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讨发言稿 精选通用范文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讨发言稿 精选通用范文

2024-08-30 来源:哗拓教育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讨发言稿

博厚中心学校庞家日WwW.POPO666.cOm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您们好!

作为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许多人都比我有能力,比我有想法,比我的教学经验更丰富。下面,我把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一些心得跟大家交流交流,做得不恰当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自从踏进课堂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在思考“有效教学”这个问题,课堂教学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工程师,我只有老老实实去做事,才会有收获,说这些无非是想跟大家说,态度决定成败,这是我多年来最大的心得。所以,我很认真地备课,很认真地上课,很认真地批改作业。为了备好课,我不会只看一本教参了事,我会花相当多的时间查阅大量资料然后精心筛选上课内容。课堂上,我很认真地贯彻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我所选择的内容,很认真地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以提高跟学生在课堂上沟通交流的能力。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我都尽量做好清查、批改和质量分析工作,然后反馈到下一堂课中。哪怕是学生更正过来的错别字我都还会检查一遍,尽量做到准确无误。身为人师,我们只有认真地教,学生才会认真地学,教学才会出效果,这也是一种言传身教。

近年来全国都在搞新课程改革,到处都在喊要更新理念,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我觉得,这其实只是一种探索,我们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平衡作出取舍,否则就会手足无措找不到方向,搞不清白该怎么教语文了。

1、首先,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包括树立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

“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课本不仅仅是语文书,经典著作、报刊杂志,影视作品、社会热点焦点新闻、生活现象等等,都可以让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使学生的生活和知识丰富起来。

生活是个大课堂,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语文老师除了把握好四十五分钟之外,要“跳出课堂教语文”,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课内与课外它们相辅相成,无主次之分。在我看来,课内是为课外服务的。课堂始终要贯彻向课外延伸辐射的意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谓“大教法”观,就是要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结构,改变‘三多三少’的情况”。一是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二是老师对课文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太少;三是课内课外做作业的时间多,用于课外阅读、写作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

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往高了说,应该要让学生对作家的才情产生向往,对生活的多姿多彩产生兴趣,对人生的道路产生思考,从而使学生成为有素养、有品位、有头脑的人;往低了说,最起码应该激发学生阅读相关作品、同类作品的兴趣,拓宽阅读的视野。所以,教学时教师首先思维要发散,不能只把眼睛放在课本上,否则这堂课就缺乏深度和宽度。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落实字词,因为识字认字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功夫。我会跟其他老师一样叫学生读一读品一品生动精彩个性十足的语句,因为这正是作家才情所在。学生有兴趣读一本好书比上很多堂课有用得多,读,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课堂上读得再好都是有限的,只要走进课堂,我们都要有这种大语文观。就算是讲练习讲解试题,都要注意旁征博引。要时时刻刻用新鲜的教材去吸引学生的眼球。

2、我们不能抛弃优秀的传统。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课外阅读、抄写、背诵这些作业应该经常做。老祖宗探索了几千年的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我们为什么要把它革掉呢?那几样作业,对学生来说就像不断积累财富,继承财富。厚积才能薄发,有继承才会有创新。有的学生底子薄,作文交上来从头到尾都是病句。像这种情况,与其叫他什么书都不背不看光练笔,还不如叫他多看课外书多做摘抄多背诵句子篇章而不要着急叫他写作文写日记,这样要有效得多。当然,这种抄写绝不是惩罚式的。我从来不布置惩罚式的作业。记忆,不仅仅是课外的事,在课堂上还要不断提醒学生注意积累记忆,对课外积累记忆的东西老师可以推荐。能力的提高首先要有过硬的基础做保证。

要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快节奏的课堂氛围中,我们依然要像以前一样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这时候抠的细节主要注意落实学生的自学笔记和听课笔记以及学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作业中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字词积累容易忽视,二是联系所读文章和生活实践谈观点谈感想容易畏惧。三是回答带有“怎样”、“如何”之类词语的问题容易笼统不具体。第一个问题源于学生的惰性,所以教师要堂堂清时时清,不能偷懒。第二个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学生怕困难,其实是源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有限、生活经历有限,思维不易发散。我们老师要自己先来一个示范,然后结合这个范例告诉学生该怎么结合所读文章谈观点看法,该怎么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除了注意语句与问题的呼应还得注意答题的思路与方法技巧。要善加运用以拓宽学生眼界和思维。这种训练不要怕它占用课堂时间,对学生来说这是有益的必须的,这种细节值得抠。

