴在一起,组成一个迷宫,启发幼儿通过序数走进迷宫,另一位孩子在旁监督,极大的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执着力。在音乐表演区中,老师用不同的废旧材料,制作了各种打击乐器,和各种服装,这种模式我认为很值得学习和推广。
在本次的观摩学习中,无论是区域布置的设计还是区域活动的形式都是非常棒的,还有很多创新之处,值得我去学习、借鉴。
区域总结活动【篇5】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所认可。为进一步推广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全面开展,深度挖掘其育人内涵,牟平区教体局学前科组织全区二十余所幼儿园的园长、骨干教师共四十三人,于5月16日至5月18日参加了在潍坊举办的全国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研讨会。
本次大会分为观摩活动和专家讲座两部分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同仁们深入潍坊奎文区实验幼儿园、樱园幼儿园的各班级,全方位观摩了五大领域区域游戏活动的真实运行情况。富有特色的环境创设、层次清晰的材料投放,机智专业的教师引导以及孩子们有序快乐的学习状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入会人员又聆听了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董旭花教授和淄博一幼、二幼、三幼三位业务园长的精彩讲座,专家们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引导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真实图片,从环境、材料、组织等三方面入手为老师们答疑解惑,新颖的观点、实用的教学经验令大家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三天的观摩活动构建了一个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平台,既让每位教师看到了别人的亮点,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观摩活动结束后,各幼儿园对区域活动开展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法,对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样做等问题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与把握。本次史无前例大规模、高层次的观摩学习,将有效促进全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蓬勃开展,真正实现让幼儿快乐学习、自主化学习的目的。
区域总结活动【篇6】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计划
本学期区域活动的设置改变了原有的游戏模式。游戏改变为人工创造自然场景,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游戏。同时使游戏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索的主题,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充分自主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活动。同时,教师通过确定游戏的教育目标制订计划,通过创设适宜的游戏条件,并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积极实践操作探索,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知识层次及时变换与之相应的材料。
在活动中要让幼儿保持新鲜感,乐于动手动脑,提高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要适应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开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使个体学习活动成为适合幼儿教育发展的途径之一。
本学期将合并科学区和操作区,投放高结构和中低结构材料各占50%,老师提供了各种成品、半成品让幼儿操作或制作,发展幼儿的小肌肉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除小鱼缠绕、蝴蝶穿线、老虎刷牙外,其余都是低结构材料或中等结构材料。
在建构区中,本学期为幼儿投放了颜色多样、形状简单的大型积木,废旧塑料瓶、露露罐、酸奶盒、卫生纸筒、光盘等,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便于搭建出各种不同的造型,尤其是孩子们根据主题进行的图形搭建,大树搭建,燕子搭建等,几乎突破老师的想象。
本学期中,在小二班家长们的支持下,投放了大量基础材料在美工区,如报纸、彩纸、收集生活中各种废旧物品,供幼儿发挥、创造,进行主题环境的创设。幼儿根据春天主题创作的《花儿开了》,《小树吐叶了》不仅丰富了主题墙,还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兴趣激发了出来。
开学两个月之后,幼儿基本掌握区域活动规则,在此基础上开设了开放的综合空间,幼儿可根据主题、幼儿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创设、组合,共同参与、多区域整合生成新的内容,促进了幼儿自主探索和对主题的深入了解,如幼儿已知跳舞毯活动的内容可以随主题变化而变化时,便在美工区进行了动物形象的绘画,在老师的帮助下塑封,然后贴到跳舞毯上……
总而言之,在本学期的区域活动开展之下,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创造了较为宽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能使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仔细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行为,兴趣和难度,作好《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还要在活动时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引导孩子学会最基本的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但是,在本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也有不足之处,在应该根据幼儿需要提供适当的帮助时,没有当好幼儿的助手,有时过于急功近利,有时对寻求帮助的幼儿关注不够……所以,以后我们在指导区域活动时,更应该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要始终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不要给孩子太多的要求,太局限于他们的行动和思想。
