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乡村医生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一直处于最末端,他们长期扎根基层,为无数农村患者提供了必需的服务,却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整体职业素养偏低,无法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诊疗需求,更支撑不起分级诊疗的网底作用。因此,新医改实施以来,各级政府都把提高乡村医生的能力水平作为深化医改、推进分级诊疗的一项重要抓手。
由中心组织开展的“乡医师资培训”项目,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的全程指导。科教司相关领导多次亲临培训现场,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重大战略部署,指出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合理制定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规划,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同时鼓励中心与各省卫生计生委共同努力,把“卫生计生人才强基层工程——乡村医生师资培训”办成一个长期持续的项目,深入开展下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更广泛的基层卫生计生人员获益。
各省卫计委相关部门也对培训给予了高度重视,从人力、物力等多方面支持协调,积极组织、选拔辖区内各县、乡、村优秀医生参加学习,并妥善安排学员食宿、资料制作、学分登记等一系列工作,保障了培训的顺利进行。
一、课程设计丰富多样
乡村医生的日常工作比较繁杂,不仅要负责辖区内的基本医疗、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工作,还要做好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报告、常见病的初级诊治和转诊,以及建立农民健康档案等工作。考虑到以上因素,在课程设计上,依托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全科医学专家委员会的各位专家,重点突出了实用性和广泛性,确保通过培训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师资方面,除国家及省级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外,还邀请了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中心全科医师,使大家在接收新思维、新方法,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能借鉴优秀兄弟单位的一线诊疗经验。内容上,既涵盖了西医对常见病、多发病等的规范化诊疗知识,也有名老中医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传统疗法介绍,更有基层医务工作者必须了解的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培训过程中,很多学员表示,以前只能在电视或课本中见到的名师大家,通过培训得以近距离沟通交流,不但学到很多专业知识,更学到他们身上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收获颇丰!
二、培训模式新颖便捷
本次乡医师资培训,打破了以往面授、远程互相割裂的教学方式,采取“远程+面授、项目+基地”的全新模式。一方面,除面授培训外,在中国继续上线了远程课程,通过免费发放学习卡的形式鼓励学员随时随地上网学习,保证知识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集中培训结束后,还会选取部分县级医院设置基地,利用优秀的乡医师资力量,发挥传帮带作用,开展常规化、持续性的长期培训,使更多乡村医生因此受益,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几场培训下来,给我个人最大的触动就是:原来医改就在我们身边。它不是一个只存在于公文中的抽象词汇,而是扎扎实实地走进基层,走近了乡村医生。政策上的有力支撑,授课老师的精心讲授,以及学员们的认真投入、热情响应,无不为这场自上而下的公益培训项目注入了活力与生机,它带来的不仅是一场场知识盛宴,更标志着广大乡医群体真正纳入到了国家继续医学教育体系之中。有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表示,以前从未感受到自己的肩上担负着这么重大的责任,回去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将所学知识传递下去,使患者受益,使同行受益!
基层医疗改革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业。未来,还需要更多力量集结在一起,将培训持之以恒的深入开展下去。每一位乡村医生,都是一粒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的职业素养的提高,将带动整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飞跃,最终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的目标,给广大农村居民带来真正的健康守护!