第三个问题回答问题太笼统不具体其形成的原因是学生不明白回答这类问题的要求和方法技巧,在练习讲解和试题分析的时候必须耐心地一步步把题目分析清楚,并给出示范,结合范例分析回答这类问题的诀窍,这样的练习其实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材料。经过强化训练,学生会明白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就像在写一篇小论文,要严谨有思路讲逻辑有条理,不是乱答一气糊里糊涂。学生回答时往往不知所措,写下一两句话就完事了。那么讲解分析时一定要要求学生把“怎样”这个词框出来作记号,当然,分析之前来一个总说,分析完后可以来一个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语文有效教学的一点粗浅的看法,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只要有效,都是可行的。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到既适合自己又对学生有益的教学方法。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

老师有效课堂教学发言稿演讲稿 精选通用范文


老师有效课堂教学发言稿演讲稿

博厚中心学校符丹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角的分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分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素材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平角、周角。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分类的探索过程。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认识周角。

三、教学设计: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节课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应当是生动的、有趣的。所以我从猜谜语入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来考考你们“一件东西手中握,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夏季摇来乐陶陶。”打

推荐: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座谈会发言稿(精选)


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座谈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

我是紫溪中心小学cc。今天能够参加这次座谈会,感到非常荣幸。xxxx年以来,在县教育局和教科中心的指导下,我校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特别是在围绕高效课堂建设中班级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小组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就我校的一些做法做简单的汇报。

一、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教师认识。

因我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改革初期教师的抵触较大,为此我校花大力对教师进行了各种培训,首先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局有关课改方面的文件精神,引起教师的重视;其次带领教师去课堂教学改革做得好的学校去参观学习;第三,利用网络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从思想上改变教师不想改革的观念。培训结束时,每位教师都有不少于3000字的培训笔记,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教学反思。

二、加强领导,保障得力。

我校及时制定课改实施方案,并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亲自带头,行政领导分年级跟班深入教学,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学校拨出课改专项经费,满足教师培训及教学活动需要。为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在教师年度考核中,课改一线教师评优评先优先考虑。

三、转变班级管理模式,实施班级管理“小组化”。

教学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与试验,初步确立了“自主学习

推荐:课堂教学论证会发言


课堂教学论证会发言

昨天,我拜读了实验小学“多维交互‘我’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的文本材料,刚才,又现场观摩了令人耳目一新并为之振奋的《分数的认识》课堂教学,对实小这一极富生命化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有了较为具体化的感受,现将我的一些思考向在座的专家们汇报。