班级:小二班
龙港区双树中心幼儿园
2016年7月4日
区域总结活动【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今天工作的参观、检查和指导。我谨代表全体教师,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下面就我园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做一下简单汇报,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和学习。
由于我园地处东南山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户外体育器材匮乏,再加上我园幼儿分布较散落,45%的幼儿是留守儿童,老一辈传统的育儿观念与我们存在很大差异,认为户外活动就是让孩子们在瞎玩、瞎闹,什么都学不到。所以我园在开展活动初期就遇到了很大困难,但是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加班加点,克服了种种困难,用心为孩子们打造了游戏新天地,力求以“阳光户外”为特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让幼儿玩转一个快乐童年。
围绕区域活动的开展,我们做的主要工作可以分为3部分: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的组织和开展、活动中的经验和收获。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我们先是组织教师进行多次研讨**利津、安吉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学习“利津游戏”“安吉游戏”的理念和玩法。
老师们分别从户外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教师指导以及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及主动合作意识、活动后的有效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多次**。最后总结出我园在户外区域活动开展时的教育理念——回归幼儿、尊重幼儿爱玩的天性、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打破区域活动界限,让他们自由、自主、自觉的开展游戏。
1、家长会
2、在活动前期由于家长朋友们十分担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这也是我们可以理解的,所以我们还组织班级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们介绍利津、安吉游戏的先进理念和玩法,了解和学习户外区域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经过学习和了解,家长们不仅消除了后顾之忧,而且对我们的工作表示了大力支持和配合。因此,在后来的活动过程中,家长和朋友在资料的收集和制作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而且我们现在再开展户外活动时每天都有家长义工来协助我们。在这里我想说:“是户外活动真正架起了我们家园之间有效合作的桥梁”。
3、户外环境创设
根据公园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合理划分户外活动场所。它创建了跑步和跳跃区、钻孔和攀岩区、投掷区、沙水区、施工区、喷漆区、平衡区、球类比赛区等活动。铺设了大型塑料场地和草坪,安装了室外大型积木、梯子组合、攀爬架、树桩吊桥、压路机、彩色平衡梁等设备。
增加了一部分小型运动玩具:滚轮、陀螺仪、手推车、滑板车、铁环等。为孩子们重建游戏世界。
4、材料的搜集与投放
在材料的搜集和投放上
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对自制的游戏教具进行评估。要求大家结合我园特色、利用废旧物品和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创作孩子们喜爱的,能够一物多玩的教玩具。瞧!
经过我们老师独具匠心的创作,一件件作品就这样诞生了,有:(这就是我们老师自制的教玩具有筛子、小扁担、小高跷、三人大鞋、坦克车、青蛙跳、灌篮高手等)。其次,我们还动员家长和孩子参与素材的收集和制作,回家共同创作。
最后,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特别注重层次性和趣味性,提供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需求的多层次材料,以促进不同幼儿的发展。比如:我们的投掷区,设有适合小班幼儿的“灌篮高手”、中大班幼儿的“我是小姚明”等等。
我们还特别注重挖掘器材的多种玩法,一物多玩。如:我们小班***自制的筛子,除了可以用来玩沙之外,还可以用来抛接球、还有我们搜集来的废旧油桶,小班的孩子可以多人合作来滚一滚,而中大班的孩子则可以在上面走一走,瞧,我们现在不仅能一个人熟练的在上面走,还可以两人合作一起来走,真是值得赞一个,孩子们好勇敢!
还有家长和朋友帮我们收集废旧轮胎,孩子可以滚、推、拖、叠、跳。大班的彩绳,孩子们除了可以用它来跳绳操之外、还可以把他当做猴子尾巴,来玩揪尾巴的游戏,还可以用来夹沙包、投掷等等。总之,我们力求使每一种器械都最大化发挥其教育价值。
高潮——精彩户外
1、自主、自由
在区域户外活动时,我们打破了场地限制、打破了班级界限、打破了行动限制,全园一起交替活动,老师分散在各个活动区,负责所在区域内幼儿的安全和活动指导。儿童在活动中可以自由选择、自由交往、自主合作,真正把游戏权还给了孩子。
2、花样球操
今年春天我园开展了趣味花样球操活动,每天晨间操和户外活动时,教师和孩子们都会伴随着轻松愉快的**进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努力,孩子们从最初的不会拿球、不会拍球以及不会互相配合,变成了现在大班幼儿已能够进行花样篮球表演,中班幼儿已能够熟练自如地进行拍球、运球、转圈等动作,小班幼儿在哥哥姐姐们的带领下,从小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也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拍球运球等动作。花样球操让孩子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仅掌握了球类运动技能技巧,而且还感受到了动作的整齐美、韵律美,增强了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3、玩转户外
下面就请大家来一睹我园户外活动的风采吧!