师范生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乡村医生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一直处于最末端,他们长期扎根基层,为无数农村患者提供了必需的服务,却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整体职业素养偏低,无法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诊疗需求,更支撑不起分级诊疗的网底作用。因此,新医改实施以来,各级政府都把提高乡村医生的能力水平作为深化医改、推进分级诊疗的一项重要抓手。
由中心组织开展的乡医师资培训项目,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的全程指导。科教司相关领导多次亲临培训现场,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重大战略部署,指出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合理制定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规划,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同时鼓励中心与各省卫生计生委共同努力,把卫生计生人才强基层工程乡村医生师资培训办成一个长期持续的项目,深入开展下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更广泛的基层卫生计生人员获益。
各省卫计委相关部门也对培训给予了高度重视,从人力、物力等多方面支持协调,积极组织、选拔辖区内各县、乡、村优秀医生参加学习,并妥善安排学员食宿、资料制作、学分登记等一系列工作,保障了培训的顺利进行。
一、课程设计丰富多样
乡村医生的日常工作比较繁杂,不仅要负责辖区内的基本医疗、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工作,还要做好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报告、常见病的初级诊治和转诊,以及建立农民健康档案等工作。 考虑到以上因素,在课程设计上,依托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全科医学专家委员会的各位专家,重点突出了实用性和广泛性,确保通过培训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师资方面,除国家及省级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外,还邀请了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中心全科医师,使大家在接收新思维、新方法,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能借鉴优秀兄弟单位的一线诊疗经验。内容上,既涵盖了西医对常见病、多发病等的规范化诊疗知识,也有名老中医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传统疗法介绍,更有基层医务工作者必须了解的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培训过程中,很多学员表示,以前只能在电视或课本中见到的名师大家,通过培训得以近距离沟通交流,不但学到很多专业知识,更学到他们身上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收获颇丰!
二、培训模式新颖便捷
本次乡医师资培训,打破了以往面授、远程互相割裂的教学方式,采取远程+面授、项目+基地的全新模式。一方面,除面授培训外,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网上线了远程课程,通过免费发放学习卡的形式鼓励学员随时随地上网学习,保证知识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集中培训结束后,还会选取部分县级医院设置基地,利用优秀的乡医师资力量,发挥传帮带作用,开展常规化、持续性的长期培训,使更多乡村医生因此受益,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三、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几场培训下来,给我个人最大的触动就是:原来医改就在我们身边。它不是一个只存在于公文中的抽象词汇,而是扎扎实实地走进基层,走近了乡村医生。政策上的有力支撑,授课老师的精心讲授,以及学员们的认真投入、热情响应,无不为这场自上而下的公益培训项目注入了活力与生机,它带来的不仅是一场场知识盛宴,更标志着广大乡医群体真正纳入到了国家继续医学教育体系之中。有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表示,以前从未感受到自己的肩上担负着这么重大的责任,回去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将所学知识传递下去,使患者受益,使同行受益!
基层医疗改革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业。未来,还需要更多力量集结在一起,将培训持之以恒的深入开展下去。每一位乡村医生,都是一粒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的职业素养的提高,将带动整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飞跃,最终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的目标,给广大农村居民带来真正的健康守护!
师范生培训心得体会 篇3
这次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少到多,由浅入深。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也包括心理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如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