1.“多维交互‘我’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指向学生的终身学习。从细处说,每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一般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因教学内容而异,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力而异。从大处说,从每堂课中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这也应该是现代教学的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所有的学科教学之中。“多维交互‘我’课堂”教学模式就十分清晰地彰显着这种理念,其操作模式中“准备、探究、提升、检测”四个基本流程充分体现着知识学习的一般性规律。新知识的获得,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必须经历“我知——我所不知——我有新知,我能——我所不能——我有新能”这样的个体心智进化过程。模式文本和刚才课堂上依次呈现的“资源准备与利用、疑难问题确定、学习目标设计、主动探究发现、与他人讨论交流、自我感悟、归纳和总结、拓展和应用”等,既是学习的一般流程,也是基本的通识性学习方法。在这种模式主导下的课堂学习,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科学熏陶,逐步领悟、掌握并形成一种良好的心智结构,这就是自主学习、自主检视、自主调节、自主发展的终身学习意识和方法。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他就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2.“多维交互‘我’课堂”教学模式拥有具体而灵活的操作要领。通州大讲坛主讲人郑金洲教授讲座的启示,我认为,课堂模式的建构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模式思想的建构与表达,二是操作流程的设计与规划。光有思想,没有具体流程的设计,往往会流于空洞,最终可能会因不同的教师对模式思想的不同解读而形成不了一种兼具共同趋向的特色课堂,构筑不了基本框架,模式建构只能走向流产。仅有流程,没有思想,智慧将模式推向程式化、程序化的形式主义轨迹上去。“多维交互‘我’课堂”教学模式贯穿着一种教学思想,强调学生自“我”,凸显儿童的主体地位与主观能动性。同时,又有教学行动的方向性规约与落实,对课堂教学过程,作了提纲挈领式的设计和规划。如“我准备”这个板块,就学生而言,安排了“我知道、我质疑、我设计”三项准备内容,对教师则规划了“把‘我’准备当作业布置、提供助学单、促使内化为习惯”三个操作程序。这样的设计规划,在一种教学模式初始推进使之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是必须的,必要的。作为模式的实践者——学生、教师,在资源选择、问题确立、目标定位、助学单设计、习惯内化手段等方面,仍然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个人需要和学情来确立。这种融规约性、灵活性、开放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既有教学的思想的种子,又有使思想落地生根的土壤,容易获得教师、学生的认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多维交互‘我’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自我认同。无庸讳言,当下的教师的确存在着职业的倦态,学生存在着学习的倦态。究其实质,是一种自我认同的缺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难以像生产车间里那样立竿见影地呈现出可数可量产品,短时间看不到自己的心智成果。实小的这一教学模式,对此作了很好的突破。刚才的数学课上“我准备”这一环节中,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时,个个眉飞色舞,有激情,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有所发现的那种自豪感、成就感溢于言表。可以想象,被点名交流的学生内心,该是何等的愉悦和自信;没有发言的学生,也可以借助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肯定话语,检视并肯定自己助学单上记录的内容,获得自我认同,再感思考的痕迹,触摸思维发展的成果,获得成就感。长此以往,他们就能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学习的自信。乐趣和自信,是高效学习的动力,是美好人生的奠基石。

文章来源

教师范文吧课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教师发言稿范例


文章

来源教师范文吧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教师发言稿

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与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联系,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更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那么要怎么样才能使课堂提问有效呢?根据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和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有效提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研究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我们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然而,老师只有一个,学生却有一个班,不同的学生基础有差别,智力也有差异,接受同一知识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老师的教授方法却很有限,那么怎样让有限的方法尽可能的适合更多的学生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哪些知识学生更难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还存在疑问,学生喜欢怎样的课堂以及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对课堂提出的问题感兴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这样的课堂提问才更有效。

二、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教师对教材必须熟记于心,哪个知识是重点,哪个知识是难点,怎样讲授这些重难点等,只有对教材很了解才能在上课时针对知识点进行生动的问题引导,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形象化,具体化。知识形象,具体的在课堂中呈现出来,这样的课堂提问是有效的。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细心观察。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具有与这些知识相关的知识与经验,这样提问时,问题才更加贴近生活又不偏离所要讲解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家广博,同时要细心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一切,把与数学有关的现象事例记录下来,在课堂中就能通过提问使教学更加有效。

文章

来源教师范文吧

最新:在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发言


在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寒风侵衣、玉虎献瑞的深冬时节,我们来到海陵福地、青墩故里,相聚于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共同研讨鞠党生副校长的“激情语文”,张扬特色,传承文脉,意义重大。

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在从教适应期、成长期,多么希望能有名师导引、专家指点、群体关怀,可是那时还没有导师团,没有名师沙龙。我觉得,市教育局从南通教育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整体构划教师优先发展、名师团体引领的工程,是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最大关爱、最深关切,是对基础教育的巨大贡献。受惠的将不仅仅是各层梯队的老师,更是辐射效应带动起来的广大骨干群。

我很钦佩名师导师团中各位德高望重的教育专家。有的导师本可以清静悠闲安度晚年,却怀着崇高的责任感、炽热的教育爱,播撒辛勤汗水,奉献人生智慧,青山夕照,晚霞满天;有的导师自身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却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深邃的理论积蕴和精湛的教学技艺,循循善诱,细细点拨,倾心扶持新秀,悉心续写新篇。