沙:幼儿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好玩的沙子更是有着浓厚的兴趣,恰巧在我们后院有一个大沙堆,于是我们便设计了户外区域活动《好玩的沙子》。在玩沙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玩沙的乐趣,培养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精神。
足球:球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器械之一,除了花样篮球之外,我们还创设了足球小健将活动区域,每天下午有家长义工带领孩子们一起来快乐踢球,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手腿脚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及肌肉的力量与关节的柔韧性。培养儿童单脚站立、单脚踢足球、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尾声——经验、收获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反复实践和探索,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收获、感动。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各种认知能力,同时,在老师们的有效指导下,孩子们更快、更好的掌握了各种技能。开放式的区域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自由结伴进行游戏,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从教师的角度看,指导混龄活动需要教师熟知的不仅仅是自己执教年龄班的基本动作要领、要求及幼儿的发展水平,而是要全方位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基本动作及全体幼儿的实际水平,这对促进教师随机指导等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材料在户外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幼儿顺利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基础与条件,此次在材料的搜集与制作上我们得到了家长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有的家长甚至都牺牲周末时间来帮着我们一起设计和制作,让我们再繁忙劳累的同时收获着满满的感动。
总之,通过这学期的户外活动,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它使教师的灵活性和有效指导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家庭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阶段我们准备把后院打造一个野战营,前院用茅草盖个农家院,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孩子们的游戏新天地。
以上是我园区域活动的基本情况。希望你能给我们更多有价值的意见!
区域总结活动【篇8】
区域观察活动总结
区域观察活动是一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探索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教育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地理特点和文化习俗,培养跨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我参与了一次区域观察活动,下面将详细介绍我的经历和收获。
这次观察活动的目的是前往一个位于山区的农村小镇,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组成一个小组,准备在小镇上住上几天,与当地居民交流、观察和体验。
抵达小镇后,我们首先去探索了周边的自然环境。小镇周围被群山环抱,景色壮丽。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徒步,穿过了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流。这样的自然环境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我们还观察了一些特有的动植物,如山茶花和大熊猫。通过亲身经历,我对这个山区地区的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
除了自然环境,我们还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互动和交流。我们在村庄里找到了一家农家乐,尝试了当地的风味菜肴。与当地居民共进午餐的时候,我们有机会与他们交谈。他们向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农村的发展情况。我发现他们过着朴实而快乐的生活,对于现代化的生活并不向往。他们有一种独特的自给自足的精神,这让我深受感动。
在小镇的几天里,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学校和医院。这些设施虽然简陋,但却是当地居民唯一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我们与学生们和医生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了他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让我对于城市和农村教育、医疗资源的差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应该珍惜我们拥有的资源,并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通过这次区域观察活动,我不仅仅拓宽了视野,还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听取和倾听,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我也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资源,不再抱怨与埋怨。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小编认为,这次区域观察活动是一次难忘且有意义的经历。通过观察和互动,我深入了解了一个山区小镇的自然环境、地方文化和居民生活。这次活动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培养了我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我相信这些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也希望未来我能参与更多类似的活动,继续拓宽我的视野,并影响和改善更多人的生活。
区域总结活动【篇9】
结论: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有效整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确定了“五大教育领域”的同时,顺应了世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潮流,强调了各领域之间的渗透和综合,并且将“整合”的观念作为一条主线引进到所有内容之中。《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本学期我们幼儿园顺应了幼教改革新理念,尝试实践“整合课程”,并对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整合进行实践研究。随着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整合课程的开展,我们已经能意识到区域活动在促进幼儿八大智能平衡发展中的有力作用,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地整合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
1、 内容整合:围绕主题预设区域活动内容。
当每个新的话题即将开始时,我们的两位老师将一起讨论:围绕这个话题可以设置哪些区域?从进入主题到加深主题,每个区域在内容和材料要求方面如何变化和发展?