二、懂得了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总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为学习,为人际关系等等,且有增长的势头,这就说明现代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因此,教师要运用“同样的东西”对学生“施加影响”。所以,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健康教师力求“对症下药”,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时,就应该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这一课程越是学习,我越是感觉自己对很多知识的了解还很肤浅,我必须不断地学习,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同时我也希望这样的培训能够坚持进行下去,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水平。
师范生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实习是大学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积累社会经验,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个半月的实习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间,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千金难买的宝贵光阴,我们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实习机会。我们的实习基地是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一个多月的实习,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回忆,而这些经历犹如血液般融入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成长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离开象牙塔前所迈出的最坚定的一步。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我成长了。
在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实习,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见习、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一.教育见习
在实习开始的第一周,我们便进行了教育见习,主要是到各个班级去听老师的课。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听课,刚开始听课,也不知道怎么听课,不知道从什么方面着手,只是傻傻的把老师上课的内容给抄下来,就像回到了当初的高中时候的学习。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上课风格,不知道如何去评价。后来和老师交流,发现原来听课要这样听,要听老师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要听老师上课的语言,要听老师的问题设置,也要看学生听课的一个状态以及老师的教态。课堂不是老师在上面的表演,而是学生和老师一种互动,一种知识火花的碰撞。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重头戏。上学期在微格教室有过一些训练,但对于上真正的战场,我们还是经验不足的。经过一周的听课,我知道了上课要注意那些内容,和之前我备的课还是多少有些出入的,又由于我是我们小组第三个上课,我的准备时间还是相当足够的,所以在这边我又重新备课了。通过和老师交流,我了解到备课是一个比较艰辛的历程,要不断地改,不断地练,要备的详细,考虑的非常全面,把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一一考虑到,才能建构出一堂不错的课堂。虽然对于我可能刚开始无法达到这个高度,但我还是不断地靠近这个目标。
我的第一节课是《锋与天气》,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准备还是很充分的,但是一开始上课,还是稍稍有点紧张的,就连叫上课都忘了,幸好,我私下问了问,学生都没发现我的紧张。这节课主要讲过敏反应和艾滋病,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在生活中都有过一定的接触,这节课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也就是生命教育。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说说如何关爱艾滋病患者,学生都很能说,我当时就吓到了,发现文科班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学生在语言表达,组织语言方面是相当的不错,同时,对如何看待艾滋病患者都有着别样的关怀。
这一节课是有评课的,建中老师给我这节课一定的评价和建议。老师说,总的来说,对第一
次上讲台的我来说,这堂课还是相当成功的课堂。当时听了,很是开心。当然也是有很多不足的,老师说,给学生讲的还是太少了,要更放宽时间给学生;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比如说在学生了解艾滋病病毒主要藏在泪水,唾液,血液之中时,又给学生判断哪些途径是否会传染,此时,学生就对礼节性接吻产生了一定的疑问,可是对于这点,我没有利用好,本可以好好的拓展;也许第一次上课的内容试讲了很多了,所以很顺利的上了下来,便也显得上课有点随意;同学说,口头禅还是比较多,比如“那···”。