我很钦佩名师梯队的的各位老师。有的已是特级教师声名远播,有的崭露头角风格独特,有的成果丰硕影响深远,但依然志存高远,勤勉学习理论,刻苦钻研教艺,宁静淡泊,立志攀高,不断增加内涵,不断走向成熟,取得了令人称羡的不俗业绩。

今天,名师导师团的前辈大师,第一梯队、预备队的名流俊杰,云集海中,共话语文,共享激情。我,虽然只是一位学识浅陋的后学,但是,作为鞠校长的学业同仁,十分钦敬他的事业追求与教学业绩。上午,我们欣赏了鞠校长和顾老师的激情课堂,聆听了鞠校长的主题报告,特别激动,特别感动。此时此刻,特别感慨于冰心的一段话:“爱在左,而情在右,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感觉真像是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旅程,让我浸润在充满诗意的空气里,感受着美丽语文激情语文的独特魅力。这是一次情感的陶冶、智慧的碰撞、哲理的升华、辞采的珍藏。法国有一位叫丹纳的文艺史学家说:“莎士比亚不是星球上掉下来的陨石,在他背后有整整一个民族合唱队。”可以说,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展现出来的个性与风采,其实也折射了海安中学教师群体和我们这个名师团队的睿智光芒,折射了语文课堂改革的时代光辉,它昭示我市的语文课程改革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激情,是语文的底色,是课堂的灵魂;激情,能让学生绽放生命的华彩。鞠校长的“激情语文”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育的本质规定性,体现了语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生命课堂观。难能可贵的是,鞠校长的“激情语文”产生于他的批判性思考。

鞠校长在《激情——语文教学的永恒旋律》一文中,阐述了这一教学主张的动因与途径:语文本应是闪烁思想、充溢人文、飞扬激情的学科,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驱使,语文的工具性无限膨胀,成了猎取高考分数的纯工具,情感成了奴隶,成了陪衬,课堂上思想缴械、精神退位、激情毁灭,语文教育的本质被严重扭曲。虽然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将情感目标列为特别重要的课堂达成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故乡如故,激情阙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缺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简要陈述我对鞠校长“激情语文”的内在价值理解。

1.激情,是语文学科的内在达成目标

语文学科更多的承载了思想、精神、情感的“全人教育”价值达成目标。

经过数十年的争议、研讨、实践和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共识:语文固然要传授知识、强化能力、开发智力,但它与纯科学课程有着不同性质,发挥着不同功能:科学课程追求精确简约、标准规范、客观惟一,而语文学科则更注重生动丰富、多元多维、体验感受,这些都与情感、情绪、情境联系在一起。科学课程的工具性价值超过目的性价值,而语文教育的目的性价值则超过工具性价值。质言之,科学课程主要是传知、启智,是工具掌握,其间渗透德性因素;而语文教育虽然也传智、启智,提供工具,但更重要的是“目的本身”,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荣格说:“一切文化都将沉淀为人格。”语文教育说到底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格濡养,这种文化最终会提纯为人格,而这种文化人格才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最有用的东西。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这种特别价值研究得很不够,课堂呈现也缺乏情感温润,缺乏生命意识。而鞠校长的研究正是抓住了这一本质,这一特别价值,所以具有特别意义。

2.激情,是学生发展的强大内驱动力

学生发展更多的取决于情感在个性、道德、伦理和理智上的成熟。

语文教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今天谁也不会怀疑,但在理解和操作上却远未落实。这八个字的核心要义应是着眼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的、和谐的、恒久的。据人类学专家的不懈研究,人的发展可达成的高度,主要的不是取决于知识,而是取决于人的情感和性格。

黑格尔说:“没有激情,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曾完成,也不能完成。”列宁说得更明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国内研究情感的专家朱小曼教授认为,情感不是课堂上用以激发兴趣的手段,不是教师外加的“佐料”,情感本身就是目的,就是以人为本的根本。语文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鞠校长的教育追求,正是来自于他对学生的关切,来自于他至高无上的师德情操、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稳定乐观的心理品质和渊博扎实的学识修养。