通过讨论,本课题的区域活动内容已基本预置。如在“相反国”主题即将进入之前,我们就结合主题目标,设计了以下区域的内容:1、美工区:
提供印画、刮画、盖印等材料;2、语言区:提供相反词卡和**、颠倒的情景**、“如果……会怎么样”的题目条等;三。角色区:心情纸木偶、镜子游戏;建筑区域:
建构相反国;拼图区:提供翻盘棋、黑白五子棋、磁性动物迷宫等材料;科学区:提供温度计、磁铁、记录表等。
展示区:展示幼儿自制的印章或图案、布置夜晚的世界场景、黑白博物馆等,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和主题活动内容有关联的,在目标上有的是为集体活动的作先前经验准备,有的是集体活动目标的延伸或巩固。这样,我们在进入主题前就对整个区域的内容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随着主题的深化而逐渐增加和变化。
但是预设的内容不是一步一步的。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儿童活动的情况随时调整。如我们在进行到活动“冷和热”的过程中,发现小朋友对热水变冷的秘密**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在科学区域原本提供温度计和热水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增添了毛巾、冰块、冰毛巾、冷水、扇子、调羹、空玻璃杯和大的容器等,引导幼儿想不同的方法使热水变冷。这样,既顺应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活动目标得到更进一步的落实和深化。
2、 整合导向:通过整合的理念,及时引导和调整。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活动方式、现有水平,思考幼儿哪些经验有待修改、完善与丰富?何时、如何、怎样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促进区域活动和课程主题的共同深化。在“旋转乐园”的主题进行过程中,孩子们对“旋转玩具商店”和“建构旋转乐园”“制作旋转玩具”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可是几天下来,我发现美工区制作旋转玩具的孩子乐此不彼,旋转玩具店里只有服务员在忙乎着整理和摆放,却无人前来购买商品;建筑区域的孩子也忙着建构自己理想中的美丽的“旋转乐园”。
这个区域场景表面看起来大家都在很主动很认真地活动着,可是从幼儿的全面发展来审视这些游戏情况,游戏中缺少了语言交往的机会,缺少了“流动的生机”。所以我在下一个活动开始的时候和孩子们交谈:手工艺区的孩子们做了一些玩具后能做些什么?
(给商店送货、去银行、买玩具、参观“旋转乐园”,看表演等等)建筑队的孩子建构完成后可以做什么?店员可以想出办法使商店生意更好。经过这样的讨论和鼓励,孩子们试着交流,然后想出了早晚班的分工。
几天后,问题又出现了。虽然这为孩子们创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但从协会出来的孩子们却买了玩具去**?参观累了干什么?于是在和孩子们的讨论中又产生了新的区域“休息小站”,他们还为“休息小站”出谋划策:
有的孩子在上过该主题中的“果汁机转转转”的活动后,想出了榨果汁,卖果汁的内容;一些孩子想出了用橡皮泥揉捏螺旋线,做成大泡泡糖的方法。这样既丰富了区域活动的内容,还促进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促使主题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3、 环境整合:反映整体主题的过程与结果
区域活动以儿童为中心,强调教师的艺术性和独创性支持,通过环境创造引导儿童活动向纵深发展。对于每个区域,我们应集中精力呈现阶段性结果。在地域环境中,最常见的是**和儿童作品,**等。
实践中,我们每个主题展开之前首先在对主题目标和内容熟悉了解的基础上设想一个区域环境的框架结构,每个区域先呈现什么?哪些材料是要作为主题的先期经验预先提供的?在主题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增加什么?
哪些要作为主题的延伸展示的?等等那些都预先做到心中有数。区域环境创造的过程也反映了活动主题的进步和变化过程。
比如在主题“再见了,幼儿园”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先在语言区展示了孩子们从小班到大班的一些社会参观实践活动或者春游等有意义的活动**,引起孩子们对三年幼儿园生活的回忆和讲述,然后提供班级同伴和老师的名字卡片,让幼儿边找字、认字边将组合的名字排列在语言区的墙面上,并讲讲和好朋友的趣事。手工艺区提供老师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并鼓励孩子们为好友制作礼物;绘画区张贴了孩子们的**,让幼儿把自己或好朋友的样子以拍**的形式画下来,孩子们从画单个的朋友图象到画一群好朋友,到最后拍过毕业照后画全班小朋友的集体照,这些作品逐步增添在该区域,使得该区域的环境不断的在丰富和变化,孩子们的水平和能力也随着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孩子们在参观过小学后,我们把参观时拍到的小学里的**张贴在建筑区中,于是孩子们又自然而然的建构起“理想中的小学”。
孩子是环境的主人,在区域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做好环境创设的领路人,既要通过预设的环境吸引孩子主动进入各区域的活动,又要指导孩子在参加各区域的活动后共同把区域环境布置的更加丰富起来。因此,我们区域环境的创设过程就是体现了主题的实施和丰富完善的过程,也可以说区域环境的创设体现了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有效整合!