我的第二节课就是公开课,因为我的公开课时免疫复习课,后来我才发现复习课的公开课是很有难度的,不像新课的学习,复习课很担心会炒冷饭。复习课试讲了一遍又一遍,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最初是说我选的艾滋病的这个材料比较难讲,如果讲甲流就会觉得很普通,没有新意,最后,纠结了半天,还是选择了用艾滋病这个材料,因为约翰逊患有艾滋病这个案例有一定的正面教育意义。敲定了艾滋病这个材料之后,就在明线和暗线这个问题上纠结,老师给的建议说,在讲艾滋病的同时,无形之中把免疫的知识点也复习了,到了课堂结束,学生还以为这是在讲约翰逊,所以在设计问题,贯穿方面想了很多。一开始,老师觉得我问的问题,就像在炒冷饭,我的材料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没有把材料贯穿进去,显得我的知识点和材料是分离的,也就是“皮肉不相连”。可是我可以理解这个意思,却不知道怎么去问这个问题,很烦恼。接着没几天就要上去讲课,内容思路都没有准备好,我很揪心丫。当时,又感冒了,人总是在生病的时候,特别的脆弱。毫无头绪,弄不出来,还病怏怏的身体,身边的朋友也是爱莫能助,我只能在那个角落揪心的思考,品尝属于自己的苦。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很多同学,都过来帮我想想,给给意见。
之后就在8班试上了公开课的内容。由于这节课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学习,很多东西都是由学生来讲,教师只是起着协助者的作用,所以在试讲的时候根本没有感觉,只有学生在课堂才能真正体现,面对这种无法预计的课堂,还是相当的揪心的。一直听说8班的学生都不太配合老师,上课的氛围比较死,我就更加担心了。由于时间又比较赶,还不是很熟练,当时我去上的时候,还是很紧张的,紧张的出现很多口头禅。幸好啦,8班的学生还是挺给我面子的。当时的内容比较多,只讲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就下课了。当时上完,就去问建中老师,哪里要改,可是建中老师让我自己思考了,再去和他聊。当时,一上完课,根本感觉不到哪里不对,是因为心里很浮躁,静下心来,就会发现自己问题还是很多的。只有做万全的准备,才能做得更好。
由于一些原因,我的公开课推迟了,不过终于在清明节之后的那一周的周三下午第二节课拉开了帷幕,之前的所有的努力,似乎都要在那节课上见分晓了。可惜,应了一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由于我上的是免疫复习课,这个课对于我们班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好悔当初怎么没好好分析学生情况,就一股脑认为我们班级学生会很給力。我觉得我很悲剧。一开始的课堂还是不错的,到了下半节课,不知道为什么课堂就这么压抑了,也许是我自己有想放弃的念头吧,我想想也是,我是一个受别人情绪影响很大的人,我是那么容易说放弃,又那么容易说要做什么的人,很讨厌发现原来自己就是这样的。不过其实也没我说的那么严重啦,老师和同学还是给予我一定的评价和建议。最欣慰的就是,这次公开课,我克服了我的障碍-语言问题,这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终究还是进步了,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想想,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挫折中成长起来,进步起来,所有的不快,会过去,所有的快乐,也会过去,还是珍惜当下每一个机会,活在当下,快乐一点。
三.班主任工作
我是我们小组第一个班主任的。主要负责每周一次的班会和“下两操、督早修”:监督眼保健操、课间操,监督早自修学生学习。由于第一周的见习,给了我很多时间熟悉班级的学生,也提前了解了班级的状况。在当班主任的那一周,也许很新鲜,很兴奋,我时时都会跑到班级去看看学生的状况,和学生聊一聊,在某种程度上说,我更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聊天,可是,有时候这种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很难控制了,上课有老师的范,下课做朋友,这是我追求的。一段时间的相处和观察,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班级早自修的声音很小,学生很多都是没睡醒的状态;平时不是很爱问老师问题;晚自修的效率比较低···面对这些问题,有时候,我真的很冲动的想在全班学生面前说一说,可是又有点不敢。后来就和班主任陈老师说了情况,陈老师也召开了班委会,在班委会上,陈老师不是自己说班级问题,而是由班委来说班级有什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我觉得这样很好,自己发现问题,找方法解决,比老师在那里不断强调问题更有效果。班委找出问题,再说说解决措施,最后由老师发表相关的看法想法,这样管理班级,就显得比较民主,也有利于班级的发展。
实习是一次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环境的机会,通过这七周的实习,我受益匪浅,对教师这个角色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更深的了解的了自己的不足,该往哪个方向而努力,这些都是以前所不了解的。
师范生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实习是大学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积累社会经验,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个半月的实习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间,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千金难买的宝贵光阴,我们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实习机会。我们的实习基地是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一个多月的实习,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回忆,而这些经历犹如血液般融入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成长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离开象牙塔前所迈出的最坚定的一步。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我成长了。