3.激情,是课堂推进的核心内蕴要素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文采飞扬的阅读课全部成了知识的大排档,真情流淌的作文课全部成了八股格式的模仿秀,情智生辉的活动体验课全部成了背诵抄写,学生可能掌握某些机械的知识,可是却因此失去兴趣、失去激情、失去灵性,享受体验的过程变成接受灌输的过程,得到的我们看到了,可失去的也许更多更多。正如著名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艾略特在《岩石》中的追问:“在信息中,我们的知识哪里去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里去了?在生活中,我们的生命哪里去了?”可以想见,一堂没有激情涌流的语文课,注定是苍白无力的,注定是无法在学生心灵留下任何印迹的。

假如,我们读苏轼,在低吟浅唱中体悟旷达洒脱的苍凉感;读杜甫,在批文入情中领会孤独漂泊的悲怆感;读落日,在师生对话中解读雪耻新生的使命感……概言之,在充盈情感、心理相融的意境中,在吟哦讽诵、以情动情的顿悟中,陶冶情操、润泽心灵、体验生命,那么,语文教育,该是一项多么崇高而幸福的事业啊!如今,鞠校长正带领他的团队,艰辛跋涉,行走在语文天地间,追求“激情语文”的至高境界,真正使中学语文回归本质,复归本真,以生为本,以情为线,从更高层面达成语文教育“全人目标”。语文教材呈现的是: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这些,都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文本意蕴都需要通过感悟去获取。为此,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努力设置最佳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创造的激情,以情激情,抓点引思,情智融通。在他们的课堂里,我们感受到了师生的心灵共鸣和精神遇合,我们听到了学生“拔节”的声音,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动听的声音。而这一切,无疑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学养和纯熟的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育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

可以这么说,鞠校长他们找到了学生心中的那盏灯,并将它点亮,温暖自己,温暖世界。他们一路走来,对语文教育的执着与坚守,我想,它的价值与意义,怎么评价也不过分。

“激情语文”要做到更上层楼,能否在“求真、造境、动情”上更多思考。

1.悟本真

学会倾听作者声音,与作者产生共鸣。激情奔涌必须从作品本身出发,建立有限度诠释与过度性诠释之间的规范,认真把握好“度”,理解品味文本所传达的情感。对文本,要做到两点:一是“读解”,二是“还原”。“读解”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目前语文课堂尤其缺乏哲学层面的读解。“读解”后面就是“还原”。很多老师没有还原意识,其实所有的教材都是需要你去推敲的,要在文学史、文化史、哲学史、历史上找到它相应的位置。深度阅读,就必须把它还原,这种还原是必须的,这是归真,让艺术把真情实感馈赠给现实。因此,个性化阅读必须是在还原阅读基础上的,利用文本的“不确定性留白”“召唤结构”,以意逆志,获得思想启迪,情感陶冶。

2.造情境

知识必须融化在情境中才有生命力,才易于形成“心理同构”,转知成识。课堂上引导学生入境特别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情境营造要因文因时而设,要契合中学生心理特点,要注重迁移使情感弥散而稳定,要适时适切适度使用多媒体。

3.重共鸣

“激情语文”只有使学生产生了“情感共鸣”才能达到效果。首先教师要充满激情,以情动情,引发共鸣;其次,学生要批情入文,精读细品,文我合一,达到师生共融共享;另外,要通过启动、激发、强化、辐射、诵读、描述、升华等多种方式形成共鸣——让师生忘情的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感情的交流场中。

另外,“激情语文”还要注意情思、情理、情智的互补,以情引思,以情明理,以情启智,既有激情如火,又有冷静是金,切忌缤纷杂陈、花哨晃动;要尽量远离虚伪之情、矫揉之情、低俗之情,唤醒、建构至真、至纯、至美之情;要尊重、欣赏各个不同个体的非均衡性情感认知,鼓励、引导学生形成各自满意的情感体验,避免大一统、泛道德化。

最后,我想说:生命,因激情而美丽;课堂,因激情而动人。如今,鞠校长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坚信,“激情语文”的明天更加值得期待!