4、 规则整合:从完全自治到半自治
谈到区域活动,我必须提到区域活动的规则。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知道以往在“尊重幼儿个性”的理念支撑下,都是由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例如,喜欢跳舞的孩子可以连续几天去表演区;喜欢画画的孩子很少去探险;老师们精心设计了数**算教材,玩了一两次,没人问过它,等等。现在在整合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觉得孩子的个性是要培养的,但是也要注意培养和促进孩子的各大智能尽可能的平衡发展。在指导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先改变上述情况,让孩子们逐渐形成每个区域都要轮流玩的意识,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教师精心预设的每个区域的活动,能在不同的区域中得到不同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指导中,将原先的在规定人数范围内幼儿可以完全自主选择的规定,改为要求幼儿在一个星期的多次区域活动中,保证每个区域至少轮流进去活动一次的半自主规则。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们发现这种规则的变化确实促进了孩子能力的均衡发展。如我班的朱怡君小朋友,原本就只爱画画,别的地方基本不去,有时来绘画区的时间晚了没座位,她才很不乐意的去拿本图书看看。
现在规则变化后,在老师和小朋友相互的关照和鼓励督促下,她能有意识的参与到同伴的**表演中了,肯主动来到数学区选择自己没尝试过的练习纸做作业,也变得合群、爱交往了。通过前后的比较,我们可以感受到规则的变化促进了本地区儿童综合能力的提高。
区域总结活动【篇10】
2012学年区域活动小结
----区域活动中语言活动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语言,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后再进行怎样的努力也都是事倍功半,有的甚至无法弥补,印度“狼孩”的例子就说明这个问题。因此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特别是区域的设置,区域设置的好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语言的表达能力。
1、 地域环境巧妙设置,让孩子们想说、敢说、愿意说
孩子们真正主动的探索是从对问题的认识开始的。幼儿有了疑问并产生想寻找答案的愿望,才能进入主动探索状态,教师要处处留心观察,给幼儿提问的机会,并且给他们自己做答的自由空间,然后再由老师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能够加深孩子的记忆,也激发了孩子的探索能力。例如我们班级的自然角里,我们放了一只鱼缸,每天小朋友都去给鱼儿喂食,喂食的时候他们就会互相交流,“这条黄色的小金鱼最能吃”、“那条黑色的小金鱼没有精神了,是不是生病了?
”。一段时间后,我把小金鱼藏了起来,只有空鱼缸和水,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孩子们发现鱼缸里的鱼儿不见了,都大呼小叫的跑来告诉我,就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一位小朋友都来拉着我的手小声说“老师,快去看看我们班的小鱼都没有了。”我知道他们都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个答案,于是我们开始一起寻找并讨论“鱼儿哪去了?