在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实习,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见习、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一、教育见习
在实习开始的第一周,我们便进行了教育见习,主要是到各个班级去听老师的课。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听课,刚开始听课,也不知道怎么听课,不知道从什么方面着手,只是傻傻的把老师上课的内容给抄下来,就像回到了当初的高中时候的学习。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上课风格,不知道如何去评价。后来和老师交流,发现原来听课要这样听,要听老师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要听老师上课的语言,要听老师的问题设置,也要看学生听课的一个状态以及老师的教态。课堂不是老师在上面的表演,而是学生和老师一种互动,一种知识火花的碰撞。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重头戏。上学期在微格教室有过一些训练,但对于上真正的战场,我们还是经验不足的。经过一周的听课,我知道了上课要注意那些内容,和之前我备的课还是多少有些出入的,又由于我是我们小组第三个上课,我的准备时间还是相当足够的,所以在这边我又重新备课了。通过和老师交流,我了解到备课是一个比较艰辛的历程,要不断地改,不断地练,要备的详细,考虑的非常全面,把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一一考虑到,才能建构出一堂不错的课堂。虽然对于我可能刚开始无法达到这个高度,但我还是不断地靠近这个目标。
我的第一节课是《锋与天气》,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准备还是很充分的,但是一开始上课,还是稍稍有点紧张的,就连叫上课都忘了,幸好,我私下问了问,学生都没发现我的紧张。这节课主要讲过敏反应和艾滋病,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在生活中都有过一定的接触,这节课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也就是生命教育。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说说如何关爱艾滋病患者,学生都很能说,我当时就吓到了,发现文科班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学生在语言表达,组织语言方面是相当的不错,同时,对如何看待艾滋病患者都有着别样的关怀。
这一节课是有评课的,建中老师给我这节课一定的评价和建议。老师说,总的来说,对第一
次上讲台的我来说,这堂课还是相当成功的课堂。当时听了,很是开心。当然也是有很多不足的,老师说,给学生讲的还是太少了,要更放宽时间给学生;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比如说在学生了解艾滋病病毒主要藏在泪水,唾液,血液之中时,又给学生判断哪些途径是否会传染,此时,学生就对礼节性接吻产生了一定的疑问,可是对于这点,我没有利用好,本可以好好的拓展;也许第一次上课的内容试讲了很多了,所以很顺利的上了下来,便也显得上课有点随意;同学说,口头禅还是比较多,比如“那···”。
我的第二节课就是公开课,因为我的公开课时免疫复习课,后来我才发现复习课的公开课是很有难度的,不像新课的学习,复习课很担心会炒冷饭。复习课试讲了一遍又一遍,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最初是说我选的艾滋病的这个材料比较难讲,如果讲甲流就会觉得很普通,没有新意,最后,纠结了半天,还是选择了用艾滋病这个材料,因为约翰逊患有艾滋病这个案例有一定的正面教育意义。敲定了艾滋病这个材料之后,就在明线和暗线这个问题上纠结,老师给的建议说,在讲艾滋病的同时,无形之中把免疫的知识点也复习了,到了课堂结束,学生还以为这是在讲约翰逊,所以在设计问题,贯穿方面想了很多。一开始,老师觉得我问的问题,就像在炒冷饭,我的材料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没有把材料贯穿进去,显得我的知识点和材料是分离的,也就是“皮肉不相连”。可是我可以理解这个意思,却不知道怎么去问这个问题,很烦恼。接着没几天就要上去讲课,内容思路都没有准备好,我很揪心丫。当时,又感冒了,人总是在生病的时候,特别的脆弱。毫无头绪,弄不出来,还病怏怏的身体,身边的朋友也是爱莫能助,我只能在那个角落揪心的思考,品尝属于自己的苦。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很多同学,都过来帮我想想,给给意见。
之后就在8班试上了公开课的内容。由于这节课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学习,很多东西都是由学生来讲,教师只是起着协助者的作用,所以在试讲的时候根本没有感觉,只有学生在课堂才能真正体现,面对这种无法预计的课堂,还是相当的揪心的。一直听说8班的学生都不太配合老师,上课的氛围比较死,我就更加担心了。由于时间又比较赶,还不是很熟练,当时我去上的时候,还是很紧张的,紧张的出现很多口头禅。幸好啦,8班的学生还是挺给我面子的。当时的内容比较多,只讲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就下课了。当时上完,就去问建中老师,哪里要改,可是建中老师让我自己思考了,再去和他聊。当时,一上完课,根本感觉不到哪里不对,是因为心里很浮躁,静下心来,就会发现自己问题还是很多的。只有做万全的准备,才能做得更好。