英语谐高效课堂研讨会发言稿


文章来

源教师范文吧

英语和谐高效课堂研讨会发言稿

通过听课、听专家评课收获巨大,现将点滴体会与英语老师们分享,下面重点针对曹世敏老师的课和我们的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模式科学,脚踏实地

课堂教学大体分为六个环节,层次分明,脚踏实地,实实在在。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学习新词,及时巩固。3、初步阅读,整体感知。4、细读课文,深入理解。5、拓展练习,巩固提高。6、达标测试,课堂小结。上下衔接自然流畅,内容充实。

二、重视基础,面向全体

每个教学环节都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并且有不同的侧重点,层层深入,特别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例如“学习新词,及时巩固”的环节,1、先出示生词,并且出现所在句子,讲解词意,读音,词不离句,有的让学生造简单的句子。2、集中领读11个生词,矫正发音。3、教师让学生强化记忆,学生自由朗读记忆。4、强化书写生词,当堂记住、会写。5、学生小组检查,并且记分。如此扎实的教学环节,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非常可贵,很有借鉴意义。

反思我们的教学,往往把记单词、默写单词的环节放在课下,或者是当堂不能及时检查,效果和效率都比不上曹老师的做法,也有的老师想到了这一点,但是课堂上舍不得放时间,致使学习效率不高。

三、步步为营,不断深化

曹老师的课分为六个大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内容,并且不断深化,使课堂教学和谐高效。

第一环节单元导入,明确目标。从单元的角度整体把握教材,学生学习有整体感,并且有居高临下的感觉。

第二环节学习新词,及时巩固,重点扫除学习课文的障碍。

第三环节初步阅读,整体感知,让学生通过读课文,看视频,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英文翻译成汉语,使学生知道了文章的大意。只有学生能够把英语准确的译成汉语,才能说明学生基本了解了文章的梗概。

第四环节细读课文,深入理解,教师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做题思考,通过交流讨论提炼出重点的句型。

第五环节拓展练习,巩固提高,在学生动笔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三组重点句子,通过观察句子的结构,讲解语法方面的知识,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第六环节达标测试,课堂小结。学生独立完成,矫正答案,学生相互批改,统计成绩。有了检查测试,并且给每个小组、每个学生记分,已经常态化,学生积极主动,也充分发挥了“兵教兵”的作用,有个别同学为了整个小组的荣誉而刻苦学习。

四、教法科学,借鉴创新

从两节观摩课的形式上看,两位老师都用了小组合作教学,小组记分的办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表现踊跃。

在与房寺总校长张富军总校长的简单交流上看,效果显著,张校长说:“在李屯中学用这个教学法成绩上去了!在房寺用这个法成绩也上去了!这个法很好!”

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个方法将杜郎口的小组合作教学与洋思中学上课如考试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更科学、更合理。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动脑子、多借鉴,争取有我们的特色,有更好的教学方法。

谢谢大家!

文章来

源教师范文吧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研讨发言稿我教学思考与疑惑范例


我的教学思考与疑惑

水冶镇北段小学周兆国

充满挑战的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洋溢着学生成长的气息,课堂更活了,学生的热情更高了,每堂课更具有挑战性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成为新课程教学的典型模式,我们在实践和探索新课改的路上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疑惑:

1、困惑一:怎样合理的、科学的确立教学目标才能最大程度的符合新课表的要求:

20xx年国家对《课程标准》做了新的修订,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的四个目标: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新课标指出:“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组织和教学活动中,应同时兼顾四个方面的目标。”具体到每一节课,我们应该怎样确立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涵盖这四个方面。

2、困惑二:通过什么样地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更有效的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20xx新版课标在描述“知识技能”目标时这样说道:“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一共用了三个“经历”、一个“参与”,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说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形成体验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是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堂没有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的课,不是一节好课。我们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得到知识,例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诸多形式,然而有时却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这时就会在自主学习中表现出效率低、交流困难等诸多问题。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什么途径使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怎样才能够高效的开展“自主-合作-探究”。

3、困惑三:新课标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几乎每个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后进生,我们班这些后进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其中包括一些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我在想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情况,跟长期以来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有直接关系。我个人认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怎样用科学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后进生的学习态度。

显示全文