”、“它们为什么离开我们?”等等,孩子们有的很伤心,有的很激动,说出很多老师都想不到的问题,这样的区域设置不但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而且锻炼了幼儿语言的组织能力,教育者通过区域的实物教学,让孩子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这种由教育者要把自己预想的问题变成幼儿自己的问题,并且让幼儿在参加区域活动时用自己的语言去解决问题,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该地区开展活动,以解放儿童的思维并激活他们的语言
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是学前教育无法回避的挑战。过去,我们都认为孩子的能力很差,经常采取放纵的方法,把所有的知识都吃光再喂他们。教孩子怎样做,让孩子怎样说,时间久了幼儿的思维就被束缚了,语言被固定了,孩子们也养成了不动脑筋,不爱说话的坏习惯,不但孩子智力得不到提升,连语言也得不到发展。
正确的幼儿教育要求,在平时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多动脑的习惯,给他们想象和提问的空间,并且鼓励爱动脑筋的孩子,而不能认为他们有些想法很幼稚或是异想天开而给以否定或是嘲笑。教师可以利用区域活动来开发孩子的思维,活跃孩子的语言,给孩子创造自己的意境,比如在语言区设置了拼一拼讲一讲,区域准备了很多各种各样的**,颜色多样,大小不一,孩子们在这里玩的时候,我提供了磁性黑板给小朋友玩,小朋友可以随意贴上**,然后把几张**结合起来讲一段话、一个故事。其他小朋友可以提意见、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例如:长颈鹿、汽车、花园。宇蒙说:
“长颈鹿想去森林花园,但是走路很累,它看到有辆汽车停在旁边,想去坐汽车,但是长颈鹿的脖子太长的,汽车装不下。这可怎么办啊。”其他小朋友有不同想法了:
“给汽车开个天窗吧。这样长颈鹿就可以坐进去了。这样打开了小朋友的创作灵感。
孩子们更愿意搬进这个地区,并且有一个愉快的交流。这个区域发展了儿童大脑的灵活性,活跃了儿童语言,丰富了儿童交流的内容。
3、 运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礼貌语言表达能力
礼貌是人的道德标准,是人与人相处德准则。如果孩子们在出口时能用礼貌用语,他们就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尊重礼貌、自然大方的气质。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我在我们的班级布置了一个“点心店”,孩子每到区角活动的时候都喜欢到“点心店”去玩,我发现孩子只要进入点心店玩游戏自动就会说普通话,而且互相之间用礼貌用语进行对话。特别是陈宏博小朋友,胆子特别小,平时不敢大声说话,遇事就爱哭,可是自从我们班有了“点心店”以后,我就陪他在“点心店”玩,时间长了,他不再需要我来陪,主动跟小朋友一起玩起来,“你好!请问您需要什么,谢谢光临”“对不起马上来,再见,您再来。
”等等。时间久了他不但主动与跟小朋友交流,上课都敢发言了,而且很流利, 他的进步让我看到了区域活动要有针对性的重要性,设计好了可以帮助幼儿的语言发展。在区域游戏中,我发现无形中给了幼儿足够自由活动的时间,让他们之间多了彼此的交流,增进了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同时,它也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跌倒和爬起来,使他们有能力克服困难;还给了他们相互争执的时间,让他们有用语言解决矛盾的能力。
4、 运用区域游戏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在儿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在玩游戏时总是喜欢大声说话,这就是儿童的自言自语现象。通过对游戏中的自言自语现象进行观察,发现从游戏活动的开始到结束这一完整的过程中,不时的可以听到儿童的自言自语,只是在不同的游戏时段,儿童所进行的自言自语不同而已。在游戏的过程随幼儿自由去说,结束后老师可以去引导,例如我们在班级的区域设置了一个叫“换装小游戏”。
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这个游戏,我发现每次玩的孩子不一样,他们自己制定的规则也不一样,在玩之前,他们会先商量方案,“某某在这里扮演xx”、“某某在那里扮演xx,要按游戏规则玩,我们来演戏。”等,然后有顺序的进行,如果谁违规了,还会得到惩罚,在这个区域游戏时孩子的思维得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够放松,。游戏结束我会问他们“这叫什么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什么?”、“你觉得谁玩的最好?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等等话题,激发孩子回忆游戏时的快乐,把感受说出来,这样的区域游戏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幼儿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每个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起步,尽管受教育者是一群无知的孩子,我们也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从语言入手,使幼儿的语言以及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孩子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故事表演