由于一些原因,我的公开课推迟了,不过终于在清明节之后的那一周的周三下午第二节课拉开了帷幕,之前的所有的努力,似乎都要在那节课上见分晓了。可惜,应了一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由于我上的是免疫复习课,这个课对于我们班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好悔当初怎么没好好分析学生情况,就一股脑认为我们班级学生会很給力。我觉得我很悲剧。一开始的课堂还是不错的,到了下半节课,不知道为什么课堂就这么压抑了,也许是我自己有想放弃的念头吧,我想想也是,我是一个受别人情绪影响很大的人,我是那么容易说放弃,又那么容易说要做什么的人,很讨厌发现原来自己就是这样的。不过其实也没我说的那么严重啦,老师和同学还是给予我一定的评价和建议。最欣慰的就是,这次公开课,我克服了我的障碍—语言问题,这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终究还是进步了,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想想,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挫折中成长起来,进步起来,所有的不快,会过去,所有的快乐,也会过去,还是珍惜当下每一个机会,活在当下,快乐一点。
三、班主任工作
我是我们小组第一个班主任的。主要负责每周一次的班会和“下两操、督早修”:监督眼保健操、课间操,监督早自修学生学习。由于第一周的见习,给了我很多时间熟悉班级的学生,也提前了解了班级的状况。在当班主任的那一周,也许很新鲜,很兴奋,我时时都会跑到班级去看看学生的状况,和学生聊一聊,在某种程度上说,我更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聊天,可是,有时候这种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很难控制了,上课有老师的范,下课做朋友,这是我追求的。一段时间的相处和观察,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班级早自修的声音很小,学生很多都是没睡醒的状态;平时不是很爱问老师问题;晚自修的效率比较低···面对这些问题,有时候,我真的很冲动的想在全班学生面前说一说,可是又有点不敢。后来就和班主任陈老师说了情况,陈老师也召开了班委会,在班委会上,陈老师不是自己说班级问题,而是由班委来说班级有什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我觉得这样很好,自己发现问题,找方法解决,比老师在那里不断强调问题更有效果。班委找出问题,再说说解决措施,最后由老师发表相关的看法想法,这样管理班级,就显得比较民主,也有利于班级的发展。
师范生培训心得体会 篇6
一个半月的实习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间,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千金难买的宝贵光阴,我们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实习机会。我们的实习基地是钱库高级中学,一个多月的实习,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回忆,而这些经历犹如血液般融入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成长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离开象牙塔前所迈出的最坚定的一步。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我成长了。
在钱库高级中学的实习,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见习、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WwW.FW76.coM
一.教育见习
在实习开始的第一周,我们便进行了教育见习,主要是到各个班级去听老师的课。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听课,刚开始听课,也不知道怎么听课,不知道从什么方面着手,只是傻傻的把老师上课的内容给抄下来,就像回到了当初的高中时候的学习。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上课风格,不知道如何去评价。后来和老师交流,发现原来听课要这样听,要听老师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要听老师上课的语言,要听老师的问题设置,也要看学生听课的一个状态以及老师的教态。课堂不是老师在上面的表演,而是学生和老师一种互动,一种知识火花的碰撞。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重头戏。上学期在微格教室有过一些训练,但对于上真正的战场,我们还是经验不足的。经过一周的听课,我知道了上课要注意那些内容,和之前我备的课还是多少有些出入的,又由于我是我们小组第三个上课,我的准备时间还是相当足够的,所以在这边我又重新备课了。通过和老师交流,我了解到备课是一个比较艰辛的历程,要不断地改,不断地练,要备的详细,考虑的非常全面,把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一一考虑到,才能建构出一堂不错的课堂。虽然对于我可能刚开始无法达到这个高度,但我还是不断地靠近这个目标。
我的第一节课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准备还是很充分的,但是一开始上课,还是稍稍有点紧张的,就连叫上课都忘了,幸好,我私下问了问,学生都没发现我的紧张。这节课主要讲过敏反应和艾滋病,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在生活中都有过一定的接触,这节课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也就是生命教育。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说说如何关爱艾滋病患者,学生都很能说,我当时就吓到了,发现文科班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学生在语言表达,组织语言方面是相当的不错,同时,对如何看待艾滋病患者都有着别样的关怀。
