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内容
明代刘伯温的《郁离子》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赵国有个人因家中有老鼠而不胜其烦,就向中山国讨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一只猫,这只猫很会捕老鼠,但也很爱咬鸡。过了一个多月,他们家的老鼠被捕光了,但鸡也全被咬死了。他的儿子为这事发愁,对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的父亲说:这个你不懂。我们家的祸害主要在于有老鼠,而不在于没有鸡。有了老鼠,它们偷吃我家的粮食,咬坏我们的衣服,穿通我们的墙壁,毁坏我们的家具器皿,这样我们将要挨饿受冻了,不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能吃鸡肉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
小编推荐
骡子和猪的历史事件
事例内容
有个农夫养了几头骡子和一群猪。
一天,小骡问大骡:妈妈,为什么猪们不用干活,吃饱了就可以去睡觉,而我们每天要干那么多的活,还常常得挨主人的鞭子?大骡低头看着小骡,温柔地说:孩子,我们只需要干好自己的活,其他的事我们无须去理会。为什么?小骡迷茫地望着妈妈问道。迟些日子你会明白的!大骡答道。小骡虽然不解,但也只好低下头继续拉磨。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转眼间已经半年了。
一天中午,农夫带来个屠夫,走到猪舍前指着其中一头猪说:就这头吧,太大了就不值钱了。不一会儿,猪舍里传出了惨烈的嚎叫声,震惊了整个农庄。
小骡颤抖着身子小声地问大骡:妈妈,平时主人对猪那么好,为什么现在又要让人家来杀它们?大骡沉思了一下,平静地说:孩子,你要知道,一个人若是什么都不做,一味索取而不付出是活不长的!
李渔治学的历史事件
事例内容
李渔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
李渔幼时在私塾念书。一天,先生讲到《孟子》里的虽褐宽博一句时,说:宋朝的朱熹说了,褐,即贫人家的衣服;宽博,即又肥又长。李渔听了,觉得不对头。既然褐衣是贫人穿的衣服,那就应该做短瘦一点,也好省些布料,为什么反而做得又肥又大呢?他就去问先生,先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威严地教训他:朱老夫子的话是不会错的,你照着念就行了。
李渔非要弄清楚不可,后来他就去到孟子说的穿褐衣的地方,向当地居民请教。当地居民答道:我们生活艰苦,只有这一件衣服,白天当衣,晚上当被。如果不做得肥大一些,就盖不住全身。李渔终于明白了,朱熹的解释是对的。
蝴蝶破茧的启示的历史事件
事例内容
有一只蝴蝶正在破茧而出,正好被一个过路人看见了,于是他走到跟前观察起来。
蝴蝶艰难地从一个小口一点一点往外挣扎,很长时间过去了,似乎没有什么进展,看样子它已经竭尽全力,无法从茧中出来了。
这个人决定帮助一下可怜的蝴蝶。他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剪开,这下蝴蝶很容易就从茧里出来了,但是它的翅膀却软绵绵地耷拉身体的两侧,怎么也飞不起来。
原来破茧而出时的痛苦挣扎,是由蛹变蝶必须经历的过程。正是那一次次拼命的努力,才能把蝴蝶的体液从身体挤压到翅膀,这样它才能发育完整,在破茧而出后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