点心店活动
排图讲故事
故事走廊
区域总结活动【篇11】
区域活动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活动,能够自由的发挥与探索。此刻我将小班区域活动的开展做如下总结:
一、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既要思考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我们的区域活动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取自由度的区角,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选取,用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小班具体设置了以下区域:“生活区”:、喂宝宝、扣纽扣、编辫子等;“数学区”:数字象棋、图形投放盒等;“表演区”:头饰、手偶、手摇铃、双响筒、扇子、各式各样的服装、快板,腰鼓等进行打击乐;“操作区”:白板画画、穿编花篮、包糖果、棉花、穿糖葫芦、干树叶、毛线、穿珠子、涂颜色、喂小鸟等半成品;“科学区”里带给望远镜、小汽车、九连环、动物模型、磁性玩具等等。阅读区:各种类型的图书和大小不一的字卡;搭建区:废旧纸箱、废旧易拉罐、幼儿园带给的大、小积木玩具,因为我班可利用空间比较有限,经过商量我班将较为安静的区域操作区、科学区、阅读区、数学区建立在活动室内;将表演区、搭建区建立在活动室内的床上,区域活动时将床铺叠好,以供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生活区安排在室外栏杆上,将操作物品安装在栏杆上,即方便又有立体感,大大带给了利用空间。操作区的白板安装在墙上,以供幼儿方便操作并根据活动状况灵活调整。
二、区域材料投放要有层次性
每个幼儿有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每个幼儿的潜力水平不同,所以材料的投放要兼顾到每个幼儿因,不能都简单,也不能都复杂,要为不同水平的幼儿带给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比如小班美工区“穿珠子”游戏、教师带给三种层次的材料,由最简单的按同种颜色穿到两种颜色间隔穿再到三种颜色规律性穿。益智区投放的拼图,按块数的不同拼(4、6、8、10)都就应体现层次性。
三、教师的指导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教师的现场指导显得十分重要,不做指导幼儿根本不明白该怎样做,所以说教师在这个区域活动中显得十分重要。作为教师,要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不就应是知识的输出教育者,而是应带给舞台给幼儿自由发挥,能够做示范,但不能过多的干涉幼儿的操作,扮演好观察者与指导者的主角。
区域总结活动【篇12】
首先是参加大合唱活动。幼儿园搭建了漂亮的舞台,大家按照班级划分的场地围做观看。活动当天我请家长8点钟提前到班级进行彩排,之前还没有在一起排练过,所以大家先排好演唱的队形,然后伴随音乐家长和孩子配合练习演唱歌曲,能随节奏自然摇动手中的“小星星”,并熟悉在歌曲的间奏时要挥动手中的“小星星”等表演方式。演出开始了,我班第十二个表演,我们提前整好队伍,可当我们去候场时,还是晚了,别的班只好顶替我们先表演了,这是我们今后应该接受的教训,候场要及时不能失误。我们表演的大合唱《小星星》,乐怡小朋友是小指挥,舞台上的她能较好地按节奏自然地打拍子指挥大家演唱,家长和小朋友也能较好地配合完成演唱。
接着,老师组织大家在操场上做亲子游戏《丢手绢》,根据人数,我们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围成了两个大圆圈做游戏。在“丢,丢,丢手绢。”的歌声中我们开始了游戏,我把手绢悄悄地丢给你,你拣起手绢快速地追赶我,没有追到表演个节目吧!游戏中不分你我,欢声笑语不断,家长们仿佛回到了童年,体验到童年的乐趣,孩子们更是开心,当老师宣布游戏结束是还意犹为尽呢!
回到教室,自助餐活动开始了!大家一起动手将桌子沿教室四周摆开,本次班级的自助餐活动重点围绕请家长和孩子一起现场制作“水果拼盘”。从现场来看许多家长都是有备而来,他们按照自己的构思,结合水果的形状、颜色,或是切、或是剥,和孩子一起往带来的果盘里仔细地摆放水果,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水果拼盘呈现人们面前,让人拍手叫绝,如陈弛家庭的作品,用火龙果做花心,西瓜瓤切块后围成圆形大花瓣,花瓣间放上用橘子做成的小花、桂圆做点缀,造型喜庆红火。老师请他们给自己的果盘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然后写在老师制作的“苹果标签”上,并写上孩子学号,贴在盘子边缘,瞧,有的叫花好月圆、有的取名为繁花是景;有的叫期望等。活动中也可看出有个别家长没有做好准备,或不够重视,带来的水果单一,开始只是将水果随便摆一摆,造型简单,后其他家长的作品启发下,也有所改进。
评比活动开始了,这是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每位家庭在选票上写上认为最好的三个家庭,通过唱票的形式,评选出一等奖五名、二等奖10名,其余是三等奖,分别颁发不同礼物,以致鼓励。最后大家开心地分享提供的食物和相互品尝制作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