这一节课是有评课的,建中老师给我这节课一定的评价和建议。老师说,总的来说,对第一次上讲台的我来说,这堂课还是相当成功的课堂。当时听了,很是开心。当然也是有很多不足的,老师说,给学生讲的还是太少了,要更放宽时间给学生;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比如说在学生了解艾滋病病毒主要藏在泪水,唾液,血液之中时,又给学生判断哪些途径是否会传染,此时,学生就对礼节性接吻产生了一定的疑问,可是对于这点,我没有利用好,本可以好好的拓展;也许第一次上课的内容试讲了很多了,所以很顺利的上了下来,便也显得上课有点随意;同学说,口头禅还是比较多,比如“那···”。
我的第二节课就是公开课,因为我的公开课时免疫复习课,后来我才发现复习课的公开课是很有难度的,不像新课的学习,复习课很担心会炒冷饭。复习课试讲了一遍又一遍,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最初是说我选的艾滋病的这个材料比较难讲,如果讲甲流就会觉得很普通,没有新意,最后,纠结了半天,还是选择了用艾滋病这个材料,因为约翰逊患有艾滋病这个案例有一定的正面教育意义。敲定了艾滋病这个材料之后,就在明线和暗线这个问题上纠结,老师给的建议说,在讲艾滋病的同时,无形之中把免疫的知识点也复习了,到了课堂结束,学生还以为这是在讲约翰逊,所以在设计问题,贯穿方面想了很多。一开始,老师觉得我问的问题,就像在炒冷饭,我的材料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没有把材料贯穿进去,显得我的知识点和材料是分离的,也就是“皮肉不相连”。可是我可以理解这个意思,却不知道怎么去问这个问题,很烦恼。接着没几天就要上去讲课,内容思路都没有准备好,我很揪心丫。当时,又感冒了,人总是在生病的时候,特别的脆弱。毫无头绪,弄不出来,还病怏怏的身体,身边的朋友也是爱莫能助,我只能在那个角落揪心的思考,品尝属于自己的苦。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很多同学,都过来帮我想想,给给意见。
之后就在8班试上了公开课的内容。由于这节课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学习,很多东西都是由学生来讲,教师只是起着协助者的作用,所以在试讲的时候根本没有感觉,只有学生在课堂才能真正体现,面对这种无法预计的课堂,还是相当的揪心的。一直听说8班的学生都不太配合老师,上课的氛围比较死,我就更加担心了。由于时间又比较赶,还不是很熟练,当时我去上的时候,还是很紧张的,紧张的出现很多口头禅。幸好啦,8班的学生还是挺给我面子的。当时的内容比较多,只讲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就下课了。当时上完,就去问建中老师,哪里要改,可是建中老师让我自己思考了,再去和他聊。当时,一上完课,根本感觉不到哪里不对,是因为心里很浮躁,静下心来,就会发现自己问题还是很多的。只有做万全的准备,才能做得更好。
由于一些原因,我的公开课推迟了,不过终于在清明节之后的那一周的周三下午第二节课拉开了帷幕,之前的所有的努力,似乎都要在那节课上见分晓了。可惜,应了一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由于我上的是免疫复习课,这个课对于我们班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好悔当初怎么没好好分析学生情况,就一股脑认为我们班级学生会很給力。我觉得我很悲剧。一开始的课堂还是不错的,到了下半节课,不知道为什么课堂就这么压抑了,也许是我自己有想放弃的念头吧,我想想也是,我是一个受别人情绪影响很大的人,我是那么容易说放弃,又那么容易说要做什么的人,很讨厌发现原来自己就是这样的。不过其实也没我说的那么严重啦,老师和同学还是给予我一定的评价和建议。最欣慰的就是,这次公开课,我克服了我最大的障碍-语言问题,这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终究还是进步了,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想想,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挫折中成长起来,进步起来,所有的不快,会过去,所有的快乐,也会过去,还是珍惜当下每一个机会,活在当下,快乐一点。
三.班主任工作
我是我们小组第一个班主任的。主要负责每周一次的班会和“下两操、督早修”:监督眼保健操、课间操,监督早自修学生学习。由于第一周的见习,给了我很多时间熟悉班级的学生,也提前了解了班级的状况。在当班主任的那一周,也许很新鲜,很兴奋,我时时都会跑到班级去看看学生的状况,和学生聊一聊,在某种程度上说,我更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聊天,可是,有时候这种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很难控制了,上课有老师的范,下课做朋友,这是我追求的。一段时间的相处和观察,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班级早自修的声音很小,学生很多都是没睡醒的状态;平时不是很爱问老师问题;晚自修的效率比较低···面对这些问题,有时候,我真的很冲动的想在全班学生面前说一说,可是又有点不敢。后来就和班主任陈老师说了情况,陈老师也召开了班委会,在班委会上,陈老师不是自己说班级问题,而是由班委来说班级有什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我觉得这样很好,自己发现问题,找方法解决,比老师在那里不断强调问题更有效果。班委找出问题,再说说解决措施,最后由老师发表相关的看法想法,这样管理班级,就显得比较民主,也有利于班级的发展。
实习是一次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环境的机会,通过这七周的实习,我受益匪浅,对教师这个角色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更深的了解的了自己的不足,该往哪个方向而努力,这些都是以前所不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